2020年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6日在皇姑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李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我区不断化解风险、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前进势能的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区政府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外资本投资踊跃,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科创产业初具规模。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项目促发展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全区开复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同比增长40.4%。完善“项目(企业)管家”[1]体系,为192个重点项目(企业)提供服务。全区产业项目达到43个,占重点项目总数的57.3%,同比增长87%。超百亿的产城融合项目首府未来城落地并开工建设,全年重点项目竣工15 个。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赴外招商24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个,引进中国普天、招商蛇口、香江集团等一批重大产城融合项目。亿元以上科创文旅产业项目达到12个。落地项目(企业)93个,储备项目211个。预计进出口总额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15.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042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20.4%。
全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土地攻坚力度,完成10个地块收尾工作、4宗“存量土地”攻坚任务,新乐、利星行、上岗子等地块多年征收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全年出让8宗土地,拓展出项目发展空间48.18万平方米,土地出让总价44.72亿元。
(二)着力抓产业调结构
科创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家,同比增长54%;各级双创载体总面积2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倍,孵化出3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五级梯度培育链条,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沈阳科创工场正式开街运营,九大科创平台集中签约。沈阳科技创新中心入孵企业76家,营业收入达到3.2亿元,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府阿里云创中心实现微软、海尔、大疆无人机等20家创新类、平台类重点项目(企业)签约落地。举办阿里巴巴全球双创大赛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输送创新资源及优质项目20个。
楼宇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区域内商用楼宇入驻率达到70%以上,同比增长5.8%。楼宇经济实现税收4.4亿元。14个重点楼宇入驻率达80%,引进了方正国际等6家优质总部企业、香江独角兽牧场等10家高新技术企业。
特色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成立40家企业组成的“崇山文旅”文化IP暨产业联盟,特色文化旅游企业达到49户,越众传媒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中粮祥云小镇、沈阳天地17号街入选省级试点步行街。融合创新中心正式开园运营,入驻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22家。
(三)着力抓改革防风险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大企业降本减负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税总额达到8.5亿元。推出“皇钻十六条”产业发展政策[2]升级版,兑现产业发展资金2400万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一窗制”审批改革,网上审批事项达9000 多件。推出新办企业“高速ETC”服务,全年新注册企业4701户,同比增长31.8%;迁入企业244户,同比增长34%。全年实现“个转企”230户。
推动开发区发展。加快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组建首府产业发展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首府阿里云创中心正式开放,首府未来城开工建设,全年签约落地项目57个,储备项目93个,当年引进总部企业15家。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做好“六稳”,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加强税源培育,对重点企业跟踪帮扶,税收收入预计完成33.47亿元。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放民生资金陈欠款3.35亿元,解决陈欠执行款、工程款等3.45亿元。解遗办证完成5246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清偿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7125万元。政府债务同比增长为零,化解隐性债务1.47亿元,偿还政府性债务本金及利息1.04亿元,债务风险警戒线[3]处于安全区内。
(四)着力抓环境重品质
环境改善迈出新步伐。投入4.4亿元,实施29项城市建设计划,新建及改造华山路等14条街路,金山北路和永安街改造全部竣工。投入2356万元,提升改造百鸟、北塔、方溪湖等公园。绿化覆盖裸露地面13万平方米。
环境提升取得新成效。创城及环卫市场化支出2亿元,创城工作在全市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124个社区分类台账全覆盖,50个小区开展分类试点。持续治理市容“十乱”问题4.8万处,拆除违章建筑6.3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广告和牌匾1454处。
环境优化实现新突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优良天数及PM2.5、PM10年累计浓度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221家污染源企业实施环境监管全覆盖,全区大型燃煤锅炉全部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完成721户居民散煤替代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整治黑臭水体,投入3244万元完成北部地区雨污分流工程。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及“回头看”23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五)着力抓民生增福祉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控制在1.43万人以内,新增就业1.56万人。积极筹措5.6亿元,补充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征缴完成17.6亿元。投入资金2.6亿元,用于低保、残疾人补助等社会保障支出,改善了困难群众生活。发放各类优抚资金7402万元。投入1.43亿元,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479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安置回迁居民1483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支出9.5亿元。投入1.2亿元,全面推进8项教育续建工程,第十中学、虹桥北校区、三台子一小等5项工程投入使用,启动43中学(未来校区)建设工程。加强校长、班主任、学科名师等教育队伍梯级培育,新招聘265名教师。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80场次,完成全市首家中海西社区文体中心建设。拨付1.36亿元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区属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联体全覆盖。新建1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社会治理有效加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刑事立案同比下降8.4%。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点时期维稳安保任务,三年减存控增案件息访率达到80%。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红色家园”工程,覆盖率达到43%。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成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示范社区。
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史志、双拥共建、残疾人、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六)着力抓作风提效能
依法行政有新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9件,政协提案179件,办复率100%。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公开行政执法部门权责清单,15家单位聘请政府法律顾问。
行政效能有新提升。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简流程、提效能”工作,落实48项“重强抓”专项行动,实施27项区级重点工作挂图作战。严控“三公”经费,抓好重要领域、重点项目、重大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审计监督。
完成全区街道改革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在经济发展、创城攻坚、环境整治、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凝聚着全区人民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 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和中、省、市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皇姑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四个短板”,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稳的基础不够扎实。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经济总量偏小,基础存量下降,增量接续不足,主导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产业刚刚起步;二是进的动能不够充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多,新兴产业发展还未进入快车道,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产业承接平台不足,对外开放合作度还不够,带动力大、牵动性强的大项目落地不多;三是保的压力依然严峻。“三保”压力大,财政收入一次性因素占比较高,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持续,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债务包袱沉重,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四是优的环境不够明显。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不够,专业化能力不强,担当务实精神不足,政策匹配还有待深入,践信守诺还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问题。对此,我们将深刻反思、全力解决。
二、2020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宏观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同时,随着中发37号文件的出台,沈阳正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历史遗留问题初步得到有效化解,发展平台日趋优化,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为皇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发37号文件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大力解放思想,提升治理能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抓重点带全局,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93%以内;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持续降低。
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稳字当头,积极进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以思维更新,推进方式转变。强化“互联网”思维,培育城市合伙人[4],打造产业生态;突出产城融合、楼宇经济“双轮”驱动,促进老区新区竞相发展;注重统筹发展,突出改革创新,谋划和推动“十四五”实现新突破。以服务更新,推进动力转换。实施创新驱动,平台化运作,健全支持平台成长路径,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做实改革举措,把拓展新空间作为重要支撑,主攻重大项目积蓄发展新动能;提高开放水平,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以产业更新,推进结构调整。强化“米均论英雄”[5]理念,精细化管理产业,聚焦科创、文旅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链条,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推进“互联网+”“金融+”“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形态更新,推进民生改善。精细化治理城市,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区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加快项目建设
推进重点项目。围绕产业招商,突出产业链条,引进整合区域产业基础、导入资源链接能力强的项目,提高132个在谈项目转化率,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达到80个以上。落实领导包保、项目管家等服务机制, 确保6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首府未来城、金昌商务中心、华润万象汇等项目见诸形象,利星行等外资项目得到推进。
加快新区发展。围绕C6科创走廊,以首府科创园为牵引,大力引进高水平产城融合项目,全力推进产业发展高集聚、土地利用高集约、开放创新高层次的“开发区+特色园区”建设,真正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坚持市场化思维、专业化运作,加速推进普天双创产业园、招商蛇口等4个50亿元、3个20亿元以上产城融合项目落地。投资1.1亿元,高质量实施16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大项目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土地整理,完成11宗存量土地攻坚和3宗净地不净任务,力争全年完成10宗土地出让。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工作,优化产业园区用地整体布局,增加产业用地面积。完成西窑钢材市场二期等地块整理工作。积极配合开展沈飞机场搬迁工作。
(二)培育发展新动能
做强科创产业。发挥空间优势,培育以产业互联网[6]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产业,打造产业链条,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以科创平台为依托,做实高新技术企业五级梯度培育计划,提供全链条服务,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家,同比增长40%。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以科创工场建设为样板,加快专业化双创平台建设,支持特色平台建设,各级双创平台面积突破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借助龙头企业平台,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做优楼宇经济。建立健全“米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以科创园区建设作为楼宇经济的突破口,重点提高79座5000平方米以上商用楼宇的有效入驻率。实施税收亿元楼宇培育计划,重点提升沈阳天地、中粮广场等商务楼宇的经济贡献率。实施“一楼一特色”“一楼一品牌”,加快优质企业集聚,打造利星行网络安全信息大厦、平安财富科技金融中心、中信科创文创园区、凤凰大厦商务金融总部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楼宇。
做活特色产业。集聚“文化+”新动能,注重发掘整理,不断丰富新业态,推进“文化+商旅”融合发展,提升长江商业街传统服务业态升级,培育夜旅游、夜演艺、夜餐饮等夜经济形态。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培养非遗领军梯队,挖掘三台子地区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皇姑特色的工业旅游。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以航空、航天和新材料为核心的军民融合园区体系,力争实现军民融合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50%以上。坚持“一街一特色”,探索街道经济特色发展模式。
扩大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合作搭建离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乌(辽宁)新材料研究院,打造区域军民融合与新材料合作品牌。加强与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深度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加大京沈、苏辽对口工作,在北京、深圳建设离岸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资源优势,建设省材料中心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三)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全面实施“一窗制”综合受理,网办率达到100%,“最多跑一次”数量和效能再提升20%。压缩新办企业审批时限,全流程办理时限缩短至48小时之内。整合诉求平台,深入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升级和落实“皇钻十六条”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实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激励措施,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落实好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计划,完成“个转企”300户。搭建民营企业融资、汇智、引才平台。
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协税护税力度,深挖税收增长潜力,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全面清理政府性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防控养老金支付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等风险,有序完成9户厂办大集体改革和1户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精致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完成总投资2.9亿元的39项城建计划。实施昆山路、小区配套路等12条街路建设及改造工程。补植崇山路、黑龙江街等15条街路行道树。对保工桥、白山立交桥等建设立体绿化,打造北陵大街、泰山路生态景观路,提升改造27处广场、绿地,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精细治理城区环境。有序推进总投资2.7亿元的11项城市维护计划。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建10个示范片区、113个达标片区。加强市容常态化、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加强违章建筑、市容和牌匾管控。深入实施智慧城管,将城市管理“触角”延伸到各个方面。
精心保护生态环境。扎实做好抗霾攻坚工作,加大油烟、扬尘、工业废气、秸秆焚烧以及 “散乱污”企业治理,大气优良天数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水污染治理,落实“河长制”,加强对新开河、卫工河监察力度,提升怒江北部污水厂处理能力,实施七二四明渠改造和文官村排涝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监管,确保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五)增进民生福祉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以上,实施就业优先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46万人。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完成11.5亿元。完成总投资1.17亿元的1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4043户解遗办证工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化发展,充分扩大教育集团化办学自主权,促进校际间共建共享。全力推进43中学(未来校区)等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领军团队梯级培育,引进优质师资人才。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平台建设,推进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评定工作。加快塔湾、泰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16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2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双拥模范区“九连冠”目标。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红色家园”全覆盖。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新建25个社会治理示范社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打赢信访矛盾减存控增攻坚战,推动扫黑除恶取得决定性胜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六)加强自身建设
推动解放思想、思维更新,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行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 “四风”,压缩一般性支出5%以上。坚持求真务实、实干担当,注重培养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提高执行力,提升服务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干实干苦干,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皇姑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