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092|回复: 0

[甘肃] 2020年白银市白银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866
    发表于 2021-1-11 15: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白银市白银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12日在白银市白银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张  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盯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区联动”“三产协同”“三生融合”,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千方百计抓项目、稳投资,综合实力稳中有进。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我们统筹研判、积极应对,紧盯高质量发展“经济指标”“质量效益”“人民生活”三个关键,早谋划部署、快推动落实、严管理督导,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原动力。

    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8.68亿元、增长8.5%。工业增加值完成94.01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571元、15691元,增长7.89%、9.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亿元,增长11.27%。

    项目建设有力有效。围绕“提速增效”行动,季分析月推进周调度,集中破解要素供给、手续报批、资金筹措等制约。40个市区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皓天医药建成投产,北环路、银山路、诚信大道竣工通车;凤湖明珠、红星美凯龙完成主体;市三中、育才学校教学楼和二校综合楼建成投用;中小企业创新园入选财政部PPP项目库并完成招标;园区高压线迁改完成60%以上任务量;国网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建立十大生态产业、黄河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等项目库8个。第25届“兰洽会”签约项目7个、签约资金39.6亿元。完成土地征收894亩、房屋拆迁151院,储备土地463亩,有效保障了G341线、中兰客专、市政基础等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高效农业,打造亮点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园区经济企稳向好。银西生态产业园入选全国绿色制造园区,建成生态公园、花海公园,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生物医药园3户(皓天、康肽、海普诺)企业投运,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产业聚集平台进一步夯实。52户规上企业正常生产,宏达铝型材、中科宇能低风速叶片试生产,推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培育入规企业6家。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鑫昊乳制品加工、银安肉类加工厂投运,新改建乡镇冷库3座,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家庭农场5家。围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省级田园综合体,完成停车场及水电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联栋温室、餐饮服务、娱乐设施5000平方米,提升花海、绿化1000亩,并通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获奖补资金2000万元。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黄河假日城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投资4750万元建成十里黄河风情线,提升樱花大道两侧绿化5000平方米;成功举办第三届荷花美食暨乡村文化旅游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民健康跑’活动”,列为国家级院士专家服务基地。新增入限商贸企业8家,举办各类展销节会20余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24%、3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4:49.3:48.3。

    二、持之以恒夯基础、补短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一年来,面对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我们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加快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实施厕所革命、拆违治乱、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

    抓紧抓实基础建设。合力破解征迁难题,打通环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北环路西延段、银山路、诚信大道北段、水川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大什字人行天桥按期投用。采取建养一体化模式,引进西部中大集团实施白榆公路拓宽改造,路基工程顺利完成;靖白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完成桥梁架设。新改建公厕23座、旅游厕所16座,新增“共享公厕”69座。109线风貌整治、旧217线出口、北京路桥头、工农路什字、诚信大道钢材厂完成征迁拆除,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有序推进,东出口整治完成5000平方米拆迁并建成绿地公园。

    合力攻克棚改难关。主动攻坚,强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棚改保护性拆除7次,拆除4个片区老旧楼房46栋12万平方米。倒排工期、清单推进,王岘金水湾、王家湾、中心街、四龙路南侧棚改完成主体,30栋1755套安置房封顶;王岘镇刘家梁棚改启动征迁补偿安置;11家中央省属国有企业1508栋471万平方米“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基本完工,10部住宅小区电梯加装如期交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前期工作。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完成《乡村振兴规划》《沿黄休闲旅游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整合资金500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22公里、养护农村公路116公里;4公里大川渡旅游环线建成通车,“六朵金花”提质改造。实施道路、绿化、改厕,整村推进桦皮川村八九社人居环境整治,新旧217线两侧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新改建农村户厕2500座、公厕3座。投资1600万元,建成四龙、武川、水川、大坪等村镇集中污水处理站5座。创建省级清洁村庄2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5个。顾家善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坚持不懈抓生态、重治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年来,我们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坚决整治中央环保督察和“大棚房”、违建别墅问题,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程度。

    持续用力生态建设。推进城郊大环境绿化和园区、道路、村镇绿化,完成城北片区、沿黄快速通道两侧绿化7500亩,新增园区绿化3900亩。长通公园、银凤湖公园完成改造提升,金岭公园西入口、东出口公园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金沟河城区段完成人工湖湖底防渗及8座坝体建设,郊野段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及3座溢流坝建设,1.5公里慢道建成投用。水系连通项目完成招标。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城区绿地率达31.3%、绿化覆盖率达3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7平方米,3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

    抓早抓实环保整改。完成40个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办结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29批49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1+15”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中材水泥周边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妥推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出城入园”。强化重点涉污企业监管,严控烟尘煤质,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5台、清洁化改造土炕3400户。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重点推进东西大沟河道治理,取缔沿黄区域莺鸽湾畜禽养殖点。集中治理恢复非金属矿山、砂厂、堆场13.25万平方米,昌元化工含铬土壤污染治理顺利完成。PM10、PM2.5浓度与去年持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联动、地企同治、全民参与,常态化开展“三清一维护”,集中整治“四乱”问题。投入1500万元,压茬推进全域无垃圾、拆违治乱、环境卫生整治,清理陈年垃圾13万吨,拆除违建80处4万平方米,拆除房屋707院。规范提升门头牌匾800余块,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堆乱放1.5万处。投入1900万元,完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设备,新建日处理能力100吨生活垃圾中转站2座,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建成投运。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四、倾心用力惠民生、办实事,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一年来,面对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我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多方筹措资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竭尽全力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坚持“四不摘”,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和脱贫攻坚大会战,1082户建档立卡户全部搬迁入住;扶贫就业一条街启动运营,年度稳定脱贫39户108人,贫困发生率由1.12%降至0.92%。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3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8个。落实产业到户资金800万元,培育发展“五小”产业102户,规范提升专业合作社167家。新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35家。提标村卫生室45个,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3个,农村饮水安全、供水覆盖率达100%。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全年民生支出21.4亿元,占总量的87%。省市区列“惠民实事”顺利办结。新增就业1.53万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8%。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优质均衡公平持续彰显。巩固省级慢病示范区成果,积极开展国家慢病示范区创建,打造创卫示范街1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累计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32个。克服财政支出压力,发放干部职工及公益性岗位绩效奖1.6亿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103个,表彰“身边好人”“劳动模范”110余人,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三城同创”文艺展演活动130场次。马强、梁宏丽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国家五连冠、省级九连冠。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健全完善网上信访和领导接访制度,集中攻坚解决信访遗留问题18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成中央督导反馈55个问题整改,侦办线索397条,破获黑社会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8个、恶势力犯罪团伙4个,抓捕涉案嫌疑人110人,查处保护伞”412人。落实四个最严标准,食药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雪亮工程加快推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34%。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凝心聚力转作风、促改革,行政效能不断加强。一年来,面对竞相赶超的发展趋势,我们坚持把改革贯穿始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学研结合找差距、边查边改转作风、持之以恒提效能

    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制定《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措施》,征缴税收5.4亿元、非税收入2.4亿元。全年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资金、债券、中长期贷款超过15亿元。整合融资平台、盘活有效资产、挖潜存量资金,依托银恒建业、银邦农投等国有企业,充分盘活现有国有经营性资产;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清偿中小企业账款2.12亿元,累计化解隐性债务2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年”活动。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多证合一”“减证便民”“四办”改革取得实效。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2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9项、证明事项98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474项,31家部门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综合受理、一窗通办”。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46亿元。项目审批时限缩短3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2个工作日,企业备案1个工作日完成,新增市场主体3606户。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完善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认真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年度任务。严格项目全过程发改审计监督,核减工程造价1.8亿元、审核招标控制价1.8亿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8件,办理网民留言1592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销号整改主题教育中群众关切和制约发展的具体问题110个,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同时,民宗、档案、保密、地震、地方志、供销、人防等工作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在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巨大困难压力下,我们坚持民生为本、抓主抓重、抓早抓实、抓细抓小,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疏通了一个又一个堵点,政府工作稳中有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拼搏奉献、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人民,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单位、企业、部队、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白银区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二是转型步伐缓慢,十大生态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占比不高。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人居环境改善任务艰巨。四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卫生、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等领域群众诉求多样。五是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化解债务压力很大,任务异常艰巨。六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仍需转变,为民担当的能力不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上下迅速响应、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突出重点、布点防控、严格检测,坚持分区分级、加强网格管理、落实精准策略,2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市二院5名援鄂医疗队员平安归来,全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各位代表,为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按照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因时顺势调整工作重点和应对策略,畅通物资运输渠道、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项目建设有力有序。160个基本建设项目开复工69个、开复工率61.1%;40个区列重点项目开复工25个、开复工率64.1%;18个市列重点项目开复工15个、开复工率88.2%。复工复产成效显著。严格落实省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商贸流通企业复工率达到97.39%,市场主体、餐饮服务行业复工率达到90%以上。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四抓四促”城乡环境专项整治,开展“洗脸”行动,拆除破旧房屋826处、残垣断壁848处,拆除各类广告、牌匾3197处;拆除违建373处,清理生活垃圾9735吨、建筑垃圾6968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5.2万处。消费活力逐步释放。举办了“水川樱花节、五一自驾游”等系列主题活动,刺激群众消费,累计接待游客45.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成效。集中开展“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战,“点对点”精准输送,输转富余劳动力1.9万人,7家扶贫车间复工,新增安排农村公益性岗位100个。及时调运各类农资0.75万吨,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在严峻疫情考验面前,全区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医护人员执甲逆行、一线值守无怨无悔,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踊跃捐款捐物,筑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钢铁墙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全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质没有变。我们与全国、全省、全市一样,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两区四基地”等战略政策交汇叠加,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壮大,必将呈现更强的发展韧劲,迸发出更强的创造活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这些机遇条件,保持定力和韧劲,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根据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首善之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六保”工作,着力推进“两区四基地”建设,注重固强补弱、注重培植动能、注重创新驱动、注重系统治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三大行动”(国土绿化行动、园区提质增效行动、生态产业引领行动)引领,加快“六大工程”(高铁南站工程、市政基础提升工程、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市容市貌提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社会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调度,扎实做好论证储备、跟踪督办和组织实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

    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健全清单管理、领导包抓、对账销号机制,旬调度月通报季考核,集中破解推进中“堵点”“难点”。围绕凝练储备的143个“十大生态产业”、154个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52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动态调整完善,做精做细前期,加快组织实施。重点抓好18个市列、40个区列重点项目组织实施,确保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与全市持平。市级统筹资源、区级具体实施,积极推进高铁南站站前广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建设人民路延伸段,打开城市南通道。抓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各类债券申报,力争争取资金突破10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引进一批生态环保、质量效益明显的好项目;紧盯关键节点,主动协调服务,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5亿元。优化审批流程,深化“放管服”“四办”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和“减证便民”行动,完善重点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和联席会议制度,压缩办结时限。围绕金融政策精准落地,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深化“银政园企”合作,疏通信贷“梗阻”,积极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和直接融资,营造亲商安商良好环境。

    着力强化投资监管。严格落实《政府投资条例》,严格执行全口径财政预算,规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严控政府预算外项目立项报批,认真落实投资项目评审、审批、核准、备案责任,简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强化政府投资类项目发改预算审核和审计结算把关,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强化项目分类管理,严堵预算外项目支出和超概算项目结算。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投资绩效,符合投资类项目实行全过程跟办、督办。

    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开源节流,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化解力度,将政府性债务全口径纳入预算管理,稳妥化解存量、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增量。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能力;提升银恒建业、银邦农投公司运转质效,实现平台市场化;管好盘活国有资产,拓宽政府债务化解渠道,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防止发生区域内债务风险。

    二、推进园区提质增效,着力促进要素聚集发展。突出服务为本,引技术、育产业、扩规模,筑牢经济发展平台支撑。

    银西生态产业园。充分发挥国家级绿色园区招牌效应,完善基础、强化服务。完成1.5公里高压线迁改及30座塔基平整。实施1.5万方集中供水和职教园区污水输送工程,恢复广州路供水管线。明德职教学院完成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建设,国网通用机场完成主体,福门御府、文旅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加速器3家入驻企业(甘肃康杨、甘肃睿创、甘肃银耀)当年投入生产,支持皓天、海普诺、康肽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以石晋矿业、利亨新材料为重点,支持传统企业技改升级,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提升设施温室大棚苗木、花卉培育能力,实施花千谷绿化及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高原夏菜人才教育基地和花卉繁育基地,打造高品质田园综合体。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甘肃邦农现代农业产业物流园,新建4座农民专业合作社冷库,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提高农产品生产贮运、加工能力。抢抓有利时机,新改建生猪养殖场10家,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

    黄河假日城。围绕康养小镇建设,加快医养结合、休闲养生、文化旅游项目洽谈对接进度;实施黄河风情线绿化、湿地二期休闲园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新增园区绿化2万平方米;顾家善游客服务中心投用。积极拓展沿黄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实现经营园区目标。

    三、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着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坚持强化配套与优化环境并举、丰富内涵与塑造特色并行、挖潜增量与提升存量并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基础建设提速。紧盯道路交通的“堵点”“痛点”,多方筹措争取资金,拓宽半幅路、打通断头路、连通环路。实施市政基础“3+9+2”工程,新建道路3条(郑州路、区四幼街坊路、长通厂片区道路),大修改造道路9条(长春路、万盛路、天津路、强湾路、友好路、友好二巷、康乐街、血站巷、西环路),新建城区排水管网设施、城建什字人行天桥。积极对接沟通,加快西铜中学至涝池沟三级公路建设,配合省市公路部门推进旧217线大修改造。金沟河综合治理城区段1.5公里完成溢流坝浇筑及景观打造,启动实施北城区滞洪区建设;郊野段23公里完成生态治理。建设天奇仓储物流园,完成109线东出口综合整治。

    棚改征迁加力。统筹抓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巩固提升“三供一业”改造成效。加快友好新城、华瀚国际、大井子二期等9个片区建设进度,年内主体竣工;建安什字南片区、省建104、大坝滩周家台3个片区年内开工。刘家梁棚改拆迁实现突破性进展。实施39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5.23万户。加大征迁力度,做好高铁南站、刘化集团搬迁、金沟综合治理滞洪区、郑州路等项目建设用地保障。

    服务管理提质。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实施市容市貌提升工程,开展车辆停放、占道经营、门头牌匾、背街小巷、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加快“划行归市”进程,“三供一业”片区物业实现规范管理。依托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健全完善民情热线和96222投诉平台,提高回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白银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提升改造,新建建筑垃圾填埋场1座,完善“三供一业”、老旧小区改造片区垃圾收集设施,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补齐基础短板、发展富民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巩固脱贫成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多渠道拓宽群众收入途径,全力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体系,大力推广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农超对接等模式,提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力争剩余202户558人全部脱贫。实施产业兴村强镇工程,水川镇争创产业融合示范镇,引领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投资2000万元,实施小型水利、产业培育、村组道路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项目,将贫困户种养产业纳入保险范围。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巩固提升行动和“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战,认真做好迎接国家普查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改善人居环境。白榆公路拓宽改造5月份全线竣工。以北城区、沿黄区域、“一环五线四沟”(城区环路,109线、S217线、G341线、靖白公路、白榆公路,东大沟、西大沟、金沟、涝池沟)为重点,实施武川独山和强湾川口、西沟等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大拆旧复绿力度,持续推进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实施四龙、水川2座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大行动。投资2186万元,新改建农村厕所3643座。

    强化乡村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村书记专职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依法开展村民委员会选举,切实提高村民委员会履行乡村治理职责能力。组建人民调解员队伍,强化乡村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和联动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体系。

    五、筑牢绿色发展根基,着力构建区域生态屏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监测力度,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坚守绿色发展。围绕打造山川秀美、绿色宜居美丽白银目标,投资1.36亿元,实施“一片、十路、两公园、两园区、百小区”国土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面积4200亩,提质改造1.3万亩。完成北城郊区、新旧217线入口、瞭高山区域绿化5000亩;高标准实施北环路西延段、诚信大道北段、水川路南段、银山路道路绿化;开展绿化提升和空闲地复绿工程。水系连通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持续降低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热电联产等重点企业能耗物耗。

    强化污染治理。推进工业、扬尘、机动车、餐饮油烟、煤质、低空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强化重点涉污企业巡查监察、严控企业无组织瞬时排放,完成小火炉、土炕清洁改造任务。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抓好企业水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治理,确保水环境稳定改善。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坚持开采保护并重,加快北城区矿山治理恢复。PM10、PM2.5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任务。

    加大生态整治。坚决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巩固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成效,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抓实15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常态化开展“大棚房”监管整治,坚决整治违建别墅、“四乱”问题。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项目。

    六、突出民生普惠共享,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有限财力用到发展和民生急需领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市一中综合楼、职专实训基地、武川新村学校食堂、区七校教学楼、区三校综合楼、区十校幼儿园,配建农委家属院、稀土小区幼儿园。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融媒体中心搬入新址,入驻省级技术平台运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工程38处,建成金岭公园西门公共体育场。认真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争创“全国慢病示范区”,推进“健康白银”建设,启动市二院住院部大楼建设;建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升乡镇、妇幼保健站医疗服务水平。

    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引导鼓励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以上。及时化解各类劳动争议,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视园区人才引进和使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氛围。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助标准,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空巢老人、特困群体关爱服务长效机制。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座,规范城市养老机构管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抓好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保经办管理,做好社会保险待遇提标;加强社会保险稽核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抓好扶贫专项贷款回收续贷。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以主动治理的态度、源头治理的方法、共同治理的路径,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成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基层执法服务队伍,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指挥平台,定人定岗定责,统筹推动综治、城管、食药、民政网格化管理。优化法治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加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和突出问题治理,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实施“雪亮工程”,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努力兴办惠民实事。坚持从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区政府承诺,继续努力办好8件惠民实事:1.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9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23万户。2.投资1.3亿元,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新建市一中综合楼、职专实训基地、武川新村学校食堂、区七校教学楼、区三校综合楼、区十校幼儿园,配建农委家属院、稀土小区幼儿园。3.投资1300万元,新建城建什字人行天桥。4.新建建筑垃圾填埋厂1座,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5.投资450万元,加装城市住宅小区电梯10部。6.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座。7.新改建农村厕所3643座,完成省市下达的土炕改造任务。8.建设城市服务平台,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办好白银区的事情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品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追求,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做到财力向民生集中、工作向民生倾斜、项目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治区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准则,依法行政、科学决策,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配合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工作公正透明、规范高效。

    强化履职担当。坚持把担当尽责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敢于担当、苦干实干,树立“高”的追求,弘扬“实”的作风,保持“快”的节奏,落实“硬”的措施,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干部队伍执行力。

    恪守廉政底线。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第一保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加强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责任重于泰山,时刻不敢懈怠;事业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奋发实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美丽白银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三区联动”:城市、乡村、园区联动发展。

    “三产协同”: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三生融合”: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大棚房”: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的非农业建设。

    “六朵金花”:花村·顾家善、乡坊·强湾村、桃园·罗家湾、古韵·大川渡、大坪·农业园、石村·萱帽塔。

    “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

    “共享公厕”: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对外开放使用的厕所。

    “3+1冲刺清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重点任务冲刺清零。

    “五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

    “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四抓四促”:抓拆除,促城乡空间环境大改善;抓整治,促城乡容貌颜值新提升;抓清理,促城乡人居环境更规整;抓修缮,促城乡整体面貌再刷新。

    “五盯紧五整改”:盯紧清零扫尾,整改基础保障不牢的问题;盯紧产业达标,整改增收能力不强的问题;盯紧就业扶持,整改脱贫质量不高的问题;盯紧资金使用,整改投入效益不优的问题;盯紧驻村帮扶,整改到户政策不准的问题。

    “两区四基地”: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化工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十大生态产业”: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

    “5+1巩固提升行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村组道路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扶贫及兜底保障等重点任务专项提升行动。

    “一片、十路、两公园、两园区、百小区”:北城区绿色生态屏障,银山路、北环路、水川路、诚信大道、国道109线、白榆路、长通路、十字街、冶金路、黄河风情线,长通公园、三角广场,现代农业示范园、黄河假日城,村屯绿化点及居民小区。

    “雪亮工程”: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建成区级公共安全视频和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