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龙沙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树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9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初心惠民生,担使命促振兴,紧紧围绕市12个重点产业、区3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扎实推进产业项目三年攻坚百日会战、“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四个集中”战略,全力推进“四区”建设,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龙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不含高新区为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0%。
——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特色农业取得新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特色种植,打造地域品牌。调减玉米2000亩,全面落实5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明星等三个村土地整理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推进6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景宏石油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税金突破5000万元,实现翻番。齐二机床、齐重数控年产值分别实现5亿元、3亿元,减亏明显。华工机床无人值守系统已成为国际领先、国内唯一。雄鹰集团军用狙击枪取得军工产品行业资质,红旭达成功进驻航天二院、三院合格供应商体系,翔科新材料铝基碳化硅纳入航天五院采购目录。金锣、永裕等食品加工企业探索“养殖+加工”模式,北大仓酒类向高端化迈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奥悦冰雪公园、鹤城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华威水世界、芭比Q等项目建成运营。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开园,入驻的银盛业金融外包企业运行良好。新业态禾速传媒网红孵化基地、清木电竞酒店投入运营,猪八戒网齐齐哈尔八戒工场已入驻线上线下企业22家。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473.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1%、49.53%。一批已签约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正在落地,一批有价值的项目线索正在积极跟进。
——发展新动能加快生成。全年新开工项目14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4.53亿元;续建项目10个,完成投资6.6亿元。政府部门抓产业意识增强,主动挖掘项目线索,山东丰信、上海虹港大数据、北京迦境文化、上海尚德等一批项目正在对接落实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现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重点实验室5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4户、成长型科技企业21户、科技成果转化25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1亿元。国家级众创空间总数达到4家,占全市的80%。民营经济活跃度上升,新增企业主体1334户、市场主体6094户,同比分别增长43.59%、12.35%,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9%、21%。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引进“名师”、招录名校优生,充实教育师资力量40人。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五零”承诺服务,率先全市开展课后服务,覆盖率达97%。投入资金907万元,对9所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投入100万元,奖励业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采取名校办分校、托管改制等模式,启动三十四中南校区和永安小学南校区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厂职工医院被纳为省级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全区公立医院全部实现药品采购“两票制”。推动市第一医院托管大民卫生院、正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家庭医生签约率达39.7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2.19%。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业委会职能作用,实行物业管理积分制,建立物业服务“红黑榜”,形成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区属物业公司,研究探索老旧单散楼物业兜底补贴和奖励办法。持续推进104名环卫工人退出小区,节省财政支出124.8万元。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职能,街道行政编制增加到112个,各街道正式编制人员平均达到26名,区直部门借用的16名社工返回各社区,126名公益岗充实到街道社区。深化城管体制改革。为民服务“e网通”平台划归区城管委管理,研究制定“一网统管”体制机制。推动城管执法人员成建制下沉街道,充实一线执法力量,探索实施双重管理,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格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6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并取得赋码登记。基本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永光、三合分村工作。改革工作获得全市年度目标考评优秀档次。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大政银企沟通协调力度,有效发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专题推进组作用,对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累计减税降费2.51亿元。全力推进龙沙智慧政务体系建设,实现41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一窗”综合受理率100%,一次办结事项达100%,网上可办率、网上实办率分别达到93%、94%。为街道、社区安装“智慧政务终端机”20台,彩虹街道太阳社区承办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场会,智慧政务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园区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启动推行,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区域综合性诚信体系试点,推行“红黑名单”制度,联合惩戒效应显现。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农业农村污染问题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并销号8个,按序时进度推进7个。自检自查问题66个,已完成整改验收63个,按序时进度推进3个。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城防坝实施封闭管理,投入100余万元,平整河道约6万平方米,清理城防堤坡面20万平方米、河道违建75处。聘请第三方每月对4个水体12个点位及2个污水排放口进行监测。完成水源地“划、立、治”工作,龙沙水厂5眼新取水井已投入使用。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5家。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切实做到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还田率分别达到85%、55%。淘汰取缔建成区外燃煤小锅炉29台。强化畜禽养殖管理,12个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完成2家加油站双层罐防渗改造。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有序推进。
——民生短板逐步补齐。全年民生支出7.1亿元,占一般公共支出87%。城乡建管水平不断提高。完成15个地段5400户棚改回迁工作。投入111.6万元,改造区管道路4条。实施低温楼改造4栋、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三水”改造5个、33万平方米。以丰恒4号楼、纸厂小区25号楼等6栋楼为试点改造线缆“蜘蛛网”,获得居民好评。深入开展“四季行动”,拆除违建762处。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承办首届黑龙江省“龙沙”杯毽球比赛和第五届东北地区少年儿童乒乓球赛。开展“周末大舞台”活动50余场。深入开展“赏冰乐雪”“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系列上冰雪活动。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帮助2700余名劳动者追讨拖欠工资8367万元。龙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将4464名失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50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6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1%。为企业落实稳岗补贴和技能补贴544万元。为困难群体落实物价上涨补贴109万元。优抚资金发放1176万元,退役士兵“两费”发放345万元,“两险”系统录入1074人。居民和职工养老金分别提高4.6%和5.6%,城乡低保标准提高3%。启动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全区养老机构达18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88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2万平方米的市第一医院前地下停车场主体建设完工,全区累计新增停车位4436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全区上下全员发力,如期完成ETC安装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全区上下利用2个月时间集中攻坚、彻底清理农村环境。投入768万元购置设备,成立大民环卫站,累计清理垃圾5万吨、边沟11.2万延长米。机场路、齐昂公路、齐富公路等重要路段“十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大棚房”“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维稳创安体系不断健全。建立重大事项信息报送制度和应急信息体系,较好地应对洪涝灾害,完成农防堤明星2号泵站决口抢修。持续开展道路交通、食品、消防、危化品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缔非法养老机构2家,整治铁路沿线安全隐患11处,取缔农村道路不规范路障10处,承办全市安全生产月主题咨询日活动。化解信访事项118件,一批历史遗留的疑难信访案件得到解决,全年进京到省越级访同比分别下降70%和27%。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在15个重点行业和食品药品、龙沙早晚市、农村“三资”等重点领域开展了扫黑除恶治乱集中行动,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开展“五整治”,扎实开展“走流程”。政府班子查摆问题138个,完成整改94个,正在整改44个。“两个家园”和福源小区办证难等一批民生问题相继得到破解。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编制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到全市2/3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资金。不断提升行政质效,门户网站政务信息采用量全市第一,基层政务公开试点经验在中国政府网上刊载。坚持会前学法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主动向区委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件、政协提案41件。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整改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反馈问题,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和政府投资全过程审计监督,审查审核基建工程26项,核减工程建设预算资金280万元,“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缩,集中财力保基本,向上争取专项和补贴资金2.13亿元。落实“7+5+1”大统计检测分析体系,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通过国家抽查和验收。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人防、档案、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凝聚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龙沙发展的各界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龙沙政府工作,必须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党的领导体现到政府各项工作中,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航,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龙沙高质量发展筑牢深厚的民心根基!
三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用发展解决问题,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始终保持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勇气与朝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方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够,缺少百亿级龙头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慢,闲置资源整合力度不大。政府部门聚焦经济抓产业上项目的氛围不够浓厚,还存在上热下冷情况。金融环境和企业用工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财税压力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方面,老旧小区占比较大,供水、供热、硬化、美化存在短板,交通“堵点”较多,背街小巷“脏乱差”亟待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物业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治理方面,在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模式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推广。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现代化仍需持续发力。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执行力和担当意识有待加强,有的政府公职人员因循守旧,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缺乏抓产业意识,不注重超前谋划项目,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龙沙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展望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东北振兴“1+N”配套政策、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我们带来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国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加大产业配套、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投入,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政策。随着我区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园区承载平台加快拓展、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我们拥有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要站高谋远、抢抓机遇,苦干实干、接力奋斗,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全会和区委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12个重点产业、区3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四个集中”战略,着力推进“四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城区经济,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立足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好产业项目攻坚战,坚持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集群化发展,持续优结构、强链条、促融合,全力打造1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0亿级服务业产业集群和30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强化主导产业引领、数字技术赋能,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擎起支撑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以乡村振兴为统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土地集中流转,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菜园革命”,推进明星村大米、大民村蔬菜、三合村蘑菇等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实现“一村一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做优做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民宿经济、休闲体验等新业态,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推进“互联网+农业”,拓宽优质农产品网上电商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打造工业强区。以释放潜量、盘活闲量、做优存量、引进增量为途径,巩固壮大工业经济。引进高质量配套项目,扶持本地配套中小企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一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景宏石油已列入全市百亿级目标企业,我们要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巩固智能顶驱优势地位,拓展国内外市场,力争2020年产值达到20亿元。在加快智能钻机样机生产和试验的同时,进一步研制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仁和集团生物萃取技术研发及产业孵化项目已列入全省百大项目和全市百亿级目标项目,要加快办理各项手续,确保春季开工、年底前投产。同时要积极对接和引进下游日化、保健品、医疗器械等知名企业,探索产品深度加工和就地应用转化路径,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盘活存量企业。重点支持龙华汽车与恒大集团合作;加快推进一重并购精铸良;支持北方稀土、德恩电力、安顺中益机床、中信供热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恢复生产。三是发展有市场有新产品企业。重点推进华工机床物理检测智能式样加工无人值守系统和宇通模塑机争取国家首台套奖励政策;支持齐重数控争取风电项目,研发风电轴承,开拓新能源市场;支持北坤高分子与北车合作生产轻量化超高分子新产品,翔科新材料卫星和空间探测系统光学部件、红旭达军工产品扩大产能;支持雄鹰集团狙击枪跟研,开拓军贸市场;推动翔科新材料、鸿岩灯具、金沣泰塑料进入新增规上企业行列。四是招引高质量装备制造业项目。以抓项目、抓招商为牵动,主动与宁波中物力拓、秉航科技等企业对接,招引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项目。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龙沙现代服务业体系,编制现代服务业三年发展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力打造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娱乐、养老、医疗和教育中心,切实推进产业项目向商圈集中,加快实现“商贸活区”。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依托山东丰信农业公司,建立数字化农业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打造东北地区服务中心。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推进八戒工场与全市12个重点产业深度融合,为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提供专业化、数字化服务,加大品牌孵化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鼓励齐重数控、齐二机床、景宏石油等开发远程运维服务系统,探索“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新模式,打开现代工业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的创新服务空间。发展电商现代服务业,抢抓5G发展机遇,高标准建设市数字商务企业孵化平台,引进上海虹港数据信息有限公司,建立大数据基地。依托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引入大龙网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引进近帮、大疆、大华、海康等企业,培育总部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电商上行销售额。发展物流现代服务业,依托区位优势,引进泸州跃联运输、卡车三兄弟、中合农投,整合华威、广集源、金斗等物流企业,建立现代化商贸物流服务集群。发展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银盛业金融外包服务,聚集金融机构,引入源动力(山东)集团北方呼叫中心、蓝海商务呼叫中心以及相关产业孵化器、配套服务企业,形成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支持百大南扩工程,加快传统大型商贸企业向智慧商业转变。引进音乐梦想艺术小镇、网红达人电商产业园、清木电竞产业园、海洋公园、迦境文化传媒公司影视基地、上海尚德、北京华唐等项目。推进文化大都会、马恒昌公园、一厂北大楼项目建设,探索启动新城商业综合体,增加商贸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服务供给,满足本地客群和溢外客群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形成南至百鸟湖公园、北至龙沙公园、西至朝鲜族明星风情小镇、东至新鹤城旅游圈的全域旅游集群,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项目、核心在一批对未来有牵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以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为突破口,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一批有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项目;要围绕国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民生短板,谋划一批我区民生项目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要围绕市场需求,利用闲置资产,用市场意识和市场化的办法,谋划一批有就业、有税收、有市场、产业带动力强的高质量项目;要建立全区项目库,做到向上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丰富完善一批,打牢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基础。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抓好《龙沙区产业项目三年攻坚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的推进落实,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推动在谈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达产,不断扩大招商成果。全年力争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面贯彻落实各级金融政策,积极借助外力盘活龙沙担保公司、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四包”责任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主导产业专班作用,实行“领导+项目”“专班+产业”“目标+考核”的推进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推动项目达产达效。
二、立足创新发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加快实施“深化改革向重点领域集中”战略,以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以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智慧政务建设为主抓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体系建设。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一网通办”体系。调整优化区政务服务中心空间布局,增设窗口,引进新业务,形成一楼公民办事服务大厅、二楼三楼企业项目服务大厅的格局。将中高频事项下沉,做实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向社区(村)延伸。推行审批承诺制,落实项目“承诺即开工”,提高为工程项目服务质效。打通企业办事链条,推行“一链办理、并联审批”。多渠道宣传和推送“鹤城在线”APP、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预约公众号,扩大企业和群众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深入推进齐齐哈尔市区域综合性诚信体系试点、黑龙江省个人信用积分应用试点、齐齐哈尔市网络大数据试点工作,实施新型监管模式,推动多领域信用奖惩,加强政务诚信,提高市场主体诚信意识。
(二)全力推进“一网统管”城管体制机制建设。抓实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落实《龙沙区老旧小区补贴考核办法》,推广红色物业积分制,设置责任岗、示范区,由点及面,组织动员更多居民参与物业管理。建立“e网通”管理体系。成立指挥中心,按照《“e网通”指挥中心运行管理办法》,明晰职责分工,整合共享公安金雕工程、交警天眼工程、物业小区监控系统,制定问题发现、处置、反馈、督考、奖惩机制,形成区直部门、城管、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居民群众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推动城管职能及人员下沉。明晰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科学划分管理网格,优化和提高综合执法效能。
(三)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立专题推进组,针对纺织品大楼、人造毛皮厂等6户国有企业,一企一策、依法依规、多管齐下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年底前取得决定性成果。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向社区移交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组织关系、管理、资产,妥善处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缴纳和统筹外待遇问题。
(四)依托科技创新生成新动能。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攻坚行动,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扩展成果。引导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带头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计划培育成长型科技企业22户,新增科技型企业175户。加快业态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与产业融合路径,引进战略性科技企业,推动成果应用转化。依托高新区孵化器、龙沙创客孵化园、龙沙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以原市工商局、绣品厂、财贸医院等闲置资产为载体,成立农业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电商、文创产业园。坚持“引人”“引智”结合,落实全职引进人才奖励机制,投用公寓房25套,为引进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三、立足绿色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新姿态迎接第二次中央环保督察。
(一)加大环保问题整改力度。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农业农村污染问题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开展再复查,建立长效机制。已完成整改问题要尽快组织验收和销号,继续推进剩余7个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秸秆全面禁烧,建设秸秆固化压块站1个,引入秸秆、菜秧子综合处理项目,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完成建成区外的29台10蒸吨/小时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任务。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强化施工现场、道路扬尘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0%以上。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充分发挥巡、治、管、护作用,加大力度治理河湖“四乱”,认真做好河湖禁养禁牧工作。加强畜禽粪污处理,督促全区12家规模化养殖场提高粪污处理设施使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农业“三减”达到5%以上,废旧农膜清理回收率达到8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0%。深化城市垃圾分类专项治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新模式新体系。
(三)长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立农村物业管理中心,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一是推进垃圾革命。新建一处垃圾中转站,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转运处”长效管护机制和日常清理保洁常态化制度。持续落实区级领导包村、部门包街路的包保制度以及路长责任制度,将整治重点从村屯公共区域向庭院内延伸。二是推进污水革命。按照聚集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分类名录,从两方面破解农村污水治理难题,与改厕有机结合,在五福玛村建立分布式农村污水管网;以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将我区城郊结合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三是推进能源革命。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五年规划,以顾甸为试点,分步破解农村水电气暖问题,努力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示范点。四是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向上争取“一事一议”专项资金,逐步推进村屯绿化、道路硬化亮化等工程;持续抓好“大棚房”“违建别墅”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
四、立足协调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盼,从解决民生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入手,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办法增加民生有效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
(一)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向上争取资金4.7亿元,改造科技小区、滨江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213栋楼。计划征收安家简易楼地段219户、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推进爱国村、跃进小学东等7个地段回迁安置2655户。投入资金935万元,升级改造五福路东段、临江路等区管道路4条,总面积3.4万平方米,打通城市微循环。投入185万元,修建齐昂公路至园区道路,升级改造大民街道门前道路。健全市容市貌整治长效机制,加快治理室外烧烤乱象,有效解决背街巷道“脏乱差”问题,持续推进城区违建拆除工作。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第二十中学体育馆建设,改造7个中小学校硬件设施。完善新城教育布局,推进第三十四中学南校区主体工程建设,力争10月份完工。坚持“名师兴校”,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稳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实行“区管校聘”。做好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认定准备工作。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坚持“名医兴院”,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第一医院医联体建设,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警惕和防控突发疫情。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坚持“名家兴文”,传承龙沙精神,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大美龙沙,讲好龙沙故事。向上争取资金620万元,筹建永安、马恒昌足球场,开展“周末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活动。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人教岗”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强化政策扶持,解决下岗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创建国家级“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统筹推进退役军人之家建设,落实退役军人“两险”接续工作。坚持低保规范化管理,精准落实社会救助,重点做好农村困难群众帮扶致富工作。向上争取资金540万元,筹建12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满足多元化养老需要。
五、立足共享发展,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落实“民生服务向基层社区集中”战略,健全区、街道和社区(村)三级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一)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巩固和拓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推进“一街一品”示范引领和“6Z”社区建设,全面推广“四治一体”工作法,落实社工待遇,建立动态考核奖惩机制,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探索建立社区吹哨报到制度,统筹推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进社区、进网格,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资源互联互通、问题快速响应、服务精准的治理格局。
(二)坚守安全发展底线。注重源头预防和隐患整改,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全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大型商超设立食品快速检测室,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社会矛盾预警和多元化解能力建设。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年力争再化解一批历史遗留信访积案。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强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规范高效、便民利企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六、立足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制度,强化落实,提高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升政治站位。深学细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聚焦问题整改,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全力以赴找差距、抓落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依法决策程序,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提升担当执行能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持续精文简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监管,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保工资、保运行、保基本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务实担当、干事创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奋斗!
注 解
市12个重点产业: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旅游、节能环保、陶瓷、现代畜牧、现代服务业、养老、冰雪体育(运动)、制药产业。
区3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现代服务业。
“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百”,每年新上百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壮大发展百亿级龙头企业,推广应用百个以上新技术、新成果,聚集形成百亿级园区,打造产业倍增发展新动能。“万”,每年新增1万户市场主体,三年新增1万户企业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倍增发展新动力。“千”,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实现农业“千亿级”产业,优化壮大服务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拓展千万人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倍增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底,全市重点产业总产值比2016年翻一番,实现产业倍增。
四个集中:产业项目向园区商圈集中、农村土地向都市农业集中、深化改革向重点领域集中、民生服务向基层社区集中。
“四区”建设:工业强区、商贸活区、创新兴区、文旅名区。
“五零”承诺: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择干、零择优。
两票制: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两费: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安置后未上岗期间生活费。
两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十乱:乱停乱放、乱牵乱挂、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泼乱倒。
五整治:整治党员干部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方面突出问题。
“7+5+1”大统计监测分析体系:“7”,第一产业中的粮食、多种经营、棚室、养殖业、水产业、林草业、农林牧渔服务业;“5”,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高新技术企业。
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
6Z:龙沙区在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时,打造“众善之旗”社区、“众善之治”社区、“众善之家”社区、“众善之业”社区、“众善之孝”社区、“众善之心”社区。
四治一体:以社区事务自治、社区管理共治、社区文明德治、社区秩序法治构成的“四治”作为理念和目标,以此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