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6月1日在醴陵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 长 董 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着力做好“六稳”工作,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入扩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四大战役”,加快建设“四个醴陵”,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我们以党建引领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全市干群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激情。综合实力首次挺进全国五十强,位列第46位,基本竞争力跃升全国百强第70位,顺利实现“双进位”。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7亿元,增长5.23%;实现财政总收入73.3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9%。
——我们靠团结应对灾害,防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面对超历史水位的特大洪灾,我们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迅速响应、沉着应对,20余万干群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安全转移群众7.8万人,解救受困群众4.3万人,涌现了张清月等一批先进典型。开展腾讯“99公益日”等募捐活动,广泛筹集资金,实施灾后重建项目236个。人民群众自发送锦旗,全省灾后重建现场会推介“醴陵经验”。
——我们用实干彰显实绩,城市品牌实现较大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顺利申报国家卫生城市。连续3年获评安全生产、综治工作全省先进,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市。荣获中国文旅产业最具开发价值市、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市、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省部级以上荣誉50余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10余项省市工作现场会在醴陵召开。成功举办陶瓷博览会、花炮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陶瓷博览会荣获中国品牌展览会金奖。
这一年,我们主要做好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发展后劲更足。“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实施重点项目261个,旗滨电子玻璃等88个项目竣工投产,华联华瓷汇总部等116个项目开工建设,中模国际总部等项目签约落地。完成征地8232亩,58个项目征拆清零,动态储备土地3500亩。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陶瓷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企业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思伯陶瓷互联网平台入选首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烟花爆竹自动化应用率达90%以上。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落地开工,以陶瓷、花炮、玻璃为支撑的多元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实施“园区攻坚三年行动”,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18亿元,增长17%。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获批省级示范小镇。成功举办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会展经济基本成型,取得第19届国际烟花论坛举办权,陶瓷博览会、花炮博览会参展企业达700余家,房地产博览会交易房产3389套。全域旅游升温,成功创建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8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4亿元,分别增长12.03%、15.32%。电子商务兴起,实现网络零售额22.7亿元,增长25.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8.4:51.8:39.8。
(二)“三大攻坚战”措施更实。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全省携手奔小康先进单位。累计脱贫9720户33756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7%。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839个,巩固脱贫“九清零”工作位列株洲市第一名。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渌江集团、高新集团向城市运营、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方向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办结。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和“夏季攻势”任务。空气优良天数达340天,优良率93.2%。渌江全流域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Ⅲ类标准及以上,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西岸河等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基本完成。
(三)城市建设品质更优。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推进株醴融城,东城大道、S333竣工通车。新建阳东一路、茶东路等道路,新汽车西站建成使用。启动醴茶铁路恢复客运运营工作。完成二水厂前期工作。新建县阳路、三刀石路等路段污水管网,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321万吨。管理规范有序。提质改造石坝、江源、烈士塔和太一综合市场,完成姜湾、阳三石农贸市场搬迁整治,城区马路市场全面取缔。大力拆违控违,拆除违法建设125处、40000平方米。品位持续提升。完成“醴陵门”原址重现,“一江两岸”酒吧街区正式运营。完成寨子岭公园建设,新建泉塘游园、商检游园等一批城市游园。开展“五边绿化”“百万株绿荫”行动,完成绿化植树13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6%。
(四)乡村振兴基础更牢。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市、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和茶油大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亿元。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万亩,新增种植结构调整面积9.88万亩。吉泰农牧、清泥湾生态农业在省股交所股改挂牌。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07个,“雅云湘·小青柑”茶叶获评中部农博会金奖。醴陵玻璃椒入选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名录和湖南省地标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云岩社区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面完成国省干道大中修工程,干线公路优良率达93.5%。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三年计划,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9个,改造危桥8座,猫形潭渡改桥启动建设。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65%。李畋镇等8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水库移民工作再获全省先进。成功申创省级美丽乡村2个,株洲市级美丽乡村25个。汆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白兔潭镇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镇,清水江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隆兴坳村、汆溪村获评省级休闲农业集聚示范村。
(五)改革开放力度更大。大力推进机构改革,科学设置29个政府工作部门,财政供养人员实现“负增长”。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降金额达3.66亿元。进一步修订完善“四个十条”政策,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7亿元。实施园区综合体制改革,经开区基本实现管理上授权到位、经营上独立运行、发展上园政合一。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53个村全面挂牌。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证书到户率达95%。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系统百强县级社”,供销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推介。新签约项目115个,合同引资296亿元,获评株洲市招商引资红旗单位。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亿美元,自营进出口企业达397家,外贸“破零”企业32家、“倍增”企业20家,获评全省外贸先进市。
(六)民生改善成效更好。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发放兜底资金3420万元、低保资金7780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资金4910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至60%。新增城镇就业73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7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社会事业长足发展。醴陵陶瓷学院投入使用。建设标准化学校59所,改造薄弱学校62所,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消除。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获评“株洲市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市”。加快建设“健康醴陵”,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列入国家试点。深入开展“湘雅乡情”活动,累计惠及群众6.5万人。成功举办耿飚诞辰110周年、李立三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率先在株洲市组建融媒体中心,“新闻+政务+服务”特色平台已经形成。完成262个村级活动中心建设,覆盖率达97%。群力瓷厂旧址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持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武工作获评全省先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全省交通平安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幸福醴陵”系列行动,网格化治理经验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百佳案例,刑事案件发案总量逐年递减。信访秩序持续好转。禁毒工作成效显著,民调排名上升至全省第34位。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法治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顺利通过初评。率先在全省挂牌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
(七)政务服务效率更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推进“放管服”改革,市民中心建成使用,562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大力开展温暖企业“三百”行动,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08个,办结率94.9%。深入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推广运用电子政务督查系统,落实政府月度重点工作考评制度,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出台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和增收节支相关规定,依法加强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政协微建议167件,见面率和办结率均达100%。与此同时,机关事务、海关、消防、气象、水文、住房公积金、档案史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科协、文联、侨联、残联、民族宗教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组建应急体系,按照“一案一专班、一类一对策、一日一督查、一事一调度”要求,做到全覆盖排查、全方位防控、全过程管理。3月1日8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月9日至今无新增确诊病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是全省最早的低风险县市之一。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平稳有序、和谐稳定,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市委全面领导、全面部署,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各镇(街、示范区)、村(社区)全面摸排、管控源头、动态监测,把牢了第一道防控关口,付出了巨大心血和汗水。广大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官兵和社会志愿者不畏艰辛,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干群服从统一指挥调度,积极参与群防群治,4万余名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全体市民严格遵守“十不准”,自觉居家过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和广大企业纷纷捐款捐物,部分企业积极转产防疫物资。全市上下同心同向、众志成城,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卫健系统率先进入战时状态,全员取消春节休假,5600余名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防疫战斗,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施定点隔离治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预防,做到“四早”,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传播。39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武汉、黄冈、渌口定点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根据疫情变化,在市委的统一安排下,我们适时推进常态化防控,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及时出台应对疫情“十条”、外贸“十二条”等政策,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5117.2万元,金融机构投放贷款10.8亿元,惠及企业15000余家。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我们着力打基础、谋长远,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一步一步走来,充满艰辛,一点一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体医务人员、人民教师,向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官兵、消防人员、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醴陵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盘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壁垒显著增多,企业订单减少,稳外贸、稳预期还面临较大挑战。二是产业链构建尚不成熟,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够快,新兴产业体量不够大,产业集群效应还没有完全形成。三是项目推进力度还有差距,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不及时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化解、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六是行政效率、管理水平、执行能力还不够高,干部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认真研究解决。
2020年下阶段工作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今年下阶段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做到谋定后动;另一方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要着力抢抓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株醴都市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形成的风清气正、心齐气顺、人心思进的政治生态,切实发挥好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历史人文“三大优势”,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迈进以“千亿总值、千亿产业、千亿园区”为硬核的县域经济千亿时代!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着力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温暖企业“三百”行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赢三大攻坚战,着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打造株醴都市区,确保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迈进县域经济千亿时代,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善于危中寻机,转危为机,努力完成各项经济目标任务。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新增城镇就业、农村转移就业10000人以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我们将与全市54000余个市场主体共渡难关,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围绕上述任务,要切实强化“一个理念、四种意识”:高质量发展理念。真正把高质量发展理念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决战决胜意识。要打大战、打硬战、打攻坚战,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产业至上意识。持之以恒抓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市高地意识。着力打造产业之城、文化之城、创新之城。过紧日子意识。坚持勤俭办好一切事情,该保的一定保住,该压的必须压下。
2020年下阶段工作安排
要突出抓好“四个十大”项目:
十大产业项目:①华联华瓷汇总部②烟花爆竹产业自动化生产线及研发平台③年产300兆瓦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项目④恒茂计算机产业配套基地⑤中盐美福年产10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湖南)生产基地⑥旗滨节能玻璃生产线⑦30万亩油茶产业项目⑧省陶瓷研究所、陶瓷博物馆升级改造⑨湘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⑩飞鹿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十大基础设施项目:①醴娄高速②陶瓷谷区域路网③加油加气站④醴官线、桎马线提质改造⑤醴陵内陆港建设⑥公共停车位及停车场建设⑦平汝高速隆兴坳互通⑧LNG储备库及高压燃气管道⑨城乡变电站及农网改造⑩G106城区绕城线。
十大民生项目:①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②二水厂建设③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项目④渌江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⑤湖师大附中附小⑥新三中⑦新妇幼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⑨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⑩城乡养老设施建设。
十大片区开发项目:①株醴新城片区②高铁片区③渌江新城片区④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片区⑤东富工业园片区⑥横店产业园片区⑦仙岳山片区⑧国瓷路、玉瓷路片区⑨孙家湾迷迭香、茶山天睿等现代农业片区⑩船湾服饰产业园片区。
具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思维,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一)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先进陶瓷产业等11个优势产业链发展。实施陶瓷产业发展“五大行动”,重点抓好“一谷一校一所一湖一镇一展会”,加快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推动醴陵陶瓷与安化黑茶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出台花炮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启动烟花燃放场建设,引导烟花爆竹企业兼并整合,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探索烟花小屋、烟花进景区等新模式。完善国家级陶瓷工业设计中心和烟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按照“特色园区、玻璃高地”定位,以旗滨玻璃和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为龙头,引进上下游企业10家以上,力争用3年时间,玻璃产业园建成面积2000亩,产值100亿元以上。依托恒茂高科和恒凯通,积极对接长沙中电软件园等专业机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启动船湾服饰产业园建设。
提质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产业与陶瓷、旅游等元素深度融合,构建文创生态。发展会展经济,办好陶瓷博览会等展会。以左家老屋开放为契机,积极参与湘赣边区红色旅游共同体建设,大力发展体验式红色旅游和研学旅游。推动李立三故居、中国陶瓷谷创建4A级景区,申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好省陶瓷研究所、陶瓷博物馆升级改造和醴陵窑保护开发工作,整合群力、国光等陶瓷历史资源,放大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单位品牌效应,推进陶瓷工业旅游发展。发展电子商务,构建电商经济新业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聘请一批文化特使,促进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深化温暖企业“三百”行动,修订完善“四个十条”,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推动外贸企业转内贸,努力降低疫情影响。加大扶持力度,在智能制造、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支持。助力华联、恒茂高科上市发展,推动国光复牌,储备时代金属、华鑫电瓷等一批上市重点培育对象。更好发挥协会、商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扩大对外交流。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强企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加快提升园区实力。深入推进“园区攻坚三年行动”,打造“135”工程升级版,争创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扩大园区产业范围,培育引进5家10亿元企业、5个国家级平台,引进一批总部经济企业,入园企业总数达到550家以上。加快中盐美福等项目建设,新建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建好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推进电瓷电器检测中心建设,完善研发、设计、检测等公共服务功能,力争实现园区科技研发投入9.2亿元,专利授权量700件。
(二)深化项目攻坚,释放产业发展潜力
全力招商引资。强化产业招商意识,坚持“四个一百”机制,团结更多招商特使,力争引进项目120个以上,投资300亿元以上,“500强”项目8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2个,过10亿元项目10个,过亿元项目40个。紧盯国家投资热点政策,加强项目储备和包装策划,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持续开展“三乡”大行动,推动醴商回归。
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年度重点项目192个,完成年度投资192亿元。加大项目开竣工力度,确保醴娄高速、恒茂计算机产业配套基地等126个项目开工建设,旗滨节能玻璃生产线、醴陵风电等86个项目竣工投产。
加强要素供给。争取用地指标,抓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继续做好增减挂钩工作。开展“净地”行动,完成征地8000亩,“清零”交地4000亩以上。建好高压燃气管道、两个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保障水、电、气、路等要素供给,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做强农业农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壮大农业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建设和“六大强农”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10亿斤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地位。建好30万亩油茶产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种植结构调整面积5.73万亩。抓好“菜篮子”工程,打造澄潭江两岸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完善农村设施。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危房改造、通组道路、卫生厕所、公益性公墓“六个全覆盖”。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2座。做好歇军线提质改造前期工作,启动醴官线、桎马线、神马线等县道提质改造,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推进枧头洲渡改桥建设,完成危桥改造20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94公里。
激发乡村活力。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推动村级合作组织示范点创建,增强造血功能,稳步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守法的社会新风。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干部和群众。我们一定要理解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努力让基层干事有激情、有干劲、有奔头!
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努力营造高质量发展氛围
坚持软硬件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一)打赢打好 “三大攻坚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迎接上级普查验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档外“五类对象”政策保障,提高脱贫质量。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探索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抓好污染防治攻坚。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继续开展“夏季攻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防止各类废气超标排放。全面落实“河长制”,确保渌江全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到II类标准,将渌水打造成省级样板河。全面完成东岸河、西山渠等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切实抓好茶山镇石景冲矿和官庄镇烂泥冲矿治理。建立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扩大产业基金规模,提高盈利能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加快搭建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金等金融服务平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建立金融专家智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做优规划设计。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砂石土矿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片区开发进度,有序推进株醴融城。做好重点村村庄规划,为农村发展留出更多空间。精雕细琢城市设计,让“有山有水有牵挂”成为鲜明的城市特质。
坚持建管并重。启动平汝高速隆兴坳互通等项目建设,推进S104全线路基建设,做好通用机场和渌江航道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启动车站路建设,加快玉瓷路二期、茶东路二期、民富路和民寨路建设,打通塔前路、寨子岭南路,逐步完善城市道路体系。新增停车位1万个以上。全力抓好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确保二水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2座“瓷城驿站”。严格执行《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铁腕控违治违,对新增违章建设“零容忍”。
美化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三创四化”,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夺牌,力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建好农家渔火、渌水人家、清代文庙等人文景点。启动梧桐山公园等精品景观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街头游园。做好白兔潭、嘉树、东富、船湾、枫林等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推进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整县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加大综合治税力度。深化园区改革,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稳妥有序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产。统筹做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
推进创新开放。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家以上,新增株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众创空间2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积极申创全省创新型县市。加速新基建布局,力争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建好醴陵内陆港,打通“铁海联运”出口通道,稳住外贸基本盘。
加强人才培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好中生代、新生代企业家培养与传承,支持组建醴商创业基金。建立重点产业人才资源库,评选“陶瓷世家”,加快培养紧缺型技术人才和新时期“醴陵工匠”。鼓励校企合作,多途径招才引智,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服务对象常态化评价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确保100项第二批“一次办”事项落地。加快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行为,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三、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完成“民生100”工程,重点推进学位、床位、车位、蹲位、梯位、摊位“六位”建设,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一)常态化防控疫情。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落实“四早”措施,实现接送转运、隔离观察、排查发现、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无缝隙闭环管理。落实重点机构人员进出登记、全程防护、消毒杀菌等防疫措施。加强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防疫知识普及,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二)全方位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加快建设湘东医院传染病防治区。加强流行病学队伍建设和卫生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探索“三自一保”模式,加强循证研究,建立居民自助健康体系。深化“湘雅乡情”活动,力争将本地就诊率提高到95%以上。建成54家标准化行政村卫生室。强化中医技能传承和研究,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三)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以万家疾苦为重,把各方面困难的人群保障起来。继续提高养老金、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标准。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完善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农村敬老院提质升级,建好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设施。
(四)均衡化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湖师大附中附小及新三中项目,建设35所标准化学校。学习“泸溪经验”,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办好学前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补齐师资缺口,提高教师待遇。抓好“国医启蒙”“阅读推广”“近视防控”“农耕体验”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人均公共文体场地面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完成西山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新建2个社会足球场。
(五)系统性加强社会治理。践行“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申创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市。继续开展信访维稳“三无”创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打通引导、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推进“1+4”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做好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体系,健全基层社会化防控网络。大力推进“毒黄赌”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确保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和禁毒民调排名持续进位。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同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工作体制,创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以民之所盼为政之所向,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代答卷!
四、不断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制度建设。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围绕政府投资、土地征拆、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系统性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加强工作过程管理,确保流程规范、公开透明,严防暗箱操作。
(二)弘扬实干精神。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对工作任务的预安铺排,聚焦实现目标、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三)强化监督评价。坚持依法行政,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工作,加快建设新时代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及时将合理意见纳入政府决策。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邀请群众和服务对象参与工作评价,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严肃追责问责。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是今年一项重大任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群策群力编制一个符合人民意志、反映时代特征、体现醴陵特色的发展规划,统筹指导全市各项工作开展,为加快迈进县域经济千亿时代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早日建成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 六稳(P1):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 四大战役(P1):即产业突围、城镇提质、项目攻坚、安全保卫。
3. 五边绿化(P4):即村边、路边、宅边、渠边、田边绿化。
4. 四早(P7):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 六保(P9):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6. 五大行动(P11):即创新引领行动、智能制造行动、品牌锻造行动、旅游振兴行动、人才培育行动。
7. 一谷一校一所一湖一镇一展会(P11): “一谷”,做实做强中国陶瓷谷;“一校”,办好醴陵陶瓷学院;“一所”,加快省陶瓷研究所回归;“一湖”,推进陶子湖项目建设;“一镇”,推动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创国家级特色小镇、创5A景区;“一展会”,成定制举办陶瓷博览会。
8. 四个一百(P13):即组建百人招商团队、动态梳理百家目标客户、建立百个合作渠道、签约落地百家企业。
9. 六大强农行动(P14):即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
10. 四个不摘(P15):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1. 五类对象(P15):即建档立卡以外的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病户、重残户、边缘户。
12. 三自一保(P18):即个人健康自主、家庭健康自助、社区健康自治、保卫生命健康。
13. 三无(P19):即无积案、无越级上访、无涉稳事件。
14. 1+4平台(P19):即组建一个市镇村三级综合指挥中心,完善便民服务、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综合治理四个工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