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躬身实干,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7479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47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91927万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105万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54元,比上年增长7.7%。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6%。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4万人,乡村人口14.19万人。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7‰,比上年末下降1.15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08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59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03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82万亩,比上年减少0.1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8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4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比上年增加1.18万亩。果园面积1.2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09万吨,同比增长3.05%。其中,夏粮产量1.59万吨,同比下降6.37%;秋粮产量4.5万吨,同比下降7.14%。全年蔬菜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9.65%。园林水果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18.35%。中药材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191.14%。全年肉类产量4669.29吨,同比增长5.1%。牛奶产量2930吨,同比下降3.95%。年末大牲畜存栏4.35万头(只),同比增长5.84%,其中牛存栏4.3万头,同比增长4.88%;牛出栏2.34万头,同比下降2.5%。羊存栏11.69万只,同比增长8.9%;羊出栏7.1万只,同比增长14.5%。生猪存栏0.8768万头,同比下降1.24%;生猪出栏0.94万头,同比增长5.6%。 表2:2023年和政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595.6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124.4万元,比上年下降15.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373.9万元,同比增长15.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277.1万元,同比增长12.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446.3万元,同比增长11.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204.7万元,同比增长35.2%。全年出口总额98.055万元,同比增长354.2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04519万元,比上年增长34.2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62.02%;第二产业投资4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95%;第三产业投资266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7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8%。房屋施工面积642822平方米,增长4.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28372平方米,增长6.97%。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85905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1010平方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6%。其中,税收收入10317万元,同比增长33.92%,非税收入3921万元,同比下降21.95%。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3827万元,同比增长80.6%;企业所得税669万元,同比增长168.67%;个人所得税140万元,同比增长28.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8844万元,同比增长10.89%。其中,民生支出285662万元,同比增长13.55%。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43278万元,同比下降15.6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5777万元,同比增长6.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2627万元,同比增长28%。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48.6元,比上年增长6%;人均消费支出22643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1.8元,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9279.5元,增长5.7%。 表3:2023年和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表4:2023年和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年末全县共有2993户6583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30户3308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0户1027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24263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参保215481人,异地参保16273人,职工参保10880人,参保率98.7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州级5项。完成合同成交金额3160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8所,小学124所,教学点48所,普通高级中学2所,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4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4396人,比上年增加1221人,其中高中3979人,初中10417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6925人,比上年减少339人。幼儿园在校学生数9026人,比上年减少505人。全县中专及职校专任教师47人,高中专任教师367人,初中专任教师756人,小学专任教师1602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4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1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62%。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持续挖掘文旅首位产业优势,实施了宁河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古动物化石博览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停车场等项目,新创建3A级景区2个,星语云端、耳子屲梁、半苍岭、龙泉湖等“网红打卡点”火爆全网。高质量举办了2023中国花儿大会、古生物化石研讨会等活动,发布了和政地区新生代化石“十项世界之最”,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认可,2023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379.4%。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139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22所。个体诊所48家,民营医院4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76人,其中正式职工560人,临聘人员694人,民营机构人员222人。公立医疗机构医师597人(有证393人,无证204人),护士485人(有证428人,无证57人),医技人员172人(有证73人,无证99人),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308人,无职称人员962人。设置医疗床位140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6.39张;民营医院4所,卫生技术人员122人(其中医师29人,护士63人,医技30人)。村卫生室122所,村医123人(乡村医生证123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0个,总面积47.54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31㎡。全县共有篮球、足球、兵乓球、马术、信鸽、太极拳等6家体育单项协会,81家广场舞健身舞蹈队,15家中国体育彩票、中国福利彩票彩票点,1家健身俱乐部。2023年,高质量举办了“醉美和政·激情八八”西部赛马会暨临夏州第五届赛马邀请赛、“穿越太子山脉·畅游花儿临夏”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和政段)汽车露营集结赛暨自驾游活动、“醉美和政 宏发之旅”和政县房车露营大会、第八届“松鸣岩·云发杯”全省大众高山滑雪邀请赛、甘肃省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暨全省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高山滑雪比赛。在竞技体育方面,在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斩获3金、3银、4铜;在第二届“甘小侠”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中,获得15金、31银、35铜、集体项目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临夏州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12金、8银、5铜的优异成绩。在全民健身方面,在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甘肃·永靖站)中,节目《花儿与少年》荣获“优秀奖”;在甘肃省第六届“金色的田野”广场舞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和“最佳表现力奖”;在2023年“花儿·临夏”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年--“律动河州·幸福相伴”全州第十九届广场舞大赛中,广场舞节目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65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39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62万立方米。 县内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6.4℃,年日照小时数2298.4小时,比上年增加44.5小时。年降水量605.5毫米,比上年减少26.3毫米。 全县地震台站(点)1个,全年未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全县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5500.01公顷,全年因低温冷冻、洪涝、风暴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84.67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来自和政县就业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和政县财政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和政县民政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和政县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和政县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和政县教科局;广播、体育、电视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和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和政县卫生健康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和政县水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临夏县生态环境局和政县分局;气象数据来自和政县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和政县地震局;自然灾害数据自和政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和政县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