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大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攻坚克难、拼搏奋进,持续发力保民生促发展。天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一心一意搞建设、千方百计抓发展、齐心协力保安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综合 经雅安市统计局审定,2023年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308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786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95228万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477829万元,增长7.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9%、28.0%和59.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787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18.2:32.5:49.3调整为17:31.7:51.3。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629166万元,比上年增长4.5%,占GDP的比重为67.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1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66123万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330542万元,增长3.7%。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0.6%、59.4%、30.0%。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5.6:43.1:51.3调整为5.2:42.3:52.5。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719亩,比上年下降0.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4665亩,增长9.32%;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3339亩,增长1.09%;蔬菜播种面积56107亩,增长0.66%。 全年粮食产量44684吨,下降0.00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0.009%,大春粮食产量下降0.00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565吨,增长9.7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9414吨,增长0.72%;茶叶产量4374吨,增长5.9%;园林水果产量2412吨,增长0.2%;中草药材产量2638吨,增长1.9%。 年末全县共有湿地公园2个。年末森林覆盖率74.15%。全年肉猪出栏101965头,比上年增长2%;牛出栏3541头,下降0.5%;羊出栏11407只,下降1.5%;家禽出栏1349525只,增长0.2%。猪肉产量增长0.5%,牛肉产量下降0.9%,羊肉产量增加3%。禽蛋产量下降7.6%。 全年农业用电量累计2964937千瓦时,同比增长8.26%。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7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5.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7065万元,同比下降16.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6.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2.7%。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发电量比上年增长31.4%,水泥增长8.5%,铁合金增长131.8%,粗钢下降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6279万元,比上年下降1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7836万元,下降62.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1.8%,比上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 表1: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7.1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个。其中:二级3个,三级11个。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减少15.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3.3%;商品房销售面积91474平方米,增长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3.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2%。全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9.4%。 六、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1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330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6869.7万元,增长9.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268229万元,增长10%;餐饮收入41948.7万元,增长13.6%。 从限额以上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7.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2%,日用品类增长10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9.9%,中西药品类下降21%。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0.8%。接待国内游客407万人次,增长1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5亿元,增长40.8%。 七、对外经济 2023年,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685000万元,增长1.3%。 全年进出口总额8762.7万元,比上年增长58.5%。其中,出口额8658.2万元,增长58.43%;进口额104.6万元,增长64.19%。 八、交通通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934.866公里,其中:国道为99.932公里,省道35.043公里,县道233.716公里,乡道312.042公里,村道186.114公里。总计中:二级公路92.522公里、三级公路65.547公里、四级公路618.63公里、等外公路90.148公里、高速公路68.019公里。 全年完成货运量271.4万吨,比上年增长4.29%;货物运输周转量3205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客运量85万人,比上年增长12.32%;公路客运周转量43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61%。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30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5%。全县已安装固定电话用户数2.05万户,比上年增长9.9%,移动电话用户数16.45万户,比上年增长5.3%。固定电话普及率1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2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达6.20万户,比上年净增4704户,增长8.2%。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3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19753万元,下降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978万元,增长13.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1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4.32亿元,增长10.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贷款34126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5699万元,增长8.1%;工业贷款40084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7432万元,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223417万元,比上年末减少14106万元,下降5.9%;中长期贷款72714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2461万元,增长12.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3年,全县共有小学14所(含村小9所),招生1344人,在校小学生7505人;初中4所,招生1361人,在校学生4242人;职业高中1所,招生519人,在校学生1448人;普通高中学校1所,招生663人,在校学生2461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各类学校扩招面进一步提高,2023年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1588人,普高升学率达50.2%;高中毕业生1139人,升学率达67.6%。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年组织申报省级项目7项,已立项3项,支持资金75万元;申报市级项目3个,立项1个,支持资金15万元。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红军纪念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96个,红军纪念馆1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唱响“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全民快乐、全民和谐”主旋律;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年内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24场次,参加锻炼人数达20.6万人次,覆盖率达38.5%。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05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级卫生院10个,个体私立医院3个。全县共有床位数1493张,其中:县级医院1175张,乡级卫生院床位86张,私立医院床位232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49人,其中:执业医师405人,执业助理医师153人,有专业护理人员638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1个。 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00%,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2023年,全县优良天数比例为94.5%,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全年总降水量1532.4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42.5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5.9℃,较2022年上升0.1℃。 全年无大面积农作物受灾,无因干旱和风雹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与去年持平,死亡人数比上年增长33.0%,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三、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46499人,比上年末减少777人。全年出生人口803人,其中:男408人,女395人。出生率为5.48‰。死亡人口1096人,其中:男613人,女483人。死亡率为7.48‰。自然增长率为-5.28‰。年末常住人口13.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01%,比上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0%。其中,居住支出增长1.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5.7%,交通通信支出增长26.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9.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7.3%,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5.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2%。 2023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9389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2029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0909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494人。 2023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78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679人。 2023年末,纳入城乡低保人数4269人,其中:农村低保人数4037人,城镇低保23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50元/月,比上年提高20元/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50元/月,比上年提高60元/月。城乡特困人员605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121人,集中供养率20%。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数;正式数据以《天全统计年鉴—2023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部分指标作了调整。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数比较以调整同口径数据对比,人均数据按常住人口计算。 3.由于2020年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全省城乡属性和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变化,2023年四川各市县居民收支数据按城乡属性变化后的新口径进行核算,并按可比口径计算与上年同比增幅。 4.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林业局、水利局、气象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交通局、邮政局、电信管理部门、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社保局、教育局、经商局、经科局、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局、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电力公司、工行、农行、信用社、商业银行等相关部门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