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坚定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0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4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61.74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947.94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31.5:50.8调整为16.5:31.1:5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758元,增长7.7%。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07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GDP比重为5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0%,食品烟酒类下降1.2%。 表1: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98万公顷,增长8.7%;蔬菜播种面积9.15万公顷,增长3.1%。 全年粮食总产量174.33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秋收粮食166.50万吨,增长2.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9.41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388.38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56.92万吨,增长7.9%。 全年生猪出栏264.95万头,比上年增长1.7%;家禽出栏3260.5万只,下降4.2%。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5.34万亩,比上年增长22.3%;水产品产量14.16万吨,增长3.8%。 表2:2023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3千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5.83千公顷,新增农业供水保障人口6.2万人;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7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7.84万千瓦,新增3.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5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分行业看,34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7%,医药制造业增长15.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钢材产量增长7.2%,玻璃纤维纱增长202.6%,商品混凝土增长5.2%,液晶显示屏增长169.4%,工业机器人增长119.8%,糖果增长1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2%。 表3: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年末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78户,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8%。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49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7%。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7.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7%。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全年公路客运量0.27亿人次,客运周转量9.08亿人公里,货运量0.58亿吨,货运周转量53.93亿吨公里。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4465.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5.7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共计706.5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7.1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4%,其中私人汽车33.03万辆,增长3.5%。 全年实现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0.52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11.6%。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7.86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5.98亿元,增长8.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3.07亿元,增长9.8%;商品零售额610.77亿元,增长9.6%。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0%,其中出口额14.28亿美元,增长173.9%;进口额1.63亿美元,增长132.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家,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到资5097万美元,增长13.4%。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7亿元,增长19.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05.51亿元,增长11.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09.16亿元,增长16.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01所,在校学生50.99万人。其中,幼儿园511所,在校生6.90万人;小学200所,在校生17.61万人;初中122所,在校生10.53万人;普通高中40所(其中14所停招高中),在校生6.26万人;高校5所,在校生6.1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69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在校生2.95万人;技工学校2所,在校生5356人。 全年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4项。专利授权量136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0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4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27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文化馆6个,美术馆2个。镇街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20个。博物馆、纪念馆1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8项。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总藏量约1168.67千册(件)。全年新创剧本、歌曲及舞台作品(节目)32件,组织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600余场次,大型惠民演出10场次,大型展览12次。 年末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 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70个,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100%。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759个,其中医院80个(民营医院5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4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7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19万人,注册护士1.18万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6人,注册护士496人;卫生院73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5人,注册护士1758人。孕产妇死亡率为7.24/10万,婴儿死亡率2.1‰。 全市承办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21次,举办市级运动会32次;内江体育健儿参加国际国内大赛获金牌15枚,银牌4枚,铜牌4枚;体育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达192万人次;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4.72亿元,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运动员80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96.7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4.21万人,减少1.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8万人,出生率为4.98‰;死亡人口2.36万人,死亡率为5.94‰。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3.2%,经营净收入增长5.5%,财产净收入增长3.7%,转移净收入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4.3%。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3%,交通通信支出增长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2%,经营净收入增长6.3%,财产净收入增长5.2%,转移净收入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7.3%。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4.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3.9%,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1.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3.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2%。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含退休人员)11.25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87.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3.1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1.53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2.32万人,农村低保人员10.11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740元/月、540元/月。年末社区服务中心83个,服务站377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68亿元,接受款物价值330.69万元。投入使用东兴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期)等3个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个,养老服务驿站31个、老年助餐点20个、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点27个,巡访困难老年人132.15万人次。 注: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内江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物价、林业、交通运输、邮政、金融、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4. 2023年居民收支增幅按城乡属性变化后的新口径进行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