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克服多重超预期压力,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大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8亿元,比上年下降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0.01亿元,下降27.1%;第三产业增加值37.71亿元,增长4.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27.7%和5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8%、133.4%和-2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41元,比上年下降7.2%。 表1 2019-2023年大化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年 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 | | | | |
表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 年 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8.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9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8.0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6.6%。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6.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4%。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2‰。 表3 2019-2023年大化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年 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0.133万人,比上年增加0.0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5.8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4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33千公顷,减少0.005千公顷;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4.100千公顷,增加0.104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611千公顷,增加0.176千公顷。 表4 2023年大化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407万吨,比上年增加0.006万吨。全年全县油料产量0.0409万吨,比上年增产0.3%;甘蔗产量29.56万吨,增产7.5%。蔬菜产量(含食用菌)8.26万吨,增产4.7%。水果产量3.20万吨,增产11.0%。 全年肉类总产量3.37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2.51万吨,增长3.1%;牛肉产量0.17万吨,下降2.8%;羊肉产量0.30万吨,增长3.9%;禽肉产量0.38万吨,增长10.2%。禽蛋产量0.0579万吨,增长26.7%。年末生猪存栏21.09万头,下降0.1%。全年生猪出栏31.83万头,增长3.0%。蚕茧产量0.12万吨,增长11.7%。 表5 大化县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70万吨,比上年增长4.1%。 全年全县木材产量25.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65亿元,比上年下降2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0%。 表6 2019-2023年大化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年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50%,制造业下降1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7.4%。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下降30%,国有控股企业下降37%。其中,非金属矿选业增长25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9.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下降87.6%,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52.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8.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0.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1.4%;金融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10.4%;房地产业增加值6.54亿元,增长2.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2.9%。 表7 2019-2023年大化县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年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 | | | | |
年末全县境内管养公路总里程2096公里,比上年增加397公里。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627万吨,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42.0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8.5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88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亿元,比上年下降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3.9%,汽车类增长1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47.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6.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2.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4.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2%。 表8 2019-2023年大化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年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亿元,比上年下降53.7%。商品房销售面积15.68万平方米,下降3.8%。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0.28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出口0.28亿元,下降31%。 八、财政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2.35亿元,下降4.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3亿元,下降2.2%。其中,民生支出35.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5.6%。 表9 2019-2023年大化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单位:万元) 年 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年末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3.41亿元,增长12.3%。 全年全县保险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4.6%。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1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43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3元,增长7.8%。 表10 2019-2023年大化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年 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 | | | | | | | | | |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034元,名义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03元,名义增长4.5%。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13万人,比上年减少0.7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8万人,增加0.16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09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63万人,增加0.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9万人,增加0.14万人。 年末全县共有1.16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5.6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授权专利58件。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1所,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 43人,在校学生1510人,当年招生632人,当年毕业生439人。 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7所,教职员工2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35041人,当年招生11598人,当年毕业10919人。 普通小学63所,教职员工2333人,其中专任教师 2182人,在校生46035人,当年招生7131人,当年毕业7238人。 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教职员工32人,其中专任教师29 人,在校生173人,当年招生15人,当年毕业18人。 幼儿园121所,教职员工1488人,其中专任教师764人,在校生15731人,当年招生4663人,当年毕业5959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 77.4千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6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0(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74场(次)。 全年国内游客27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95%。国内旅游总消费28.53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7%。全县星级饭店4家;旅行社1家;星级农家乐6家。截至2023年,全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共计8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1个。 2023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247个,其中医院 3个,乡镇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个,诊所(个体诊所56个、口腔门诊部2个、医务室6个)64个,村卫生室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6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10人,注册护士112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95张,其中医院 1367张,乡镇卫生院728张。 全年全县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16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森林面积19.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45%(新算法,不算石山)。 全年全县地表水达标率100%。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61天,污染天数4天,优良率为98.9%,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2,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21.5℃,年平均降雨量为1061.2毫米。 全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受伤0人。 年末全县共有地震台站4个,地震监测台网5个,经过认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73个。 注: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大化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农、林、牧、渔业等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