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4-10-22 10:43 编辑
2023年建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快速复苏关键之年,也是恩施州建州40周年大喜之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县域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市建设赋能增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顶压前行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18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92.39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比21.8:17.4:60.8。 年末全县下辖7个镇、3个乡,179个村(社区),1844个村(居)民小组。年末户籍人口49.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8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男性25.79万人,占总人口的51.8%。全年出生人口2394人,出生率4.58‰。全年死亡人口4541人,死亡率8.68‰。 万人 年末实有市场主体56628户,同比增长10.9%。其中,实有私营企业类市场主体9676户,个体工商户4453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13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0090户,其中私营企业3257户,个体工商户6740户。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9328人,“才聚荆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175人,返乡创业7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1%。享受就业创业政策补贴人数为11471人,其中享受社会保险补贴2575人,公益性岗位补贴1746人,就业见习补贴62人,一次性创业补贴90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411人,一次性扩岗补助13人,一次性求职补贴37人,创业担保贷款1334笔,就业创业培训补贴5525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辅助性活动实现总产值60.6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3.7%。其中,农业实现总产值33.7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9.4%。 亿元 粮食全年播种面积75.36万亩,增长0.16%,粮食总产量20.85万吨,增长2.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6.47万亩,增长0.45%,产量5.26万吨,增长1.69%;秋粮播种面积48.89万亩,增长0.01%,秋粮总产量15.58万吨,增长2.46%。 全年生猪出栏68.70万头,增长1.6个百分点,年末生猪存栏42.87万头,增长5.7%,能繁母猪存栏3.66万头,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在库规上工业企业5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分门类看,受煤炭价格行情走势持续下行影响,采矿业拉动增长作用式微,拉动增长4.7个百分点;制造业拉动增长贡献突出,拉动增长5.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拉动增长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库规上工业所涉及的17个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58.8%,其中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0.7、59.4、92.3个百分点。
全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3.12亿元,增长10.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68亿元(全口径,现价),增长10.8%。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增长6.2%(剔除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部分)。从投资类型看,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0、2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8.2%;制造业投资下降6.0%。从占比看,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7.33%;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1.48%;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9.0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4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全年累计实现社零额88.89亿元,增长9.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限上城镇、乡村市场增长较快,限上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69亿元,增长34.9%;限上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39.5%。从消费类型看,限上餐饮收入、商品零售增势强劲,分别实现零售总额1.29亿元、10.47亿元,增长40.2、35.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保持正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0.1、3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44.2、36.0个百分点。
%亿元 全县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47亿元,下降42.6%。实际利用外资585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6346万美元,增长85.2%。 六、交通运输、通信和旅游 年末公路里程4056.696公里,公交车线路9条(不含实行公交化运营的农村客运班车路数),公共汽(电)车运营车93辆,出租车118辆。三级物流体系逐步完善,电商冷链物流扶贫产业园建设完成,已引导全县8家寄递企业9个快递品牌、8家农贸市场批发企业、2家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企业、1家集采配企业、4家电商企业、2家冷链储藏批发企业入驻。全县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部建设完成,其中围绕209国道、318国道、339省道、460省道以及高坪花硒谷和龙坪楂树坪景区建设精品站点10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建点覆盖率百分百,快递进村综合服务覆盖率百分百。 全年旅游接待人次895.11万,增长3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93亿元,增长58.9%。品牌创建持续加强,照京坪、花硒谷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百年信义生态旅游区一期项目“汪家寨峡谷漂流”正式营业;小西湖酒店通过四星级饭店复核验收;雨瑭沐云、南野际荣获“2023年恩施州最美民宿”称号;硒游生活“品悟山水之旅”旅游线路荣获“恩施十大富硒养生旅游线路”称号。 万人次 亿元
年末邮电业务总量2.62亿元,同比增长1.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3万户,较上年下降10.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25万户,同比增长2.5%。互联网宽带年末接入用户21.09万户,同比增长9.5%。七、财政和金融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2.92亿元,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亿元,增长19.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58.7%;地方税收收入5.19亿元,增长11.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73亿元,增长1.0%。亿元 亿元 全县共有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网点43个。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8.79亿元,增长10.7%,较年初增加20.25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7.67亿元,增长12.8%,较年初增加15.63亿元。存贷比66.0%。
表1 20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年初增减数 | | | 比年初增减数/ 万元 | | | 202494 | | | 217962 | | | -19136 | | | 156329 | | | 97000 | | | 59347 |
注:此处“各项存款”数据因银行提取时间不同导致前后数据不一致。“208.79亿元”为州统计局反馈数据,“2087376 万元”为建始县人民银行提供数据。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8874人;各类中小学165所,其中小学145所、在校小学生23772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中学生21927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063人。年末全县共有专职教师3694人,其中中职教师201人,中学教师1778人,小学教师17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0%,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较上年减少3件;全年专利授权21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新增商标注册48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152件。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共培育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3家,州级星创天地6家,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家,州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家,州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州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第八届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硒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中,食达好现场签约采购协议1个,总金额500万元,现场累计销售3.71万元,意向订单总金额达180万元,斩获“最具创新力名优硒产品”奖项。 九、文化和卫生健康 公共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全县30个村(社区)的文体广场进行提档升级,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持续开展以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乐享元宵·筑梦春天等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70多万人次。精品创作推陈出新,创作合唱版表演唱《黄四姐》、舞蹈《摆摆摆》等具有本地特色民族节目开展旅游推介和文化进景区活动,创作编排曲艺节目建始丝弦《奋进建功新时代》进行线上线下文艺宣讲,并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播出。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1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249张,共有卫生工作人员35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1人,注册护士1218人。全年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孕产妇、新生儿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51‰,婴儿死亡率为0.51‰,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1978人,筛查率99.90%;全面开展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项目,完成两癌筛查43124人;全年免费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14.39万人次;全年免费办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12931人次。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业州、高坪、红岩、长梁四个乡镇三站合一心脑血管防治站(胸痛/卒中/心律失常)通过省级认证,三里、花坪、茅田建成胸痛救治单元和卒中防治站,官店、龙坪建成卒中防治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急救网络已初步形成。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51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6元,增长8.6%。 元 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累计27.1万人,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费代缴工作持续推进,落实低保、特困、易返贫致贫、重残等四类人员代缴13496人,代缴金额1349600元。全县工伤保险参保29950人,工伤保险费收入1200万元,支出271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21746人,失业保险费收入1403万元,支出749万元。年末纳入城市低保515户668人,农村低保10466户17509人,特困供养2626人,对2764户4373人进行临时救助,累计发放高龄津(补)贴16.87万人次929.84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共计发放2.57万人次163.71万元。纳入城乡低保儿童1728人、城乡特困供养儿童1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3人、孤儿29人,累计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扶养儿童救助金291.68万元,发放助学金13万元。 十一、住房保障和乡村建设、应急管理和资源环境 全年完成业州城中村棚户区瓦窑坪棚户区改造项目500套;政府投资公租房房源数3238套,分配入住3109套,分配率96%;完成保交楼1089套交付,累计拨付专项借款资金1.17亿元。全面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率先实施“村镇建筑首席工匠”制,在全县766名建筑工匠中择优选定“村镇建筑首席工匠”389名。全年共实施符合危改条件的6类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200户,兑现补助资金451.84万元。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落细,对全县在建工程、燃气场站用户等检查覆盖率、整改率100%,启动建始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燃气管网及给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对城区内天然气2.49万户加装燃气安全装置“三件套”,对县城内22个居民片区实施燃气管网提档升级改造建设。 全年累计向170个村(社区)选派驻村工作队159支,驻村干部497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70人。教育帮扶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共发放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2478.41万元,受助学生33998人次,发放“雨露计划”资金1318.2万元,惠及学生8788人次;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人口及其他对象13.76万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55.05万元,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参保率、补贴率均达到100%;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共实施危房改造266户,拨付资金612.72万元,实现危房动态清零。 全县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省级生态村89个,较上年新增6个,生态村创建率83.7%。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7天,较上年减少4天,PM2.5达标天数比例95.06%,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气温16.32℃,极端高温天气37.3℃、极端低温天气-2.6℃;年日照1260.9小时;年总降雨量1509.9mm。年末森林面积180.71千公顷,增长0.5%;森林蓄积量1695.3万立方米,增长3.9%;森林覆盖率67.8%,较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及部门或行业公报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年末人口(户籍人口)和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县公安局;卫生健康和人口变动(出生、死亡)等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就业和社保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医保等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和专利授权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机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公路里程等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保障性住房和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外贸进出口、科技成果和创新平台数据来自县科经局;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县招商服务中心;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文化、体育、旅游和广电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学校及学生数据来自县教育局;行政村、居民小组情况、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济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优抚对象数据来自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建始县分局;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水资源、用水量数据来自县水利局;林业和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社会治安相关数据来自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消防大队;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用电数据来自国网建始县供电公司;货币金融等数据来自人行建始支行;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县邮政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县内4家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楚天视讯公司);其余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