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12-31 10:19 |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7716
|
2023年巨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重点工作提升年”各项任务,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迈出坚实步伐。经市级初步核算,2023 年全县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7.61 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 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46.37 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 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2.23 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 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19.02 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 6.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0.4:40.7:48.9。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 79.3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4.9%。其中农业产值 48.11 亿元,增长 3.7%。粮食总产量达到 68.52万吨,单产 446.8 公斤/亩。其中,夏粮产量 35.39 万吨,单产 433.5公斤/亩;秋粮产量 33.13 万吨,单产 461.97 公斤/亩。林业产值 3.29 亿元,可比增长 7.0%,全县造林面积 59.0 公顷。牧业产值 22.06 亿元,可比增长 7.9%,肉、蛋、奶类产量平稳。猪牛羊禽肉总产量 6.46 万吨。其中猪肉产量 3.73 万吨,牛肉产量 1589吨,羊肉产量 5682 吨,禽肉产量 2.01 万吨。生猪年末存栏 23.87 万头,全年出栏 46.12 万头。家禽存栏 1166.81 万只,出栏 1405.35 万只。禽蛋产量 14.24 万吨。奶类产量 0.47 万吨。渔业产值 1.28 亿元,可比增长 7.5%,全县水产养殖面积 1067 公顷,水产品总产量 5137 吨。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157.79 亿元,去除价格因素,较上年增长 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37 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5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变价增长速度 12.7%。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 51.2%,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 30.4%,医药制造业增长 37.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 2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3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29.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 500.6 亿元,同比下降 3.1%;利润总额 63.3 亿元,同比增长 20.5%。全社会用电量 33.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5%。其中,工业用电量18.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7%。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25.65 亿元,较上年可比增长 5.1%。全县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且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 91 家,比上年增加 4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9.67 亿元,同比增长 7.1%。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291 个,完成投资额增速11.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占比为 0.3:60.0:39.7。建筑安装投资增速5.8%,基础设施投资增速-87.5%,民间投资增速 8.8%,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 13%,“四新”投资增速 11.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 57.6%。房地产项目 24 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0.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33.1%。房地产投资中,住宅投资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89.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2.8%;其他投资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7.7%。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219.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2.1%。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38.2%。其中增速较高的行业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
五、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1.30 亿元,同比增长 11.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个数达到 176 家。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21.5%,分行业看,家具类零售额增长339.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 10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 30.4%,饮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27.3%。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三家,分别是巨野县农贸大市场、巨野县五里墩集贸市场、巨野县正佳商业广场,全年完成交易额 3.61 亿元。
六、交通、邮电
截至 2023 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 3207.8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55.9公里,国道 49.4 公里,省道 49.8 公里,县道 193.4 公里、乡道 368.2公里、村道 2491.1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 246.4 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 年新改建农村公路 90.0 公里。境内营运车辆保有量达 9205 辆,其中,营运性载货汽车 8531 辆,营业性载客汽车 674 辆(公交车 522 辆,出租车 152 辆)。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 2.04 亿元,共有邮政局(所)16 处,邮路总长度 380160 公里。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5.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其中,税收收入 24.74 亿元,增长 7.7%,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70.1%。地方财政支出 70.27 亿元,同比增长 1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7.83 亿元,科学技术支出 0.27 亿元,卫生健康支出4.87 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 9.28 亿元,教育支出 16.29 亿元,节能环保支出 0.66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8.03 亿元。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款余额均有增长。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738.36 亿元,比年初增加 64.91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 648.34亿元,比年初增加 79.56 亿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 377.04 亿元,比年初增加 16.95 亿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
截止 2023 年底,全县认定的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82 家,其中,2023 年新增 26 家。全年发明专利有效量 209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 47 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2.29 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专利权质押融资合同登记件数为 16 件,质押金 1.03 亿元。截止 2023 年底,全县商标申请量为 1.40 万件,同比增加 17.3%,有效注册量为 0.91 万件,同比增加 12.3%。其中,地理标志商标有效注册 6 件,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件。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224 所,其中,小学 168 所,初中 33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9 所,普通高中 6 所,完全中学 2 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 所,职业中专 3 所,特教学校 2 所。全县现有中小学在校生 18.4 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 2.57 万人,初中生 5.85 万人,小学生 9.98 万人;现有中职生 7335 人。创建“文明校园”国家级 1 处、省级 12 处、市级 53处,创建省级“绿色学校”221 处。2023 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659 处,其中,医院 40 处,妇幼保健院 1 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处,血液透析中心 1 处,卫生院15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6 处,一体化卫生室 258处,非一体化卫生室 234 处,门诊部 6 处,个体诊所 91 处,医务室 3处。
九、文化、体育、旅游
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全县拥有博物馆 1 处(国家二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 1 处(2023 年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年总流通 26.0 万人次,其中,书刊文献外借 11.1 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 13.1 万册次;文化馆 1 处,书画院(美术馆)1 处(2023 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被评为“最美文博艺术空间”),剧团 15 个(国有剧团 1 个,民营剧团14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17 个,文体小广场 867 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 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8 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 处。体育成绩优异。在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巨野县选手获得 4 金 12 银 5 铜;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北部赛区易筋经和五禽戏两个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二名;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总决赛团体总分第四名;山东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西部赛区比赛获得易筋经和五禽戏两个第一名;山东省武术精英大赛奖牌榜第一名;山东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电视总决赛易筋经总冠军;山东省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民族传统类项目第一名。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县接待国内游客 223.2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17.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6.4%。全县拥有 A级旅游景区 6 家,旅游专道 1 条,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 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3 个,省级精品文旅名镇 1 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 1 处,省级景区化村庄 8 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3 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5 处,省级精品采摘园 6 处,省级开心农场 2 处,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2 处,旅行社 12 家。围绕金山祈福文化、青龙山水资源、白虎山研学特色、凤凰山运动休闲、古村落红色旅游等特色,加快推进金山文化旅游区提档升级。2023 年,核桃园镇白虎山石寨天池民宿集聚区被评为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核桃园镇后山王村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核桃园镇后山王村、龙堌镇耿庄村、麒麟镇南曹村、田庄镇栾官屯村被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2023 巨野半程马拉松、前王庄村第二届桐花节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年度优秀案例;前王庄古村入选省级 100 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山东景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入选2023 年全省乡村旅游创新企业(全省仅 10 家);“麟乡有礼”入选省级乡村文创品牌;核桃园镇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全省共 17 个,全市仅此 1 个)。
十、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全县户籍人口 109.50 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 43.56 万人。全县常住人口 90.25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1.4%。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889 元,同比增长 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513 元,同比增长 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9 元,同比增长 8.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434 元,同比增长 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463 元,同比增长 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5588 元,同比增长 11.2%。社会保障支撑有力。城镇新增就业 922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98.1 万人,其中城乡居民 92.3 万人,城镇职工 5.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68.17 万人,其中城乡居民 58.14 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 2.62 万人,企业在职职工 7.41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5.01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0.48 万人。退离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人数 3.34 万人。其中,企业退离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人数 2.27 万人,机关事业退离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人数 1.07 万人。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17501 户,共 25784 人。其中,城镇低保 152 户,共 244 人;农村低保 17349 户,共 25540 人。全年集中供养特困人员 586 户,共 590 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3993 户,共 4105 人。
十一、环境和应急管理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监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 46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 83μg/m3。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16 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4 次,降水总量 48.3 毫米。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请以《巨野统计年鉴 2024》为准。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3.农业及畜牧业等数据使用国家统计局菏泽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非农户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 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资料来源:本公报中造林面积数据来自巨野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总产量数据来自巨野县水产服务中心;用电量数据来自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巨野县供电公司;公路里程、营运车辆保有量等交通数据来自巨野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巨野县分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巨野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原中国人民银行巨野县支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自巨野县科学技术局;专利、商标数据来自巨野县市场监管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巨野县教育和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巨野县卫生健康局;文化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巨野县文化和旅游局,其中,公共图书馆数据来自巨野县图书馆;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巨野县公安局;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巨野县民政局;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退离休人员养老金数据来自巨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巨野县医疗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巨野县分局;气象灾害响应数据来自巨野县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巨野县统计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