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48|回复: 0

[山东] 2023年无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716
    发表于 2024-10-13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无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8.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9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49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31.63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为15.2:42.0:42.7。



    人口规模总体稳定。年末常住人口42.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5万人,下降1.1%。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15%,比上年末提高0.9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4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68人,创设4301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发放大学生生活补助、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分别为760万元、6067万元、21781万元。着力破解企业人才用工难题,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2场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新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4万亩,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业产业化强镇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县“二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2个。全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04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653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9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63户,累计参与技能培训农民860人。乡村建设行动一体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市级9个、县级22个。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持续推进,年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4.16万亩,土地流转率63.5%。

    创新活力全面增强。2023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5家,较上年增加21家。2022年全县研发经费支出8.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3.1%、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80.3%、每万人有研发人员数94.94人。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全年招引外贸企业30个,开展培训10次,组织我县企业参加国际展会6次。全年新签约立项项目32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个;到位境外资金11749万美元。柔性引进海外人才13人、硕博士98人、本科以上大学生1207人。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898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年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8012户,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3115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达9.81万户,比上年增长8.9%,其中各类企业2.88万户,增长12.1%。

    质量强县稳步推进。年末有效注册商标数量5948个,比上年末增长18.6%;全年专利授权总量666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8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5件,密度达7.04件/万人,增加1.27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1件,同比增长22.6%。

    三、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3.10万吨,比上年增产2.4%。其中,夏粮产量 18.23万吨,增产2.4 %;秋粮产量24.87万吨,增产2.7%;粮食亩产407公斤,增产2.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5.91万亩,比上年增加0.4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5.8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60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14万亩。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16亿元,同比增长5.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1.06万吨,比上年增长7.4%;禽蛋产量3.99万吨,下降1.3%。水产品产量17.49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淡水产品0.93万吨,增长10.7%;海水产品16.56万吨,增长3.7%。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9.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机电灌溉面积7.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3%,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



    表1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1

    2.4

    夏粮

    18.2

    2.4

    秋粮

    24.9

    2.7

    棉花

    0.5

    -20.4

    油料13

    0.01

    -8.4

    蔬菜及食用菌

    3.7

    8.0

    水果

    12.4

    5.2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效提升。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8.7%,制造业增长1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2%;股份制企业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45.4%。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726.48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利润26.99亿元,同比增长223.3%。



    表2  2023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增长速度(%)

    原盐

    万吨

    76.79

    11.2

    饲料

    万吨

    32.99

    -4.9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0.26

    -32.3

    鲜、冷藏肉

    万吨

    17.35

    19.8

    冻肉

    万吨

    1.63

    -48.2

    万吨

    2.09

    20.0

    柴油

    万吨

    123.96

    202.3

    汽油

    万吨

    32.00

    25.6

    聚醚多元醇

    万吨

    12.19

    1.4

    环氧丙烷

    万吨

    86.35

    30.9

    钛白粉

    万吨

    21.89

    24.9

    硫酸(折100%)

    万吨

    21.79

    -9.3

    烧碱(折100%)

    万吨

    92.08

    6.5

    磷酸二铵(实物量)

    万吨

    5.75

    183.5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万吨

    6.56

    -33.8

    水泥

    万吨

    42.41

    -27.8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75.16

    18.9

    氧化铝

    万吨

    272.23

    56.1

    锻件

    万吨

    0.15

    -4.0

    电力电缆

    万千米

    0.16

    -92.3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01253

    11.7

    化学试剂

    万吨

    3.37

    -30.2

    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7家,比上年增加12家;建筑业总产值31.89亿元,增长6.4%。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66.25亿元,比上年下降1.0%。



    三、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有力。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1.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0%,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4亿元,增长4.8%。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7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27.2%。

    年末实有公交39路,公共汽(电)运营车辆205辆,实有出租车224辆。港航运输稳步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2564.6万吨,货运量133.1万吨,货物周转量25141.7万吨公里。“四好农村路”项目扎实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1.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9.1%;制造业投资下降6.0%,民间投资增长3.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6.6%;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52.5%,占全部固定资产比例为29.6%。



    房地产业发展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13.7亿元,增长13.3%。其中,住宅投资11.7亿元,增长15.0%。房屋施工面积268.2万平方米,增长12.1%。商品房销售面积38.97万平方米,增长0.6%。商品房销售额22.56亿元,下降3.3%。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78.95亿元,增长10.3%;餐饮收入8.70亿元,增长25.2%。按经营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2亿元,增长11.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3亿元,增长11.8%。

    分商品类值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9种大类商品中16种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4.2%。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7%、30.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0%、34.5%、41.0%。


    货物进出口保持稳定。全年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60.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进口额112.7亿元,同比下降14.8%;出口额48.2亿元,同比增长94.3%。


    六、财税、金融

    财政运行保障有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5.22亿元,同比增长4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66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卫生健康、教育、社保就业、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9.0%、10.6%、11.5%和12.5%。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9.94亿元,比年初增加45.04亿元,增幅为12.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2.20亿元,比年初增加30.45亿元,增幅为10.8%。

    七、民生保障

    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82元,同比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05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79元,增长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3,比上年缩小0.05。

    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97元,比上年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272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15元,增长10.3%。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28万人、3.72万人、8.59万人、5.60万人、1.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48万人,参保覆盖率100%。全年共资助低保、特困、重度残疾、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政府资助参保人员2.43万人,救助资金846.87万元;资助参保人员2.31万人,救助资金878.64万元。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上年提高48元/月、44元/月。

    八、城市建设、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年投资657万元,对14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总面积4.8万平方米,惠及群众494户。对2个棚户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总面积11.9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78户。新建改造燃气供热管网56.58公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年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起,同比下降20%;安全生产事故死亡4人,同比下降3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县大气优良天数221天,优良率60.5%。CO年度浓度改善7.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一、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县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3486人,专任教师298人;2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1万人,专任教师2714人。54所小学在校学生4.14万人,专任教师21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为5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2023年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上获得4金、2铜;在2023年山东省锦标赛上获得4金、4银、12铜;在市二十届运动会上获得139.5金、80银、122铜。全年体育彩票累计销售0.58亿元。

    文化事业异彩纷呈。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机构3个,博物馆1个,“文旅驿站”“图书共享服务点”9处。全年组织“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1763场、百姓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29余场、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5场、各类市民文化节活动147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996场。全年认定非遗工坊11家,其中8家为市级非遗工坊,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10个。

    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家,其中医院7家、乡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防治所站1家。卫生技术人员共计2227人,其中执业医师692人、执业助理医师187人。医院床位数1595张,其中卫生机构床位数611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5%、7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2%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68.9%。2023年每人每年医疗救助限额由1万元提升到3万元,救助2.85万人次,救助金额达到705.45万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