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蒙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一三五四三”发展思路,全年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宏观经济指标运行良好。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20.07:24.48:55.45。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83.8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产值48.75亿元、4.09亿元、19.00亿元和5.30亿元,分别增长4.6%、10.7%、6.4%和4.3%。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6.68亿元,增长7.4%。 粮食作物27.31万亩,比上年增长0.4%,粮食作物总产量13.21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2.72万吨,增长1.3%,秋粮10.48万吨,增长1.5%;粮食单产483.51公斤,增长1.1%。 新增造林面积0.20万亩;新育苗0.45万亩,增长15.4%;零星植树146万株,下降8.8%;木材采运53879立方米,增长7.0%。 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年末生猪存栏18.90万头,下降23.0%;全年生猪出栏32.09万头,增长4.8%。羊存栏30.87万只,下降6.4%,羊出栏40.00万只,下降3.2%。牛存栏2.04万头,增长10.8%,牛出栏2.27万头,增长0.6%。家禽存栏170.97万只,增长8.1%;家禽出栏566.98万只,增长18.8%。肉类总产量约4.71万吨,增长3.5%;禽蛋产量1.32万吨,下降3.1%。 水产品总产量1.64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优质水产品鲢鱼、鳙鱼产量分别为3643吨、5328吨,分别增长7.4%、1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达130家。按收入法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5个产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5.2%。列入统计的38种工业产品中有22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7.9%。四大传统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63.8亿元,增长13.4%。其中,机械制造业产值87.6亿元,增长41.8%;食品酿造业产值33.7亿元,下降1.2%,纺织服装业产值20.4亿元,下降13.8%;矿产建材业产值22.1亿元,下降11.4%。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44家,完成产值176.6亿元,增长20.1%;新纳入23家企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增长158.3%。全年累计工业用电7.5亿千瓦时,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2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实现利润10.7亿元,增长161.2%。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6.6%。有37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27家,实现总产值17.90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44.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3.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县投资项目190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1%。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6个。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54亿元,比上年下降13.0%;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9.63万平方米,增长3.7%。 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共有111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00.96亿元,增长57.2%;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3.9亿元,增长40.11% 五、贸易消费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7.4亿元;其中,出口36.7亿元;进口0.7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14.6亿元。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县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40公里。全县共有班线客车60辆,其中,CNG客车13辆;公交车102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78辆;巡游出租汽车160辆,其中清洁能源出租车148辆,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12辆;网约车34辆,其中新能源纯电动网约车11辆。货运车辆46790辆(天然气货车9343辆),其中牵引车21170辆,挂车21808辆,单车3812辆。全县共有货运企业576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具有专用运输资格的企业477家,新增货运企业49家。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县A级景区达20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6家、2A级景区11家;省级旅游强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7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精品文旅名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星级名宿5家,省级生态旅游区1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258户。全年接待游客10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3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稳定增长。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8.7亿元,税收占比6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45亿元,增长4.9%。 金融市场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8.9亿元,比年初增加51.37亿元,增长14.0%。其中,住户存款351.56亿元,比年初增加41.9亿元,增长13.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4.57亿元,比年初增加39.37亿元,增长16.7%。其中,住户贷款131.7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增长5.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2.87亿元,比年初增加32.96亿元,增长30.0%。 全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亿元,增长0.3%,其中财产险公司收入4.93亿元,下降6.9%,人身险公司收入7.2亿元,增长5.9%,赔付支出5.1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3.48亿元,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1.59亿元。 八、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各类学校258所,专任教师6495人,在校学生93130人。其中,普通中学学校18所(含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数),专任教师2368人,在校学生31259人。在普通中学当中,初中学校4所,专任教师902人,在校学生14198人;高中学校2所,专任教师648人,在校学生783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初中专任教师648人,初中在校学生7125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学专任教师170人,中学在校学生2104人。职业中学学校1所,专任教师170人,在校学生2846人。小学学校76所(含教学点),专任教师2629人,在校学生43203人(包含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专任教师和小学在校学生数)。幼儿园学校161所,专任教师1262人,在校幼儿15472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66人,在校学生350人。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各类卫生机构566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医务室63处,农村卫生室471处。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4027张,卫生技术人员3396人,其中医生1187人,注册护士143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770人。各级医院、卫生院共完成诊疗人次134.25万人次,健康检查人数10.44万人次。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83.88床位/万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文艺表演团体为群众演出4955场次,观众人数148万人次。文化馆(站)、图书馆共举办展览69场次,组织文艺活动380次。博物馆藏品1.08万件。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34.5万册,借阅图书28.9万册。档案馆1个,馆库面积2700平方米,档案室117个,档案馆藏总量75326卷40410件,其中,本年进馆档案19031件。年末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3%和96.3%。全年制作广播自办节目1300小时,电视台制作自办节目1160小时。编辑出版《蒙阴通讯》53期,《蒙阴首发》手机客户端装机量14.9万人次。 体育场地1176处,增加246处。全县等级运动员达到15人,等级裁判员5人。全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运动会53次,参加运动员5000余人。 九、科学技术、技术监督、治安和安全生产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年专利授权388件,发明专利授权37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增加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 质量检验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共抽查企业4459家次,其中“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经营主体834家(其中企业665家,个体71家,农专69家,其他29家)。抽检食品、餐饮具、车用尿素、成品油、化肥等产品2921批次。查处违法行为450起,罚款7690.80万元。 创山东省品牌6个,分别是:山东省优质产品创建基地:蒙阴蜜桃;山东省知名品牌:艾克赛尔(锣响子公司);山东省优质品牌:华伟重特、九州汽车、鹏程万里、艾克赛尔(锣响子公司)。 社会治安总体稳定。全年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113件156人、审查起诉案件439件633人,其中依法批捕75件101人、起诉319件428人。全年人民法院全县审理案件13006起,其中,结案12827起。律师事务所5处,专职律师34人,代理诉讼2014件。公证处1处,办理公证文书930件。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2590件。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十、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1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45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5元,增长8.5%。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17元,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87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21元,增长11.0%。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790人,其中再就业3790人。 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全县共有养老机构7个,床位1304张,年末共收住818人。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福利资金1.37亿元。其中,1.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社会救助资金851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7万人,支付失业保险金921万元。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职工6.1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64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23万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7.07亿元。 十一、气象和生态环境 气象监测水平继续提高。全县气象台站1处,乡镇区域自动站16处,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处,农业气象观测点1处。全年总降水722.8毫米,较常年偏少81.3毫米;年平均气温15.0摄氏度,较常年增加1.1摄氏度;全年实施人工降雨7次。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县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为4.12,排名全市第一;市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为4.35,排名全市第一;云蒙湖湖心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为46.46,属于中营养状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5;PM10、SO2、CO浓度分别改善1.5%、10%和7.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0天。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按照GDP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2年,我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20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