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99|回复: 0

[江西] 2023年玉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716
    发表于 2024-10-8 1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玉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强信心、促发展,全县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9亿元、增长4.4%,拉动GDP增速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3亿元、增长12%,拉动GDP增速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4亿元、增长3.1%,拉动GDP增速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25%、72.91%和21.84%。三次产业比由上年同期的9.1:43.0:47.9调整为9.0:41.9:49.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7416元,增长1.7%。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08328人,比上年末减少308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326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63%,比2022年的60.5%提高1.13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95068人。全年出生人口3129人,比2022年减少381人;死亡人口3853人,比2022年增加123人。人口出生率6.12比2022年的6.83‰下降0.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54‰,比2022年的7.26‰上升0.2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比2022年的-0.43‰下降0.99个千分点。
    表1 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占比(%)
    全县常住人口
    50.83
    100
       其中:城镇
    31.33
    61.63
             乡村
    19.51
    38.37
       其中:男性
    25.76
    50.68
             女性
    25.07
    49.32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10.64
    20.93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29.82
    56.59 
            60岁以上
    11.43
    22.48 
              其中:65岁以上
    8.30
    16.34 
    二、农业农村
    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5亿元,增长4.52%。其中:农业产值13.78亿元,增长3.11%;林业产值6.31亿元,增长7.4%;牧业产值5.16亿元,增长3%;渔业产值9.67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3亿元,增长8.7%。
    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2.22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21.41万吨,增长4.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29.43万亩,增长6.1%,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15.92万亩,增长9.5%,产量2万吨,增长7.2%;油菜籽种植面积15.01万亩,增长10.4%,产量1.88万吨,增长7.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22万亩,增长2.4%,产量9.64万吨,增长4.8%;瓜果类种植面积达1.51万亩,增长4.3%,产量2.94万吨,增长7.7%。猪牛羊禽肉产量1.48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1.26万吨,增长8.2%;牛肉产量0.023万吨,增长15.5%;羊肉产量0.009万吨,增长0.7%;禽肉产量0.19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0.28万吨,增长11.7%。年末生猪存栏8.4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0.7万头,出栏15.13万头;牛存栏0.36万头,出栏0.18万头;羊存栏0.56万只,出栏0.54万只;家禽存栏100.99万只,出栏120.05万只。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1.41
    4.4
    油料
    2.00
    7.2
        其中:油菜籽
    1.88
    7.8
    蔬菜及食用菌
    9.64
    4.8
    糖料
    1.02
    -1.1
    茶叶
    0.08
    0.2
    园林水果
    2.80
    5.2
    猪牛羊禽肉
    1.48
    7.1
    三、工业与建筑业
    2023年全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列全市第6位;工业用电13.12亿度,增长3.3%,其中制造业用电11.55亿度,增长20.7%。分行业看,34个工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1.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0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3%,有色金属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5%。

    6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4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绝缘制品产量0.15万吨,比上年增长319.7%;电子元件产量0.47万吨,增长201.4%,太阳能电池产量116.89亿瓦,增长77.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5.13万吨,增长9.5%;硅酸盐水泥熟料472.53万吨,增长5.4%。
    表3 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铜材
    1805
    21.8
    服装
    万件
    298
    33.1
    钢结构
    56126
    12.2
    水泥
    6848410
    -2.3
    电子元件
    万只
    4747
    201.4
    十种有色金属
    151299
    9.5
    铝材
    14113
    -34.9
    化学纤维
    18101
    13.8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千瓦
    11688731
    77.7
    全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75.92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利润总额16.99亿元,增长4.1%,利润率3.6%。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1.09亿元,以不变价计算,增长4.2%。截至年末,全县在库建筑企业87家,签订合同额31.44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2.12亿元,累计完成总产值26.16亿元,增长2.1%。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5.27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道路运输业下降4.8%,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2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3.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6.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1.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0.8%。
    全年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7亿元,增长3.6%。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速
    行业名称
    行业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45.27
    0.7
        道路运输业
    28.79
    -4.8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17
    47.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9
    -22.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59
    -49.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17
    -3.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27
    26.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40
    31.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5
    30.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1%列全市第3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9.1%,第二产业增长6.7%,第三产业增长5.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7.6%,非国有投资增长6.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7.1%。公有投资增长7.6%,非公有投资增长6.5%。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投资增长2.9%,私营企业投资增长5.2%。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3%。
    表5 2023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业名称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9.1
        农、林、牧、渔业
    29.1
        采矿业
    -39.0
        制造业
    2.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12.0
        房地产业
    6.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94.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3
        教育
    69.6
        卫生和社会工作
    249.5
    全年全县房地产销售额20.95亿元,比上年下降66.5%,房地产销售面积31.62万平方米,下降18.1%。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4亿元,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41.31亿元,增长9.5%。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2亿元,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59亿元,增长30.3%。分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0.03亿元,增长9.5%;餐饮收入1.28亿元,增长6.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4.0%,饮料类下降20.5%,烟酒类下降31.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9.7%,化妆品类增长35.2%,金银珠宝类增长19.6%,日用品类下降4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3%,中西药品类增长1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家具类下降4.1%,通讯器材类增长35.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2.3%,汽车类下降16.9%。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表6 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按商品分类零售额及增速
    行业名称
    零售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40.18
    9.4
    粮油、食品类
    5.34
    34.0
    饮料类
    0.57
    -20.5
    烟酒类
    0.79
    -31.3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2.05
    49.7
    化妆品类
    0.06
    35.2
    金银珠宝类
    0.06
    19.6
    日用品类
    0.45
    -40.5
    五金、电料类
    0.31
    -59.9
    体育、娱乐用品类
    0.13
    0.2
    书报杂志类
    0.05
    -10.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80
    8.3
    中西药品类
    0.35
    12.7
    文化办公用品类
    0.70
    4.4
    家具类
    9.93
    -4.1
    通讯器材类
    0.35
    35.3
    煤炭及制品类
    0.23
    15.5
    石油及制品类
    1.96
    15.7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74
    -12.3
    汽车类
    2.88
    -16.9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0.42
    4.6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列全市第3,其中,出口总额24.78亿元,增长12.9%,增速列全市第2。实际利用外资955万美元,总量列全市第2,利用省外资金91.47亿元,增长5.41%,增速列全市第1。
    七、交通、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532万吨,比上年增长11.2%;货物周转量160139万吨公里,增长10.9%。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0.9%。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9%,旅客周转量12615万人次,下降8.7%。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21.13万辆,比上年末减少335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3.8万辆,减少588辆。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2.32亿元,同比增长12.9%;电信业务总量1.1亿元,同比增长7.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45.5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71万户。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8亿元,增长3.2%。地方税收收入11.42亿元,增长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5.71%,非税收入5.96亿元,增长9.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63亿元,增长5.7%,其中:教育支出10.7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13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6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62亿元,农林水支出6.02亿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6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比年初增加45.1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比年初增加50.22亿元。


    九、教育、体育和文化
    2023年末共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8637人,比上年增加630人;初中15所,在校生24537人,比上年减少1889人;小学83所,在校生39393人,比上年减少1708人;幼儿园165所,在园幼儿13627人,比上年减少207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坚持每月“三个一”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中式台球国际职业联赛和中式台球世锦赛。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含1个私人博物馆景泰博物馆)。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7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
    十、卫生和科技
    2023年末拥有卫生机构682个。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3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全县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308张,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845张。卫生技术人员3266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1233人,注册护士2225人。
    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及农业、医疗等领域博士27名。培育瞪羚企业1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科贷通”为10家企业提供科创发展资金支持3418万元。新增发明专利11件,增长175%。全县数字产业营业收入143.9亿元,其中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营业收入57.8亿元,增长45%。数字基建稳固提升,累计建成5G基站899个,双千兆应用创新数7个。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并进,新增企业上云2432家,其中深度上云106家,推动培育数字化转型企业6家,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家。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6元,比上年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95元,比上年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10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896元,增长8.0%。
    年末全县共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21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1812张。城市居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4813人,农村居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24812人。
    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04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4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24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33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8亿元,各类救助资金2.27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1%。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0.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96万吨标煤,比上年下降0.98%,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662吨标煤,比上年下降11.75%。
    全年PM2.5年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6%,全市排名第3。主要河流断面和14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三清山西高速出口林相提升改造1915亩,打好环三清山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保卫战,获评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评价优秀县。
    全年降水偏少,气温持平,日照偏少。全年平均降水量1551.4毫米,较上年偏少443.1毫米;全年平均平均气温19.2℃,较上年持平;日照时数为1577.4小时,较上年偏少86.3小时。
    深入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完成230个四星级综治中心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有法帮你”为民服务实践。严格执行安全防范警示日制度,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粮食和畜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玉山调查队;农业企业、水产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客货运输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数据来自县工信局;邮政业务量数据来自县邮管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县金融办;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广新旅局和县融媒体中心;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来自县就业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数据来自县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县车管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