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49|回复: 0

[福建] 2023年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4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323
    发表于 2024-9-27 1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1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3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13.3%,第二产业为42.4%,第三产业为44.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03453元,比上年增长5.4%。


           2023年末,全市公安局户籍总户数90731户,总人口295403人,比上年末减少2163人。其中城镇人口121926人,乡村人口173477人。男性151164人,占51.2%;女性144239人,占48.8%。出生人口1423人,死亡人口1997人,迁入人口3972人,迁出人口5557人。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1.6%,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8‰,死亡率为8.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97人,有53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017户,其中新增企业1103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2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1.98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16.18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9.71亿元,增长12.0%;渔业产值3.86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8亿元,增长4.5%。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83万亩,比上年减少0.35万亩。其中稻谷面积33.20万亩,比上年减少0.2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4.94万亩,增加0.025万亩;油料3.09万亩,增加0.049万亩;蔬菜10.5万亩,增加0.51万亩;茶叶4.33万亩,增加0.18亩;中药材2.05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18.20万吨,比上年减少388吨,下降0.2%。其中稻谷产量14.65万吨,减少578吨,下降0.4%。



           全年肉类总产量23489吨,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猪肉产量14403吨,增长9.7%;牛肉产量832吨,增长25.2%;兔肉产量1957吨,增长22.1%;羊肉产量472吨,增长5.3%;禽肉产量5787吨,增长20.1%。禽蛋产量3839吨,增长4.8%。奶产量76.2吨,下降15.1%。



           年末生猪存栏8.4万头,增长9.0%;牛存栏4942只,增长1.2%;兔存栏19.1万只,增长16.9%。全年生猪出栏16.08万头,增长12.5%;牛出栏6497头,增长8.9%;兔出栏99.6万只,增长15.1%。
           全市水产品产量18755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淡水鳗产量2838吨,增长3.5%。
           全市木材产量48.0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8.2%;毛竹采伐量3060万根。
           全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98家,家庭农场399家,其中当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家庭农场63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91亿元,比上年增长0.9%。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其中,轻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1.5%;重工业占比58.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26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46.2%。



           列入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6.7%。


           新材料和林产加工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3.5%,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4.4%,较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32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0.7%,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企业有1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2.6%,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02家(不含3家停产企业),其中经济开发区企业61家,产值增长1.2%;金塘园区企业41家,产值下降5.6%。两个园区产值占比达67.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亿元,比上年下降13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25元,比上年增加3.9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34%,下降5.4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1%,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7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6.84亿元,增长29.5%。


    四、服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27亿元,增长0.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26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5.0%;金融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9.57亿元,下降9.8%;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6.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0.55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9%。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798.7公里,其中国道105.9公里,省道37.7公里,县、乡、村道1509.1公里,高速公路146公里。
           全年货运运输总量433.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货物运输周转量106668万吨公里,增长12.1%。旅客运输总量84.36万人次,增长25.2%,客运周转量4793万人公里,下降1.4%。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3673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28922辆,载货汽车保有量4751辆。低速汽车保有量37辆,摩托车保有量46024辆。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0.8%。全年完成寄递业务量2280.07万件,增长6.6%。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4.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8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5.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6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施工项目33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14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9%。工业投资增长11.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1%,占比为21.3%。民间投资下降6.8%,占比为66.9%。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45.3%,占比为5.4%。



           全市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5.8%。22个行业大类中,14个行业投资保持增长,增长面超六成。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87.7%;医药制造业增长18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6亿元,比上年下降46.2%。其中,住宅投资3.15亿元,下降3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24亿元,下降75.8%。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0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6.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增长5.2%。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3 %,金银珠宝类增长22.2% ,粮油食品类增长1.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40.7%,汽车类下降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25.2%。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4.40亿元,比上年下降42.6%。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3.4%。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部税收总收入达13.01亿元,增长47.9%,其中增值税增长359.1%,企业所得税下降21.2%,个人所得税下降7.2%。地方非税性收入6.79亿元,下降10.9%。地方税性收入比重为52.5%,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总支出6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6亿元,增长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6亿元,下降8.4%;教育支出7.17亿元,增长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6亿元,增长14.0%;公共安全支出1.34亿元,下降2.5%;科学技术支出0.50亿元,增长8.1%;城乡社区支出3.76亿元,下降11.6%;卫生健康支出2.02亿元,增长349.4%;交通运输支出1.37亿元,增长17.1%;农林水支出5.78亿元,下降7.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8.49亿元, 比上年增长7.8%。





    八、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2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1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9元,增长6.4%。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34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4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21元,增长5.7%。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8%,农村居民为40.1%。



           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2887人,比上年末增加356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4535人,增加936人。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7万人,减少105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1.58万人,减少516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0404人,减少375人。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85人,增加7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255人,增加215人;城乡特困保障对象564人,增加15人。

    九、科技和教育
           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拥有南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11家,福建省工业龙头企业1家。其中2023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3个,永晶科技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杜氏木业获首批“福建省工匠学院”称号。
           全年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年末共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个。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9家、有机食品企业1家。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452件,比上年下降25.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件,下降5.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63件,下降26.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55件,下降22.5%。截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79件,比上年末增长13.4%。全年商标注册807件,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6134件。
           全市共有幼儿园54所,其中公办园27所,民办园27所,在园幼儿7334人;小学学校30所,专任教师1192人,在校学生19233人;普通中学学校23所(含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1192人,在校学生1416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94人,在校学生17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2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6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0.38%,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97.2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影剧院2家,年末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60千册。
           境内有和平古镇、金坑红色旅游、天成奇峡、云灵山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迷宫小镇、小隐竹源、“樱花·虹”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熙春公园、晒口高峰旅游景区、中央苏区纪念馆等3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9%,实现旅游总收入87.35亿元,增长51.9%。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性医院1个,民营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17个,国企医院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19人,其中医生683人;共核定床位1513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105张。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9个。全年我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1金2银1铜,在省级比赛中获得16金10银26铜。

    十一、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23.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8%。分能源品种看,原煤消费量为270.95万吨,增长4.6%;天然气消费量1711.13万立方米,增长49.2%;热力消费量1107716.7百万千焦,增长65.2%;柴油消费量2235.46吨,增长54.7%;汽油消费量366.05吨,增长55.3%;生物燃料3.5万吨标准煤,增长7.0%。  
           全社会用电量(供电部门口径)176631万千万时,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生产用电144077万千瓦时,增长13.4%;生活用电32554万千瓦时,增长1.1%。生产用电中,工业用电量110654万千瓦时,增长18.2%。第一产业用电量3219万千瓦时,下降3.7%;第二产业用电量111903万千瓦时,增长18.0%;第三产业用电量28955万千瓦时,增长0.3%。
           全社会发电量(含华电)65979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6%,其中水力发电51661万千瓦时,增长12.4%;火力发电597454万千瓦时,增长6.7%;光伏发电10680万千瓦时,增长45.3%。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37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5.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65平方米。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8.26%。
           2023年,邵武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优良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比例为99.7%,其中一级达标天数比例为78.6%,二级达标天数比例为21.1%。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6ug/m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9ug/m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33ug/m³,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20ug/m³,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8mg/m³,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01ug/m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A声级为52.6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A声级为67.2分贝,呈较好水平。
           2023年,富屯溪邵武段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Ⅰ~Ⅱ类水质比例为100%。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大乾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4人,受伤1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上升150%;死亡人数增加3人,上升300%;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定数为2658981万元。
    3.本公报中的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分别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含外贸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资质以上建筑业指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市场主体、专利、商标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通车里程、道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南平邮政管理局;电话、宽带用户数来自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和广电公司;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市文旅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两品一标”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医保数据来自市医保局;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外贸出口、科技数据来自市工信和商务局和发改和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用电量、发电量数据来自市供电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供水、供气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市城管局;其他数据来自邵武市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