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03.9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83.6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49.3:44.4。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706元,增长0.9%,按年末汇率中间价折算为16478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亿元,增长8.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21.2亿元,增长19.3%;契税1.6亿元,下降0.6%;企业所得税(25%)1.9亿元,增长23.3%;城市维护建设税2.2亿元,增长18.1%;土地增值税234万元,下降95.8%。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0.0亿元,增长2.0%。其中,教育支出14.1亿元,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亿元,增长20.5%;农林水事务支出7.0亿元,增长1.8%;住房保障支出2.2亿元,下降16.4%;卫生健康支出2.9亿元,下降17.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亿元,增长35.1%。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9%;其中,房地产投资项目下降30.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9.0%,民间投资下降8.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2.5%。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330公顷,比上年增加7公顷;粮食产量21.43万吨,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6852公顷,增加140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9公顷,减少0.6公顷;棉花产量4.84吨,减少5.1%;油料产量1.94万吨,增长20.2%;蔬菜产量20.66万吨,增长3.8%;肉类产量1.75万吨,增长4.2%;水产品产量3.34万吨,增长3.1%。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量3814万千瓦时。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5个,3个村入选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红杨镇珩琅山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数字工厂5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1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湾沚再生稻、西河生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区4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2%,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0%。“211”重点产业中,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下降7.3%;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居产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6.2%;航空低空产业增加值下降21.5%。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165家,完成总产值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利润1.4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7.8万平方米,增长21.48%;房屋竣工面积264万平方米,下降10.1%。 四、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区域看,城镇市场实现社零总额71.6亿元,增长3.5%;农村市场实现社零总额51.1亿元,增长3.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零总额25.9亿元,增长5.1%;零售业实现社零总额77.7亿元,增长2.9%;住宿业实现社零总额1.4亿元,增长3.1%;餐饮业实现社零总额17.7亿元,增长4.5%。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进口总额0.59亿美元,增长90.1%;出口总额4.83亿美元,增长8.3%。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415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1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亿元。年末共有旅行社2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7处,星级饭店2家。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80万人;公路货运量1010万吨。水路货运量15966万吨。年末民用船舶2054艘。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6504辆,增长1.2%。全县公路里程127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78.8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48.93公里,一级公路67.87公里,二级公路97.44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0198万元;国内函件总数31.4万件。 六、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81.2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327.75亿元,增长18.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0.27亿元,增长19.0%。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61.54亿元,增长13.0%。存贷比为99.8%。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5亿元。其中,人身险3.6亿元;财产险3.9亿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68个。专利授权2405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2家。海创汇芜湖创新中心开园,孵化企业17家。北航通航创新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电科芜湖通用航空技术研究院获评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通用飞机无人机研发与适航实验室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中学20所,专任教师1443人,在校学生15802人;小学22所,专任教师1231人,在校学生20338人;幼儿园59所,在园儿童9187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7.4万册。区级广播电台和区级电视台各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6项,发现文物遗存71处。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9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64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99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91场次。建成5个镇综合文化站、66个农家书屋。 卫生。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血吸虫防治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9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00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977张。卫生技术人员数21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63人,注册护士933人。 体育。全年举办区级全民健身活动25次,参加活动人员6.8万人次。新建成45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共销售体育彩票1.01亿元。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区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595.6公里,车辆105辆;拥有出租车431辆。县城日供水综合能力21.5万吨。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2.9亿千瓦时。 环境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31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2%。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55元,比上年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11元,增长5.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83元。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拥有人力资源公司68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199人。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2万人。全区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1749张。 注: 1.统计公报数据为快报数。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下降原因:市内外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职工医保与原居民医保不允许重复参保。 3.2023年度农村公路年报统计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根据统一统计口径,将现状年报库内达不到入库条件且路面宽度低于3.5米宽的道路从农村公路统计年报库内删除;部分农村公路建设更新为市政道路。造成更新过后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比往年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