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昨天 22:21 |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2463
|
2023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义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起“打造典范、再造辉煌”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坚持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综合初步核算,202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55.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2 亿元,同比增长 4.7%;第二产业增加值 628.42 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400.98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228105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32370 美元),增长 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 108447 元,增长 7.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33.6:65.0 调整为 1.3:30.6:68.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1 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4916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499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803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6421 人。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2023 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及其辅助活动总产值 41.5亿元,同比增长 4.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6.72 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 4.7%。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13.07 万亩,总产量 4.66 万吨,— 3 —与上年持平。油料播种面积 2.58 万亩,同比增长 14.7%。全市蔬菜播种面积 13.21 万亩,产量 23.62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90%和 2.46%。全市生猪存栏 16.15 万头,同比增长46.42%;累计出栏 18.07 万头,同比增长 10.45%。家禽存栏122.85 万羽,同比增长 3.2%,家禽累计出栏 1096.23 万羽,同比增长 5.55%。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新增稻鱼综合面积 1167亩。全市渔业养殖面积 1045 公顷,水产产量 4308 吨,同比增长 5.72%。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深化。加快推进科技强农,成功创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 2 家,认定科技示范户 137户。成功创建省级农机服务中心 1 个、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 1 个,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 2 家,新增省级农事服务中心项目 1 个、省级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创建项目 2 个。启动百家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1家,现有农业龙头企业 57 家(国家级 3 家、省级 3 家)。未来乡村建设步伐加速。新增省级未来乡村 4 个、累计8 个,新增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 1 个、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 7 个。大陈红旗村“数治红旗”列入浙江省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数据对接试点,后宅街道李祖村“有礼的祖儿”乡风乡创新实践和大陈镇上坑仁村“水韵上坑仁”智慧旅游乡村新风范获评金华市 2023 年度十大数字乡村数智生活模式。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565.1 亿元,增长 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65.3 亿元,增长 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4 —值 1660.9 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86.98 亿千瓦时,增长 16.1%。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七大传统制造业实现产值 455.5 亿元,同比增长 12.7%;实现营业收入 470.1亿元,同比增长 6.6%。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 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4.8%、3.0%和 2.0%,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 31.8%、75.1%、44.5%和 45.8%。建筑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 192.2亿元,同比增长 16.4%,较上年同期提高 9.7 个百分点。本年新签合同额高位增长。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 424.4亿元,同比增长 42.0%,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 260.3 亿元,同比增长 60.8%。新开工面积高位增长。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 1773.2 万方,同比增长 24.7%,其中,新开工面积 745.2万方,同比增长 78.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两年平均增长17.9%。三次产业投资稳步推进。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 0.2%、21%和 78.8%,全年增速分别为-11.8%、49.8%和 14.1%,第三产业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 11.7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52.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14.1%,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 36.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22.4%。其中,住宅投资 282亿元,同比增长 2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24 亿元,同比增长 1.9%。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08.19 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277.6 亿元,同比增长 3.4%。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 10.3 亿,下降 21.6%;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 261.3 亿,增长 3.6%;限额以上住宿业零售额 3.2 亿,增长 79.7%;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 2.9 亿,增长 41.6%。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3.8%、37.3%;汽车消费市场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186.5 亿元,同比增长 11.0%,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67.2%。全市在册经济主体总数为 105.46 万户(其中外资 8185户),同比增长 17.41%。新设内资经济主体 256544 户,同比增长 42.51%,其中内资企业 60739 户,同比增长 31.93%;个体工商户 195805 户(内资),同比增长 46.14%。全市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 612 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 8.51 万户,市场从业人员数 23.24 万人,总成交额 2664.76亿元,同比增长 14.72%。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 2331.28亿元,同比增长 15.36%。全年义乌城区公、铁、航客流量2231.3 万人次,外商入境 366933 人次;市场周边银行网点共实现资金、现金总流量 31772.7 亿元。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4423.67 亿元,同比增长13.22%。其中电子商务内贸交易额 3212.07 亿元,同比增长13.8%;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 1211.6 亿元,同比增长 11.8%。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 2715.9 亿元,同比增长 19.52%,连续七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全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量为 6154.82 万票,销售额 124.2 亿元,同比增长 77.68%,义乌综试区连续两年被商务部列为全国十大优 秀综试区。2023 年电商专业村累计达 225 个,电商镇 13 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95 个,数量继续领跑全国。新增电商主体 18.8 万户,同比增长 49.16%,总量占全省 1/3。全年举办义博会、文旅博会、电商博览会等商业性展会51 个,展览面积共 104.7 万平方米,展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史新高,参展企业 22355 家,吸引境内外 168.72 万人次专业采购商意向成交额达 353 亿元。组织 2035 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拓市场抢订单,举办义乌首个行业境外自办展—印尼文具礼品博览会。 六、对外经济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5660.5 亿元,增长 18.2%。全市实现出口额 5005.7 亿元,增长 16.0%;其中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 1111.8 亿元,增长 7.8%,占出口额的比重为 22.2%;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 3885.0 亿元,增长 18.9%,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 77.6%。全市实现进口额 654.8 亿元,增长 38.7%,进口消费品 357.4 亿元,同比增长 26.9%,占全市进口总值的 54.6%,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 68.7 亿元,同比增长 52.7%。全年义乌对非洲进出口总值 1048.9 亿元,同比增长24.9%;对东盟进出口总值 507.4 亿元,同比增长-0.7%;对欧盟进出口总值 590.6 亿元,同比增长 6.2%。对美国、印度、墨西哥、荷兰、阿联酋分别进出口 637.8 亿元、304.2 亿元、203.2 亿元、127.6 亿元、148.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5%、24.7%、41.6%、-10.1%、11.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 1448 个,同比增长 141.74%;实际利用外资 9792 万美元。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 9 个,总投资额 4462.7 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 4796 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年末全市共建成公路总里程约 1563 公里,境内等级公路里程约 1563 公里,境内一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约 345 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 76 公里。公路建设方面,临安至苍南公路佛堂互通至上佛路段、03 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二期(义亭高架桥-上佛路段)已于2023 年 1 月 9 日正式通车,区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义浦二线拓宽 2023 年 9 月初实现通车,义浦同城再提速;G235 国道义乌(上佛路-金东区界)段工程,即金义中央大道义乌段,于 2023 年 11 月 28 日实现与金华段同步通车,金义两地居民跨入“同城时代”。保障民生方面,全市共有公交企业 3 家,运营常规公交 线路 223 条,包括 BRT 快速公交 2 条,运营公交车辆 1369辆,其中纯电等新能源车辆占比超过 81.6%,已建成公交专用道58.2公里,“快干支微专”一体化公交体系不断健全。2023年,金义东城市轨道交通我市境内段日均进站客流约 3.54 万人次,“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不断融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转更加高效,绿色出行体系日趋完善。2023 年 1 月,我市入选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城市名单,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县级市。全年义乌机场共完成总起降架次 24014 架次,同比增长142.4%。全年旅客吞吐量为 296.6 万人次,同比增长 244.0%。进港旅客为 145.0 万人次,同比增长 259.9%,出港旅客为151.6 万人次,同比增长 230.1%。完成货邮吞吐量 15244.2吨,同比增长 91.5%。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 98.5 万辆,同比增长 7.73%。其中, 汽车拥有量为 88.9 万辆,同比增长 6.95%,新能源汽车拥有量为 5.34 万辆,同比增长 79.09%。全年完成商贸货运量 8828.11 万吨,同比增长 10.2%,其中,公路货运量 8376.42 万吨,同比增长 10.4%,铁路发运量 448.72 万吨,同比增长 6.2%,航空货运量 2.98 万吨,同比增长 135.6%。宝湾国际浙江总部、京东义乌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全年“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共开行 1580 列,发运13 万标箱,同比增长 0.49%,发运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回程班列共计 591 列,回程班列占比 37.41%。海铁联运班列发运重箱 8.59 万标箱,同比增长 6.7%。获批设立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成为全国第二个落地“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城市,入选全省第一批“四港”联动示范市。年末拥有数字电视有效用户 152107 户、互动终端 33855个、宽带 25742 线。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105.8 亿件,同比增长 13.8%;全省排名第一,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位列广州市之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274.5 亿元,同比增长 7.3%。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 4.8 亿件,同比增长 6.6%;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 100.5 亿件,同比增长 14.1%;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 4898.1 万件,同比增长 46.4%。国际邮件互换局业务量全年累计处理 527.2 万件,同比增长 7.2%,其中累计出口 512.1 万件,同比增长 9.2%;累计进口 15.2 万件,同比下降 33.7%。全市星级饭店数 10 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 2391 间。全年度义乌共创建 AAA 级旅游景区 1 个(赤岸西海湾景 区),AAA 级景区村庄 4 个(莱山村、潜溪村、黄山村、苦竹塘村),AA 级景区村庄 3 个(众拥村、红峰村、大畈村),A级景区村庄 2 个(春林村、团结村)。 八、财政和金融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 234.9 亿元,同比增长 1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4.3 亿元,同比增长 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 137.6 亿元,同比增长 8.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95.4%;其中增值税收入 46.7 亿元,同比增长4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4.0 亿元,同比下降 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5.3 亿元,同比下降 3.0%,卫生健康支出 17.2亿元,同比下降 8.9%,教育支出 39.4 亿元,同比增长 7.9%。全市共有银行业机构金融机构 31 家,小额贷款公司 9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5212.69 亿元,比年初增加 637.36 亿元,同比增长 13.93%;其中,住户存款2939.84 亿元,比年初增加 429.38 亿元,同比增长 17.09%;非金融企业存款 1148.82 亿元,比年初增加 142.15 亿元,同比增长 14.12%。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5013.89亿元,比年初增加 517.03 亿,同比增长 11.5%;住户贷款2180.99 亿元,比年初增加 176.76 亿元,同比增长 8.82%。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 36 家。辖内证券公司全年两市总交易量为 1177.70 亿元,同比下降 5.92%。全市共有期货公司 8 家,全年总交易金额 636.87 亿元,同比增长 4.07%。全市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40 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3 家,人寿保险公司 17 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89.15 亿元,同比增长 20.50%。其中财产险收入 35.76 亿元,同比增长8.21%;寿险收入 53.40 亿元,同比增长 30.42%。全年累计赔款支出 30.73 亿元,同比增长 28.15%,其中财产险 20.84亿元,同比增长 17.65%,寿险 9.89 亿元,同比增长 57.7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现有大学 2 所,职业院校 1 所,技师学院 1 所;公办中小学 136 所(含职高),民办中小学 14 所,幼儿园(含托育园)305 所,特殊教育学校 2 所,在校(园)生 27.24万人,教职工 23341 人(其中专任教师 18201 人),在读外籍学生 276 名。建成实验学校鸡鸣山校区、岭头幼儿园等 15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 8400 余个。金华市教育“三百工程”我市占 71 所,已开工 69 所,其中完工 46 所,总任务数、开工数、完工数金华第一。金华市报省级民生实事建成投用 10 所,我市占 3 所,实际完成 7 个项目,完成率 233.33%,累计新增学位 6900 个,完成率 425.93%,承办数量和完成率金华第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下乡交流人数占符合条件总人数的 20%以上,超过 15%的标准要求,有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全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76 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319 家;新培育金华市级企业孵化器 1 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 3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15 家。2023 年度授权专利 9234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403 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年末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1 个,文化馆 1 个,文化站 14 个,美术馆 1 个,博物馆在建中,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 100%,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含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 43.1%,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 94.2%以上。年末省级全民健身中心 2 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6 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 10 个。2021-2024 周期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1 个。2020-2023 周期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后备人才基地 5 所。全年销售体育彩票 13.34 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年末全市卫生机构 1195 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44 个,卫生院 8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个,诊所(医务室)848 个,村卫生室 189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 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 16606 人,比上年末增长 25.2%,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6897 人,注册护士8269 人,分别增长 26.7%和 24.8%。核定床位数 9420 张,其中三级以上医院床位数 3320 张。全年医院总诊疗 2061.83 万— 18 —人次,比上年增长 13.8%。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 114.46 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有建成区城市道路面积约 3236.5 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约 1562.62 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98%和 100%。全市 AQI 优良率 94.2%,PM2.5平均浓度 26μg/m3,空气 质量连续 6 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8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创成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生态环保领域国家级荣誉“大满贯”,连续六年荣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首获“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无废城市”建设达到四星级标准,获评美丽金华建设及生态廊道建设优秀市。赤岸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列入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获得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全市获评省级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 2 个,完成“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油库”等“无废细胞”创建 62 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911520 人,比上年增加 20700 人;户籍人口中乡村人口 334065 人,城镇人口 577455 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 448941 人,女性人口 462579 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 7199 人,人口出生率 7.99‰;死亡人口 5833 人,人口死亡率 6.47‰;人口自然增长率 1.52‰。根据 2023 年 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90.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 万人,城镇化达到 81.6%。居民收入实现持续平稳增长。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3954 元,同比增长 7.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93108 元,同比增长 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0828 元,同比增长 8.0%。城乡收入比为 1.83:1,继续稳步缩小。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50027 元,同比增长 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54960 元,同比增长 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32173 元,同比增长 10.3%。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 61.4 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 47.6 辆。我市低保标准提高为 1100 元/人/月,共有救助对象 4450人,其中低保对象 3382 人,低保边缘对象 979 人,特困人员 189 人,新增 356 人(低保对象 201 人、低保边缘对象 144人、特困人员 11 人),退出 623 人(低保对象 442 人、低保— 22 —边缘对象 149 人、特困人员 32 人),共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3522.15 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 728.71 万元,幸福增收岗工资 55.29 万元,临时救助 208 人 74.412 万元,为精减退职人员、国民党抗战老兵和三老人员等发放生活补贴 247.30 万元。“一站式”医疗救助 78380 人次,救助资金 1131 万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80.68 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5.29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43.6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6.7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0.5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43.50 万人。 注释:[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可能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3]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销售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