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绍兴市新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新昌“小县六大”战略举措深化之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和“进”的势头,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生产供给稳定提升、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一、综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据绍兴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606.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01.3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80.36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2:51.3:4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185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130美元。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分别增长3.0%、29.1%、2.7%、6.5%和5.5%。据粮食监测数据推算,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1万亩,粮食总产量4.38万吨。年末新昌县生猪存栏4.69万头;生猪出栏6.29万头,猪肉产量5011吨;能繁育母猪存栏0.49万头,家禽存栏16.34万只,出栏20.80万只;全年禽肉产量36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实现265.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97.43亿元,增长10.1%。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全县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15.7%、15.0%和9.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9.48%、54.31%、23.64%、90.09%。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实现373.37亿元,增长7.6%,新产品产值率达51.15%,研发经费支出32.86亿元,增长12.1%。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653.57亿元,增长0.2%;利润总额79.99亿元,下降15.5%,销售利税率为14.53%。 建筑产业发展良好。全年建筑业省内总产值实现71.41亿元, 同比增长16.98%;建筑业总产值实现75.04亿元,同比增长14.10%。共有建筑业资质企业77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5家、二级企业22家,三级企业50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有效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5%。分结构看,民间投资增长12.8%,交通投资增长2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下降11.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2%。2023年新增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达186.90亿元,其中,千项万亿项目和市县长开工项目共12个。 房产销售持续承压。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47万平方米,下降7.1%,商品房销售额56.06亿元,下降5.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7.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9.05亿元,增长35.1%;乡村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4亿元,增长251.5%。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5.30亿元,增长26.2%;商品零售24.80亿元,增长40.3%。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分别增长64.6%、93.2%、45.5%、38.1%。 商品市场繁荣向好。2023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6个,生产资料市场6个,其他服务市场2个。全年市场成交额共实现90.24亿元,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力彰显,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共计9个,实现成交额87.44亿元,占全县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比重达96.8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韧性彰显。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253.32亿元,增长10.0%,其中出口247.18亿元,增长10.0%;进口6.15亿元,增长10.9%。从主要出口产品看,机电出口128.04亿元,增长3.5%,占51.8%;医药化工产品出口35.10亿元,下降4.2%,占1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84亿元,增长22.9%,占4.0%。从出口市场看,出口国家(地区)195个,比上年增加17个。出口超1亿元的国家(地区)50个,比上年增加14个。出口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印度、日本,分别出口36.58亿元、14.30亿元和12.32亿元;在15个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哥拉、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增长545.0%、62.4%和40.8%。 利用外资平稳有序。全年新批外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3443万美元,同比下降63.5%,实际利用外资6425万美元,同比增长146.3%。 七、交通、旅游业 交通事业持续发展。新改建和提升“四好农村路”114公里,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葫马线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打造新昌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平台——“新畅行”,实现实时查询、响应公交、人脸识别等八大功能,月访问量80万人次以上,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浙江新昌:数智赋能,推动城乡公交高质量发展》入选全国道路客运转型发展典型案例;打造“新畅达”农村物流服务品牌,通过“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邮合作”运行模式,加快新昌客货邮融合发展;“新畅达畅通城乡共富路”项目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 旅游创建硕果累累。2023年,获得“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3中国美食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名县”“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等国家级荣誉6项。争取到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天姥山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十九峰被列入5A创建意向名单。创成1个省金3A景区村、1个省级旅游驿站、3个省重点培育市集。 八、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7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6.30亿元,增长11.2%,占财政总收入的59.06%;税收收入实现35.38亿元,增长16.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4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73.7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58.06亿元,占预算支出的78.78%。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民生相关支出分别增长2.3%和54.2%。 金融供给支撑有力。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实现1171.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28.77亿元,增长20.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实现1171.36亿元,增长23.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提档加速。2023年,全县专利授权数实现2213件,其中发明专利414件,实用新型1611件,外观设计188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九年保持在4%以上,实施“飞地+高创园+基金”科技人才项目全流程引育模式,建设运营高创园和杭州双城国际科创飞地、新昌科创人才港(北京)两个飞地,正式完成组建规模3亿元的科创人才基金,共招引科技人才项目15个。与浙大共建浙江大学-新昌联合创新中心(天姥实验室),实现新昌高能级平台零突破。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3家,开发(备案)省级及以上新产品162项。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2023年,全县拥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586人,小学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普通初中13所,在校学生10632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99.59%;全县普通高中5所,招收新生2191人,在校学生6458人,预计毕业学生2164人。 十、文化、卫生 文化惠民提质升级。2023年,新建4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家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镇村一线,送展览、讲座下乡264场,送戏下乡143场,送书下乡6.7万册,电影下乡3000余场,赴兰溪、慈溪、义乌等多地开展文化走亲21场。开设各类培训、讲座30项203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5813人次。推动天姥书房·旅游集散中心入选“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东茗乡入选“浙江省文艺创作采风基地”,里小将村入选“文艺赋美·浙江省美育村”,金山村入选“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卫健事业行稳致远。202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0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民营医院6家,妇幼保健院1家,急救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家,门诊部11家,诊所33家,村卫生室117家,卫生所、卫生站、医务室等其他医疗机构32家,全县开放床位2795张,千人床位6.85张,执业(助理)医师1664人,千人医师4.08人,护士1912人,千人护士4.69人。全力推进人民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新建和第七人民医院建设工程,中医院顺利晋升省级“三甲”,创新开展移动医院巡回诊疗服务,不断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健康新昌建设不断推进,累计5年获得健康浙江考核优秀县,顺利建成省健康县。完成全省普惠托育试点建设,全县已登记备案托育机构(驿站)44家,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普惠托位占比93%。医共体改革高效推进,实现县域就诊率考核90%,基层就诊率67.5%以上的目标。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小幅下降。据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全县2023年末户籍总人口42.6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68万人,女性20.9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84%和49.16%。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8.58万人,乡村人口24.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67人,出生率为4.60‰;死亡人口4179人,死亡率为9.77‰;自然增长率为-5.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全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2071元,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5613元,比上年增长5.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948元,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2068元,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812元,增长9.9%。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县新增城镇就业6055人。全县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2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4%。企业职工人均退休养老待遇标准提高到2861元;2023年1-6月低保救助标准为1050元/月·人,2023年7-12月提高到1134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699元/月·人。 十二、资源与环境 节能降耗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31.83万吨标准煤,较上年上涨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713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涨0.74%;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 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三江”交接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市级14个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均达到Ⅱ类或Ⅲ类功能区要求,断面达标率为100%。县城、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功能区要求,达标率100%。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5,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优化1微克/立方米,达历年最优水平。 注:(1)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 万元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以上、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 万元以上、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 万元以上的法人单位及个体户。 (3)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4)公报中数据均为快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