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波市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区上下高效落实省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市“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等部署要求,开展“三比三拼三焕新”行动,攻坚破难、苦干实干,经济运行增速企稳,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一、综合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23 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 1646.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53 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422.07 亿元,增长 1.5%;第三产业增加值 1207.30 亿元,增长 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7.1%和92.0%。三次产业结构为1.1:25.6:73.3。GDP 地均集约度为 2.77 亿元/平方公里。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 GDP 达到15.51 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22017 美元),增长 5.2%。
财政收支。全年财政总收入 218.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9.45 亿元,增长 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39.11 亿元,增长 0.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 8.8%、13.1%和 75.0%。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2747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100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2605 人。市场价格。2023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0.4%,涨幅较上年回落1.9 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五升二降一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3.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 2.6%,衣着类价格上涨 1.4%,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 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居住价格下降 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 2.4%。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6.5%。
二、农业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8.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36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20.80 亿元,林业产值 1.21 亿元,畜牧业产值 0.76 亿元,渔业产值 1.12 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1.47亿元。
三、工业、建筑业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 338.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9.81 亿元,增长 0.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 184.40 亿元,下降 1.1%。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1019.46 亿元,下降 0.3%;利润总额 49.70 亿元,利税总额 75.88 亿元,分别增长 14.7%和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 29.85 亿元,增长 10.0%。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 10.9%,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23.5%。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83.48 亿元,比上年下降 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1%。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 133 家,其中,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 5 家,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 33 家,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二、三级和其他资质企业 95 家;全年建筑业产值 593.28 亿元,增长 2.5%,其中省内产值 504.46 亿元,增长 5.8%;房屋施工面积 3170.9 万平方米,下降 4.3%;平均从业人员 14.3 万人,增长 5.6%。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 9.9%,其中项目投资下降 17.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 71.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 8.8%,制造业投资下降 23.0%。全年新开工项目 157 项,年末共有各类在建项目 496 项,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153 项,5 亿元及以上项目 86项。房地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233.24 亿元,比上年下降 5.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99.80 万平方米,下降 2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90.87 万平方米,办公楼销售面积 1.56 万平方米。
五、贸易、旅游贸易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 11.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3608.54 亿元,增长 10.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02.89 亿元,增长 2.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中,金属材料类 1367.96 亿元,增长 19.2%;化工材料和及制品类 830.08 亿元,增长 5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65.76 亿元,下降 3.8%;石油及制品类 211.75 亿元,下降 1.1%;汽车类 140.12 亿元,增长 10.4%。旅游业。全年规模以上旅行社营业收入 7.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 36.43 亿元,增长 15.5%。年末拥有星级酒店 1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 4 家,四星级宾馆 2 家。
六、对外经济、招商引资外贸。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963.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7%。其中,出口总额 808.00 亿元,增长 4.6%;进口总额 155.01 亿元,增长 59.7%。外经。全区共引进各类企业 5626 家,比上年增长 13.6%;注册资金约530.92 亿元,增长 39.8%,其中注册资金亿元以上企业 46 家。外资。全年合同利用外资 213848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404.2%;实际利用外资 20546 万美元,下降 20.1%。内资。全年新设立内资企业 8134 家,比上年增长 2.7%;新增注册资本(金)579.9 亿元,增长 26.2%。新设立个体工商户 12692 家,增长 0.9%;资金数额 12.6 亿元,增长 4.9%。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 112 户,增长 111.3%。全年大市外内资累计到位资金 216.87 亿元,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 117.87 亿元。
七、交通运输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79.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9%。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企业(含东航)营业收入 414.47 亿元,增长 17.4%。
八、金融全年金融业增加值 175.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6%。银行业。本外币存款余额 455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本外币贷款余额 4123.3 亿元,增长 11.4%。保险业。保险保费收入 75.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其中财产险 32.47亿元,下降 1.1%;人身险 42.94 亿元,增长 29.9%。各类赔付支出 35.38 亿元,增长 8.3%。
九、教育、科技、人才教育事业。全年新建学校(园)5 所、新增学位 7860 个。全区现有中小学 61 所,在校中小学生 87399 人;特殊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134 人;幼儿园119 所,在园幼儿 28874 人;事业编制教师 5146 名,其中省特级教师 18 名、正高级教师 20 名、市级名优教师 150 余名,人才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海曙中学实现高起点独立办学。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 3 项,入选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成为“宁波市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域推进区。科技创新。全年科技信贷风险池服务科技企业 38 家次,累计授信额度近 1 亿元。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50 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1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 2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10 家。技术交易额 72.0亿元,比上年增长 84.7%。现有院士工作站(创新中心)10 家,3 家省级众创空间获评省级优秀。全年新增专利授权量 4701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79 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966 件,增长 18.5%。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建设创新平台 34 个,集聚高素质人才超 1000 名,承担国家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22 个,孵化科技型企业超 50 家。入选“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3 项,数量全市第一,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实现海曙区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零”突破。人才工作。全年新建博士后工作站 4 家,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3 家,新招引进站博士后 29 人。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23 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3.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 1.0 万人、高技能人才 0.7 万人。做优“菁英汇海”青年人才服务,新引进大学生总量全市第三。
十、文化、卫生、体育文化事业。全年新建 5 家浙江省乡村博物馆、50 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 家城市书房、2 家文化驿站、2 家“天一书房”、3 家“一人一艺新空间”;新培育 16 家“书香工厂”,实现镇(乡)街道全覆盖;新增 2处省级文保单位。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开馆。海曙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快乐小“绳”童》获“浙艺少年”首届浙江省青少年艺术普及系列活动之舞蹈类金奖;《沧海长歌》获浙江省第 22 届群众音乐大赛金奖。卫生事业。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 555 家,医院 36 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4 家;实有病床 11130 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9071 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7265 人,注册护士 8510 人。海曙区人民医院、海曙区第三医院确定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全区现有托育服务且在“浙有善育”登记的机构 115 家,新增托位数 845个,普惠托位 720 个,总托位数 4331 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 4.07个。建有 40 个村、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站点。全年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资金 6537.6 万元。体育事业。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跑酷大师赛、攀岩大师赛。提升“全民健身月月赛”品牌,开展海曙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举行群众体育活动项目 20 余个。全年新建 1 个体育公园、1 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 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2 个百姓健身房项目。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人口变动。年末户籍人口 643270 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其中,出生人口 3448 人,死亡人口 5821 人。年末常住人口为 106.5 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 88.9%。居民收支。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8527 元,比上年增长 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481 元,增长 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9550 元,增长 6.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3507 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3179 元。 社会保障。全区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单位 4.6 万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缴费人数分别为 39.8 万人、53.8 万人、46.6 万人。各项待遇发放总额 57.13 亿元。户籍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9.95%,居全市前列,困难群众医疗保险覆盖率达 100%。新增实体社保卡 3.44 万张、电子社保卡 5.03 万张,实体社保卡考核完成率 117.4%。全年新建 1 家 5A 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 家 5G 智慧养老院、10 家标准化老年食堂、22 家无感智能设备终端、4 家康养联合体、150 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全区现有养老机构 32 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273 个,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31889 人次 4381.4 万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 1800 人次 378.3 万元、照护费 1800 人次 147.1 万元。慈善事业。全年有 1092 家企业和 4.7 万余人次参与捐款捐物,共募集善款及物资达 9467.6 万元,其中日常捐捐赠收入 3147.1 万元,“一日捐”1071.1万元,基金捐款 5249.4 万元。全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 25671 人次,救助支出达 10223 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支出 716.8 万元;山海协作支出 104 万元。红十字会接受社会资金捐助 435.2 万元、物资 67.5 万元。全区发展新增成人红十字会员 12732 人、红十字志愿者 2208 人。执证救护员培训 14269 人次,普及培训 80065 人。人体器官捐献 6 例、角膜捐献 5 例、遗体捐献 7 例。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生态建设。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千丈镜河、里龙港河通过省级美丽河湖验收,清源溪河、北斗河、黄家河通过市级美丽河湖验收,创建章水山区片等 4 个市级美丽河湖片区、鄞江镇水美乡镇。全年创建 3 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76 个示范小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保持 100%。社会安全。连续 18 年被评为省平安区,成功捧得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全年破获刑事案件 1707 起,其中命案和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 100%。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1326 件;共调解矛盾纠纷 15955 件,成功率 99.9%。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理清 6.9 万余家市场主体底数,排查发现重大隐患 3194个。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 3 人以上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开展食品抽检4773 批次,开展药品监督抽样 229 批次,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 293 件。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年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 31149 件,挽回损失 1072万余元。说 明:1、本公报中的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宁波市海曙区统计年鉴-2024 年》为准。本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四舍五入误差未做机械调整。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的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即扣除物价变化的实际增长。3、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 1000 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 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