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3 天前 |
---|
签到天数: 84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2323
|
2023年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是“八八战略”实施 20 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笃行“八八战略”和“十六字”重要指示,紧扣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等部署,深入实施“优资兴业、聚人兴城、强产兴县”战略,全面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总量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 年全县生产总值469.2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5%。分产业看,·2·第一产业增加值 28.56 亿元,增长 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69 亿元,增长 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25.98 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6.1∶45.8∶48.1。按照国家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2 年全县生产总值修订为 441.5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6.2∶47.4∶46.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2041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 15900 美元),同比增长 6.8%。财政收支全年财政总收入 78.89 亿元,同比增长 1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3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0亿元,下降 3.2%,其中民生支出 60.45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3.0%。人口就业年末家庭总户数15.00万户,户籍人口41.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50人。全县出生人口2514人,人口出生率6.01‰;死亡人口3415人,人口死亡率8.16‰,人口自然增长率-2.15‰。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20.70万人,女性人口21.12万人,总人口性别比98.02(以女性为100)。全年县域新增就业 4358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740 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 6080 人。“1+9”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办好亚运马术赛事。对标“简约、安全、精彩”要求,构建“一统三分”指挥体系,协同推进赛事侧、城市侧、安保侧工作。实现国际马术赛事内地城市首次自主办赛、亚运马术赛事规模之最。来自 18 个国家、地区的 112 名运动员和114匹马匹参赛,10个竞赛单元的赛事吸引现场观众超3万人、在线收看人次突破 3000 万。深化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完成通勤道路、入城口、夜景灯光等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91 个。高质量完成亚残运会桐庐站火炬传递。致力盯赛道,在产业综合实力上奋力突破。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度融入市级五大产业生态圈,开展产业链对接活动 12 场。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打造快递版“地瓜经济”,招引落地快递相关高新、“双软”项目公司 2 家,开展快递物流企业专项贷款服务,累计授信超 8 亿元。开展全员全域招商攻坚,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6 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成功签约。举办桐庐旅游专场推介会 8 场,富春山居图实景游线路入选全国精品线路,桐君山入围全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景区镇(村)实现全覆盖。数字安防和网络通信被列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纳入全市首批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先行试点。致力提能级,在经济发展生态上奋力突破。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做大产业平台,开发区新增盘活·5·用地 2050 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 35.2 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 76.8%,健康小镇通过第七批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建成小微园 10 个,新增入园企业 209 家。做强企业梯队,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家、省专精特新企业 41 家,新增 10 亿元企业 8 家、亿元企业 13 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39 家。深入实施“凤凰行动 2.0”计划,政策兑现资金 1878.2 万元,艾罗能源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省科技领军企业、“鲲鹏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做优服务帮扶,编制“春风 2024”,加快“拿地即开工”模式扩面,选派县乡两级助企服务员 295 名,派驻市级助企服务员 2 批,累计走访企业 1827 次。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合计减免税款 15.12亿元。做细智力支撑,新引进 35 周岁以下大学生 4536 人,新认定各类人才 915 人。举办中国人才 50 人(富春江)论坛暨第十二届杭州桐庐“君山引凤”科技人才周,新增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 2 家,博士创新站 12 家,培育高技能人才 1608 人。致力抓项目,在有效投资规模上奋力突破。千方百计抓招引,实施全员全域招商年攻坚行动,全年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55 个、总投资 373.09 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12 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8%,获二季度省级赛马激励,获二、三季度市级赛马激励。“三通一达”总部项目、海康威视智能安检产品产业化基地、年产 15000 套高端智能物流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生产线项目完成验收。艾罗二期、浙富年产七台·6·(套)核电设备、S310 奉化至桐庐公路窄溪至麻蓬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攻坚克难抓保障,新立项建设用地复垦项目 24 个,总面积 628 亩,新增产业用地 1501 亩。发行政府专项债项目 8 个。致力塑品质,在全域美丽指数上奋力突破。出台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美丽桐庐建设三年行动”等方案,健全美丽生态、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建机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秸秆焚烧、污水直排等管控机制,生态廊道建设、森林抚育各 1 万亩,新增省级美丽河湖 1 条,全县Ⅰ类、Ⅱ类水质占比 92.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3.2%。持续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有序推进洋洲、乔林新建、金东、浮桥埠等重点区块有机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提升改造 11 个,创成“新时代富春山居图”风貌样板区 2 个、省级未来社区 3 个。迭代提升梅蓉、芦茨、江南等重点板块以及西部片区、“两山”示范带,新增省级未来乡村 3 个、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 1 个。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全年培育民宿连锁品牌 21 个,新增精品民宿53 家,“桐庐民宿”“桐庐味道”等富民品牌进一步打响。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新增流转土地 1 万亩,建成 500 亩以上连片粮油基地 30 个,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12.56 万亩。致力促开放,在县域发展格局上奋力突破。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促进产业发展大融合,实现区县协作产业转移超 18 亿元,签约落地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7·项目 43 个,总投资 138.79 亿元。深化结对帮扶,加强与得荣县等地的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成立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得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完成消费帮扶 2060 余万元,引导 4家企业在四川完成实际投资额 3.52 亿元,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向得荣县捐款捐物 332.63 万元。促进对外交通大联动,启动23 省道改扩建项目建设,实施高速通行费有条件补贴。促进内外循环大提升,新增自营出口实绩企业 72 家、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应用企业 20 家。实施“百企千人拓市场”行动,外出参展企业 270 余家次。以节促市挖掘消费潜力,开展“爱上桐庐”系列活动 104 场。致力蓄动能,在改革攻坚效益上奋力突破。拓展共享集成应用,构建“组件”“智能模块”项目9个,新上架“组件”3个。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开展“一企一品牌”创建,探索“国企+民企+村级留用地”建设人才公寓、蓝领公寓等模式。实施微改革,成立“共享法庭”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服务站。聚焦社会治理热点难点,在建筑垃圾处置、餐饮油烟监管、“三无船舶”整治等领域创新执法模式。致力增内涵,在文化文明建设上奋力突破。深入挖掘“富春山居、钱塘诗路”人文资源,创成浙江省首个“中国散文之乡”。聘任首批桐庐文化大使,分水千年古城复兴试点考核获省级优秀,高质量完成严先生祠官修,举办立春烟花秀、富春江诗歌节、大奇山音乐节、山水艺术节等活动。新增省级非遗·8·工坊 3 家、省级非遗项目 1 个。推动文化繁荣,新建“15 分钟品质文化圈”50 处、城市书房 2 家、乡村博物馆 5 家,“艺术乡建”“新合索面非遗工坊”等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获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推动文明跃升,完善文明建设常态化机制,打造市县两级文明驿站 30 个,开展“桐庐好人”“最美结庐者”等评选。推动文体发展,举办半程马拉松、生仙里铁人三项赛、山地越野赛等赛事活动,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 2.3 万平方米、环浙步道 139.6 公里。致力惠民生,在共建共富成色上奋力突破。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出台美好人居购房新政等政策,办好“桐庐百姓日”等活动,建立“乡贤+共富工坊(基地)+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示范性慈善基地。拓宽富民增收路径,出台“扩中”“提低”实施方案,推进就业致富2.0 工程,新增“共富基地”10 个,新增就业人数 1.28 万人。做优“一老一小”体系,新增康养联合体 6 家,新建婴幼儿成长驿站 9 家,新增托位 321 个。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开工建设,市一医院桐庐医院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晋级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新增省现代化学校 7 所、省一级幼儿园 3 所、省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 3 个,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健康县”。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完成 200 户困难家庭居家环境改造,累计新增资助 1258 名困难人员参保,帮扶重点群体就业 6057 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推·9·进民生实事工程,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 107 项。致力守底线,在除险保安能力上奋力突破。打好疫情防控转换主动仗,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构建“村(社区)-乡镇-县”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打好公共安全防范组合拳,加大道路运输、消防、建筑施工、危旧房、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力度,加强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优化县乡村三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持续提升极端恶劣天气应急救援能力。打好基层社会治理连环招,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创新除险保安工作机制,全年累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29370 项,销号率 100%。开展十大领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完成化解上级交办十四大领域类信访积案 23 件,新增行业共享法庭 11 家。有效处置化解房地产、网络电信、金融等领域风险。完善平安创建、平安考核、督查问责、风险形势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成员单位平安建设能力,进一步形成平安建设工作合力。 二、农业和农村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9.14 亿元,同比增长 4.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2.66 亿元,增长 4.5%,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 3.7%、4.7%、9.4%、9.7%、5.0%。·1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12.56 万亩,增长 0.1%,产量 5.08 万吨,增长 4.4%;油菜籽播种面积 4.06 万亩,增长 5.8%,产量0.64 万吨,增长 6.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25.77 万吨,增长3.8%;水果产量 9.42 万吨,增长 2.4%;茶叶产量 0.42 万吨,增长 2.9%;笋干产量 0.84 万吨,增长 6.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0.67 万吨,下降 10.4%,其中猪肉0.66 万吨,下降 10.2%;水产品产量 1.06 万吨,增长 6.9%。年末共有粮食生产功能区 8.21 万亩,新认定绿色食品 22个,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 1.27 万亩。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 6.31 亿元,较上年增加 0.23 亿元。农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实施省市县美丽乡村项目 125个,投入资金 3.33 亿元。本年建成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 40个,其中特色精品村 6 个、省级未来乡村 2 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1 个、一般村 1 个、市级特色村 4 个,推进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1 个,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带 1 条,新启动市级特色村 5 个,县级美丽经济协同发展示范村 15 个。全年集体经济收入 3.90 亿元、经营性收入 2.61 亿元。159个行政村完成“8050”目标,完成率 87.9%,67 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 100 万元,完成率 37.0%。·11·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38 元,同比增长13.0%。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 170.57 亿元,同比增长 4.3%。工业投资增长 16.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23.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07 家,全年实现增加值 128.76亿元,增长 5.2%。分产业看,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8.8%、9.9%、9.2%,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81.72 亿元,下降 2.0%;销售产值 563.81 亿元,下降 1.9%,其中出口交货值 137.64 亿元,下降 10.6%。全年新产品产值率 3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24.7 万元/人,较上年提高 0.9 万元/人;营业收入 565.69 亿元,下降 0.7%;利润总额 42.86 亿元,下降 10.9%;营收利润率 7.6%,较上年下降0.8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80.4 万吨标准煤(按等价值),下降 4.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9.6%。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44.30 亿元,同比增长 1.2%。年末在库有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建筑业企业 76 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在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549 个,其中计划总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96 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其中,项目投资增长 26.9%,占固投总额的 79.3%,拉动固投总额增长 18.8 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 23.0%,占固投总额的 20.7%,下拉固投总额 7.0 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 31.48 亿元,同比下降 2.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47.87 亿元,同比下降 23.0%。其中,住宅投资 43.09 亿元,下降 16.8%;办公楼投资 0.16 亿元,下降 4.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0.54 亿元,下降 88.8%。年末房屋施工面积 212.67 万平方米,下降 19.7%;新开工面积 21.21 万平方米,下降 17.8%;竣工面积 36.67 万平方米,下降 56.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22.94 万平方米,下降25.2%,其中住宅类销售面积 20.87 万平方米,下降 29.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 36.32 亿元,下降 29.0%,其中住宅类销售额 34.85 亿元,下降 30.6%。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3.85 亿元,同比增长 4.1%。·1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 132.99 亿元,增长 3.0%;餐饮收入 40.86 亿元,增长 7.7%。年末有零售额(餐费收入)的限额以上单位 209 家,其中批零单位 89 家、住餐单位 120 家。分商品类别看,占比前五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 7.4%、4.5%、-4.2%、-1.6%、-25.1%。据商务数据显示,全年网络零售额 74.25 亿元。年末各类商品市场 16 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 4 个;全年交易额 21.95 亿元,同比下降 6.3%。
六、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140.41 亿元,同比下降 1.4%。其中,出口 129.18 亿元,下降 2.5%;进口 11.23 亿元,增长 14.0%。1-12月,跨境电商进出口4.21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4.11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口 0.10 亿美元。对主要市场货物进出口中,韩国、欧洲、美国、日本、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 93.4%、-4.0%、-7.5%、7.8%、-19.1%,合计占进出口总额的 82.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6.5%,拉动进出口总额增长 1.6 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0.92 亿美元,完成率 49.7%,其中制造·15·业实际利用外资 0.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3.0%。对外合作全年新备案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 个。全年实现境外实际投资额 1400 万美元。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 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6%。 七、金融业全年金融业增加值 37.78 亿元,同比增长 11.6%。年末共有上市公司 2 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977.78 亿元,增长12.2%;贷款余额 1218.44 亿元,增长 22.5%。八、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43.01 亿元,同比增·16·长 36.9%;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288.30 亿元,增长 4.6%;交通投资增长 96.0%。交通运输年末公路总里程 1897.02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29.34 公里、国道 31.02 公里、省道 224.87 公里、县道 292.49 公里;本年新增村道 16.80 公里。年末共有公共交通运营线路 117条,较上年减少 4 条,其中城区公交线路 24 条、城乡公交线路 93 条。全年公路货运量 1.26 亿吨,同比增长 0.8%;货物周转量555.11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37.2%。全年公交客运量 1936.89万人公里,同比增加 23.0%。全年高铁桐庐站旅客发送量 133.13 万人次,较上年增加55.04 万人次。年末社会机动车保有量 176511 辆,较上年增加 5814 辆,其中非营运汽车保有量 138000 辆,较上年增加 5997 辆。私人汽车 140480 辆,较上年增加 6611 辆。年末营运客运汽车保有量 565 辆,较上年减少 65 辆,其中城区营运公交车 96 辆、城乡营运公交车 273 辆、营运出租车 104辆、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等 92 辆。邮政快递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 18.1%;业务总量 21.6 亿元,同比增长 20.9%。·17·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 9.5 亿元,同比增长 10.8%;快递业务量 2.3 亿件,同比增长 11.2%。电信业务年末电信支局 20 个,电信营业网点 45 个;全年电信业务收入 63289 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58.95 万户,其中 5G 移动电话用户 38.62 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32.4 万户。
九、科技、创业创新和人才科技2022 年,创新指数全省排位第 45,指数提升 13.43 个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 10.79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5%,占比较上年提高 0.24 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排名全市第 4、全省第 25;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 51.6%,排名全市第 3、全省第 19。年末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4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59 家,本年新认定预计 61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 598 家,本年新认定 139 家;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 148 家,本年新增22 家。新认定省科技领军型企业 1 家,实现零突破。入选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 4 项,市重大研发项目 2 项,创历史新高。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 5.16 亿元,较上年增加 0.69 亿元。·18·创业创新年末各类型市场主体 7.92 万户,同比增长 10.9%;注册资本 2149.81 亿元,同比增长 11.5%。全年 PCT(国际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量 8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 221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133 件,较上年增加201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5 件,增长 21.4%。年末品字标企业和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达 60 家,其中本年新增11 家。人才资源2022 年,全社会人才资源总量 9.43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 2.16 万人、专业技术人才 3.01 万人、经营管理人才 2.5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 1.44 万人、党政人才 0.25 万人、社会工作人才 0.07 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 3209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8549 元,同比增长 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232 元,增长 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843 元,增长 6.6%,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 1.57,较上年下降 0.03 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3.12 万人,较上年净增 0.14万人,参保率 98.87%;支付养老金 36.54 亿元,同比增长 9.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41.25 万人,较上年净增 0.05 万人,参保率99.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60万人,较上年增加0.16万人;支付工伤金 0.59 亿元,同比下降 0.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1.82 万人,较上年减少 0.15 万人;支付失业金 0.71亿元,同比增长 12.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上年的 330 元/月提高到 350 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从上年的 1656 元/月提高到 1863 元/月,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2070 元/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平均抚恤金 1517 元/月。年末在册低保对象(不含五保)6852 户(8442 人),较上年增加 144 户(148 人);其中城镇 586 人、农村 7856 人。·2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 1216 元/月,提高到 1259 元/月;全年支付保障金 10876.59 万元,同比增长 12.3%。年末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 849 人,较上年增加 70 人,全年支付保障金 2274.16 万元,同比增长 37.5%。年末各类养老机构 30 家,床位 2222 张,收养人员 1170人;儿童福利机构 1 个,床位 50 张;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3 个,床位 590 张;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205个,床位 2050 张。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8.49亿元,较上年增加 0.3 亿元。 十一、教育和卫生教育年末共有幼儿园 47 所、在园幼儿 13473 人,招生 4056人,毕业 5261 人;小学 28 所,较上年增加 1 所,在校学生28358 人,招生 5419 人,毕业 4119 人;初级中学 14 所,较上年减少 1 所,在校学生 11560 人,招生 4084 人,毕业 368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2227 人,招生 689 人,毕业 764 人;普通高中 5 所,较上年增加 1 所,在校学生 6173人,招生 2075 人,毕业 1983 人;普通高校 1 所,在校学生10207 人,招生 3318 人,毕业 3216 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90 人。·21·年末共有教职工(不含普通高校)5544 人,较上年增加18 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 1097 人、小学专任教师 1591 人、初中专任教师 961 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 175 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 21 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 574人;其中特级教师 16 人、正高级教师 9 人。年末普通高校教职工 463 人,其中普通高校教师 324 人。高中入学率 99.8%,高考升学率 94.9%。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 21.80 亿元,较上年增加 0.59 亿元。卫生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59 个,较上年增加 3 个,其中医院 21 个、卫生院 1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 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卫生所等)61 个、门诊部 38 个、村卫生室 117 个、急救中心 1 个、健康体检中心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 1 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2704 张,较上年增加 96 张,其中医院 2457 张、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230 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4757 人,较上年增加 140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883 人、注册护士 1890 人,较上年分别增加 136 人、107 人。全年医院总诊疗 541.5 万人次,同比增长 7.8%。全年无偿献血成功献血4158人次,献血量1371.37L,用血量1225.4L,·22·献血量与用血量之比为 111.91%。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 8.65 亿元,较上年减少 0.87 亿元。 十二、文化旅游和体育文化年末共有公共图书总馆 1 个、乡镇图书分馆 15 个,新型综合文化空间(乡村生活书吧、城市书房)28 个;县级文化总馆 1 个、乡镇文化分馆 14 个、文化驿站 2 个;博物馆 2 个、非遗馆 1 个、剧院 1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站 14 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 13 个、农村文化礼堂 176 个、社区文化家园 15 个。全年电影票房 1824.6 万元,观影人数 49 万人。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 20.38 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 100%。旅游全年旅游接待 922.4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5%;旅游总收入超 123 亿元,同比增长 35.0%。年末各类旅行社 36 家,导游 85 人;旅游住宿单位 1017 家(含非正常营业),床位数43376 张;平均房价 255.98 元,平均住宿率 57.95%。年末共有 A 级景区 5 个,其中 4A 级 4 个、3A 级 1 个;3A级以上村落景区 8 个,其中 4A 级 1 个、3A 级 7 个;浙江省景区村庄 181 个,其中 3A 级 67 个、2A 级 21 个。·23·年末民宿经营户 992 家,床位数 15653 张,其中本年新增民宿经营户 207 户,新增床位数 2726 张。年末精品民宿 173家,其中新增精品民宿 27 家、大众民宿 184 家,床位 2515张;民宿集聚村 23 个。体育年末体育场地面积 191 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4.17平方米。年末共有中大型体育场馆 4 个、百姓健身房 18 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 1 个、全民健身广场 4 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小康体育村)79 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 4 个、足球场52 片、拆装式游泳池 4 个、市级健身广场(健身中心、健身公园)27 个。全年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会上荣获 6 金、2 银;亚洲赛事上荣获 4 金、1 银、1 铜;全国各类大赛上荣获 19 金、11 银、10 铜;省市级比赛上荣获 146 金、102 银、82 铜。全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100 余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含学生)占总人口的 31.24%,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 94.3%。 十三、城市建设市政建设年末市政道路 225.71 公里,面积 352.09 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增 7.33 公里,面积 20.72 万平方米。本年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 11 个,改造总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年末既·24·有住宅加装电梯 186 个,其中本年新增 36 个。全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 900 个,新增新能源充电站 31 个、充电枪 288 把,新增天然气用户 6041 户,新建莪山乡管道燃气绿色能源站,完成 19 个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城市绿化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 922.84 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增22.92 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42 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 41.2%,绿化覆盖率 43.3%。公用事业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30.7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1%,其中全行业用电量 24.01 亿千瓦时,增长 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6.75 亿千瓦时,下降 3.7%。全年供电量 26.55 亿千瓦时,增长 0.1%;售电量 25.74 亿千瓦时,增长 0.2%。供电可靠率99.9990%,列全省第 1。全年供水量 4054.29 万吨,售水量 3412.57 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 1599.82 万吨,生产经营用水 877.86 万吨。年末共有天然气用户 6.4 万户,其中本年新增 0.77 万户。年末投运中低压管线 686.50 公里,其中本年新增 63.08 公里。
十四、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资源、环境保护年末共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 3 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25·203 个。全年平均气温 18.2℃,累计降水量 1266.3 毫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40 天,优良率 93.2%;PM2.5平均浓度29.29 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 49.3 微克/立方米。年末境内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的河道 114 条,与上年持平;其中Ⅰ、Ⅱ类水质河道 105 条。窄溪断面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 100%。年末森林覆盖率 74.71%,森林蓄积量 886 万立方米。全年完成国家造林 0.47 万亩,义务植树 16.3 万人次,森林抚育1 万亩,生态廊道建设 1 万亩。全年污水排放量 0.27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2.1%;污水处理量 0.26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4.4%;污水处理率 97.01%,较上年提高 1.96 个百分点;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7 起,死亡 5 人、受伤 2 人;其中,工商贸事故 2 起,死亡 1 人、受伤 1 人;道路运输事故3 起,死亡 3 人;建设施工事故 2 起,死亡 1 人、受伤 1 人。·26·公报注释: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数据,正式数据以《桐庐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就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农村、民宿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网络零售额、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合作数据来自县商务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和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桐庐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县发改局;公路、公共交通、营运汽车数据来自县交运局;高铁数据来自开发区;机动车保有量、非营运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邮政业务收入、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县邮管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县经信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创新创业、商品市场数据来自县市监局;人民生活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桐庐调查队;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养老机构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图书馆、博物馆、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广旅体局;电影数据来自县委宣传部;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华数公司;市政建设、城市绿化、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住建局;用电数据来自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供水数据来自县水务公司;天然气数据来自杭燃公司;饮用水、森林覆盖率、植树数据来自县林水局;气象、降水量数据来自县气象局;空气质量、水质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