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佳木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诸多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稳定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六区”、“八中心”新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全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9.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0亿元,同比下降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6.4亿元,同比增长4.7%。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1:13.5:41.4。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一至二季度同比增长5.1%,一至三季度同比增长3.6%,一至四季度同比增长3.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本级)36004.0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本级)23362.0元,同比增长6.4%。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223.5万人,同比减少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1.9%。全市人口中,出生人口6423人,出生率2.9‰;死亡17640人,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5.0‰。 2023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27599人,同比减少11961人,同比下降30.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262人,同比下降4.8%。全市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12390人。开展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人数2.1万人次。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8.0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5.8亿元,同比增长3.7%。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30.7万亩,同比增加23.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35.8万亩,同比减少165.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868.3万亩,同比增加176.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824.2万亩,同比增加11.7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28.6亿斤,同比增加2.2亿斤。其中,水稻产量124.5亿斤,减产15.2亿斤;玉米产量81.6亿斤,增产16.4亿斤;大豆产量22.4亿斤,增产1.0亿斤。 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情况 全市林木种植和培育、育种育苗、幼林成林抚育、造林及林木采伐均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全年林业产值13.6亿元,增幅5.5%。 全市畜牧业现价产值127.0亿元,可比价同比增幅5.2%。主要畜禽中:猪出栏216.1万头,同比增长3.2%;牛出栏22.6万头,同比增长3.3%;羊出栏55.0万只,同比增长4.2%。 全市渔业现价产值20.8亿元,可比价同比增幅6.4%。全年渔业产量7.7万吨,同比增长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为104.1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56.7亿元,同比下降1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六大主导行业增速呈现“三升三降”态势,装备制造、建材、能源等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0.7%、5.1%、7.9%;石化、医药、食品等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0.6%、3.3%、8.1%。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65.4亿元,同比下降6.8%,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同比下降14.9%。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147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下降6.1%、42.3%和29.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8.9%、28.2%和62.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同比下降15.3%和5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同比增长66.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57.5%、37.7%和4.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0.6%,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5%,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37.5%,办公楼投资同比增长86.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68.7%。商品房销售面积6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7%。 本年施工项目715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18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0.6%。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0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6%。计划总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1%。 五、国内贸易和实际利用内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2%,餐饮收入额同比增长2.9%。 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情况看,民生类商品零售趋于平稳,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分别同比增长5.9%、0.9%、2.0%;提档升级商品零售快速增长,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51.6%、62.3%;出行相关商品零售小幅增长,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同比增长5.5%、8.2%。 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内资总额292.8亿元,同比下降1.3%。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4个,同比下降28.8%,在库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11个,占全市项目数78.1%,比重比同期增加5.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利用内资金额283.7亿元,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96.9%,比重比同期增长1.4个百分点。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引内资金额占比分别达到52.1%、9.0%、8.7%,吸引内资金额力度最大的行业是制造行业。 2023年全市利用内资金额前五行业 六、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1.6亿元,同比增长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5%;金融业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34.7亿元,同比下降2.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下降2.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1.72%。 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176.5万吨,其中,铁路1304.6万吨,公路4633.0万吨,水运238.7万吨,航空0.2万吨。全市拥有客车879台,营运货车23171台,其中挂车6666台。危险品运输车辆987台,其中挂车312台。 2023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238.7万人,其中,铁路742.3万人,公路365.0万人,水运27.2万人,航空104.2万人。全年实现航空飞行8984架次。 2023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5.4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5.3亿元,其中中国电信2.5亿元、中国联通4.2亿元、中国移动8.6亿元;移动电话用户285.3万户,其中中国电信42.8万户、中国联通85.1万户、中国移动157.4万户。互联网用户183.0万户,其中中国电信18.8万户、中国联通29.5万户、中国移动134.7万户。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26.0亿元,同比下降11.6%。其中出口34.8亿元,同比增长14.5%;进口91.2亿元,同比下降18.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税收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18.6%。主体税种中,增值税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71.0%,企业所得税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0.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5亿元,同比增长10.1%。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98.9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住户存款2057.4亿元,同比增长13.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29.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住户贷款442.9亿元,同比增长18.3%;短期贷款184.1亿元,同比增长28.1%。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76.7亿元,同比增长6.1%;保险保费支出31.1亿元,同比增长4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16640人(不含成人教育及国际学生),其中:博士生34人,硕士研究生1078人,本科生8008人,大专生7520人;在校生56113人,其中:博士生158人,硕士研究生3007人,本科生30282人,大专生22666人;毕业生15283人,其中:博士生12人,硕士研究生820人,本科生7089人,大专生7362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300人,在校生13001人,毕业生5397人;成人专科招生23人,在校生490人,毕业生423人。中等职业学校(市管)14所,招生3537人,在校生13122人,毕业生4783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招生69人,在校生723人,毕业生110人。普通中学126所,招生27986人,在校生91736人,毕业生30108人。小学97所,招生12837人,在校生80988人,毕业生15644人。幼儿园360所,招收幼儿7402人,在园幼儿27007人,离园幼儿12172人。 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6家,获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7家。全年组建产学研联合体17个,联合开展研发项目22项,带动企业投入4600.0万元,攻关产业关键技术17项。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填报数额达到4.3亿元,同比增长28.4%。科技型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51户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同比增长35.7%,61户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率84.7%,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户,同比增长22.7%。全年开展路演对接活动25场,发布科技成果280余项,达成合作26项。转化科技成果100项,同比增长28.2%,其中,转化重大科技成果45项。10户企业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财政资金支持2000万元。 十、文化旅游和广播 全市有图书馆7个,总流通674618人次。博物馆11个,群众艺术馆11个,乡镇文化站7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3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有线电视实际用户59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59万户。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0%。 全年游客人数1998万人次,旅游收入118.2亿元。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35家,其中,4A级10家、3A级23家、2A级2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家、省级旅游重点村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SSS级雪场1家。旅行社109家,星级饭店5家。 十一、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70个,其中,医院103个,医院中公立医院53个,民营医院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5个、乡镇卫生院92个、门诊部(所)744个、村卫生室103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1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急救中心机构1个,采供血机构3个,卫生监督所11个;其他卫生机构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978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315人,注册护士867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760张,其中医院15739张,乡卫生院1770张。 2023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37.6%,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体育类社会团体组织总数达到70个,其中单项协会28个,单项体育俱乐部42个。全市现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3所,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6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2所,省级“三大球”俱乐部3所。全年全市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大赛取得206金、142银、152铜的优异成绩。其中,国际级2金、4银、2铜,国家级15金、12银、14铜,省级189金、126银、136铜。省十五届运动会,全市共派出运动员700余人,参加33个大项的角逐,共取得157枚金牌、102枚银牌、124枚铜牌,总计383枚奖牌,较上届金牌数翻了四倍,奖牌数翻了一倍,团体总分突破五千分。完成首次注册和重新注册运动员750人。受理审核通过国家一级运动员40人,二级运动员171人。全年累计举办体育赛事活动42项次,吸引2.4万人参赛,拉动消费3900余万元,县(区)体育行政部门举办各类赛事150余项次,拉动消费4600余万元。全年累计销售体育彩票4.3亿元,同比增长21.6%。 十二、社会保障 全市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9.3万人、11.4万人和60.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资106.8元和152.9元。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分别达到16.4万人和18.6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8.0万人,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为13.42亿元和13.38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8.1万人,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为13.8亿元和14.9亿元。 十三、环境保护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比率达10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7%,全省综合类城市排名第1,PM2.5均值浓度27μg/m3,全省综合类城市排名第3,PM10均值浓度40μg/m3,全省综合类城市排名第1。全市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0%,无Ⅴ类或劣Ⅴ类水体。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0%(不计铁、锰)。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行政村350个,治理率达36.4%,超额省任务6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地点位已完成整改1333处,整改率为99.5%。 注释: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