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62|回复: 0

[甘肃] 2024年临夏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1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463
    发表于 2024-8-6 18: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临夏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2日在临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临夏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尚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发展定位,按照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1元,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着眼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抓项目、强招商,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充沛。实施总投资339亿元的重点项目126个、累计完成投资95.6亿元,其中42个项目建成投用;争取到债券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及国债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共计46.04亿元,比上年度增加5.64亿元,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成效显著。组建成立产业链招商专班和招商引资联络服务中心,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6个、签约资金70亿元,当年到位资金22亿元,实现招商引资数量质量双突破、双提升。
    ——我们聚焦“三农”中心任务,接续发力固成果、促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步履坚实。常态化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亿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42个,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劳动力1520人,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875万元,完成消费帮扶1.27亿元,促成12家东部企业注册落地,带动就业597人。完成粮播面积1.54万亩、粮食产量1.1万吨。特色种植达到1.3万亩、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完成牛羊交易220万头、屠宰加工60万头,临夏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成功,枹罕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完成创建。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等工作,折桥村被命名为省级“和美乡村”注1。
    ——我们大抓特色产业培育,狠下功夫锻长板、增效益,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聚焦文旅产业,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技术审查,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相继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品牌节会赛事,精心打造10大夜间消费聚集地,凤林书院、河州盖碗茶文化博览园建成运营,乡村旅游多点开花、业态不断丰富,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聚焦花卉产业,编制完成《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一期全面达产,鲜花港二三期、牡丹科技园加快建设,亿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园区经济,制定出台园区经济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稳步推进,培育完成产值5000万元企业1户、2000万元企业2户、1000万元企业10户,预计新增规上企业3户,迈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步伐。聚焦商贸产业,百益时代广场开业运营,临夏CBD动工建设,销售新建商品房3964套、增长31%,交易二手房2925套、增长95.7%,完成电商销售1.03亿元、增长12%,实现出口2827万元、增长22%,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1户。聚焦美食产业,“河州苑”美食旗舰店成功登陆济南,提档升级各类餐饮门店132家,全新打造牡丹文化公园、蓝天家园步行街等美食聚集地,“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影响力和引流效应持续提升。
    ——我们树牢公园城市理念,建管并重夯基础、破难题,魅力花都形象蝶变升级。完成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美化绿化亮化和业态布设,在城市道路环线栽植花卉苗木76.2万株、完成城区绿植养护792万平方米、设置花箱6647个,实现了公园形态与城市建筑的有机融合。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环城北路建成通车,华寺西街蝴蝶楼背巷等6条道路拓通建设,城东二路等4条道路完成提升,新华街等5个停车场进展顺利,8716套棚户区建成入住,3240户老旧小区完成改造,30栋老旧楼加装电梯,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推进“一难两乱”“一盔一带”“午夜守护”行动,对全市142个物业小区进行星级考评,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开展督查367轮次,解决城乡环境问题3.1万件,“治理、改造、提升、通畅”的系统效果不断显现,城市气质颜值全面提升。
    ——我们致力增进民生福祉,矢志不渝强保障、暖民心,各族群众生活更有质感。全市民生支出2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大力推动教育振兴,投入3.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8个,其中第五实验小学、折桥中心幼儿园、第五中学小学部建成投用;小学、幼儿园实行网上报名、网上摇号机制,择校热、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主体完工,在市医院设立“乔彬工作站”开展小儿先心病诊疗131人,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430人,输转劳务4万人次、创收11.3亿元。全面办成省列民生实事,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结对特困人员、孤儿、重度残疾人12361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6%,创新打造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全覆盖建成村社区“关心关爱幸福食堂”,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年来,临夏市先后获得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优服务、提信心,重商兴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认领办理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3018项、网办率100%,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事项1.8万件、办结率99%。严格落实“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创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国家、省州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41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3442.8万元,为31户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149.3万元,向2538户中小微企业协调放贷53.4亿元,为困难企业和群体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9.5亿元,为9514户纳税人减免“六税两费”注21434万元,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79万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动能。
    ——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底线抓保护、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完成新造林4080亩,退化林修复600亩,补植补造3900亩。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清四乱”注3行动和“四抓一打通”注4工作,常态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私屠滥宰打击和医废规范处置,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扩容,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厨余和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水环境、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南区热源厂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农村“煤改电”2437户、农村“煤改气”150户、无暖楼集中供热409户、城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728户,空气质量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办结环保信访案件16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14起,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在深学笃行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着力转变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政府系统敢于担当、勇于争先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全面落实市委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办结率分别为85.83%、86.1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高质量完成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科普、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统计调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文史档案、外事侨务、地方志、信访、地震、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消防、医疗、教师、河州救援队、民兵应急连、退役军人6支志愿服务队,以及200名技术人员、30台救援机械第一时间驰援抗震救灾一线,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2640余万元,分批次支援棉衣、帐篷、食品等紧缺物资,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贡献了力量。
    各位代表,成绩凝聚汗水,担当书写情怀。回顾过去的一年,每一分收获都浸透着汗水、凝结着心血,每一份成绩都是干出来、拼出来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依靠在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基础在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向无私支持积石山县抗震救灾的各方援助者,向济南市、厦门市和所有关心支持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没有达到预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园区支撑作用发挥还不够;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较重,金融债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依法行政、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有序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临夏市加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力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攻坚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扛牢首位责任,充分发挥首位作用,全力打造幸福之城、发展园区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迈出新的步伐,奋力谱写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临夏市崭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围绕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和美乡村颜值更靓内涵更美。以打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为目标,抓实“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注5重点任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守牢底线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闭环机制,紧盯重点人群扎实开展“六必查”注6“六必访”注7,落实产业、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运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社会帮扶、金融扶持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加强与市中区的对接联系,力争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教育医疗、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方面扩大帮扶实效。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以临夏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用工业化思维、循环化理念推进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好生物科技产业园、良种牛羊繁育推一体化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大对清源、俊林、三谊、佳源牧业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发氯化高铁血红素、血红蛋白、心脏瓣膜、水溶肥等延链产品,指导企业更新设备、升级技术、打造品牌,助推牛羊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业+文旅”“乡村+美食”等业态,鼓励群众开办餐饮门店、从事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行业,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龙头企业3家,新增家庭农场4家,打造“三品一标”注8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进一步增强乡村发展动能。加快现代农机装备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实施,积极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助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管好用好8002亩高标准农田,持续开展撂荒地清理整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三个不减”注9要求,确保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形魂并塑扮靓乡村颜值。深学细用“千万工程”注10经验,以“乡村公园”美学理念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抓好2万套乡村振兴供水设施改造更换和125户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农村“十改八治”注11和公共服务提升,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绘就和美乡村画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聚力提升项目投资势能转换,让拉动效应活力更盛动力更强。把项目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抓手,高水平谋划项目,高效能实施项目,全方位招商引资,大力度培植财源,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巩固“进”的态势。
    精准谋划优结构。树牢“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州投资导向,统筹城市规划、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短板不足,科学精准谋划财源性、延链条、带动强的发展项目和产业项目,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强化“争资就是增收”的意识,加大转移支付、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万亿国债争取力度,为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打好基础。
    高效建设增动能。今年谋划实施总投资407亿元的重点项目190个,其中:新建项目98个、139亿元,续建项目92个、268亿元;政府投资项目143个、251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7个、156亿元。紧盯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严格落实领导包抓和清单管理制度,全力以赴抓前期办理、抓进度支出、抓质量安全、抓规范管理,力争所有项目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解冻后及时开工、复工,确保项目落下地、建起来、发展好。
    大抓招商提质效。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和“千亿招商”行动,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健全完善并动态调整招商项目、目标企业、优惠政策、项目对接“四个清单”,力争把最需要、最迫切的产业项目和优质企业引进来。继续加大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政企联合招商力度,加强对已签约项目和有意向企业的跟踪对接,做好已落地项目的服务保障,实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90%以上、资金到位率达到25%以上的目标,力争德雅高级中学、凤凰城商住综合体等项目一季度落地建设。
    广拓财源强支撑。加大开源挖潜力度,稳住重点骨干税源,培育新兴税源,加强非税征收,加大基金收入,提高市属国企经营能力,最大限度增加财政收入总量。全力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依法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严格预算执行,坚决压缩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把更多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基层“三保”上,真正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三、聚力推动园区经济行稳致远,让未来转型空间更广赛道更新。坚持“大抓园区、大抓工业”不动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突出功能建园区。统筹全市已有产业布局和园区项目,精心编制园区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园、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产业园、牡丹科技园、生物科技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注12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具有临夏市特色的园区发展格局。
    延链兴工育集群。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和链主企业制度,聚焦牛羊肉精深加工、民族特需用品、河州美食、牡丹玫瑰花卉、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扶持培育1-2家链主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园区经济集中度和显示度。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继续实施“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注13和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完成3户企业入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增速10%以上。
    聚合要素强保障。开展全市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摸底调查,对批而未供、长期闲置的土地建立清单台账,挤出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保障园区建设。优化园区功能配置,高标准规划建设道路、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等园区配套设施,为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创造便利条件。用足用活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信贷政策,应享尽享各项惠企政策,最大限度吸引民营企业入驻园区。
    四、聚力加快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让县域经济结构更优基础更稳。以“强县域”行动为抓手,锚定目标、着眼长远、紧抓当年,不遗余力推进文旅、花卉、商贸、美食、电商等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县域发展综合效益。
    推进文旅产业引流圈粉。着眼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成蝴蝶楼油饰彩画、东公馆保护修缮、博物馆搬迁布展,创新开发文创产品和文艺剧目,把文化元素、人文底蕴嫁接到景区景点,增强旅游内涵和吸引力。筹办好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夜间篮球赛等节会赛事,精心包装世界地质公园、八坊十三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折桥甘肃特色气候小镇等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游玩和消费场景,力争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建成使用体育公园、环大夏河健身步道,争取实施游泳健身中心项目,申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妥家金色草滩、市博物馆创建为3A级景区。
    提升花卉产业规模效益。积极搭建产学研对接合作平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精油等衍生产品研发,积极探索“花卉+研学、康养、文化、生态”等模式,合理布局餐饮、酒店、休闲、演艺等业态,推动花卉全产业链发展。在扩大销售市场上下功夫,开辟临夏至北京、上海、广东等冷链物流线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销对接,加快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推动花卉产业产值增长、效益提升。
    加快商贸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注14,培育销售额2000万元的14户、500万元的107户、100万元的590户以上,力争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0户。加快临夏CBD、南部市场、西部汽车城建设,提升天元、义乌、中天健、百益、中心广场等商贸聚集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市场扩能、消费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各项措施,举办展销促销活动,稳定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推进农特产品“八进”活动注15,不断开拓消费新空间。全面落实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住房贷款、公积金等优惠政策,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刺激居民购房意愿,实现房地产销售稳步增长。
    力促美食产业内提外扩。按照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推广、市场化营销、连锁化经营的方向,继续推广普及餐饮门店“三统一”注16,扶持打造一批“河州味道”旗舰店、标准店和创业店,积极搭建冷链物流和中央厨房配送平台,鼓励支持临夏市籍餐饮企业、面馆饭店走出去开拓市场,以“临夏美食”带动种养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通过营销包装、市场推广、节会带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名菜、小吃、名点、名面、名宴等特色美食,促进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区、八坊十三巷、牡丹文化公园、蓝天家园步行街等美食聚集区持续升温。加大金融信贷、资金奖补、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发展数字美食,推动线上线下消费。
    培育电商产业全新动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拥抱互联网,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叠加电子商务功能,依托京东、抖音、美团等电商平台发展网络零售和同城购物,主动与头部主播合作开展品牌推广和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产品营销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电商产业园,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借助“春恒牦牛”“天之牧”等中国牛肉类销售头部直播平台,通过“建基地、育网红、强品牌、拓渠道”等方式,提高产品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实现线上销售新突破。
    五、聚力实现城市建管精致精细,让城市生活功能更全品质更高。坚持优布局、提品质、强功能、抓治理“四位一体”,系统谋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精致、精美、精巧的城市“会客厅”。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以系统思维、长远眼光规划城市,围绕打造州域发展中心的目标,加快临夏市县一体化进程,促进两地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人员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高质量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把规划设计精准到每条街道、每栋建筑,提升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严管严控“三区三线”注17,坚决杜绝规划在实施中变形走样,维护规划权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围绕构建“一环六横十五纵”路网格局注18,组织实施好南滨河西路、永靖路、环城西路等城区道路建设,配合做好兰合铁路和兰永临高速服务保障,进一步打通城市“大动脉”,畅通片区“微循环”。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12078套棚户区改造、4548户老旧小区改造、4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项目,持续开展老旧管网更新、背街小巷改造、市政设施维护和人行道路修补,推动城市更加宜居。以提升城市绿化“颜值”和景观品质为追求,见缝插绿、科学植绿,打造微绿道、微景观、微公园,进一步提升形象品位,扮靓城市面貌。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坚持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不放松,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全面落实“督查、反馈、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城市环境乱象整治,营造洁净、有序、文明、美丽的市容环境。按需打造各类智慧应用场景,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城市道路治堵保畅工作,建成投用新华街、华寺西街、团结北路、东区4处地下停车场,巩固深化“一难两乱”注19专项整治成果,积极化解小区停车泊位“只售不租”问题,更好保障群众停车无忧、出行无阻。深化物业管理集中整治,修订完善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对“三无”小区注20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六、聚力筑牢生态屏障久久为功,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成色更足。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蓝天白云成为美丽临夏市的动人色彩。
    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刚性落实“三线一单”注21分区管控,统筹山水林田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全面到位整改环保督察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做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林木资源管护,防范打击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持续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提升环境治理新高度。全力以赴推动“蓝天常驻”,持续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严格落实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措施,打好冬季清洁取暖工程收官战。最大力度保障“绿水常清”,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抓好“三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智能监控和排查整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6%以上,大夏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尽心竭力实现“净土常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污染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收集处理水平,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坚持“双碳”引领,强化能耗“双控”注22,严把“两高”项目注23准入,狠抓节能节水降耗,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抓手,高效运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运营南区热源厂、再生水综合利用、厨余和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项目,加快建设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项目,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广泛开展低碳社会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新风尚。
    七、聚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市场主体适应更快循环更畅。坚持以改革激活力、解难题,以开放拓路径、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添动能,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带动经济社会整体跃升。
    挖掘改革发展潜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稳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更多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提升“甘快办”APP注册使用率,推动更多政务事项“掌上办”。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经营绩效管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进一步做强主业、做优资产、做大营收,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土地管理、项目审批、综合执法、户籍管理、交房即交证、农村宅基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提升对外开放张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与国际认证机构签订互认协议,为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等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除贸易壁垒。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兰州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主动对接东西部协作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藏区,开展文旅宣传、招商推介、商会交流等活动,推动更多产品进入外地市场,在全面开放中赢得发展主动。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支持绿盈环保科技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三谊等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平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注24,山河农业科技等20家企业入库中小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技术升级、产品优化。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多元化激励保障机制,全方位协调解决住房、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全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追求科技、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释放营商环境效力。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和“五转”工程注25,顶格落实《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民营经济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落实落细“包抓联”注26“六必访”注27“白名单”注28“企业家日”等制度,全方位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强化服务,对承诺企业的事项坚决兑现,对拖欠企业的账款全力解决,对企业诉求高效办理,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八、聚力完善公共服务固强补弱,让人民群众幸福更多生活更好。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只多不少、惠民力度只强不弱,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人民更感温暖。
    用功强教育。坚持“一切利益为教育让路”,建成投用团结北路幼儿园、枹罕中学教学楼、职教中心培训楼,启动建设第六中学、南龙中心小学、甘费幼儿园,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采取以城带乡、总校带分校的方式,缩小区域和校际差距,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对校园长和教师的全覆盖培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守控辍保学底线,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用心守健康。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与省内三甲医院的交流合作,在远程会诊、专家下沉、人才引培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谋划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加力推进市医院“三乙”创建工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分层分类健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行动,统筹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人群补助、医疗报销、大病救助等工作,切实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着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用情保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发展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就业形态,劳务输转4万人以上。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针对特困供养、低保等低收入人口和孤儿、残疾人、留守儿童、受灾群众等特殊困难群体,用心用情做好济困、扶孤、助残、优抚、救助等工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优化基本养老服务,用好智慧养老平台,健全完善“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各级养老机构硬件提升、管理提质,让老年人乐享晚年。尽心竭力办好建议提案、网民留言和12345平台诉求,加快打造青年发展型县域,建成投用殡仪服务中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继续加大积石山县灾后重建支援力度,承接做好群众帮扶、学生安置、医疗救助等工作,为全州抗震救灾大局贡献力量。
    用力护安稳。扎实推进主动创稳、主动创安,一体落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注29和“三管三必须”注30要求,深入开展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各领域安全水平,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完善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加强物资保障和应急队伍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北山防洪沟道建设等项目,建成河州消防救援站,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促进宗教和睦和顺。大力践行“浦江经验”注31,强化信访“控新治旧”,推动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三大安全”守护行动注32和“午夜守护”行动,严惩欠薪违法行为,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纵深推进“八五”普法,更好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将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增城乡学位1860个;二是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以上;三是继续扩大城乡低收入家庭保障覆盖面;四是为全市所有监测户全覆盖办理防返贫保险;五是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11个;六是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和无力建房户安全住房建设83户;七是继续用情用力办好全市“关心关爱幸福食堂”;八是新建村级互助幸福院1个;九是拓通建设城市“断头路”3条;十是加装老旧楼电梯10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唯有奋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大任务,坚守为民立场,勇于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时代检验的业绩。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州和市委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把对党忠诚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凡事盯目标、盯责任、盯时限,形成人人扛事、人人尽责、人人出力的抓落实工作格局。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持续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大力发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优良作风,敢于挑重担、攻难题,全力提效能、促发展,强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着力提高经济首位度、贡献度,更好发挥全州经济中心的“头雁”作用。
    始终把依法行政抓在手上。更加注重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学法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决接受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聚合各方力量推动发展。
    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从源头预防廉政风险。持续用力抓好省委巡视、环保督察和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激情满格的精神状态、以奋勇争先的豪情壮志,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临夏市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和美乡村”:即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和美乡村,既是乡村建设的“版本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 。
    2.“六税两费”:即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3.“清四乱”:即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
    4.“四抓一打通”:即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5.“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6.“六必查”:即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必查、有病人住院的家庭必查、供养高中和大中专学生的家庭必查、残疾人家庭必查、突发意外家庭必查、有投诉举报情况的必查。
    7.“六必访”:即大病重病患者家庭必访、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必访、重度残疾人家庭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必访、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必访、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家庭必访。
    8.“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9.“三个不减”:即粮食耕地面积不减、播种面积不减、粮食产量不减。
    10.“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1.“十改八治”:“十改”即住房改造、厨房改造、厕所改造、院子硬化、大门改造、围墙改造、圈舍改造、电炕改造、天然气改造、排水改造;“八治”即治理房前屋后乱搭乱建、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田间地头乱圈乱占、巷道墙面乱贴乱画、牲畜家禽乱撒乱跑、电线电杆乱拉乱栽、污水垃圾乱泼乱倒、村社巷道乱晾乱晒。
    12.“飞地经济”:即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产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3.“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产值达10亿元的工业企业5户、5亿元的5户、过亿元的40户,以上50强工业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14.“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10家、2千万元以上的100家、500万元以上的1000家、100万元以上的1万家。
    15.农特产品“八进”活动:即农特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餐厅”“进社区”“进食堂”“进景区”“进电商平台”“进项目工程”。
    16.餐饮门店“三统一”:即统一餐饮门店的品牌标识、餐具服饰、智慧系统。
    17.“三区三线”:即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8.“一环六横十五纵”路网格局:“一环”由环城北路、G310至G568连接线、河州大道、乌玛高速-兰永临高速、朝阳路、南滨河东路、折达路围合而成;“六横”即兰郎路-民主西路-民主东路-刘临路、建设三路-光华东路、木枹路-前河沿路、河州大道-北滨河路、南滨河路、南龙东路-折双路;“十五纵”即枹罕路、环西六路、和谐二路、环西四路、积石山路、康乐路、环城西路、新西路、团结路-解放路-迎宾路、军民街-环城东路、富强路、文昌路、厦门路、李孟路-大剧院路、东乡路。
    19.“一难两乱”:即城市机动车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问题。
    20.“三无”小区:即无单位管理、无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无物业管理的小区。
    21.“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2.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23.“两高”项目: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24.“专精特新”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5.“五转”工程:即“自转个”“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五大工程。
    26.“包抓联”:即干部包抓联系企业制度,定期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企业提高产值。
    27.“六必访”:即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
    28.“白名单”:即将经营状况良好、对地方税利贡献较大、社会信誉高、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优秀企业纳入清单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优先进入市场的便利。
    29.“三个责任”:即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
    30.“三管三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1.“浦江经验”: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32.“三大安全”守护行动:即“一盔一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生命安全守护工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