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10日在白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白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龚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在攻坚克难中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好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4.66亿元、增长3.1%,排名全市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8%、5.5%,均排名全市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排名全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72万元、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5.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2%和11.3%。主要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项目投资提质增效。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落细“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新谋划2024年重点项目106个,争取各类资金30.7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7亿元,100个重点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排名全市第4。白河东站停车场、城区主干道弱电入地等1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竣工投用,宝石文化产业园、铝型材激光智能切割生产线等43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下卡子防洪堤、月镇路堤结合、河街综合管廊等项目扫尾完工,十天高速陕鄂界互通式立交、G316下卡子至县城段公路、双丰至仓上二级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稳实。
(二)特色产业积厚成势。优化整合4条重点产业链,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77%,首位产业实现总产值48亿元,排名全市第3。新发展木瓜、黄姜、魔芋等特色产业基地1.68万亩,“白河绿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光皮木瓜之乡等殊荣。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生态农场3个,新认定市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农场9个,天宝园区获评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白河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认定,冷水镇被评为市级山林经济示范镇,中厂镇、卡子镇分别荣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十佳茶产业振兴示范镇”,1人入选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新建标准化厂房4.2万平方米,新增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6户,新培育“五上”企业16户,构朳青石产业园、植物甾醇医药中间体、年产8万吨碳源等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用,县域工业类园区总产值增长25.8%,排名全市第1,工业稳增长工作受到省工信厅通报表扬。举办宝石文化产业园开园等文旅促消费活动40余场次,完成网络零售额1.58亿元,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县旅游服务中心揭牌运营,歌风春燕3A级景区正式命名,桥儿沟景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宋家镇、仓上镇分别获评安康“十大农旅小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1.3%、21.5%。
(三)城乡发展互融共进。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32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江钰城产业园、滨江上城孵化园、正阳科创产业园等产城景城融合项目快速推进,南台路生态停车场、狮子湾环境改造提升、利民直行电梯等市政工程建成投用,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唯一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生态功能试点县。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个,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茅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3个项目入选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名单。深化落实“3+5”工作体系,完成132支26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常态长效开展动态监测帮扶,新识别认定监测对象232户802人,113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088元、增长15.9%。新建高标准农田1.25万亩,土地整治1500亩,建设宜居示范型农房200户,完成危房改造209户,实施通组产业路37公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51处,新(改)建卫生厕所760座,县城安置区获评省级就业帮扶示范安置区,茅坪镇被表彰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宋家镇及双喜村先后获评全市首批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先进镇、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卡子镇及凤凰村分别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全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受到省政府激励奖励。着力抓好“1镇10村”乡村振兴示范和“1镇8村”重点帮扶镇村建设,启动市县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26个,创成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33个“五星级”安置社区,成功打造双安、田湾、陈庄等一批“庭院经济”示范点。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涧槽沟、铁炉沟、黑虎垭等剩余6个矿点治理工程进展迅速,里端沟道路修复工程如期完成,治理区域水质明显改善,创新应用的酸性废水治理技术荣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治理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部省两个现场会在白河现场观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5天,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3%。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建立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四项机制”,出台《绿松石资源管理办法》,完成营造林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3平方公里,单位GDP能耗下降11.2%,汉江禁捕经验入选全省首批渔政工作典型案例,查办的非法捕捞案获评全国渔政执法优秀案卷。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五龙尖地质公园通过建设资格评审,天宝梯彩农园获评全省自然教育基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按期完成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双丰镇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先进镇,我县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五)改革开放活力彰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经验、“四办协同”新模式全省推广,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实现全覆盖,新一轮县级部门权责清单调整完成。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落实“亲商助企日”“五上”企业全覆盖包抓等机制,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26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4亿元,担保贷款1.73亿元,借用还贷周转金9300万元,兑付招商优惠补助720.9万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558户,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7.7%,民间投资增长18.3%。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让工业用地13宗117.3亩。积极拓展开放通道,汉江白河至丹江口段成功复航,受到交通运输部贺信表扬。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白河分中心、安康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白河分中心正式运营,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科技创新人才387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1.7%。坚持开放招商,引进优质产业项目75个,到位资金99.9亿元,完成外贸出口3925万元,连续3年获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
(六)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践行发展为民,完成民生支出24.63亿元,占比达89.6%,10个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取得积极成效。深化提升“四百工程”稳就业促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746人,回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123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9%,排名全市第7、第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优抚补助等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荣获全市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县殡仪馆改扩建、麻虎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按时完成违规坟墓排查整治。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落实教育“两个只增不减”,县城第三幼儿园、卡子初中及幼儿园等校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6790平方米,新增学位760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8.2%,高考本科达线率92.9%,193名学生考取985、211等名校,1名考生入读清华大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市率先启动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试点,创新开展的营养改善计划智慧监管试点工作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深化健康白河建设,累计建成健康细胞68个。落实落细“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扩面提质,启动实施县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县医院麻虎分院、冷水分院即将投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完善18个村(社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畅游汉江游泳比赛等22场次体育赛事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县图书馆跻身国家一级馆,在全市率先实现县级文图两馆“双一”目标,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积极破解不动产登记难,纳入部省问题处置台账的2060套住房全部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整改销号隐患问题2171个,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赢得全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实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化解信访问题经验做法获省信联办通报表扬,信访基础业务绩效考评全省第1,茅坪镇、卡子镇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四无”镇,连续5年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平安白河、法治白河建设成效明显,常态化扫黑除恶、全民反诈取得新战果,圆满完成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9.28%、98.75%,3年蝉联市级“无黑无恶”创建示范县,荣获省级“平安县”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依法统计和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物价、外事、消防、人防、地震、气象、档案、保险、民族宗教、国防动员、粮食供销、公积金管理等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龄、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工作,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县政府领导班子牵头完成调研课题9项。
一年来,我们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71件、政协提案143件。社区矫正重大事项集体审查制度在全市推广,西营镇天逸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人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高效办理12345热线工单5267件,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9.9%。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持续下降。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职。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与收获,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市驻县单位、驻白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无私援助白河的江苏溧阳、西咸新区、高陵区、中核集团、省农行等对口帮扶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白河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经济总量偏小,优质项目和骨干企业偏少,特色产业整体实力偏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短缺,投资、消费等有效需求不足,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够坚实;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保障支出压力较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短板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重点领域风险隐患须臾不可懈怠;少数干部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善作善为的精气神不足,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的专业能力亟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加快建设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县,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白河新篇章。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5%,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以上,粮食产量5.6万吨以上,单位GDP能耗降幅、生态环境指标等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实现今年发展目标,我们要按照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工作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纲举目张抓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前瞻布局谋发展,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下真功夫,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突出“四个坚持”原则: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入领会“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以壮大培强四个百亿级产业链群厚植竞争优势,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强的决心攻坚破解堵点难点,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深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式,摒弃路径依赖,主动求新求变求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共建区域开放通道,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联动发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外向度。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牢发展为民、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主动回应民生关切,积极实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以实干担当惠及千家万户。
坚持守住底线筑牢防线。自觉把底线思维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把风险意识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有效性,直面各种风险挑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决保护绿水青山,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聚焦聚力扩大内需,加快稳固回升向好态势。精准落实稳增长政策举措,更高质量建项目,更大力度抓招商,更优服务促消费,着力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精准谋划优储备。成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班,紧盯中省政策,紧跟市场导向,围绕发展所需、产业延链,常态化研究、全链条布局、高质量谋划储备一批接续发展的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全年保持在库储备项目规模2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不盲目上项目,坚决防止低效、无效、低水平和重复建设。适度超前做实项目前期,完善用地储备制度,做优用地菜单服务,预算项目前期经费、土地征收费用各1000万元,确保项目有序建设、高效推进。主动争取强保障。完善项目争取激励机制,鼓励领导干部抢抓中省利好政策“窗口期”,每月向上跑资金、有效争项目不少于1次,最大限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全年完成各类竞争性争资立项同比增长10%以上。用足用好稳经济政策“工具箱”、各类金融政策和信贷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建设运营,社会(企业)投资增长5%以上。积极谋划一批专项债项目,力争红顺路隧道口至陕鄂界互通式立交二级路等重点项目进入中省盘子。加快建设保增量。健全项目考核激励和督导问效机制,强化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督查,紧盯“五率”精准调度,全力推进106个市县级重点项目,尽快启动马力沟水库至红石河取水枢纽、高纯石英砂综合生产基地、城区向荣—狮子山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快实施里端沟山洪治理、县城排水防涝等5个增发国债项目,确保双丰电子科技产业园(二期)、冷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端家居服总部工厂等项目如期建成,马力沟水库、十天高速陕鄂界互通式立交、G316下卡子至县城段公路、双丰至仓上二级公路、仓上至天宝三级公路等项目竣工投用,完成有效投资6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
精准开展有实效的招商。坚持链式招商。强化投行思维、链式思维,按照“政府+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园区”的思路,建立完善产业链全景图谱和政策清单、问题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和招商清单,每季度组织1次重点产业链招商推介和集中签约活动,力争每条产业链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1个。积极参与周边城市及省市产业链分工,抓好细分领域招商,借势借力发展。突出精准招商。全面摸清招商家底,绘制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产业布局规划图、闲置资源资产分布图,选准选优招商项目,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的头部企业、领军人物、风险投资,每月组织小分队叩门招商,全年实际使用内资5亿元、外资220万美元。深化亲情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大使、招商顾问作用,用好在白企业、在外乡贤、异地商协会等资源优势,多方挖掘招商线索,定期对外发布招商动态、招商政策、城市机会清单,吸引更多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做优服务招商。加强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将招引入链项目全部纳入“链长职责清单”,落实专人帮办代办。完善招商引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调整优惠政策和考核办法,实行数量和质量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的全链条考核,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使用率、建成投产率和经济贡献率。
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实施“优品、强商、活市、优购”消费促进四大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完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统筹抓好县城商圈、集镇商贸中心、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示范商业街和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重点建好狮子山步行街、秦风汉郡文化商业街、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河街宝石文化街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开发更多沉浸式消费场景,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质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扩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支持商贸企业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提升县镇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加快推进县城商贸配送中心、集镇客货集散中心、村组快递揽收中心建设,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电商人才,电商交易额增长18%。持续激活文旅消费。完善“引客入白”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围绕重要消费节点,创新开展美食节、网购节、年货节、直播大赛等主题促销活动。坚持每季一主题,高水平办好“茶旅文化节”“宝石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木瓜文化节”等引流推介活动。升级“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体验,联合周边区域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年游客接待人数实现新突破。
(二)聚焦聚力延链壮群,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突出产业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开展技术改良、产品研发。发挥“两个分中心”职能作用,积极承接项目路演,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争创“秦创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企业使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完善“引育用留”机制,支持社区工厂、宝石加工等企业加强高级管理、雕刻工艺师、市场营销等人才培育储备。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实现智能制造。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九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聚力发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品牌化打造富硒食品产业链。木瓜产业要重点围绕基地管护、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培育,支持现有企业推进新品研发、市场开发,力促木瓜啤酒和白兰地生产线、木瓜康普茶生产线、分离式木瓜茶饮品等项目建成投产;茶叶产业要以抓好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品牌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强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开发,促进茶产业提质升级,完成市定产茶目标任务;生态肉业要着眼培优汉江黑猪、陕南白山羊、生态渔业等特色品种,坚持“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连锁经营、品牌销售”发展模式,稳定出栏生猪12万头以上,完成水产品产量3260吨以上。高端化培育新型材料产业链。绿色石材产业要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适度开发利用石材矿山资源,支持国有平台公司依法获取探采矿权,引导重点企业发展绿色建材、高端会展、产品创意设计、新材料生产研发等业态,确保年产30万平方米大板精深加工生产线及研发销售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黄姜医药产业要围绕做大做强,跟进协调推动陕药集团与永宏公司合作发展,新种植黄姜8000亩,全面建成投产植物甾醇医药中间体项目。专精化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发挥红石绿能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招引光伏玻璃、硅片、电池、逆变器、光伏电缆、智能配电柜、EVA胶膜等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快“水光储”多能互补发展,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公共充电设施,推动年产1G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落地实施,力促卡子镇100兆瓦林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投产。融合化做优文化旅游产业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深度挖掘汉水、松石、民俗、“三苦精神”等地域文化内涵,更加注重把文化元素植入旅游要素,鼓励开展业态创新、文化创意、精品创作和场景创造,推进实施“三苦精神”教育基地改造提升项目,抓好“三苦精神”课题研究、主题研学、课程设计、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具有白河特色的文化名片。持续提升天宝、桥儿沟、庙山寨、歌风春燕等景区品质,引进培育桥儿沟业态,推出白河绿松石、白河味道、毛绒玩具等系列特色文旅产品。梯次推进双丰女儿谷3A级景区、西营蔓营省级旅游示范村、桥儿沟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创成庙山寨4A级景区,尽快建成汉江画廊旅游开发(一期)、庙山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红石河文旅融合示范园、群力精品民宿集群等项目,进一步擦亮“秦楚边城 水色白河”文旅品牌。同时,继续发展服装鞋帽、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开发包装饮用水,力促年产100万立方包装饮用水生产线投产达效。
提升园区聚合质量。深入实施产业园区三年提升工程,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科创、人才、消费等服务功能,新建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新增千万元入园企业4户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要围绕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目标,以“百园航母、千园提升”工程和“百社引领、百场示范”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四级联创”,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新培育县级以上航母园区5个、现代农业园区20个、龙头企业2户。飞地产业园区要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抓好园区招商,有效盘活利用闲置资产。两河工业集中区要以争创省级经开区为抓手,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业”的思路,优化园区功能布局,重点培育打造构朳黄姜医药产业园、双丰电子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统筹抓好仓上富硒食品产业园、创新孵化中心等建设,加紧完成石材产业园区(二期)、电子科技产业园(二期),加快实施电子科技产业园(三期),大力开展园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招商。持续推进河街宝石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构建集开采加工、市场交易、创意设计、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绿松石产业体系,继续抓好园区招商和业态培育,不断提升“世界瑰宝 白河松石”品牌知名度。
(三)聚焦聚力改革开放,加快释放内生发展动力。坚持以改革增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优环境强引力,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集聚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为目标,加快“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和“先证后核”工作落地,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扩大“一次办、协同办、异地办”范围,推进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深入排查清理各类制度障碍和隐性壁垒,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和数据应用,支持行政审批智慧大厅建设,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发挥“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牵引作用,扎实做好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开展更多切口小、见效快的民生“微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用好丝博会、进博会、厦洽会等平台,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有效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常态开行白河至丹江口汉江航线,狠抓汉江旅游开发、货源组织,启动实施白河港码头及物流园建设,积极争取汉江高等级航道项目,加快谋划麻虎火车站改造项目,全力推动“公铁水”多式联运,拓展石材等大宗商品物流运输通道。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十堰、襄阳等汉江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共链、交通共联、文旅共建、服务共享、生态共治,加快建设陕鄂边际开放合作示范区,打造安康向东开放桥头堡。深化与中核集团、江苏溧阳、西安高陵、西咸新区等对口帮扶单位协作关系,密切与乡贤、商协会、侨商侨胞联系沟通,争取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着力培育外贸企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带动更多白河名优特产走出国门,完成外贸出口6000万元,利用外资100万元。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抓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深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用真金白银助企纾困,以真心诚意保驾护航。畅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政企恳谈会、“亲商助企日”活动,完善落实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制度,充分发挥“陕企通”平台作用,尽心尽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有效发挥财信担保、还贷周转金等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优”,新增“五上”企业16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新业态新行业包容审慎监管,持续规范非现场执法,严厉惩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广大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四)聚焦聚力统筹协调,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高标准抓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努力让城乡品质更精致、居住环境更靓丽、群众生活更幸福。
持续完善县城功能品质。抢抓全省首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机遇,坚持产城景城文城融合发展方向,加强项目策划和争取,协同推进老城区、狮子山新城、河街滨江新区建设,让城市焕发新活力。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加快补齐功能短板,组织实施白石河右岸和二级路区域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争取启动大桥路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抓紧完成强电入地改造、城镇充电桩建设、县城建筑垃圾处理设施、龙井和老城区便民停车场等市政项目。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分步实施周家沟至交通局老旧小区改造、“秦楚边城、人文老巷”文旅提升等项目,全力推进江钰城产业园、滨江上城孵化园、金地花苑二期等建设,积极破解群众关心的“断头路”“信号弱”等难题,上半年完成河街二期回迁安置。
不断增强集镇载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导控作用,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精准布局定位镇村功能,分类引导各镇差异化发展。持续推进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集镇生活圈建设,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合理配置商业设施、金融网点、便民生活设施等,促进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增强集镇辐射承载功能。坚持产镇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中厂县城副中心、茅坪县域副中心示范建设,加快建成仓上镇产业园(一期)、凉水工业园、卡子安康富硒食药品产业园等镇域特色产业园,完成县域副中心“三场”、中厂集镇外环路等项目,培育一批农业强镇、工贸重镇、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打造多层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全面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深化经营城市理念,用好“三区三线”成果,对标生态功能县定位,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完成11个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两违”清理整治。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聚焦“精致、精心、精细、精准”,统筹抓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垃圾分类等专项整治,整合应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停车等平台,提升县城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推进西营镇国家卫生镇创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中厂国家卫生镇复审。持续规范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下硬茬整治“重收费、轻服务”突出问题。统筹抓好城市绿化、亮化、景观和人文建设,做好城市破损路面、排污管网修复,确保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命名。
(五)聚焦聚力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千万工程”为抓手,统筹抓好“五大振兴”,让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幸福美丽的家园。
让农民更富裕富足。落实落细“四个不摘”,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精准打好产业扶持、应急救助、兜底保障等政策“组合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完善“乐业安居工程”,深化拓展“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积极推广经营主体订单生产、托养托管直接带动、社区工厂吸纳就业、资产入股利益联结、以工代赈劳务发包等联农带农模式,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接续实施“壮大培强”行动,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领办企业促使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年收益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个、50万元的村达到13个。
让农业更高质高效。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化落实“田长制”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眼提升特色现代农业水平,规范有序发展茶叶、魔芋、核桃等富硒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香椿、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支持适度规模发展林禽、林畜、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产业,管护提升标准化茶园5000亩,稳定魔芋种植4万亩以上,改造提升核桃园1万亩,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强镇强村。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
让乡村更和美和谐。创新开展“三改四清五提升”行动,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无害化归集处理,完成改厕700座,建设宜居型示范农房200户,实施危房改造239户,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3个。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18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高效整合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和“组团式”帮扶资源,聚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村、重点帮扶镇村、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0处,新修堤防3.6公里,改造农村电网249.4公里,新建5G基站90个,启动麻虎里龙、西营蔓营和柳树等重点乡村旅游路改造升级,完成火石沟至双喜水洞溪、西营至花房、庙山沟旅游路等项目,分步推进村级主干道通行能力提升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55公里、生命防护及完善工程100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壮大乡村产业,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等特色庭院经济,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加强乡村治理,实施农村基层治理提升工程,完善“五治融合”体系,深化新民风建设,推行村规民约、乡贤治理、道德评议和清单制、积分制等激励约束举措,引导村民更新观念移风易俗,大力整治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封建迷信、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突出问题,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乡风。
(六)聚焦聚力生态保护,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科学精准推进废弃硫铁矿治理。坚决扛牢治理政治责任,主动加强与省市专班沟通衔接,尽快制定年度治理清单和2025年任务计划表,高效统筹、精准调度,倒排工期、攻坚推进,确保治理成效经得起检验。强化工程全过程管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铁炉沟、黑虎垭、涧槽沟等剩余6个矿点治理,如期完成矿山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里端沟酸性废水处理站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治理区域后续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治理设施管理维护制度,做好工程审计和验收准备,扎实开展已建成项目、重点区域水质的加密监测工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持续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认真做好迎接新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准备工作。紧盯扬尘管控、散煤治理、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加强源头管控、综合整治、协同治理,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确保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5天以上。统筹抓好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完善跨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分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确保汉江干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系统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夯实各级河长、林长责任,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推进矿山整治三年行动和打击非法开采绿松石矿产资源专项行动,巩固采石采矿领域整治成果,引导矿山开发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积极谋划争取汉江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等项目,完成营造林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6.7平方公里,启动五龙尖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确保环境质量指数(EQI)稳定向好。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深度挖掘生态资源资产利用价值,加快确权登记,全面摸清家底,编制资源资产清单,积极参与省市碳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全力推进EOD项目,争取启动“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县生态资源资产投资公司实质化运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大力倡导厉行节约、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力促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达标验收。
(七)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加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群众充分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和大学生基层就业行动计划,深化提升“四百工程”,务实推进“四雁工程”,发挥助企稳岗、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政策综合效应,用好零工市场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回引能人返乡创业120人以上,育强叫响“白河保温”劳务品牌。狠抓根治欠薪工作,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推进“两项创建”,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认真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高质量完成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试点任务,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城关镇第三小学等建设,确保麻虎月儿小学和幼儿园等项目竣工投用。扎实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全方位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确保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办好特殊教育,全面规范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相融,支持县职中围绕重点产业链开设特色专业,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人才。巩固“双减”成效,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骨干梯队建设,让群众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提高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疾控机构改革,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健全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加快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中医院医疗业务用房改建提升等项目,建成县医院河街院区提标扩能、麻虎分院。发挥好“组团式”帮扶资源力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基层医保经办体系,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面,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巩固国家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抓好传染病防控,支持县妇计中心二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做好县医院二甲复审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实施白石河健身步道配套设施建设,举办群众运动会、“村BA”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丰富公共文化供给。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公共文化共享“六大工程”,优化提升“三馆一院一中心”服务效能,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积极申报省市级非遗项目,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统筹文艺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培育,鼓励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白河故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困难群体托底保障,精准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引导中小微企业和环卫、快递、安装、家政等重点群体积极参保,推动养老、医保等各类保险提标扩面。加强“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三年行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快“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落地见效,持续抓好养老机构建设和家庭适老化改造,有序推进麻虎、冷水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办好幸福食堂,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强化殡葬服务管理,开展深化违规坟墓排查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县城经营性公墓和集镇区域性公墓建设,完成县殡仪馆改扩建。扎实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更好满足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
各位代表,我们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征集筛选了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大会审议票决后,县政府将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推进落实,努力把这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办成。
(八)聚焦聚力基层治理,加快建设平安法治白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主动仗,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白河、法治白河。
严密防范化解风险。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精准管控,动态清零。完善常态化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五大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全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稳妥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严控“三公”经费,兜牢“三保”底线。加强粮食、能源、房地产、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提升舆情应对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城镇燃气、自建房、消防、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管控,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全面夯实“两个责任”,开展食品安全放心攻坚行动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强化“三品一特”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配合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灾防治等工作。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落细接访下访、领导包案、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攻坚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深化“八五”普法,健全常态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管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
各位代表!新使命呼唤铁肩担当,新征程更需砥砺拼搏。我们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按照“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要求,全面提升履职水平,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好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狠抓效能建设。主动更新知识观念,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四下基层”,落实精文减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和“四比四创”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真抓实干、注重实绩导向,主动对标先进,提升工作标准,认定的事就坚定干,能多干就多干,干就干成干好,以实干实绩实效取信于民。
永葆清正廉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管理与支出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节约办事,切实把有限财力用到“刀刃”上。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加强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奋楫扬帆风正劲,蓝图绘就唯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实干笃行,拼搏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白河新篇章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