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洋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6日在洋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洋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汉中考察,就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擘画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的美好蓝图,我们备受激励和鼓舞,深感温暖与荣光!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定位不动摇,坚定实施“12345”发展战略,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四个经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承压前行,追求发展高线、守牢风险底线、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干中有为、稳中有进”的高分答卷。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稳住了经济向好态势。积极应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强化监测调度,常态化开展协调服务,千方百计扩内需、畅循环、稳企业,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生产总值总量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前20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总产值增速两项指标位列全市第1,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第2。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7.9%。 这一年,我们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迸发出强劲发展活力。精心编制《有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机生产基地面积稳居全省第1,有机食品产业集群入围陕西省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全市首家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在全省工业集中区争先进位排名中列第15位、居全市第1。举全县之力促成总投资50亿元的中核陕铀新产能项目成功落地,成为洋县历史上投资最大、产值最大、税收额度最高的单体项目,新质生产力逐渐积厚成势。 这一年,我们瞄准靶心、深处发力,办成了许多实事好事。全口径民生投入29.1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33%。梨园大道慢行步道、洋县中学和城西小学人行天桥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办成,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顺利下闸蓄水。耕地保护“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全面落实,实施占补平衡项目3357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流出整改4498.17亩,率先在全市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高水准举办“生态汉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发布“朱鹮IP”产业规划,“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全面提升。 一年来,主要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聚链条促升级,产业支撑更加坚实。有机产业扩量提质。围绕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目标,加快推进预制有机轻食首位产业发展,累计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1种17.68万亩,培育“链主”企业23家,发展有机产品生产企业41户,成立合作社85个,洋县黑米入选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全面落实稳产奖补系列政策,盛华冶化、秦洋长生酒业等骨干企业稳产达效,有机黑米高端饮品深加工等76个项目竣工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5%。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园区累计入驻企业43户,实现产值82亿元。农业基底更加牢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复种蔬菜22.7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11.98万亩,发展食用菌20万架870万袋,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480亩,粮食生产喜获“二十连丰”,总产量达17.25万吨。文旅消费回暖复苏。华阳景区5A创建持续推进,蔡伦造纸博物馆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1088.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深入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发放消费券14万元,傥滨商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强支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储备接续有力。坚持全域谋划、全员谋划,抢抓国家稳投资系列政策机遇,聚焦有机产业、现代材料、文旅康养、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精准谋划储备重大项目429个,总投资681.25亿元,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2.6亿元。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严格实行“三边三倒”工作法,深化项目服务“四包”责任制、红旗蜗牛评选、“看担当·比业绩”擂台赛等工作机制,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再创新高。全县14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21亿元,超年度计划16个百分点,其中37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8.09亿元,超年度计划25个百分点。开放合作成效显著。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突破年行动,分行业绘制招商产业树全景图,组建15支招商分队,设立2个招商引资联络处,构建“招商中心+镇街部门+驻外联络处”的大招商体系,全面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新招引项目77个、总投资额129.85亿元。 (三)坚定不移优环境强主体,发展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持续向优。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集成服务改革,全面推行“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工作,“12345”审批模式在全市推广,“陕企通”平台入驻市场主体6000余户,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6.56%,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群众满意率达99.9%。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深入开展“一起益企”“进企入户送政策”等活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8178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4917笔21.14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2909户,同比增长8.99%;认定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4户,民营经济占比达52.84%。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开通5G基站157个,建成数字经济小微产业园,实施数字经济项目7个,打造数字经济应用场景12个。7户企业获得国家两化融合证书,中核陕铀被评为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全县网上零售额突破10亿元,交易额达22亿元。改革创新活力释放。128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15项改革案例经验在全国和全省层面交流推广,中核陕铀案例入选全国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洋县分中心挂牌成立,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户,新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7亿元,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四)坚定不移抓建设强管理,城乡发展深度融合。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省级审查,县域“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面启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工程,73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1.49亿元,28个老旧小区面貌一新,城市美食文化街区项目建成投用,青年北路等7条断头路建成通车。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复审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取缔店外经营、店外作业1100余起,清理乱摆摊设点14000余起,新划定道路停车泊位8000余个,建成口袋公园2个,城区新增绿地面积超过1万平米。美丽乡村展现新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95个,精细化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12条、示范点(村)44个。“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扎实开展,八里关镇等3个污水处理厂项目开工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18万吨,完成改厕8724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9.7%,马畅镇东社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龙亭镇平溪沟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交通路网日趋完善。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强力推进,15个重点项目跻身国家“以奖代补”项目计划,洋镇高速、国道108过境段公路等国省干线建设有力。路地共建、交邮融合等经验在全市推广,率先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全覆盖。累计建成通组路49公里、通村联网路25公里、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1公里。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获陕西省百年交通质量安全示范县。 (五)坚定不移强治理优生态,绿色本底更加殷实。生态保护持续强化。全面落实林(山)长制,完成营造林4.1万亩,义务植树12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8.6%。常态化开展秦巴“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各级秦巴生态环境保护反馈问题扎实整改。巩固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成果,绿色水电创建工作推进有序,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朱鹮种群数量突破万只大关,朱鹮保护成效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轮次宣传报道。生态治理扎实有效。集中整治大气污染,全年收获优良天数334天,优良率达91.5%。常态化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实施“5+1”治水三年行动项目18个,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座,提前三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绿色发展稳步前行。积极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运用,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成绩保持稳定,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突破2亿元。全面落实“双碳”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技改步伐加快,万元GDP能耗下降10.2%。 (六)坚定不移解民忧办实事,群众福祉持续增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投入3.6亿元实施巩固衔接项目485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347元、增长14.7%。苏陕协作、定点帮扶、“两联一包”等成效明显,联农带农“335”工作法、田园经济富民强村等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龙亭田园乡村产业示范基地接受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现场会视频观摩,龙亭镇柳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巩固衔接考核评估综合评价实现省级“两连优”。社会保障扎实有力。探索实施“1+333”稳就业模式,城镇新增就业34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一老一小”事业提质发展,建成省级医养示范机构2个、公助民营托育机构1所,洋州街道北街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各类补助资金1.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5万人。完成避险安居搬迁510户。稳步推进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0.71万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年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城区新增学位2810个,全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洋县中学、城南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学校。“健康洋县”建设稳步推进,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医院综合楼项目主体完工,马畅镇卫生院等4个镇级卫生院改扩建竣工投用。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进乡村惠民演出144场,县图书馆、文化馆创建为国家级二级馆。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06个,创建省级标杆站8个,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七)坚定不移保安全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监管常态长效。落实落细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城市消防等17个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159处。强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全流程监管,北街夜市、朱鹮广场商圈被命名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安全生产市考县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风险防范有力有序。优化完善防灾救灾指挥体系,有序应对19轮强降雨过程,累计转移撤离群众4725户1.4万人次。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成“保交楼、保交付”项目4个,涉及商品住宅838套。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稳步推进债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实现不新增、减存量。社会治理抓细抓实。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高质量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成功创建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四下基层”实践,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172件、化解率100%,按期办结中省交办信访积案,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深入开展“双力护航”等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打防管治宣建”措施,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破案率、移送起诉率实现“一降两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全市率先实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预后归零”,平安建设满意度实现“七连升”,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成功夺取全省首批“平安银鼎”。 过去一年,县政府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绩实效。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政协提案101件,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8967件、办结率达到99%。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10 %。持续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42个,审减资金4495.96万元。从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整改巡视、巡察、督察、审计等反馈问题,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取得新成效。 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地方志、供销、气象、残疾人、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妇幼等工作也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奋斗是最亮的底色,实干是最强的音符。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大战大考中前行,在担当实干中淬炼,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付出的努力尤为艰辛。我们坚持把大事办好、好事办实、难事办成,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奋战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驻洋部队官兵和各驻洋单位,向关心支持参与洋县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仍比较困难,财政收入组织难度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还不够强,改革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资源要素保障的压力依然较大;城区功能品质仍需优化,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体系仍需完善;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压力仍然较大,污染防治、防灾减灾、基层治理等方面仍需强化。对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下更大力气解决好这些问题,在知重负重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二、2024年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也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县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定位,坚定实施“12345”发展战略,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彰显更多洋县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洋县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以上。 上述预期目标,统筹当前与长远,考虑了去年经济的基数和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需要,既有稳的基础、又有进的要求,符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这一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注重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持续性、稳定性、开放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以赴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把发展的势头保持住、节奏拉起来,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稳”与“进”的有机统一中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二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硬道理。聚焦“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战略目标,高标准建设产业平台,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向协同制造、绿色制造转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动能转换,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要牢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群众关心关切的领域上用心用力,在解决群众“烦心事”上落细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推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四要牢牢把握安全稳定这一底线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生态环保和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突破 多点发力谋项目。紧盯中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打造“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目标,着力打造有机产业、现代材料、文旅康养、新能源“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化包装基础设施项目、链条式谋划重点产业项目。充分发挥2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作用,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全年谋划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60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占比不低于60%。 多措并举建项目。严格落实“六步五率”和“三边三倒”工作法,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攻坚、挂图作战、过程问效,推动项目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确保20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8亿元。坚持“五个季度”抓项目,推行“四个一批”季度观摩,深入开展擂台赛,实施“红旗”“蜗牛”项目评选,强化月调度机制,持续加大考核奖惩力度。集中力量突破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力促有机米粉肽、有机产品展示中心、智慧农业、吉瑞茵智能制造等105个项目建成投用。 多管齐下强保障。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全年盘活存量土地100亩以上,保障重点项目用地500亩以上。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争取力度,做好策划论证、项目包装、对接争取工作,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增长6%以上。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以上。滚动更新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张清单”,推进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全力促进达产达效。 (二)聚力优化发展环境,在拓展开放空间上迈出新步伐 聚力招大引强。认真落实“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小分队+专班服务”组合招商模式,瞄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切实加大产业项目引进力度。依托中核陕铀、燎原公司等“链主”企业,积极引进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延链补链上求突破。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等龙头企业,深入挖掘县域资源及产业基础合作契合点,力争引进一批5亿元、10亿元、50亿元以上企业落户洋县,确保全年引进内、外资增长10%以上。加强项目调度和要素保障,切实提高在库项目转化率和签约项目落地率。 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承接高端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扩大经济外向度。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推动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积极参加中部博览会、进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推动有机农产品、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依托“汉西欧”班列对外窗口,加大本土外贸企业培育力度,加强重点企业系统性外贸培训,支持志建药业、华瑞牡丹等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000万元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千方百计减资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最大程度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坚决整治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坚决清除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与合规成本,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 (三)聚力推动补链强链,在筑牢工业支撑上取得新成效 推进园区提档升级。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高标准规划园区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快育才路建设,持续完善水电路讯气和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全年新增入园企业8户以上,实现园区产值91亿元。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把好企业准入关,腾笼换鸟退出低效企业,确保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率达到100%,园区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以上,积极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壮大工业产业集群。深化工业稳增长行动,“一企一策”保障盛华冶化、秦洋长生酒业等骨干企业增产扩能,大力实施尧柏水泥熟料生产线合并迁建、尧柏水泥超低排放改造等3个技改项目。加快推进中核陕铀专用道路建设,重点抓好中核陕铀新产能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等发展,加快桑溪毕机沟矿区年产1100万吨矿石采选项目建设,支持燎原飞机起落架新增生产线项目落地达产,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磁性材料生产线等6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加快玉虎化工复工复产,大力盘活佛缘药业破产重整。 培育打造企业矩阵。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护航行动,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和“链主”企业,滚动做大成长型企业库,培育更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限上企业8户。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用好“陕企通”平台,完善涉企政策服务机制,常态化办好政企恳谈会,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全年新培育市场主体3000户以上,力争民营经济占比保持在53%以上。 (四)聚力实施千万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上绘就新画卷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稳单产两手发力,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着力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旱改水1130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以上。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发展“五个农业”,全产业链发展“1+5”特色产业,全年种植黑谷5万亩、复种蔬菜20万亩、水果12万亩,饲养生猪60万头,食用菌保有量20万架900万袋,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做好有机产业文章。深入实施《有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力推进有机产业+“粮菜果药畜”协同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搭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新发展有机基地5000亩以上,认证有机面积扩大至18万亩以上。支持预制有机轻食产业发展壮大,梯度招引培育预制菜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抓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培育药食同源产业。加快园区有机(绿色)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建成投用中药材深加工、有机产品展销中心等项目,年内新招引延链补链企业4户以上,全力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180个产业类项目和5个就业帮扶项目建设进度,抓好稳岗就业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定点帮扶和“两联一包”,巩固强化社会帮扶成果。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鼓励村集体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方式,盘活“三资”、壮大实力,力促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致富。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深度整合各类资源,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18个,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扎实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900户以上,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17处。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聚力释放消费潜力,在促进三产融合上实现新提升 全力打造精品景区。持续推进华阳景区5A创建,加快华阳35千伏输变电工程、温泉景观民宿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抓好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布展陈列升级改造,推动景区向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巩固朱鹮梨园4A创建成果,高标准谋划建设汉江两岸景观带,积极开展朱鹮生态园、金沙湖等景区周边环境治理行动,继续催生一批网红打卡点,促进县域各景观串点连线。精心筹办2024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主会场活动,规范提升南部旅游环线等7条观花线。大力开展四季旅游宣传营销,优化“一日游”“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以上。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傥骆古道、红二十五军等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汉调桄桄、蔡伦造纸等非遗资源。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5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8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围绕山水养情、美食养生、运动养形、研学养智等重点,创新“文旅+直播”“文旅+零售”等模式,深度开发文创产品,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业态,进一步增加人气、集聚商气、提升名气。 推动商贸繁荣发展。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精准有效发放各类消费券,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惠企活动,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培育智慧商店、到家服务等模式,不断激发市场潜力。启动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傥滨商贸综合体建设,新改建龙亭镇等集镇农贸市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争取京东、淘宝等企业在我县设立云仓,推动现代物流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继续筹备举办好房博会等活动,扩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六)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在锻造发展引擎上集聚新动能 聚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千兆光纤、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打造数字乡村示范点4个。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支持骨干企业、创新主体“上云用数赋智”,着力培育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大数字政府建设力度,强化政务数据共享,拓展智慧交通、智慧康养、智慧农业等场景应用,构建数字生活新图景。强化电商人才孵化、物流配送、供应链渠道等体系建设,带动直播企业聚集联动,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社区)、示范镇(街道),全年实现网上交易额20亿元以上。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三项改革”,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促进更多成果转化利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力争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瞪羚企业达到10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户以上。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共享机制,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亿元。着眼实用性和产业匹配度,健全完善“引育留用”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教育、托幼、养老等民生关键领域,探索推出“小切口”改革,促进发展成果扩面增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稳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探索供销综合改革,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深化集体产权林权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充分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 (七)聚力提升品质内涵,在促进城乡融合上呈现新面貌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相统一,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报审,高质量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抓好世行贷款洋县子项目,加快东三街、文昌巷等老街区改造进度,启动南环路城市慢行系统、开明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城区排水防涝设施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北三路等4条市政道路,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统筹推进“气化洋县”工作,力争主城区基本实现天然气全覆盖。深入推进住房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精细做好城市管理。持续抓好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工作,坚持错时执法、联合执法、日常巡查相结合,推动城管执法、环境卫生等管理力量进一步下沉,加强背街小巷、户外广告等治理,规范管理共享单车、临时经营点、早夜市摊点。纵深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继续推进“三无小区”治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做好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定,构建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和谐关系。 加快建设活力集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科学编制一批重点镇国土空间规划,积极争取八里关国际观鸟旅居小镇和戚氏、纸坊有机产业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清单。深入推进省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项目建设,启动国家级、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抓好沿江7个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完成八里关镇、茅坪镇、405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增强集镇发展动能。 高质高效畅联交通。抢抓国家适度超前谋划建设基础设施的机遇,开展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全面提速。做好八里关至茅坪公路、S218贯溪至庞湾村段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竹园至铁河街公路、汉江大桥危桥改造项目,国道108城区过境段路基工程全面开工,加快推进湑水至龙亭田园综合体、黄金峡至渭门公路施工建设,促进城乡互联互通。全面启动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新(改)建通村(组)路60公里以上,实施村道安防工程348公里。做好S27洋镇高速建设服务保障,力促秦巴深山环坪小公路、国道108金水过境段工程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新通道。 (八)聚力筑牢生态屏障,在加快绿色发展上探索新路径 加强生态治理修复。自觉当好秦巴生态卫士,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持续深化秦巴“五乱”问题排查整治,扎实做好秦岭区域小水电问题整治“后半篇文章”。依法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抓好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完成各类造林3.35万亩、义务植树122万株。纵深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建设绿色矿山。继续抓好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和“冬病夏治”专项行动,抓好重点企业超低排放、节能改造,加大清洁能源替代、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力度,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35天以上。推进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抓好汉江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县城备用饮用水水源建设步伐,加速推进江南江北水系连接、水网联通,大力实施河湖水系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抓好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治理,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打通“两山”双向转化路径,稳步实施“双储林场”国储林项目,加快EOD项目申报实施,积极开展生态产品推介、招商、交易和运营,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食品,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大力推广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创建一批节约型示范单位。 (九)聚力办好民生实事,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开拓新局面 促进更加充分就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兜底帮扶。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29人以上,困难人员再就业36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无欠薪”县创建成果。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办好2024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新一轮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集团化办学,加强学科指导中心建设,抓好江坝初中、戚氏中小等16个学校改扩建项目,新改建校舍1.8万平方米。谋划推进中医院三期项目,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力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加快推进蔡伦造纸博物馆项目和县文博馆文物布展项目。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演出活动144场次以上。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保基金征缴、使用和监管力度,推动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提质扩面,持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健全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和兜底保障。抓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增养老床位100张、普惠性托育机构3家。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做好气象、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十)聚力建设平安洋县,在筑牢安全基底上展现新作为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干预处置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目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等行为。 深化平安洋县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动“四下基层”走深走实,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持续做好重复访集中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切实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力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暖心警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水平。 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恪守依法行政的底线思维。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阳光透视权力、让权力服务人民。 树牢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对标最高抓谋划、聚焦最好抓推进、锚定最优抓落实,加强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制落实工作闭环,不讲空话、不图虚名,把该做的工作做实,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市场主体、深入基层一线,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氛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大对资金资源密集领域的监管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廉洁自律、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带头过“紧日子”,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该花的钱要花足,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用政府的“勤廉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赶考”状态,强化“答卷”意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勇毅前行、开创未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洋县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词解释 “12345”战略:“1”即一个定位,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2”即两条路径,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3”即三个转型,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市场化转型,推进专业化转型;“4”即四大产业,有机产业、现代材料产业、生态文旅产业、康养服务产业;“5”即五大提升,即实现“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党的建设”新提升。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耕地保护“五个一票否决”事项:耕地保有量完成情况、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情况、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情况、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情况和违法占用耕地问题突出情况。 “三边三倒”工作法:边开工边谋划、边清理边替换、边投入边招引,倒排工期、倒推产值、倒压责任。 “12345”审批模式:“1”即1个平台掌上办;“2”即2个小时马上办;“3”即“帮办咨询导办、后台审查审批、窗口统一出件”3个步骤帮代办;“4”即多个部门联动办,“5”即0.5个工作日便利办。 “5+1”治水三年行动: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智慧治水。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333”稳就业模式:“1”即一个专班推动;“333”即就业政策、行业力量、数据信息三个统筹,资金、项目、平台三个整合,就业质量、资金绩效、服务水平三个提升。 医保DIP支付方式: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官方全称: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它是我国原创的一种医保支付方式。 四下基层: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双力护航:强力提质、聚力攻坚,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降两升: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移送起诉率上升。 预后归零:打防电信网络诈骗中,资金预警指令发出后“零被骗”。 六步五率:六步,即谋划储备优、招商引资落地多、前期手续办结快、新上项目开工早、计划投资完成实、竣工投产达效好;五率,即固投转化率、投资入统率、产值贡献率、资源拉动率、收入增长率。 “汉西欧”班列:从汉中褒河物流园褒河站,至西安港,再分别到欧洲荷兰鹿特丹及俄罗斯莫斯科的中欧班列。 “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地,指土地出让时已经达到和满足开工建设基本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承诺制,指把建设项目的“审”和“批”分离,对工业投资项目摘地前“事前审定、书面承诺”、摘地后“限时批复、拿地开工”。 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五个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 “1+5”特色产业:有机产业+粮(薯)、菜、果、药、畜五大支柱产业。 “消薄培强”行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培育集体经济强大村的行动。 三资: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 河湖“清四乱”: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EOD项目: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运营和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