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09|回复: 0

[上海]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4-3-25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浦东新区代理区长  吴金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来,浦东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持续向好、健康发展的态势。一是经济运行进中提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715.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0.81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660.8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7300亿元。二是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452.48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90.71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到57814.3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5759.04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03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22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三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投入占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85元、同比增长8.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到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3平方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改革开放持续攻坚突破,引领区建设全面深化。扎实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落地落实,区实施方案450项具体任务中423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全面总结改革创新经验。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源自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的事项占比近一半。推进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市级实施方案和区级工作安排。《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获批,在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7个方面推出80条开放措施。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获批创建,明确在浦东打造中心功能区。积极推动保税区、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等片区功能拓展,持续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前沿阵地。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稳步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推出全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首单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首个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的诚信示范区、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等一批改革试点。巩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全国首创行业综合许可变更注销“免申即办”,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实施范围扩大至22个行业。拓展“政务智能办”服务模式,“一网通办”进一步提质增效,政务数字人“小浦”投入试运行,金融、法律、税务等专业服务加快嵌入。改革“苗圃变森林”行动成效明显,生物医药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检疫等改革试点向条件管理转化。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加快“三能”机制改革落地见效。立法保障日益完善。经过市区两级人大的全力推动,在生态环境保护、融资租赁等领域出台3部浦东新区法规、累计达到18部,在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无人驾驶装备等领域出台9部管理措施、累计达到22部,有力支撑了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机制,43件浦东新区法规项目纳入全市立法五年规划,制定发布管理措施五年规划。畅通立法意见征求渠道,首批设立18个“区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聘任3位境外法律专家担任区立法专家。开展4部浦东新区法规和4部管理措施成效评估,进一步推动立法项目落地见效。
    (二)聚力稳增长强功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全市出台的产业发展、投资促进等各项政策举措,制定实施“强动能增活力优服务”行动方案,推出稳外贸、促消费、支持大宗商品和会展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举办“五五购物节”、汽车嘉年华、浦东“夜滨江”市集等活动,开展“共赢浦东”系列投资促进活动超过500场,加快推动经济恢复发展。核心功能持续增强。加快“五个中心”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功能引领“6G”计划,制定出台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和全球营运商计划等三年行动方案,实到外资103.44亿美元。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上海项目、上海保交所国际再保险平台等投入运营,推出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氧化铝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全年新增持牌类金融机构35家、累计达到1208家。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视同新品进口试点启动,全国首个化妆品现场个性化定制服务落地,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累计达到449家,新增首店211家。制定国内首个船供物料编码标准体系,全国首单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落地。引进中国船东协会等一批高能级航运机构,亚洲船东协会(ASA)年会首次在浦东举办。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加速推进,第四轮“五个一批”82个项目开工过半,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作井隧道全线贯通,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国资创投体系不断完善,浦东创投集团揭牌成立,浦东天使母基金正式投入运营。“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发榜项目超200个,项目意向投入资金总额超7亿元,创新型孵化器达到194家,新增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25家、累计达到90家,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3家、累计达到265家,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累计达到49家。硬核产业集聚提升。三大先导产业持续引领发展,上海高端装备精密仪器产业园揭牌成立,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2464亿元、约占全市75%。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782亿元、约占全市40%,全市新上市4款I类新药均出自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规模达到1447亿元、约占全市40%。“六大硬核”产业能级不断跃升,汽车制造业产值全年4628.02亿元,国内首制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开启商业载客,民用航空业产值全年142.69亿元。深入开展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支持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产品超2000个、累计交易额超11亿元。推动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开展产业综合用地试点,加大“零增地”改扩建、打造“工业上楼”智造空间等政策实施力度。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发布《浦东新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围绕未来芯片、合成生物、智能计算等细分领域,持续推动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开放区域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累计超过580公里。大力促进细胞和基因治疗发展,集聚上下游企业120多家。聚焦新型储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规划。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标世界银行宜商体系要求,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6.0版各项举措。推出“1+1+N”人才政策体系,实施“明珠计划”,发布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缺”海外人才认定标准,打造浦东国际人才驿站、“全球名校人才直通车”、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等人才平台。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发布全市首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整合集成惠企政策,推进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不断扩大企业服务覆盖面,持续打造敬商暖商的环境氛围。
    (三)加快区域协同发展,现代化城区建设整体布局。推进“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三个圈层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城区新格局。精品城区建设加快步伐。通过“建设项目专项包”赋能街道,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新、托育养老服务点建设、卫生服务站改造提升等项目,累计开工238个、完成190个,第一批专项包项目总投资约5.46亿元。社区食堂、老年人助餐点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美丽街区、口袋公园等一批多元特色空间加快形成,城区宜居品质不断提升。现代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制定《浦东新区城镇优化升级打造现代城镇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提升城镇面貌、强化服务能力、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治理水平,确定了四大类1355个项目,年内已开工558个、完成226个。强化规划引领、产业赋能,推动镇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社区商业设施布局,开市客、招商花园城等5个项目开业运营,镇域新增商业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8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制定《浦东新区推进百村示范打造美丽乡村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推动区属国企参与乡村振兴。新增高标准农田1.04万亩、高标准设施1324亩,优质稻米基地达到6万亩,新场12万吨粮库建设和张江粮库绿色仓储改造顺利推进。航头镇牌楼村、老港镇欣河村和川沙新镇七灶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泥城镇海关村等8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美丽庭院“小三园”巩固提升1.7万户。实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1014户。首个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工。乡村民宿综合许可证新审批发证232张。积极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农村物业“服务进村”基本实现全覆盖。重大工程建设提速发力。全力配合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轨交13号线东延伸等市级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外环“南畅东抬”、金海路快速化、金科路下穿等项目开工建设,S3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全线高架、杨高路改建主线、沪南公路改建等竣工通车,进一步提升了骨干路网功能。“金色中环发展带”加快建设,累计开工项目达到266个,陆家嘴数智天地一期、前滩四方城、信德文化中心等陆续投用,张江“科学之门”双塔、金桥“壹中心”结构封顶。黄浦江东岸南延伸段(至闵行区界)2公里实现贯通。
    (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加快探索超大城区治理新路,不断提升城市宜居、韧性和智慧化水平。城区环境更加绿色低碳。浦东新区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揭牌成立,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3万千瓦。全面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公园36座、绿地310公顷、绿道45公里、森林56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97%。完成1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陆家嘴水环(工程二期)实现品质提升。全面完成1594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整治。海滨资源再利用中心建成投用。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从严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城市管理更加智慧精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一网统管”实战实效,时空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风险监测预警、街面秩序管理等十大应用场景正式启用。建成32个“美丽街区”,推进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共享单车管理等治理难题。拆除存量违法建筑10582处共136.8万平方米,整治存量违法用地485宗共1249亩,在违法建筑治理基础上新建改建休闲健身、便民服务场所340处。完成17.85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实施25座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建设公共停车位2229个。社会治理更加科学有效。深入推进居村减负、队伍增能等“四减四增”工作,实施连心工程、家园工程、赋能工程等基层治理“六大工程”。优化调整基层治理单元,划小做实微网格7382个。全面完成类住宅综合治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人民建议征集等工作提质增效。城市运行更加安全有序。严守城市安全底线,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厂房仓库、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全面完成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有力有效做好防汛防台及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平安浦东建设持续深化,加强全民反诈、“三所联动”、社区防范等工作,报警类警情相比2021年下降25.2%。
    (五)社会保障提质增效,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首轮18项民心工程和年度5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两旧一村”改造加速推进,唐镇小湾村、暮二村等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中心城区街道范围内“城中村”点位完成改造,年内共完成征收拔点42个点位、提升治理12个点位,惠及居民近万户。启动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1105户,全市首创以公租房项目实施的南码头路街道六里新村、沪东新村街道向东新村等点位完成征收拔点。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1.72万套,征收安置房开工151万平方米、竣工151万平方米。完成旧住房修缮468万平方米、既有多层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竣工420台。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场33家、早餐网点168个,新增5962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218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完成513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免费为市民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1.15万批次。社会事业布局加快优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累计完成570个项目建设。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开工学校20所、新开办学校9所,推动高桥中学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儿童友好城区加快建设,创建市示范性幼儿园11所,新增幼儿园托额约4000个,社区托育“宝宝屋”实现街镇全覆盖、新增托额8160个,获评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成功申报为国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家研究型医院—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揭牌运营。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建成投用,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区疾控中心周浦分部、肺科医院达标建设等基本完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增能,全区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置CT、移动DR、肺功能检测仪、心脏超声等“四件套”检查设备,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专家问诊等医疗服务。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民生保障持续兜牢兜实。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发放中央就业补助、区级各类就业补贴资金近3.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4.1万个。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发放各类救助帮困资金约12.5亿元。区级大型养老机构上钢养护院投入运营,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544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7家、老年人助餐场所28家、智慧养老院6家,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33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230户。文体服务更加丰富多彩。积极做好全国文明城区复评创建工作。周浦体育中心建成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延时服务实现36个街镇全覆盖。圆满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等一批高水平节展活动,迪士尼乐园“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投入运营。全年新增营业性演艺空间13.6万平方米,全年演出场次超1.6万场、千人以上演出超2400场,举办上海半程马拉松赛、2023上海中心垂直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旅游产业收入总额达到约300亿元、同比增长80%。浦东体育健儿在第19届亚运会上取得佳绩。全力支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双拥共建等工作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夯实。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等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和外事、港澳、对台、侨务等工作平稳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参与浦东改革发展的全体劳动者和全区人民,向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和引领区建设的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全市各部门,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在浦东的驻沪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浦东发展的海内外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浦东改革发展中还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还需增强,在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上还需持续用力。“五个中心”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还需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仍需更大力度突破攻坚。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优质资源供给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还存在不少短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尽心竭力改进工作,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着力强化“四大功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2024年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万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力争稳中有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市相关要求。
    今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动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努力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促进对外开放取得新拓展。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值电信服务、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率先开展压力测试。深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配合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增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范围。主动服务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充分发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持续拓展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功能。
    深化集成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实施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扩大首批授权事项清单试点成效,推动人民币离岸交易、数字身份认证等加快突破,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土地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滚动推进改革“苗圃变森林”行动。研究制定浦东新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深化窗口“智能帮办”和远程“直达帮办”功能融合提升,丰富政务数字人应用场景,拓展“免申即办”事项范围,增强知识产权、信用等专业服务功能。深化“一企一策”改革,持续增强区属国企核心竞争力。
    推动立法授权取得新成效。加强立法项目需求征集和研究储备,聚焦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等重点领域,滚动推出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展核心功能优势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突破。加大对已出台立法项目的推动实施、宣传解读和总结评估力度,切实提高立法质效。
    (二)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核心区,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要求,深入实施功能引领“6G”计划,不断增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核心功能。
    着力提升经济中心竞争力。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积极发挥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和增长极作用。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六大硬核产业固链强链,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全球专业服务商引领计划,推动专业服务业能级提升,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设计咨询、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等,打造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推进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着力提升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持续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重大金融平台建设,新增持牌类金融机构30家以上。促进引领区基金提质扩容,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着力强化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加快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型贸易,做强专业贸易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离岸贸易,深化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建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各类总部100家以上。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持续打造陆家嘴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加快张江L+MALL、花木保利时光里等商业体投入运营,新增商业面积超30万平方米,新增首店200家以上。
    着力提升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加强江海陆空铁紧密衔接,持续完善集疏运交通体系。推进航运改革创新,提升浦东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中转功能。加快航运金融、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持续吸引一批高能级项目、机构落地,推动设立亚太邮轮船供基地。继续举办浦东航运周等活动,提升浦东航运品牌知名度。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实施基础研究源头行动,加快培育创新“核爆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海底科学观测网、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等大科学设施,基本建成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持续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动,进一步支持在浦东集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发展,举办更多高水平科学、技术、产业交流活动。加快构建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全链条加速机制,发挥国资创投领投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努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累计达到100家以上。持续推动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第四轮“五个一批” 82个项目年内全部实现开工。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水平。
    促进产业竞争力跃升。推动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平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上海国际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等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落户。加快打造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聚焦装备、关键零部件、硅光、EDA、材料等细分领域,持续突破攻坚,加快推进先进工艺产线建设。生物医药聚焦创新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关键技术,不断深化产医融合,加速临床试验进程,加快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发展。人工智能聚焦加快大模型规划布局,持续强化GPU、光电连接等智能算力集群研发攻关、高质量语料等软硬件支撑,加强垂直行业应用开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六大硬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加快大型客机、支线飞机和宽体飞机等“蓝天梦”产业发展,构建形成包括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等全链条“未来车”产业高地,加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智能造”产业,不断拓展金融数据港和上海数据交易所功能,推进全国首个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速产业新赛道布局。积极构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4+2”智能终端产业体系,推动金谷智能终端基地建设。加快区块链应用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各类数据上链和标准对接。打造元宇宙产业创新生态,集聚一批元宇宙领域的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张江数链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着力强化信息安全。聚焦未来通信,积极推动金桥5G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聚力优质大企业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实施大企业培育行动,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根植本土发展的超级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强化资源统筹,推动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加快释放产业综合用地、“零增地”改扩建、“工业上楼”智造空间等政策成效。持续打响“共赢浦东”宣介活动品牌,做实做细投资促进工作,优化土地储备和“五票统筹”机制,加快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健全民营企业服务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技术和产品开放更多应用场景。
    加快海内外人才集聚。积极推进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建设,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环境。拓展“1+1+N”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全球引才伙伴计划” “明珠计划”,做强规模化、专业化引才平台,优化浦东国际人才驿站功能。持续举办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全球名校人才直通车”系列活动。积极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加快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宜居宜业需求。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高标准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加快推进“三个圈层”建设。“精品城区”聚力提升活力品质,打造精细化治理的精品样板,实施道路街区品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塑造复合集成、高效便捷的公共空间,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计划开工152个项目、完成122个项目。“现代城镇”着力做强产业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施撤制镇社区整新,推进镇域面貌全面提升,计划新启动450个项目、续建300个项目。“美丽乡村”聚焦“百村示范”建设,推进9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加快示范村连片成带发展。
    着力提升重点区域功能。深入推进主题城市建设,持续打造“魔幻魅力的陆家嘴”“活力四射的张江”“智慧动感的金桥”“离世界最近的外高桥”“绚丽璀璨的世博前滩”。加快“金色中环发展带”聚功能、出亮点,推进张江“科学之门”西塔、金桥1851等项目建成,加快集聚更多高能级市场主体,实现区域由集中建设向功能导入转换。进一步丰富黄浦江东岸文化体验和休闲运动等功能。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和周边片区高质量开发,深化川沙城市副中心及国际旅游度假区东片区整体规划研究。配合推进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建设。持续推动外高桥保税区带动“三高”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南汇新城加快打造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持续打造便捷交通体系。配合推进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通车,加快推动21号线一期及东延伸、13号线东延伸、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建设,配合推进19号线、20号线东延伸开工。推动周邓快速路(S3-G1503)新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加快沿江通道浦东段、外环“南畅东抬”、金科路下穿、金海路快速化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综合交通成网成体系。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加强更新任务、更新模式、更新资源、更新政策、更新力量的统筹,推动城市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深化产城融合,推动陆家嘴金融城扩容增效,加快荣成昌邑、民生码头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小陆家嘴区域的交通组织。加快张江水泥厂创新园、传奇广场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深化金滩区域更新项目研究。
    加快推进城市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夯实城市运行数字基座,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与城市市政、能源、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进一步提升场景实战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公共停车场(库),不断提高智慧道路停车场比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成“美丽街区”10个,完成28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巩固和拓展网格治理、街事会等项目成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基层减负增能。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消防、燃气、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民生领域安全治理。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巩固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浦东。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浦东。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深入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万千瓦,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0家,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40万平方米,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含专用)充电桩超过2600个。加快储能、虚拟电厂、反向充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更多零碳示范项目。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美丽浦东行动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启动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确保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5.6%以上。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4座雨水调蓄设施,推进排水管网修复。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和回收利用水平。深入开展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持续建设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做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着力打造更多近水亲绿、林水复合的生态空间。持续推进三林、北蔡、森兰、碧云楔形绿地建设,加快三岔港楔形绿地规划落地,新增森林5000亩、绿地300公顷、绿道45公里。加快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着力建设功能融合、布局均衡的城乡公园体系,新增公园30座,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持续优化河网水系布局,加快北横河、外环运河“一横一纵”等骨干河道和镇级河道建设,完成6个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九段沙和南汇东滩互花米草治理项目。
    (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浦东文化软实力。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浦东文化标识度,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载区。
    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对古镇老街、历史建筑、革命遗址、工业遗迹等,加强整体性保护和分层次开发利用。大力发扬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勇气,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着力提升文化事业能级。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快上海大歌剧院建设,推动上海博物馆东馆、国际马术中心、临港冰雪世界、川沙体育场开放运营,不断提升浦东群艺馆、浦东历史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浦东非遗体验馆等场馆功能。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一批反映引领区建设的原创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机制,全年推出百场文艺演出、千场文艺培训、万场电影放映,推进全民阅读,建设覆盖多终端的浦东数字阅读平台。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发挥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功能,吸引更多优质文化项目、文化资源、文创企业集聚浦东。聚焦在线文娱、文化创意等优势行业,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园区,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丰富拓展文化产业市场,深化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服务中心建设。
    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扩大浦东文旅品牌影响力,创新发展文创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高质量举办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一带一路”电影周、上海桃花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扩大体育产业规模,举办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半程马拉松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会展服务业能级,更好发挥品牌展会溢出带动效应。
    (七)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彰显乡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新场12万吨粮库建设,完成张江粮库绿色仓储改造。做好“菜篮子”工程保障,推进 5平方公里生鲜蔬菜片区建设。加快浦东现代种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机械、植保、检测等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集成应用,完成无人农场建设3500亩、高标准设施1500亩。做强浦东农产品品牌,优质稻米基地达到10万亩。
    加快乡村建设行动。深化镇企结对共建,带动示范村片区化联动发展。持续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美丽庭院“小三园”巩固提升2.1万户。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探索农村物业化服务管理新路径。深化全域土地整治试点。有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计划完成签约500户。
    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监督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农村综合帮扶“造血”机制。积极培养“新农人”“农二代”。拓展产销对接路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深化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对口合作工作,持续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八)坚持发展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满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紧缺技能劳动者。完善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保障政策。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稳步实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发展布局,全年新开工学校15所、新开办学校30所。统筹学前资源用于托育服务,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新增7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10个普惠性托育点。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提质工程,推动更多优质高中争创市特色高中。优化国际教育资源供给。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招生。
    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一妇婴东院改扩建、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上海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竣工,加快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以及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九院东院、长征医院浦东新院、胸科医院等市级医院浦东院区建设,建成后市级医院浦东院区将达到13个,推动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实现开工。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周浦、潍坊、浦兴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增能。深化医联体建设,打造儿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专科医联体。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试点项目建设。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方便群众就医体验。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供给。加密养老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惠南、祝桥、周浦养护院3家区级大型养老机构投入运营,新建养老床位500张。做强社区养老,提供更多老年就餐、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家、老年人助餐场所35家、智慧养老院6家,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0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600户。深化医养结合,加强护理院建设,全力推进养老机构嵌入互联网医院服务。优化智慧养老服务,提升“一键叫车”“陪诊服务”等功能,做强上海市浦东新区智能养老产业园。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精准对接基层所盼群众所需,用心用情做好新一轮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改建菜场15家,新建改建早餐网点150个。全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全年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1030户,“城中村”改造重点聚焦外环线内点位、受益居民1.3万户。新开工征收安置房153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实施旧住房修缮300万平方米,既有多层住宅小区加装电梯300台以上。
    三、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2023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高行政效率,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聚焦群众关心和突出问题大兴调查研究,结合“四百”大走访机制深入基层一线,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为基层减负出实招见实效。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走向深入。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项考核制度和工作督查机制。持续提高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率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针对任务指标查缺补漏。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金使用问效,开展成本绩效管理试点,深入推进全区往来账款清理工作。推动审计提质增效,对区级预算单位实施“第二轮”全覆盖审计。完善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审计和整改结果公开。全力打好451件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全面完成471件历年结存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1件、政协提案286件。
    2024年立足新起点,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政务公开,加大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审批、资金使用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拓宽人民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复议委员会作用,加强“开门审”力度和行政复议案件案源治理。强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优化政务服务效能。稳步实施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运转协调、集约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区职能部门、片区管理局(管委会)和街镇的事权财权关系,强化街镇经济发展职能,提升街镇治理水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促进政府审批和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有力有序推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提质增能,有效为企业群众破顽症、解难题,全力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深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促进政府治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加强政府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四个责任制”工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四下基层”,持续提升调查研究实效。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化政治理论武装,加大专业实践锻炼,加强监督考核激励,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培养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引领区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创先争优,更加奋发有为地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浦东篇章而不懈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丝路电商”是利用中国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优势,推进“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合作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国务院2023年10月17日正式批复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中心功能区。
    2、“一业一证”改革:是浦东推出的重大全国首创性改革,指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和集中审批程序,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的改革举措。2019年7月,正式启动改革;2020年11月,获得国务院批复,将浦东的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级改革试点;2021年4月,改革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2021年9月,首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出台。
    3、行业综合许可变更注销“免申即办”:是在原先行业综合许可证的基础上,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政务智能办”系统,实现企业办理准入事项(营业执照)变更、注销的同时,相应的准营事项(行业综合许可证)变更、注销免于申请、直接办理。
    4、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是浦东推出的重大全国首创性改革,指通过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从事特定行业许可经营项目须具备的全部条件和标准,由市场主体书面承诺其已经符合要求并提交必要材料,即可取得行政许可的改革举措。2021年11月,正式启动改革;2022年6月,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若干规定》出台。
    5、改革“苗圃变森林”:指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复制推广。通过扩大试点范围、扩围试点主体、转变管理方式、形成制度化安排等,进一步放大改革成效、激发改革红利。
    6、“三能”机制改革:指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是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通过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高端紧缺人才选用、中长期激励机制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等重点改革任务,推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7、功能引领“6G”计划:指全球营运商计划(Global Operation Programme)、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roup Open Innovation Center Plan)、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lob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luster)、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Global Consumer Brand Cluster)、全球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lob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Cluster)、全球引才伙伴计划(Global Talent Partnership Program)。
    8、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指在本市辖区内港口外的海上(一般为外锚地)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的经营行为。国际航行船舶,是指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在国际航线运营的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是指由海关实施保税监管的国际航行船舶用液化天然气。
    9、五个一批:指一批大科学设施项目、一批创新转化平台项目、一批城市功能项目、一批设施生态项目、一批产业提升项目。
    10、“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揭榜挂帅”是指创新项目向社会公开发布,由科技领军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挂帅并组织团队提供解决方案,并以科研技术成果产出来兑现的非周期性科研资助机制。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于2023年1月4日正式揭牌,并面向全球技术供需方开放运行。
    11、“六大硬核”产业:指浦东聚焦发展的“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产业。
    12、产业综合用地试点:在满足环保、安全、相邻关系等底线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对产业用地增设产业融合管理要求,允许混合配置工业、研发、仓储、公共服务配套用途等功能,其中主导功能以工业、研发、工业和研发混合为主。
    13、“零增地”改扩建:在取得产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前提下,企业因经营发展需要,在合法取得的土地上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的行为。
    14、明珠计划:为推进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快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浦东新区面向全球推出“明珠计划”,聚焦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用三年时间遴选2000名以上明珠高峰人才、明珠领军人才、明珠菁英人才和明珠工程师,分层分类给予一次性资助,并叠加团队建设、科研攻坚、创业投融资、安居配套等一揽子激励措施,为引领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5、全球名校人才直通车:指与浦东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较高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春季推介会、暑期浦东行、秋季校园招聘会引才“三步曲”,为跨国公司、央企、大型民企、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引进海内外名校优秀毕业生牵线搭台,邀请优秀毕业生来浦东实地考察、实习实践,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到浦东创新创业。
    16、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是本市加强政企沟通、深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核心内容是聚焦行业龙头、独角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四类企业”,建立领导联系企业、政策匹配推送、诉求协调办理、检查评估评价“四项机制”,实施专班、专员、专报、专窗“四专管理”,落实“一企一管家”“一企一服务包”等制度机制,推动实现政策精准直达、服务便利获取和诉求高效办理。
    17、建设项目专项包:为强化街道在精品城区建设中统筹项目实施的能力,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实施”的原则,对规模较小或零星分布、可在一定区域内统筹实施的项目进行打包,由街道作为实施主体统筹推进,区财力安排资金保障。
    18、时空大数据平台:指围绕智慧城市对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的核心需求,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GIS等技术,以地理实体为基础,承载二三维地理数据、融合政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社会化人群动态数据等,并建立覆盖时空数据汇聚、融合管理、挖掘分析、共享服务全流程的时空赋能平台,形成智慧城市时空数字底盘,面向具体应用领域提供共性空间信息服务、一张图服务,支撑城市洞察、分析、决策等的智慧化应用。
    19、四减四增:“四减”即减轻居村组织工作事务负担、减少居村组织挂牌标识、压减居村组织信息系统、精简面向居村组织的考核创建;“四增”即机制增能、队伍增能、考核增能、自主增能。
    20、基层治理“六大工程”:指网格工程、连心工程、家园工程、强基工程、动员工程、赋能工程。
    21、三所联动: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通过签约结对共建方式,共同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22、“两旧一村”改造:指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根据上海市最新政策文件:旧区改造,是指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是指通过拆除重建、原址改建、承租权归集、征收、保护修缮、保留改造等方式,对纳入改造计划的不成套小梁薄板房屋、职工住宅、里弄房屋、公寓、花园住宅等旧住房实施的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是指对位于中心城区周边、老城镇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性质以集体建设用地为主,现状为村民宅基地和其他用地犬牙交错,相互交织,被城镇建成区包围或基本包围的自然村采取的改造工作。
    2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指利用快速检测设备设施(包括快检车、室、仪、箱等),按照规定的快检方法,对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进行某种特定物质或者指标的快速定性检测的行为。
    24、社区托育“宝宝屋”:沪语谐音“抱抱我”,是指在社区内设置的幼儿托育服务设施,主要为1-3岁婴幼儿在社区提供临时托、计时托服务。一年之内12次免费照护服务,之后公益性收费。
    25、四大功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26、离岸转手买卖:是离岸贸易的形态之一,指我国居民从非居民处购买货物,随后向另一非居民转售同一货物,且货物未进出我国关境(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交易。与传统进出口贸易相比,离岸转手买卖的货物运输和交付在(境)外,而接单和资金在(境)内,呈现货物流、资金流、单据流分离的特征。
    27、EDA:指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28、“4+2”智能终端产业体系:智能终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4大主导产业和虚拟现实交互终端、智能穿戴2大培育产业。
    29、五票统筹:指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即“地票”)、征收安置房(即“房票”)、水系占补平衡(即“水票”)、林地占补平衡(即“林票”)和绿地占补平衡(即“绿票”)等资源性指标的统筹机制。
    30、青年发展型城区:是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优化青年发展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要抓手,旨在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推动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青年发展型城区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31、数字孪生城市:指在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把物理城市的人、物、事件和水、电、气等所有要素进行数字化,然后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虚拟城市”,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维度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局面。
    32、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双碳战略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33、气候投融资试点: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上海市浦东新区等23个地区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
    34、无废城市: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工业、建筑、生活、农业等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环境管理理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