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26|回复: 0

[上海] 2024年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4-3-25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6日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战略定位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宝山转型发展,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3%以上;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85亿元,同比增长3.5%(考虑增值税留抵退税调库因素,实际缴库188.9亿元,增幅为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35万人以内。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一地两区”为战略牵引,加快推进宝山转型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经济稳增长,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显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超常规举措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全面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千方百计克服同期高基数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7%、21.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新设企业3.1万家,同比增长87%。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统筹土地供给结构和投资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更加趋于合理。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的比重为32%,工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19%。战新产业逆势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稳步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分别可比增长30.9%、22.2%。
    统筹调度扎实有力。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打好长短结合、接续发力的组合拳,为经济恢复重振打下坚实基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着力发挥稳增长工作专班统筹调度功能,加强对工业、商业、房产建筑等重点领域的监测调度,针对经济指标上拉下拉影响较大的企业逐一对接分析指标运行,全力支持企业满产达产、多出产值,不断拉动经济增长。持续放大政策效应。深化财税政策改革,对区与街镇、园区的财政结算体制进行优化调整,鼓励基层收支挂钩、多劳多得,提升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发挥提信心扩需求“28条”、经济恢复重振“46条”和稳增长“20条”等政策效应,最大限度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和企业受惠面。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全面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聚焦行业龙头、高成长性和专精特新企业,发放“服务包”数量1632家,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瞄准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提升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服务能力,新增先导产业落地、科创人才服务等6项“一件事”。深化简政放权,行政许可事项实际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85%,区级“免申即享”服务达30项。
    发展态势持续巩固。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外资外贸的拉动作用,努力拉动经济恢复性增长,不断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将产业投资作为主要增长点紧盯不放,统筹方案稳定、项目审批、征收腾地等要素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天瑞金科技园二期、海隆生命健康谷等26个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一期、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快仓智能总部等项目实现竣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稳压器”作用,修订出台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强化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对重点民生领域和重大板块投资倾斜,确保规模只升不降。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持续放大“五五购物节”“夜间经济”等品牌效应,打好“政策+活动”组合拳等一揽子举措,同步推进线上引流和线下商圈改造,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能良系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00%,通信设备、会员店商品等升级类消费品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消费能级持续提升。外资外贸稳中提质。持续放大进博会综合效应,采购成交额达3亿美元,同比增长7%。全力做好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增华域皮尔博格、相宜本草2家外资研发中心和优耐德1家跨国公司总部型机构。
    (二)聚焦产业转型,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坚持科创驱动,加速腾笼换鸟,推进发展动能新旧转换,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新路。
    一手做好增量的文章。坚持科创功能引领,通过强化产业导向和优化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兴产业加快导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千方百计抢抓项目先机,先后引进翔丰华新材料等78个亿元以上项目,推动总投资838亿元的120个项目实现签约,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战略招商,与华润、招商局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一批科创载体,加快导入一批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创新主体加速集聚。坚持打好“大学牌”,推动大学科技园和产业化平台加快建设,环上大科技园13个核心基地建成运行,宝山复旦科创中心3个基地完成授牌,国家实验室基地吴淞材料实验室加快建设,各大学科技园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42项,“一核一带”大学科技园体系基本建成。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50家,同比增长25.4%,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达17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34家、623家。科创生态持续优化。在全国率先开展“先投后股”创新改革试点,累计扶持16个高成长性项目,扶持资金达1.1亿元。揭榜国家创新改革试点任务,启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绿色低碳等3个创新联合体建设。进一步发挥科创“30条”、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政策牵引作用,修订完善大学科技园“黄金十条”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支持政策,发布全市首个合成生物产业新政,持续提升政策对新动能培育的精准性。宝山科创人才港正式启用,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5条”,搭建多元的人才服务载体,打造高品质的科创人才生态圈。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一手做好存量的文章。坚持向存量盘活要发展空间,统筹土地规划、建设开发、投资运营等要素,推动低效用地转型升级。低效产业用地加快整治。持续推进以货运堆场为重点的低端业态综合整治,累计关停货运堆场236家,清空场地超5800亩。加快推动钢材仓储物流、废旧物资回收等行业专项整治,关停企业近40家,物流货运企业注册数量同比下降35%。同步推动行业专项整治向区域综合整治转变,完成20个地块、900多亩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整体得到改善。全年完成集建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减量660亩。“腾笼换鸟”精准盘活。主动做好低效用地整治“后半篇文章”,通过混合用地出让、定制厂房改造等方式加快低效产业用地关停并转,盘活宝武罗泾厂区、太平洋机电等低效地块共2000余亩。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加快推进首批27个、289万方“智造空间”建设,宝山高新科创基地、大锐科技等9个项目实现开工。同时,通过“租税联动”等政策支持商务载体引入优质企业,提升入驻企业产业能级和经济密度。国资国企转型有力推进。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吴淞口文旅集团、宝山城运集团挂牌运营,“1+5+X”的区属国有企业布局基本形成,12个重点项目启动转型。完成科创产业基金设立并启动投资。
    (三)聚焦空间转型,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坚持以空间转型推动功能转型,依托多个重点板块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宝山的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
    吴淞创新城开发建设跑出加速度。坚持产城融合、产业为先理念,打造城市更新新地标,加快建设新时代上海全球城市的新中心。战略性项目加快建设。坚持片区化、组团式开发,同济路沿线片区183米超高层、150米高层等项目加快建设,首发项目南楼正式投用,07-01地块产业项目实现结构封顶,打造宝山首个中央商务区。长江路沿线片区上大美院实质性开工建设,轨交18号线二期江杨南路站超级TOD、宝武CBR等项目方案持续深化,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化、引领性强的城市新地标。土地收储有序推进。由原先宝武集团整体转型开发优化调整为市区联合收储的开发机制,市政府明确五条支持政策,投入首批市级资金212亿元。市区联合收储步伐进一步加快,收储范围由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拓展到宝武集团全部6平方公里,特钢、不锈钢区域累计完成交地1666亩。
    南大智慧城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功能示范引领、基础设施先行,统筹抓好产业片区开发和科创产业招引。产业片区加快开发。西南产业片区深化与临港集团合作,首发项目双子塔楼正式投用,数智绿洲一期、科创之门等产业项目基本竣工,数智绿洲二期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和在建的产业载体达86.5万方,引进落地中车资产、国仪量子等一批科创企业总部项目。双TOD片区深化与华润集团战略合作,丰翔路站TOD实现土地出让并开工建设,南大路站TOD深化联动开发方案,打造高品质的上海北部旗舰商圈。公建配套加快完善。南大中央公园实现开工建设,打造以“公园+”为引领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园。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国际人才社区、大场医院二期等一批项目基本建成,贺兰山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产城融合的综合配套体系加快完善。
    高铁宝山站开发建设抢抓新机遇。统筹抓好开发建设和交通组织配套,打造集交通枢纽、商业商务、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铁商务区。“站城一体”开发稳步推进。高铁宝山站稳定设计方案,动迁腾地等工作加快推进,统筹推进高铁站20万方综合体和周边1平方公里综合开发。交通组织配套加快优化。沿江通道浦西段G1503高速公路及同济高架路新建段正式通车,同步启动高铁宝山站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动轨交19号线开工前各项工作,力争轨交19号线、周边配套道路和高铁站同步建成。
    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打开新空间。积极推进国际邮轮试点复航,“蓝梦之星”邮轮实现全国率先复航,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首航。积极争取中央企业邮轮运营资源,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落户宝山。加快推进滨江岸线50万方功能性载体建设和运营,阅江汇项目深化与招商局集团对接,加快打造中国首家以邮轮为主题的文旅滨水商业综合体“海上世界”。长滩项目深化与上港等集团对接,充分整合滨江旅游资源,打造文旅综合体,切实提升邮轮旅游度假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聚焦治理转型,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城市治理需求出发,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加快推进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绿色低碳深入践行。发布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宝武集团合作,加快推进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宝武清能陆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设,促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先行先试绿色低碳供应链,与宝武等企业加强合作,长三角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上线运行。全区新能源领域投资备案项目和总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5%、140%。生态环境优化提升。深入实施“河湖长制”“片长制”“路长制”,严格落实环保问题动态排查整改机制,开展区级环保联合督查及“回头看”,完成18公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和71.4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AQI优良率86.8%,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3+15”考核断面优Ⅲ类水体比例94.4%。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新建各类绿地100公顷、绿道7公里、立体绿化3.41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3座。
    城市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制度持续深化。坚持把安全隐患当成事故,严格落实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整治制度、社区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创新举措,聚焦农民自建房、建筑施工、燃气管网、危化品储运等隐患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0.34万条,完成整改10.3万条,整改率达99.6%。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坚持“以房管人”,启动农村地区房屋租赁专项治理行动,上线农村房屋租赁管理平台,聚焦69个重点点位加强规范租赁管理和安全隐患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城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城市运行体系加快完善。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加强“一网统管”建设,城运中心指挥大厅实行部门派驻制联合办公,城运平台完成2.0版迭代升级,应用场景等建设不断夯实。拓展微网格治理效能,推动资源力量下沉,构建“1+1+N”工作体系。市容环境稳步优化。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二期工程,完成沪太路、外环线、环上大科技园周边等城市主干道和重点区域环境美化建设。分批次实施友谊西路等17条主干道路禁限行措施,集卡通行秩序不断规范。加快推进美丽街区建设,累计建成21个美丽街区。基层治理持续深化。紧盯信访问题、12345热线工单办理和舆情热点,聚焦学区划分、预付卡消费等突出领域,以首派负责制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出台创新加强物业管理“十条”意见,进一步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五)聚焦民生改善,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福祉有力增进。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全面兜牢民生底线。稳就业水平持续提升。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建成13个基层服务站点,推出“宝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家门口。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帮助1104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帮扶918户,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按时安置率100%。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围绕“9073”养老格局,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增1380张养老床位、改建168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建18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打造132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完成352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深化“银龄居家宝”智慧应用,覆盖全区约11万老人,“一键呼”服务19.2万人次。“两旧一村”加快改造。聚焦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统筹配套完善与品质提升,上一轮6个“城中村”改造动迁工作基本完成,杨行东街村、顾村胡庄村等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旧住房成套改造加快推进,启动泗塘一村等成套改造12幢,惠及居民729户。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新开工区属动迁安置房23万平方米,解决在外过渡居民安置161户,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8567套,公共租赁住房1296套。扎实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完成55.6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修缮工程,新增电梯加装601台、完工300台。
    社会事业提质增效。聚焦“家门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内涵与品质,全面提升市民群众实得感和幸福感。教育品质加快提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新成效。在全市率先发布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开工建设8所学校,新增33所普惠性托幼一体园,华二高中宝山校区、顾村中学等1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实现交付使用。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新增4个集团,成立10个学区。医疗服务持续优化。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区疾控中心迁建,加快仁和医院整体改扩建,区精神卫生中心建成投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强基增能计划,加强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改造整合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1+1+1”签约99.15万人,排名全市前3。长护险保障全区2.76万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百岁老人长护险个人自负补贴“免申即享”。文体服务加大供给。高水准举办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海樱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持续提升宝山文化软实力。加大文体设施建设,长滩音乐厅、杨行体育中心等文体项目基本建成,顾村体育中心等新建文体设施投入运营,新建4条健身步道、55个益智健身苑点、19片运动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军地协调机制深化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防教育、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慈善等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工作持续加强。
    交通路网不断完善。聚焦城市交通品质提升和市民群众出行改善,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交通服务能级稳步提升。交通网络高效畅达。全面加快交通重大工程建设,陆翔路(鄱阳湖路-杨南路)、杨泰路北段等一批重点道路建成通车,S16蕰川高速、宝钱公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实现开工,轨交18号线二期、军工路快速路等加快建设,区域交通路网不断改善。出行品质全面提升。持续完善公交路网,调整优化12条公交线路,新建更新200个公交候车亭,新增3210个公共充电桩。加快推进停车难治理,新增2734个公共停车泊位、10条智慧停车路段。完成2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学习应用浙江“千万工程” 经验,坚持以“三园”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改善乡村环境。持续深化“一脉五花”建设,成功创建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毛家弄村创建。全面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建成美丽庭院“小三园”3300户,持续擦亮人居环境底色。高效推进产业发展。聚焦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引进投资额超亿元的金豆子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电商有机结合。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做强“花果宝山”特色品牌。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区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公司,首期募集4.5亿元参与区级重点板块开发,促进集体经济保值增值。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成效,完成罗泾镇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并全面推广,罗泾镇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沈杨村、天平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过去一年,区政府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四百”大走访,不断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主动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审议,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率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在综合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压减20%。20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达98.5%。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关心、支持、参与宝山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宝山转型发展还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全面恢复面临较大压力,新旧动能转换有待进一步加快;主城区功能还不够强,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发展还不够集聚;城市治理存在不少短板,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任重道远;市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安居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质量仍需持续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仍需进一步提高,政府作风建设必须持续强化。我们将坚持实干导向,直面这些问题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建设“一地两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工作要求上来,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全力以赴促进宝山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今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八届区委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积极主动服务上海深化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全面落实“两个成为”,加快建设“一地两区”,做细做实“三个转型”,聚精会神抓发展、奋力推进“北转型”,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转型样本,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5%左右,与全市保持同步;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50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产业类(工业用地和研发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指标。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始终坚持发展为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稳中向好。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时间窗口和发展机遇,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狠抓新项目开工和在建项目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发挥产业投资牵引作用。加快产业投资项目审批和政策兑现速度,强化产业用地供地保障,推动数智宝地罗泾园二期、国药生命科技城、临港东方生命港等一批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开工,天洲电器、联东U谷宝山机器人创新港、惠永制药、优卡迪等一批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发挥政府投资“稳压器”作用。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和民生品质改善,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上大美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完成政府投资119.27亿元。稳定房地产投资。加快新拿地房地产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推动新建商品住宅有序上市和销售,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强化资源统筹、政策协调和招大引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打造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吴淞、南大等新建产业载体和五大特色产业园区等产业空间,围绕邮轮旅游、绿色低碳、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动漫电竞和平台经济)“六大产业”,加快招引一批行业领域内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以上海钢联、欧冶工业品等平台为重要载体,打造生产性互联网平台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六大产业”,坚持实体经济导向,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结构,不断拓展招商“朋友圈”,打好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招投联动等组合拳,既着力引进一批落地就能有产值和税收的成熟型项目,也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强化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招商干部专业能力。
    优化深化企业服务。紧扣企业发展多元化需求,深化服务企业制度,打好惠企措施组合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策服务的精准度。进一步发挥新修订的科创“30条”、生物医药专项2.0版、优化营商环境7.0版等政策迭加效应,推进区级机器人专项产业政策修订,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深化“先投后股”创新改革试点,探索“先投后股+科创基金”联动接力模式,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提升企业办事的便捷度。全面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优化“全程代办”服务等机制,让产业项目“桩基先行”“拿地即开工”“单体竣工验收”等创新举措惠及更多企业,帮助重大产业项目解决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供给,加快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进度。
    (二)始终坚持科创驱动,以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主阵地建设。坚持科创功能引领,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坚持向科创要发展动力。聚焦科创功能提升,强化科创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坚持打好“大学牌”,持续提升环上大科技园、宝山复旦科创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环上大智能制造概念验证中心等首批验证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实验室基地吴淞材料实验室承接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任务,落地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通发展,扩大创新联合体试点范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激发科创主体创新活力。聚焦细分产业赛道领域,全面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年内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8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0%,新增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完成市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160项。
    坚持向存量要发展空间。聚焦产业园区品质和能级提升,加快推进低端产业、低效用地转型升级。创新土地盘活方式。聚焦存量低效产业用地,重点推进航发机械、丰明工贸等地块盘活,确保年内低效用地盘活1500亩以上。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坚持向开发强度要产出效益,引导轻生产、低噪音、环保型工业企业加快“上楼”,重点推进东久新宜等一批“智造空间”建设,持续提升经济密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1+5+X”布局,组建商业集团并推进专业化整合和规范化运营,推动国投、城建、文旅等新组建集团公司开拓新业务领域,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竞争力。加快区属国资重点地块转型,打造一批科创产业园区、社区商业综合体。发挥区属国有资本投资市场化平台功能,用好科创产业基金,助力区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坚持向服务要创新活力。创新科创服务体系,全面构建科创产业新生态,加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发展态势。强化科创人才支撑。以宝山科创人才港为重要载体,深入实施海内外揽才工程,优化“樱花卡”2.0版、人才公寓等服务供给,紧盯人才服务“关键小事”联办快办,高效解决科创人才安居、就医、子女教育等问题,让宝山转型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努力打造与科创中心主阵地相匹配的人才高地。优化科创金融服务。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提升“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能级,推动“科创+产业+金融”深度融合,鼓励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形成金融助力科创发展新格局。
    (三)始终坚持产城融合,以系统观念提升主城区功能品质。坚持产城融合、产业为先的发展理念,加快功能重塑和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建设更具品质的重大板块。加快重点区域“三箭齐发”,高标准、高品质建设重点转型载体和空间新地标,打造与大都市主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推进南大智慧城建设。双TOD片区深化与华润集团合作,加快推动15号线南大路站TOD与丰翔路站TOD形成联动开发,打造城市新地标。西南产业片区统筹推进重点产业载体建设、招商工作和功能品质提升,年内确保数智绿洲一期、科创之门、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投入使用,数智绿洲二期等项目实现结构封顶。加快南大中央公园等一批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年内实现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交付使用,姚湾路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邮轮滨江带建设。全力做好大型邮轮运营保障,强化邮轮总部带动效应,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邮轮运营总部基地。坚持“港城联动”,深化与招商局、上港等集团合作,加快推进长滩商业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海上世界”等项目实现开业运营,打造文旅商“一站式”度假目的地。加快推进吴淞创新城建设。统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城市新地标建设,同济路沿线片区加快建设183米超高层、150米高层等项目,年内实现特钢L型厂房北楼等项目竣工,海江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长江路沿线片区加快建设上大美院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18号线二期江杨南路站超级TOD、宝武CBR等一批重点功能性项目。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动宝武地块有序交地。开工建设高铁宝山站,深化与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合作,推动高铁宝山站与吴淞创新城整体协同、联动开发。
    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优化空间布局的支撑作用,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整体性提升交通服务能级。畅通向外“大动脉”。积极推进沪渝蓉高铁、沪通铁路二期等国铁建设,加快推进宝钱公路、S16蕰川高速、长逸路下匝道等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军工路快速路等一批交通工程基本建成、轨交18号线二期结构全线贯通。优化内部“微循环”。聚焦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优化调整10条公交线路,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900个公共(专用)充电桩,新建(更新)100个公交候车亭。
    打造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促进社会事业提质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和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通河中学等1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竣工,旦华实验学校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增5个普惠性托育点,托幼一体园占比达80%。深化与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外等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加快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联体建设,加快区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建设,确保大场医院二期等项目竣工投用。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提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做实做优家庭医生制度,不断扩大社区卫生“1+1+1”签约覆盖面。深入推进长护险,完善“智慧e保”“医保e助”平台建设,加强医保智能监管。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深入挖掘“五个百年”内涵,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持续擦亮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海樱花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更多文化惠民项目。加快文体设施建设,确保长滩音乐厅、区文化馆、杨行体育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投入运营,年内新建改建3条市民健身步道、4片市民球场、40个益智健身苑点。
    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第二轮上海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各级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深入实施“河湖长制”“片长制”“路长制”,完成马路河等10公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和5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推进南大北、真大等一批初雨调蓄设施建设,做好土壤修复治理,确保PM2.5、AQI优良率、“3+15”考核断面优Ⅲ类水体比例等指标继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持续提高市容环境满意度。启动新一轮美丽街区建设,年内建成9个美丽街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空间,新建各类绿地50公顷、绿道5公里、立体绿化3万平方米。持续规范集卡通行秩序,分区域、分时段落实禁限行。完成3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
    (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城市理念抓好民生保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和政府实事项目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统筹推进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和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精准实施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深化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站点建设,帮助2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按时安置率100%。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加快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年内新增养老床位4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20张,新建1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完成200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深化“银龄居家宝”“银龄e生活”等智慧应用,扩大“一键呼”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加大“两旧一村”改造力度。坚持将“两旧一村”改造作为改善居住条件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全面加速新一轮“城中村”改造,重点推进杨行东街村、顾村胡庄村等已开工项目建设,加快启动顾村星星村、谭杨村“城中村”改造,深化完善大场三星村、五星村和罗店老镇改造方案。全面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加快泗塘二村东块拆除重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吴淞东块旧里改造。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深化“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年内新开工区属动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新增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启动新一轮“美丽家园”建设,推进4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住宅修缮,稳步推进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工作。
    加大乡村振兴实施力度。以“三园”工程为抓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推动宝山月罗片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区级招商联动,引进一批文创、旅游、民宿等优质企业,促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强区级平台公司,统筹全区集体资产、资金和土地资源参与重点板块开发,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环境全面改善。加快推进第六批示范村远景村创建,着力推动“一脉五花”示范村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引领带动效应。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微更新、微改造,抓好长效管护,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成效,统筹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等形式,规范村级事务运行,为村级减负增能,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五)始终坚持补齐短板,以精细化思维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聚焦“美丽城区、便利城区、人文城区、平安城区”建设,下足“绣花功夫”,优化城市管理运维机制,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先试。聚焦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建设,充分发挥长三角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加快集聚一批链主企业和绿色低碳功能总部,引进培育一批碳核算、碳认证、碳金融等专业服务机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宝武等大企业优势,加快推进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宝武氢能园区等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聚焦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南大、吴淞等重点区域试点建设低碳实践区,引导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低碳改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能源配套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建筑等示范样板。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优化全程分类体系。
    深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治理,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度、智慧度和温度。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城市智慧运行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一网统管”迭代升级,加强数字底座体系化建设,推动数据动态更新和相互赋能,做强监测预警和智慧调度功能。聚焦安全、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深化智慧环保、加油站数字化安全监管等应用场景建设,力求在最低层级、用最短时间、花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社区治理学院引领作用,深化社区云、社区通等平台应用,加强基层治理载体建设,升级打造活力楼组3.0版,年内培育活力楼组1000个,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巩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成效,全面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以迎接中央督导为契机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持续做好信访维稳、风险防范、防汛防台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深入推动城市安全运行。聚焦事关城市运行的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抓住安全隐患动态清零这个有效抓手。坚持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整治制度、社区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创新举措,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厂中厂、园中园”、农村租赁房、燃气管网、危化品储运、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以查促改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抓住责任落实这个关键牛鼻子。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全面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织密织牢安全责任体系,通过滚动排查、闭环整改、法律责任反向告知等多种方式,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六)始终坚持效能提升,以刀刃向内决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带头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决策部署。
    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治引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升依法决策能力。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构建区、街镇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促进行政执法公平正义。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察、审计和财会监督力度。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积极对接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优化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容“一件事”服务场景,做深做实“免申即享”“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积极打造“智慧好办”宝山服务品牌,拓展“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打造线上线下“泛在可及”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化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  
    坚决守牢清正廉洁底线。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刻吸取教训,守好廉政底线。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一岗双责”机制,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优先保障转型发展、基本民生等领域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廉洁担当善作为,建设更高素质、更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伟大梦想,实干创造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焦“六大产业”当好“推动者”,聚焦“三箭齐发”当好“拉弓人”,聚焦“四个城区”当好“施工员”,加快建设“一地两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奇迹的宝山篇章,作出无愧于时代和宝山人民的新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