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渭城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稳经济、战疫情、保民生,全区经济韧劲持续向好,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27.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7.89亿元,增长4.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34%;第三产业增加值130.08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66%。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3.5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48%。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44.98亿元,比上年增加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9.44亿元,同比增长34.2%;销售产值360.98亿元,产销率达到97.71%。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集体企业0.71亿元,同比增长53.2%;股份制企业367.27亿元,增长3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利润总额22.5亿元,增长38%;利税总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9.7%。
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8户,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5.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939.05亿元,增长6.4%。全区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5.81万平方米,增长2.8%。其中,新开工面积260.06万平方米,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6%。
在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下降5.3%;占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9%。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1%。房屋施工面积246.65万平方米,增长9.94%;其中,新开工面积33.35万平方米,增长5.3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28万平方米,下降53.75%;商品房销售额7.12亿元,下降55.47%。
四、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单位)完成零售额11.82亿元,同比增长16.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21.4%;商品零售额20.37亿元,同比增长4.1%。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影响较大的中西药品类销售同比增长10.9%,通讯器材类销售同比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粮油类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6.2%和8.9%。
五、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55亿元,非税收入1.22亿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2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215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2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8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41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182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02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82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04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6407万元。
六、教育
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8所,专任教师1959人,在校学生2.9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44人,在校学生622人。普通小学7所,专任教师568人,在校学生10041人。
七、文化、旅游、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区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1个,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6个,公共图书馆1个。
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举办文化惠民、戏曲进乡村等展演99场。举办书法、绘画、剪纸类讲座30场;开展“文化云”展演20期,推荐文艺资助项目1个,甄选市级文艺精品项目13个(获批10个),出版《“盛世华章”喜迎二十大铸就新辉煌作品集》1套。组织开展非遗直播3场、非遗讲座1期,组织召开非遗文创产品研讨会和项目评审会,纳入区级保护名录2项,放映红色、科教类影片50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10万人次,全年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同比增长30%以上。
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都市文化休闲游”、“历史文物古迹游”、“红色主题品质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游客10万人次。设计“神兽护渭”“玉器四宝”“青铜四宝”及古诗词系列核酸贴、钥匙扣、纪念卡册等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好评。开展“五月旅游惠民月”系列活动,“5.19中国旅游日——渭城美景我来画”主题活动,让“诗”和“远方”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体育事业不断出彩。积极筹办“咸阳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立赛事筹委会,制定开闭幕式方案、竞赛秩序册,举办“百日倒计时”启动仪式,组织比赛场地改造提升、赛事赞助招商、节目排练等事宜。
全区共有医院26家,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共有床位数4641张,其中医院460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0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43人,注册护士3073人。
八、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3天,较上年减少53天。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标立方米,较上年下降20%;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36微克/标立方米,较上年下降8%;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92微克/标立方米,较上年上升3.4%;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6微克/标立方米,较上年上升14%。
全年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05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5元,比上年增加1833元,增长4.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03759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19117人,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17908人。
全区4个街办、56个社区,2022年12月末纳入城市低保1030户、1576人,人均月保障标准平均621元;特困人员救助27人,其中1人为集中供养人员,其余26人为分散供养人员;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74人次、发放救助金48.15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等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文化和体育资料来自区文旅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环境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城镇医疗、生育保险人数来自区医疗保障局;城镇工伤保险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