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大力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综 合 行政区域。全市下辖三区四县,乡镇(街道)126个。其中,8个乡、92个镇、26个街道办事处。8个乡均为少数民族乡,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公里【2】。 基层政权组织。年末全市有34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86 个居民小组,1143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10471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人口【3】。在户籍人口统计年度内,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户数159.23万户,户籍总人口503.8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2.63万人,城镇人口201.1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市辖区户籍人口152.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97万人,乡村人口35.23万人。迁入人口1.94万人,迁出人口2.89万人。 表1 2022年末泸州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户、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6.3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205.0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91%,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市辖区常住人口16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2万人,乡村人口45.2万人。 市场主体。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各类企业72790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9713户,私营企业62784户,外商投资企业293户;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实有个体工商户28699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99户。 经济总量。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60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30.67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993.68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49.0%和38.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2.0、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9:50.4:38.7调整为10.7:51.1:38.2。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45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GDP的比重为5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1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18.05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569.70亿元,增长2.0%。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9: 55.5: 39.6调整为4.9: 56.1: 39.0。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烟酒类比上年上涨1.4%,衣着类上涨3.5%,居住类【5】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下降0.3%,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 表2 2022年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就业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49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93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3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2%。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农作物种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14.3万亩,比上年增长1.8%。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85.7万亩,比上年增长2.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22.2万亩,增长4.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8.1万亩,增长10.1%;烟叶播种面积7.1万亩,增长2.9%。 农作物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30.2万吨,比上年下降2.3%。其中稻谷产量108.4万吨,比上年下降2.7%;高粱产量11.1万吨,下降2.4%;玉米产量61.9万吨,下降3.7%。油料产量13.0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油菜籽产量11.6万吨,增长8.5%。烟叶产量0.7万吨,比上年增长6.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4.4万吨,比上年增长3.2%。茶叶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9.6%。水果总产量32.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药材产量3.7万吨,比上年增长12.8%。甘蔗产量7.3万吨,比上年下降4.1%。 现代农业。全年改造提升现代经作标准化产业基地5万亩,全市累计建成55万亩现代经作标准化产业基地。新增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111家,省级示范场11家。古蔺县肉牛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叙永县糯稻现代农业园区、江阳区高粱油菜现代农业园区、纳溪区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林竹业生产。全年完成营造林7.72万亩,实施森林管护356.4万亩,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61.47万亩。争取到总投资6.23亿元的四川省赤水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叙永县和古蔺县。获批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40.8亿元。建成“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林业(油茶)园区”1个、省级竹林乡镇2个、6个现代竹产业基地、1个康养基地、8个竹林人家。深入推动森林防灭火常态化治理,接入重点林区视频监控73个、智能监测卡口160套,优化“专职、生态、兼职”三类护林员2648名,差异化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站(点)148个,全域排查整治森林火灾隐患1467个、“两重”隐患95个、林区输配电隐患445个。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415.4万头,比上年增长3.9%;年末生猪存栏259.2万头,比上年下降2.8%;牛出栏7.9万头,比上年增长4.0%;羊出栏55.1万只,比上年增长2.3%;家禽出栏4067.5万只,比上年减少0.2%。肉类总产量39.6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猪肉产量30.4万吨,比上年增长2.6%;牛肉产量9894吨,增长4.5%;羊肉产量8654吨,增长4.8%。禽蛋产量5.2万吨,比上年增长5.7%。 渔业。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334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投放鱼种量1.3万吨,较上年增长3.1%;水产品总产量10.7万吨,较上年增长5.3%;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3.3亿元,较上年增长8.9%。 水利建设。截至2022年12月底,年末全市累计建成水利工程达35.15万处,其中,水库455座(水利水库428座、电站水库27座)、水电站161座、城乡集中式供水工程1554处、泵站847处、水闸14座、塘坝2.40万座、窖池1.98万座、机电井30.47万眼。全年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总量13.44亿立方米,实际供水量11.97亿立方米。年末规模以上灌区121处,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12千公顷,耕地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62.69千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21.45千公顷。堤防总长度达到213.58公里,其中达标堤防178.37公里。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工业生产。全年工业增加值93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5%,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3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8.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6.4%,私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2.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7%。 从重点行业看,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酒的制造业比上年增长8.1%、化工行业下降10.4%、机械行业下降2.0%、能源行业增长16.6%。五大现代产业比上年增长7.3%。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60种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32种产量累计实现增长。其中,化学药品原药比上年增长388.7%,钢材增长48.1%,石油钻井设备增长28.7%,电子元件增长26.8%,服装增长13.9%,钢化玻璃增长13.1%。 工业经济效益。2022年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764户,产品销售率92.6%;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酒的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433.4亿元,增长17.1%;亏损面7.3%,扩大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4亿元,增长3.7%;资产负债率49.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31.3%,上升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15.5%,上升1.1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69.3元,同比减少2.6元。 表3 2022年1-12月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
表4 2022年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建筑业。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46户,有工作量企业538户,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41.36万人。全年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总产值1824.10亿元,比上年增长9.2%。 服务业。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9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8.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下降6.4%,金融业增长5.3%,房地产业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民间投资【9】比上年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6.4%。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10】比上年增长17.1%;产业投资增长24.8%;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4.1%;其他投资增长20.3%。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6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43.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14.7%,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1.7%。 表5 2022年泸州市分行业投资增长速度 | | | | 农、林、牧、渔业
| | 房地产业(含房地产开发)
| | 采矿业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制造业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建筑业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 批发和零售业
| | 教育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住宿和餐饮业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金融业
| |
|
|
房地产开发。年末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18户,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8.93亿元,比上年下降18.6%,其中住宅投资234.26亿元,比上年下降18.0%。商品房施工面积220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5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7%。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94.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3%,其中住宅445.9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8%。商品房竣工面积241.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8.2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4%。 商品房销售【1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51.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16.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商品房销售额468.37亿元,比上年下降21.2%。其中住宅销售额358.6亿元,比上年下降22.7%。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市场【1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41亿元,比上年增长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3.01亿元,增长3.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5.3%;餐饮收入127.72亿元,下降11.2%。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1214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980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234户。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1.2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645.25亿元,增长9.2%。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化妆品类增长1.7%,金银珠宝类增长28.8%,日用品类增长29.3%,书报杂志类增长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中西药品类增长9.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4%,通讯器材类增长13.0%。 表6 2022年泸州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分类
旅游发展。纳溪区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合江县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纳溪区大渡口镇被评为天府旅游名镇,合江县尧坝镇白村被评为天府旅游名村,江阳区董允坝伞乡景区分水油纸伞系列评为天府旅游名品。江阳区茜草街道桂圆林社区等5个村(社区)入选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纳溪区天仙镇等5个单位评为第二批酒城文旅融合发展镇。年末有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级1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年末有星级旅游饭店17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5家。旅行社39家,其中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4家。国家乙级旅游民宿1家,天府旅游民宿1家,酒城旅游民宿3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35家。 宣传营销。广泛借助高铁站、高速天桥、城区天桥等优势资源投放泸州文旅形象画面。开展与中新网、国际在线等重要网络平台合作。组织前往成都、重庆、昆明等地开展泸州文旅主题推介活动。举办合江荔枝节、张坝桂圆文化节等10余个旅游节庆活动。成立“泸州文旅抖音联盟”。拍摄“文旅局长说文旅”视频8期,其中,携手泸州城市宣传官川香秋月(吴秋月)拍摄的“文旅局长说文旅”点赞量突破14万,播放量超过500万次。甄选推荐分水油纸伞、先市酱油等5种特色旅游商品申报第二届天府旅游名品,其中分水油纸伞入围第二届天府旅游名品名录。组织特色旅游商品参加2022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得2金2银9铜。 六、对外经济 自贸区。全年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新形成创新成果50项,“同址同业主体变更登记承诺制”“企业分支机构登记便利化改革”“综保区一线进区货物‘即到即入’创新模式”“长江内河口岸‘极简通关’模式”4项创新成果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第六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截至2022年底,累计形成创新成果439项,其中,全国推广、表扬7项,全省推广27项,全市推广99项。泸州综保区“双破百”,进出口额突破百亿,达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5%,排名全国第90位。跨境电商综试区业务指标呈现跨越式增长,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进口粮食突破百万吨大关,达104.65万吨、比上年增长35.8%,稳居长江上游港口第一位。泸州中欧班列纳入图定班列,全年开行11列次。 进出口贸易【13】。按人民币计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8.4%。其中,进口额77.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出口额114.43亿元,增长63.8%。 招商引资。成功引入香港理文(泸州)造纸产业链、澳门百力(泸州)高端白酒生产基地、广东珠江云峰(泸州)白酒生产线、浙江合盛硅业(泸州)铜箔生产基地等项目。全市新履约市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679.9亿元;新签约产业项目211个,投资总额1575.7亿元,其中,新签约工业项目138个,投资总额1229.1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家,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元,其中FDI(外商直接投资)4437万美元、同比增长109.8%。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机动车。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152辆,新能源汽车10359辆。年末机动车登记数98.68万辆,其中大型汽车1.83万辆,小型汽车54.44万辆,摩托车41.44万辆。年末实有驾考中心4个,驾校79家,年末累计核发机动车驾驶证8.15万人。 公路建设。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0186.2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里程574.66公里,一级公路191.41公里,二级公路893.83公里,三级公路267.46公里,四级公路17309.68公里,等级外公路949.16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111.97公里(其中普通国道655.19公里),省道940.12公里(其中普通省道822.24公里),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18134.11公里。 公路运输。年末全市公路运输营运车辆数20755辆(不含市内公交和出租车),其中客运车辆1852辆,货运车辆18903辆。客运线路575条(不含城镇公交线路),其中跨省线路89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1976.31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4.19亿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8810.66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27.75亿吨公里。 港口业务。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已建成6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和40万平米集装箱堆场,具备集装箱25.5万标箱吞吐能力。拥有经营性货运码头16座,生产性泊位4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27个,近洋航线3条,内河航线6条,铁水联运班列11条。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17.81万吨,其中出港295.1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9.03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0.6%。 水路运输。内河航道里程926.54公里,其中七级及以上等级航道里程340.1公里。年末民用运输轮驳船196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2097.49万吨,比上年增长4.1%;货物周转量243.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1%;旅客运输0.54万人,比上年下降38.3%;旅客运输周转量3.2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4.2%。 铁路运输。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306公里,其中货运铁路运营里程265公里(含专用线),客运铁路运营里程41公里。全年铁路货物运输量513.42万吨,比上年增长4.6%;货物运输周转量41262.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5%;铁路客运量236.13万人,其中泸州站214.38万人,泸县站21.75万人。 航空运输。年末云龙机场通航城市达49个(通航点51个),共保障各类飞行起降14846架次(其中运输起降14708架次),全年旅客吞吐量(客运人次)124.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722.2吨。正式迈入全国民航中型机场行列,全国机场排名提升至第58位(2021年第59位)。 公交运营。年末城镇公交线路(包括县城、农村乡镇有固定停靠点)326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46条;公共交通汽车营运车辆(包括农村班线公交)1915辆,其中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234辆;城市公交汽车运营线路总长度2806公里,城市公交专用道152.2公里。全年公共交通汽车客运总量(包括农村公交)18739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6699万人次。 邮政业务【14】。年末全市有邮政局(所)251个,快递企业47户(含异地法人在泸分支机构)、备案营业网点1174余个。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4.67亿元,比上年下降0.7%;完成业务总量14.80亿元,增长3.1%。全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6.76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完成快递业务量6955.4万件,增长3.9%。 通讯发展【15】。全年电信业务总量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电信业务收入39.1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87.17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43.6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5.28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429.93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418.39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6.12万户,互联网宽带电视用户(IPTV)169.75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5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07.97亿元,国内增值税32.66亿元,企业所得税27.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71亿元,其中教育支出87.20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94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1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3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56.43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7.67亿元,城乡社区支出27.06亿元,农林水支出63.42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0.50亿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18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5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6.60亿元。
金融体系。引进金融机构1家。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49.27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21.52亿元,同比增长12.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52.64亿元,同比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3080.0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32.24亿元,同比增长7.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940.93亿元,同比增长19.3%。
表7 2022年末泸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证券交易【16】。年末在泸证券公司9家,所属营业部10个。股票有效账户数68.17万户,比上年增长7.0%。持有股票市值1856.78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全年证券成交总额为5292.33亿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股票基金成交3196.63亿元,比上年下降8.2%。证券公司营业收入1.73亿元,比上年下降17.2%;利润总额0.72亿元,下降25.4%。 保险业务。年末在泸市级保险分支公司42家。全年保费总收入97.96亿元,比上年减少0.3%。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7.79亿元,比上年增加8.2%;寿险公司保费收入70.17亿元,比上年减少3.2%。全年保险赔付30.15亿元,比上年减少2.9%。全行业共提供保险保障7.28万亿元,交纳税收(不含个税)2.14亿元,个人所得税4600余万元,代收代缴车船税1.62亿元。年末全市保险从业人员1.38万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学前教育。全市幼儿园【17】685所,在园幼儿12.44万人,专任教师6579人。其中城区幼儿园181所,在园幼儿3.80万人,专任教师2513人。公办幼儿园213所,在园幼儿6.75万人,专任教师2857人。其中城区公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1.81万人,专任教师803人。 义务教育。全市小学194所,教学点377个,在校学生29.59万人,招生4.58万人,毕业生5.59万人,专任教师1.78万人,教职工1.55万人。初级中学185所,在校学生18.83万人,招生5.64万人,毕业生7.38万人,专任教师1.40万人,教职工1.6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48.4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专任教师174人,招生888人,在校生4440人,毕业生1210人。 高中和中职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9所,专任教师6895人,招生3.61万人,在校学生11.13万人,毕业生3.3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招生2.82万人,在校学生7.81万人,毕业生1.91万人,专任教师2637人。 高等教育。全市有普通高校【18】8所,招生4.34万人,在校学生10.56万人,毕业生2.23万人,专任教师3891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1318人,在读学生3510人,毕业生773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5713人,在校学生2.20万人,毕业生5646人;非全日制本(专)科招生2.44万人,在读学生6.29万人,毕业生1.27万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48人,招生1588人,毕业生1844人,本专科在校生6600人。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共有考生5.62万人,报考普通高等院校考生3.84万人(普通类应届高中毕业生3.38万人,普通类往届高中毕业生0.46万人),报考对口高职考生1.78万人。普通高等院校考生中文科考生1.78万人,理科考生2.06万人。本科上线1.92万人,其中一本上线0.72万人,一般本科1.2万人。共被普通高校录取4.98万人,录取率88.6%,其中本科录取2.14万人。 社会化考试。全市共有成人高考考生1.72万人,比上年减少12.7%。其中高起专、本考生0.82万人,专升本考生0.9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人数1.6万人,报考3.8万科次。非学历考试中,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36万人,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2.98万人,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1.48万人。 科学技术。2022年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个,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新增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4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84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08项,同比增长20.4%。合同成交金额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5 %,居全省第三。 商标注册。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44589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3件、地理标志产品13件,地理标志商标17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健康 文化产业【19】。年末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156家,其中文化制造业52家,文化批发零售业24家,文化服务业80家。2022年营业收入128亿元,下降0.9%;利润10.1亿元,增长12.8%。全年电影票房收入5411.8万元。 文化资源。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美术馆2个,城市书房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6个,村(社区)文化室1486个。全市图书馆总藏量221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178万册。音视频资源总量22.4万小时,电子文本、图片文献资源年总量67.9TB,少儿文献37.98万册。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05.7万人次。全市建成21个城市书房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免费向市民提供自助图书借阅服务。市图书馆通过“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验收。现有国家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泸县龙舞之乡、纳溪民歌之乡),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5个。组织开展“醉美泸州百姓舞台”“全民阅读”“万人赏月诵中秋”等文化惠民活动560余场次。高质量举办泸州市第十二届群众文化旅游艺术展示活动,疫情期间筹划组织系列节目“艺”起“泸”力---线上演唱会、线上音乐诗会、线上群众大舞台等系列活动,用以“艺”战疫的方式,通过有温度、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 文化服务。全年创作戏曲、歌曲、舞蹈、美术等艺术作品400余件。其中,川剧《潮起大江》获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于12月16日在成都首演。川剧《赤水河畔》受邀作为“七一”献礼首场演出剧目,在重庆市参加第五届川剧节并亮相四川省第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所荣获的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实现“泸州河”川剧艺术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川剧《战友情》作为全省唯一剧目受邀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省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送你一朵小梅花”——中国戏剧小梅花专场演出活动,以川剧艺术讲述红色故事,登上全国舞台宣传泸州城市品牌,并荣获我省第一朵“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 文脉传承。泸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以上5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9人。建立了1个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1个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龙文化(泸县)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项目列入四川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油纸伞、仙市酱油、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广电传播。持续推进“高清泸州•智慧广电”建设,不断完善8个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开通7套市县高清频道,实施区县广播电视节目有线传输全域全覆盖运行维护工程,实现本地有线电视节目全供给。推进5G“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智慧广电社区(乡村)建设工程。完成2个中省补助广播电视建设项目,建成“广电千兆5G智慧社区”省级示范点20个,整体改造100个村广电网络,全面提升我市广播电视15个营业厅和54个公共服务网点建设,提升泸州市应急广播直播间,持续完善7个区(县)级应急广播村村响平台,实现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全覆盖,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光纤网络覆盖,实现城区覆盖100%、农村全域覆盖率87%,构建智慧广电传播体系。持续实施15664个自然村“户户通”和应急广播运行维护工程,构建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智慧广电传输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年末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有效端口客户17.84万户,有效互动数字电视客户8.7万户,广播电视互联网有效客户4.69万户,广电手机客户(5G号卡)250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体育发展。成功举办泸州市第八届运动会,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高质量承办2022年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球比赛。全市累计建成各类体育场地14441个,体育场地总面积908.8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3平方米。体育馆7个,体育场6个,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6人。参加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奖牌96枚,其中金牌35枚。体育彩票销售站点301个,体育彩票销售完成4.54亿,任务完成率133.9%。 医疗设施建设。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综合楼、泸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诊疗综合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一期)已竣工投用,川南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镇、村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共完成35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306个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泸县中医医院、古蔺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泸州锦欣妇产医院、合江精神康复医院、叙永安民医院、江阳区通滩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全市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17家(其中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10家;三甲保健院1家;三甲疾控中心1家),二级甲等医疗机构7家。 医疗卫生资源。年末全市开业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4513个,其中医院144个、基层卫生机构43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8个、其它卫生机构11个。在医院中,综合医院87个,中医医院24个,专科医院3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健康教育所(站、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监督机构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2个,卫生院108个,村卫生室3074个,门诊部2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64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4961人,比上年增加12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588人,比上年增加399人;注册护士16647人,比上年增加506人。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736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7310张,基层卫生机构床位数950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56张。 医疗卫生服务。全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2295.16万人次,其中门、急诊2163.06万人次,年入院人数111.27万人,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38个,常住人口签约269.92万人,全年健康体检152.68万人,老年人体检人数50.45万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61%,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39.31万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2.21万例。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达98.29%,建立艾滋病抗体检测确证实验室4个、筛查实验室32个、快速检测点217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19/10万、2.39‰、3.9‰,宫颈癌筛查66048人、乳腺癌筛查65459人。 人口生育。2022年自然年度人口监测共出生25876人,出生率6.2‰。其中,一孩出生13682人,二孩出生9297人。死亡38319,死亡率为9.2‰。人口自然增长率负2.99‰,出生人口性别比【20】108.73。育龄妇女87.0万人,已婚育龄妇女51.82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长江二桥及连接线工程跨江主桥钢桁梁、东连接线施工完成,东、西引桥有序推进;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主塔、南连接线完工,钢箱梁吊装、南引桥等工程正常推进;二环路高新区段城南立交完成,盘山河大桥、酒谷大道互通立交等节点工程加快推进;二环路千凤路段除安宁大道跨线桥、七一互通外基本完工;茜草滨江路、柏云路、先锋路、观溪路、沱江新城和丰场周边道路等工程建成投用;茜草片区市政道路(西区)、泸州高铁站西北片区道路等工程加速推进;滨江路挡墙(二期)、二道溪-城东截污干管连接线等工程开工建设;持续推进泸州市龙透关大桥及连接线、茜草滨江绿地生态修复提升等工程前期工作。 住房保障。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2022年通过多渠道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2套,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450户,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747户。 居住品质。年末累计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5座,处理能力33万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7.01%;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3座,处理能力10.3万立方米/天,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94.37%。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7座,处理能力6.38万立方米/天,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6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已建成开放泸州港绿地生态修复等项目,新增绿地92.55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842.60公顷,绿地率达到39.3%,新增公园1个,新增公园绿地16.71公顷,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2平方米。全市已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百强中心镇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1个,全市中国传统村落增至32个、省级传统村落增至75个。 生态环境。截至2022年底,第一、第二轮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国家移交、省级自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等问题整改完成率97.9%。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9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0.8%。主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0.6微克/立方米。降水酸雨频率19%,降水pH值范围为4.34~7.25,总均值为5.79;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92.3%,长江泸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总平均值52.6分贝(昼间)。 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9.2℃,其中市辖区19.4℃。最高气温44.2℃,其中市辖区44.2℃。最低气温0.1℃,其中市辖区0.6℃。年平均相对湿度76.0%,其中市辖区75.5%。全年日照时数1380.8小时,其中市辖区1355.8小时。全年降水量951.7毫米,其中市辖区992.4毫米。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71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231元,比上年增长4.9%;人均经营净收入6833元,增长4.0%;人均财产净收入2560元,增长5.2%;人均转移净收入8447元,增长5.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010元,增长3.7%。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0411元,比上年增长3.1%;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657元,增长3.6%;人均居住支出4928元,增长3.9%;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229元,增长4.5%;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222元,增长5.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460元,增长0.7%;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191元,增长7.4%;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913元,增长2.9%。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9%。
农村居民。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8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319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经营净收入7225元,增长6.4%;人均财产净收入353元,增长6.7%;人均转移净收入445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52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168元,比上年增长3.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028元,增长4.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107元,增长4.5%;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68元,增长4.1%;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793元,增长5.2%;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47元,增长3.3%;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87元,增长5.8%;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353元,增长4.7%。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9%。 表8 2022年泸州市城乡居民收支及增长速度
养老保险。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21】参保人数【22】299.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4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90万人(参保职工69.89万人,离退休人数41.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14万人,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7044元,比上年增加739元,增长2.8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3万人(参保职工8.71万人,离退休4.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76万人(非待遇领取人数108.3万人,待遇领取人数67.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0万人。 全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221284万元,比上年增加235399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收入622210万元,比上年增加56635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205245万元,比上年增加112965万元,其中发放养老金1364971万元,比上年增加42408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6990万元。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基金总收入153436万元,比上年增加16568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55510万元,比上年增加26083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74543万元,比上年减少2371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20613万元,比上年增加4274万元。基金总支出99991万元,比上年增加5635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98479万元,比上年增加6048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66886万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35.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8万人,其中女性16.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1万人。全市有2400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9142名城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提供失业保障。失业保险金月标准达到1576元。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23512.58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22726.94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33554.19万元,比上年增加18937.57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8426.99万元,支付稳岗补贴9615.4万元,惠及6698家次参保单位,支付一次性扩岗补助212.6万元,惠及525家次企业,支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916.35万元,惠及6397家参保单位。年末城镇失业基金累计结余18555.95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其中农民工21.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9万人。全年有3426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末减少396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3889万元,比上年增加1164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3747万元,比上年增加1378万元,计划内征收13306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7949万元,比上年减少206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6093万元。 医疗保险。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8.23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27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7.79万人,其中女性17.44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398.96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54476万元,比上年增加32284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61906万元,比上年增加8639万元。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22146万元。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92228万元,比上年增加32420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364584万元,比上年增加2971万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53934万元。 住房公积金保障。全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开户单位448家,实缴单位341家;新开户职工3.04万人,实缴职工27.85万人;新增缴存47.58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年末缴存余额144.68亿元,缴存总额383.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58%、14.18%。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4.44亿元,业务支出2.19亿元(其中支付职工利息2.02亿元),实现增值收益2.25亿元,年度增值收益率1.66%。全年提取住房公积金9.86万人30.53亿元,其中住房消费提取占比77.25%。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0.37万笔13.29亿元,支持职工购建房39.56万平方米。职工贷款笔数中,首次申请贷款占95.26%,中低收入家庭占97.38%。 职业培训。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4个、市级9个,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省级12个、市级35个。全市累计共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15名,天府工匠获得者6名,天府卓越工程师获得者1名。职业培训机构73个,在校生1.92万人。技工院校4所,招生1613人,在校生4046人,毕业生931人,教职工916人。专业技术人员13.70万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69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6.82万人。全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4.2万人次,补贴资金3380.73万元。全市创业培训4743人,发放创业培训补贴448.66万元。 社会救助。年末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19万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5万人,其中残疾人0.5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0.8万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92万人,其中残疾人4.38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00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00元/人/月。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910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810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650元/人/月。全年救助农村特困人员2.47万人,救助城市特困人员0.61万人。 应急管理。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1起,死亡103人,受伤14人。发生火灾事故2914起,受伤人数5人,死亡人数10人。全年受灾人口41.19万人,紧急安置人口0.07万人,因灾死亡0人,因灾发放救济25.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461.95公顷,绝收面积3087.08公顷,倒塌房屋8间,直接经济损失28.65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统计年鉴—2023》为准。公报中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余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分项相加与合计略有误差。本公报中未特别注明基期增减幅度的计算均以2021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个别指标基期数据有修订,增减幅度以此公报为准。 [2]行政区域面积来源于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时间2017年9月,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3]市辖区包含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7-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4]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制度,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的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初步核算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的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最终核实数。 [5]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等价格。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相关指标按本年在库规模以上企业可比口径进行统计。 [7]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服务业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服务业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服务业法人单位。 [8]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含农户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农户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2022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作要求,省、市、县均不公布投资总量。 [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0]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公报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1]商品房销售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建商品房销售,不包括二手房交易。 [1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主要从事实物商品交易的网上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 [13]2017-2022年数据采用海关部门口径。 [14]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5]通讯发展2022年按照实际出账用户口径统计。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6]证券相关指标按本年在营业企业、有效账户可比口径进行统计。 [17]幼儿园数量含公办和民办。 [18]普通高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成人高等学校。 [19]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和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 [20]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 [21]基本养老保险,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2]参保人数含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行政区划、基层政权组织、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户籍人口、机动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市场主体数据、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就业形势、养老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业培训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物价水平和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现代农业、渔业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林竹业生产数据来自市林业竹业局;水利建设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旅游、文化及广电传播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电影票房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泸州海关;自贸区数据来自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公路建设和运输、港口业务、公交运营、航空运输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讯发展数据来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证券、保险交易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泸州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泸州银保监分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育体育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和人才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住房公积金保障数据来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城市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数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气候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