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我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努力恢复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趋势,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
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456.66万元,同比增长1.6%(以202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8668.5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115.79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672.33万元。
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万元,同比增长3.9%。
第二产业降幅较大,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1.97%;第二产业比重为35.78%;第三产业比重为42.25%。三次产业比由同比23.55:31.62:44.83转变为21.97%:35.78%:42.25%。
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687万元,超出年度固定资产目标任务的6.18%。
三、工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7514.98万元,同比增长40.94%。完成工业增加值3381.74万元,同比增长4.94%。主要产品产量:汽车与摩托车修理65.94万元;4.4MW光伏发售电量1350.11万千万时,生产自来水73.95万吨。
四、农牧业
全县完成农牧业总产值11130(现价)万元,同比增长4.1%;农牧业增加值8996.04万元(现价),同比增长4%。全年出栏各类牲畜4.9936万头只,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0.5959万头只;全年牛奶产量1835.76吨、肉类产量2591.36吨。
五、贸易业
全年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2.6万元,同比增长0.97%。其中:城镇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47.6万元;乡村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5万元。
六、财政、金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119万元,同比增长 30.18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 975 万元,非税收入完成 2144万元,具体项目完成如下:增值税696万元,同比增长37.82%;企业所得税16万元,同比增长77.78%;个人所得税136万元,同比增长 14.29%;资源税完成5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51万元,同比增长70%;印花税11万元,同比增长175%;房产税22万元,同比增长22.22%;城镇土地使用税2万元,同比增长100%;土地增值税1万元,同比下降 100%;车船税22万元,同比增长10%;耕地占用税12万元,同比增长100%;契税1万元,较上年无变动;专项收入 153万元,同比增长80%;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70万元,同比增长 900%;罚没收入209万元,同比增长6.0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07万元;同比增长7.8%;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05万元,同比下降7.89%。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计124432万元,同比下降13.25%。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223万元,同比增长4.9%;公共安全支出4402万元,同比增长3.07%;教育支出8943万元,同比下降 62.06 %;科学技术支出5万元,同比增长2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45万元,同比下降4.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756万元,同比下降9.15 %;卫生健康支出 6783万元,同比下降3.44%;节能环保支出4124万元,同比下降82.03%;城乡社区支出5831万元,同比增长 170.83 %;农林水支出 35008万元,同比下降 5.26%;交通运输支出完成3523万元,同比增长72.53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770万元,同比下降37.3%;住房保障支出 5890万元,同比下降24.2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637万元,同比增长683.87%;其他支出10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33万元,同比增长 282.76%;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2万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5亿元,同比下降42.1%,各项贷款余额8.32亿元,同比增长46.5%。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公路通里程2701.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3.4公里,国道299.7公里,省道318.5公里,县道166.856公里,乡道665.324公里,村道923.693公里,专用道13.765公里;客运站5个,三级站1个,五级站4个,客车3辆,县内客运量0.108万人。
全县邮政局(所)4个,其中:城镇1个,农村3个;邮政业务总量122.5万元;全县电信局(所)2个,其中:城镇2个;电信业务总量1500万元(含移动、联通及电信);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171户,其中,移动用户为721户,电信用户为1400户,联通用户为50户;移动电话用户11828户,其中:电信用户3900户,移动用户3000户,联通用户4928户;全县互联网用户5261户,其中:电信互联网用户2500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61户,联通互联网用户200户。
八、环境保护和林业
环境监测情况。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优良率为96%。
全县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用水总量209.5万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在500万立方米指标之内; 9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环保及公益林管护。天然林管护面积17.81万亩,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15.2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0.7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所,其中:幼儿园7所、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县县内在校生2711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数787人、小学1596人、初中328人)。全县共有各类学校教职员工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专任教师中初中26人,小学70人,幼儿园4人)。政府临聘幼儿园教师48人,后勤128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2.56%。
全县共有地震观测台站2个。
十、文化旅游和卫生
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单位3个,其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1个、文化馆1个、广播覆盖率97.53%,电视覆盖率98.2%。
全县有3A级旅游景区1处;全年来县旅游人数0.79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14.06万元。同比增长20%。
全县卫生机构 8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级医院 1 个,乡镇卫生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卫生职工总人数14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人(含执业和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89人),其他人员29人,全县共有病床70张。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全县人口出生率15.4‰,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10.8‰。
年末常住人口14796人,其中:男性人口7649人,女性人口:7147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7.04;城镇常住人口8845人,农村人口5951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城镇新增就业1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4%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506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53人,同比增长23.79%;参加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6人,同比下降3.13%;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127人,同比下降0.6%;参加工伤保险4929人,同比增长143.77%;参加失业保险733人,同比增长4.27%。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3721人,同比增长8.38%;参加生育保险1364人,同比增长1.1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24人,同比增长1.86%;
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0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1人,发放低保金750.8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67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81人,发放低保金2641.68万元;全县共有收养性单位数4个,供养人数49人,年需供养资金83.18万元。
全县有脱贫户1683户,5219人;边缘易致贫户95户,230人。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79元,同比增长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669元,同比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93元,同比增长6.9%。
资料来源:
公报中林业、环保和水利数据来自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管委会;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文化、广播、旅游数据来自县文体旅游和广电局;卫生、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县卫健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扶贫数据来自县乡村振兴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果洛州人民银行;邮政数据来自州邮政局;电信数据来自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余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