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62|回复: 0

[青海] 2022年格尔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 08:4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7

    主题

    48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828
    发表于 2024-1-9 15: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10 08:48 编辑

    2022年格尔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疫情反复冲击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总体呈现承压稳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格尔木地区生产总值446.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27.63亿元,同比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95亿元,同比下降1.8%。三次产业比重为1.8:73.4:24.8。人均生产总值20.03万元,比上年增长8.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0万人;乡村人口2.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6万人。城镇化率89.96%,较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据公安部门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报表显示,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50019户,总人口139758人,比上年末增加1074人,其中,城镇人口130869人,城镇化率93.6%。户籍男性人口70507人,较上年增长0.5%;女性人口69251人,增长1.0%。少数民族人口35925人,增长1.2%,其中,蒙古族3606人,增长0.5%;藏族7597人,增长0.6%。户籍人口出生率7.1‰,比上年降低1.4个千分点;死亡率2.9‰,比上年降低1.1个千分点。计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年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4万人次。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08亩,比上年减少1150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012亩,减少359亩;青稞播种面积1978亩,减少481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222亩;豆类播种面积5亩,减少1亩;薯类播种面积280亩,增加78亩;杂粮播种面积1733亩,减少165亩。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3697亩,比上年减少2589亩。其中,油料播种面积2413亩,增加325亩;蔬菜及食用菌9073亩,增加282亩;瓜果类播种面积313亩,增加19亩;中草药材(枸杞)90900亩,减少2972亩;其他农作物998亩,减少243亩。


    年末草食畜存栏33.48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14.5%。其中,牛存栏4.93万头,增长14.9%;羊存栏25.24万只,增长13.3%;生猪存栏1.59万头,增长7.7%;家禽存栏1.73万只,增长43.4%。年内出栏18.2万头(只),增长6.0%。其中,牛出栏1.32万头,下降4.4%;羊出栏12.41万只,增长8.8%;生猪出栏2.83万头,下降8.0%;家禽出栏1.63万只,增长2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长1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9.0%,国有企业增长3.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7个行业中,5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1.2%,比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统计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9.12亿元,增长80.0%;实现利润总额413.46亿元,增长403.2%;实现税金总额74.42亿元,增长153.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36.15元,比上年减少18.2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6.78元,减少7.2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9%,提高39.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5.2天,比上年增加10.0天。


    全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3%。注册地在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在库建筑企业28家,增长2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0.6%,一般性工业投资增长52.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8%;民间投资下降1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9.6%。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5%;办公楼和其它工程投资增长216.6%。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9亿元,比上年下降6.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6.57亿元,下降2.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1%;饮料类下降7.2%;烟酒类下降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1.6%;化妆品类下降11.4%;日用品类下降25.6%;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0.2%;书报杂志类下降5.0%;中西药品类下降45.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8%;汽车类下降29.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6%。其中,出口值2.00亿元,增长318.6%;进口值0.17亿元,增长14.7%。

    七、服务业
    公路通车里程34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166公里。年末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07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77.10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1189辆。

    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0.67亿元,比上年下降19.4%,函件业务2.96万件,下降39.0%,快递业务收入0.27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完成寄递业务量1033.06万件,增长4.6%。全年全市电信营业收入3.18亿元,增长6.0%。年末电话装机8.33万户,增长7.6%;移动电话37.86万部,增长12.2%,其中,4G电话17.85万部,下降5.1%;5G电话20.04万部,增长43.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2.54万户,增长16.2%。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完成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7.86亿元,比上年增长59.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4.37亿元,增长41.2%。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29亿元,下降22.3%;企业所得税5.59亿元,增长331.8%;个人所得税0.36亿元,下降0.1%;资源税4.95亿元,增长52.7%;城镇土地使用税0.35亿元,下降10.6%;契税0.23亿元,下降33.6%;城市维护建设税4.47亿元,增长70.0%。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6.1%;科学技术支出下降94.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82.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45.6%;住房保障支出下降14.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9.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08.24亿元,同比增长41.1%,比年初增加118.8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75.89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年初增加23.5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69.94亿元,同比增长80.4%,比年初增加75.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6.86亿元,同比下降0.1%,比年初减少0.11亿元。在各项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27.19亿元,同比增长14.4%,比年初增加3.42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为159.67亿元,同比下降2.2%,比年初减少3.53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09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3.92亿元,下降2.3%;财产险保费收入2.17亿元,下降13.4%。全年保险赔付额1.12亿元,比上年下降20.9%,其中,人身险赔付额0.42亿元,下降7.2%;财产险赔付额0.70亿元,下降27.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65所(公办学校51所)。其中,幼儿园31所;小学14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级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43412人,其中,幼儿园及附设学前班在校生8307人;小学19030人;初中8645人;高中3835人;职业技术学校3595人;特殊教育56人。全市教职员工共3109人,其中,专任教师2640人。

    全年全市新申请专利227件,授权专利354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申请28件。实施省级科技项目9个,补助资金1200万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培育科技型企业4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启迪清源公司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年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2个,文化活动公园3处,大型文化广场7处,会展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2个,农(牧)家书屋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42个。全市拥有专业歌舞团1个,演艺经纪公司1家,音乐、舞蹈、文学等文化协会9个,夕阳红老年艺术团1个,书画工作室13个,花儿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队10个,艺术工作室19个。电视有线播放节目164套、无线节目15套,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9.7%。全年藏书量7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全年出版杂志6期、印刷6000册;报纸295期、订阅量83.81万份、发行量147.50万份。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6.3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1.7%。旅游总收入17.37亿元,下降46.4%。星级饭店16家。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2家,其中,综合性医院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公共卫生监督机构1家,中心血站1家,药品管理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4家,卫生院分院及门诊部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民营医院7家,村卫生室65家,个体诊所33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71人,其中,医师873人,注册护士1063人,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5人。床位数1815张,其中,综合医院747张,妇计中心30张,乡镇卫生院3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1张,民营医院554张,诊所118张。
    年末全市体育企业44家,体育协会29家,体育场馆1个。国家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10人。2022年选派335名运动员参加了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青少年组12个项目,成人10个项目。荣获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20枚;累计荣获全省前八名73个奖项。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233万元。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5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3155元,增长5.3%;人均经营净收入4356元,增长4.0%;人均财产净收入563元,增长3.0%;人均转移净收入461元,增长2.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23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7203元,增长5.2%;人均经营净收入2580元,增长3.3%;人均财产净收入595元,增长2.9%;人均转移净收入346元,增长2.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6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457元,增长4.4%;人均经营净收入16507元,增长5.4%;人均财产净收入348元,增长4.7%;人均转移净收入1254元,增长4.6%。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61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42元,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21元,增长5.2%。
    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784人,比上年末增加2810人。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524人,增加342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60人,减少614人。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102人,增加1182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373人,增加1275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7729人,减少93人。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079人,增加3699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296人,减少53人。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839人,增加1991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1574人,增加1235人。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8476人,比上年末增加444人。
    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12户、1508人。其中,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55户、876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57户、632人。
    年末全市共有儿童之家27个。养老服务机构10所,设置养老床位424张,其中,社会福利院1所,提供床位120张;社会福利院医养中心1所,设置床位120张;乡镇敬老院2所,设置床位26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所,设置床位25张;“中央厨房”1所;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2所,提供床位133张。

    十二、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末全市地质公园2个,总面积84.3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108.96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42.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9%。湿地总面积193.70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189.60万公顷。全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0亩,退耕还林面积16111亩,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90.77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生面积6.80万亩。全市水资源总量72.42亿立方米。全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0.9%,国控断面水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农牧区供水保障率93.8%,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0%。城市污水处理率9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0%。
    全年全市市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4.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8%。
    全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起,死亡13人,直接经济损失782万元。道路交通事故75起,死亡21人,直接财产损失36万元。火灾事故104起,死亡4人,直接财产损失721万元。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不含青海油田公司驻格企业、海西电力公司格尔木分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太阳能发电分公司。
    3.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各产业增加值增速、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包含限额以上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单位)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和单位)。
    7.参保数据不含铁路、石油和西藏驻格单位。
    8.空气质量优良率不剔除沙尘天气。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养老、失业、工伤参保数据、登记失业率、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物价、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格尔木调查队;铁路客货运输量来自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车务段、货运中心;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客货运输量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客货运输量来自格尔木机场分公司;邮政、快递数据来自海西邮政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格尔木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通讯数据、进出口、科技数据来自市工业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局;专利、发明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公园、文化广场、会展中心、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书屋、广播、电视、藏书量、体育数据来自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报纸数据来自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杂志数据来自市文联;人口自然增长率、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社会服务机构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疗、生育参保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湿地面积、人工造林、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户政中心、道路交通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水资源、农牧区供水保障率数据来自市水利局;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国控断面水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数据来自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城市污水处理率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数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数据来自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火灾数据来自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