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昌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10日在昌都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迎接服务、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区党委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建设,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抢抓机遇中准确识变,在迎接挑战中科学应变,在化解风险中主动求变,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5%(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04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96亿元,同比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240元、17130元,同比分别增长9%、13%。发展支撑和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为推动新时代昌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严格落实各项综合性维稳措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芒康纳西民族乡和洛隆硕督镇民族特色村寨加快建设。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的基础更加牢固。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牢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危化品防控和特种设备监管,“智慧交通”电子抓拍系统主城区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突出抓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公安部挂牌整治涉枪涉爆重点地区按期摘牌销号。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 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专项活动,聚力化解信访“骨头案”“钉子案”,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扎实做好固边兴边、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攻坚战全面打赢,重大敏感时点的社会领域风险防控有力,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川藏铁路(昌都段)建设进展顺利,G349线边坝至嘉黎新改建工程夏贡拉山隧道即将贯通,G318线竹巴笼至林芝重点路段整治改建工程(觉巴山隧道)、川藏铁路配套公路加速推进,卡若区综合客运枢纽站主体完工,农村公路40个建制村通畅项目开工建设,乡(镇)、建制村通畅率达99%和79%。芒康、贡觉、左贡等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加快推进,类乌齐县吉多乡、八宿县同卡镇2个灌区建成投用,弄利措水库加快建设,八宿县林卡乡、丁青县尺牍镇山洪沟治理工程全面开工,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204处、受益9.28万人。金上至湖北特高压输电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川藏铁路施工供电工程(二期)昌都段全线贯通,国家电网澜沧江主变扩建工程有序实施,类乌齐尚卡、芒康曲登、芒康竹巴笼35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建成投运,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95.6%。城镇建设全面提速,茶马广场至云南坝以西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9.66平方公里。持续推进通信盲区消除和网络普及惠民工程,完成川藏铁路(昌都段)通信保障(一批、二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八批)和中国电信集团通信援昌项目,建成4G基站210座、5G基站94座,新增156个自然村4G信号覆盖,主城区及10县县城5G网络进一步织密。 ——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5.57万亩,完成测土配方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48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粮食产量达20.11万吨,本地蔬菜淡、旺季供给率达45%、85%。牦牛经济杂交5348头、黄牛改良5008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7.83万吨、700吨、11.91万吨,阿旺绵羊、牦牛、藏猪存栏分别达36万只、159万头、16万头。全区首个阿旺绵羊胚胎中心投入生产。设立全区首个市(地)级藏香猪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全年获证“三品一标”企业4家,产品认证20个。《昌都市清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编制完成,金上、澜上、藏东南三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苏洼龙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叶巴滩、拉哇、巴塘、扎拉水电站主体工程加快建设,华电金上清洁能源基地3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有序推进,今冬明春电力保供新建“14万千瓦+14万千瓦时光储”和19万千瓦时存量光伏增配储能项目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建成装机182.08万千瓦、在建装机944.5万千瓦。新增限上企业3家、外贸企业5家,水泥、氧化镁、铜金属、啤酒、天然饮用水、藏药年产量分别达255万吨、12.5万吨、11.8万吨、2.38万吨、1.5万吨、50吨,市级及丁青等7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昌都新区新增注册企业150家,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完成入库税收6.5亿元(含留抵退税)。恩威医药挂牌上市深交所创业板。“引客入昌”工作持续推进,然乌湖创4A景区基本完成,芒康古盐田创5A景区稳步推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6.96万人次、实现收入13.69亿元。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持续跟踪“三类人口”和“三保障”巩固情况,精准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845户8824人,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岩片区累计跨市搬迁1233户7764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55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28个,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八宿县拉根乡荞麦产业成功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卡若区嘎玛乡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洛隆县俄西乡纳入全区申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储备清单,芒康县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申报的“西藏青稞绿色高效创建与示范项目”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三等奖。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6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380家。实现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0个,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15610座、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9%,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78吨、河道湖泊1956.41公里。芒康县及其余10县(区)美丽宜居村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试点进展顺利。市县粮食储备任务全部完成。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行动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市、县(区)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完成,“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有序推进,跨省异地评标如期实现,“全市通办”异地办理登记改革试点启动,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全国一张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增长12.1%。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动态清零。成品油价格调整顺利完成。生态文明、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农牧区、财税金融、社会保障、供销合作等各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参加“西洽会”“进博会”“中国品牌日”等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58%。第九、十批援藏干部人才顺利轮换,新增6家央企援助昌都,对口援昌升级加力。圆满完成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来昌公访外事活动,成功举办尼泊尔旅游推介会,双方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 ——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澜沧江、怒江流域生态修复,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全面完成森林督查问题整改,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9.46万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一江两河”污水散直排整治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整治污水直排口20个,市、县(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68%和62.42%、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9.44%和98.72%。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蓝天、碧水、净土的良好环境持续巩固,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水环境质量达Ⅲ类及以上标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本底状态。积极配合和服务保障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昌都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规划编制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扎实开展,江达县获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环保信息化建设有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效能有效提升,保护发展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族群众共创共享美好生态、宜居环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和38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组织化转移就业“县(区)长工程”深入实施,城镇新增就业7154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5%,农牧民转移就业15.1万人、劳务创收13.56亿元。投资8.22亿元实施315个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93.47%、较去年提高5.0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96.96%。我市运动健儿在西藏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1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昌都市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假期开放率100%。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工程稳步实施,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列入国家试点项目,市、县(区)融媒体中心智慧化建设有序推进,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28%和99.44%。昌都市、丁青县入选2021-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昌都市及丁青、左贡、芒康、江达4县获评第五届自治区文明城市,察雅县被命名为自治区卫生县城,洛隆县康沙村,左贡县列达村、甲郎村、普卡村、格瓦村,类乌齐县达郭村、瓦日村,八宿县同尼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国家免疫规划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昌都藏医药古籍文献精选集》编撰完成,藏医专病联盟和妇幼专科联盟作用不断凸显,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6.14%,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7.28/10万、5.18‰,手术救治大骨节病患者334人、先心病患者29人。健康茶全面普及推广。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4232户、公共租赁住房和干部职工周转房3924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77户、农牧民危房改造8750户。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为1433名农民工追薪2960余万元。居家社区、医养融合养老“双试点”成功启动。全市首批10个社工服务站点落户卡若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高效运转,办复群众诉求15541件。市、县(区)医保系统在线经办服务全覆盖,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市、跨省通办全面实现。全民参保登记成果不断巩固,五大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 ——疫情防控持续有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积极充实核酸检测设备,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达7.3万管,采样后12小时内出结果率平均达到99%以上。建成方舱医院,购置移动CT、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施设备31种,科学设立定点医院,设置床位2254张,有效保障救治需求。紧盯陆路和空中两条通道,发挥各卡点过滤网作用,严格落实首站远端管控、即采即走、查码、消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防控措施,严把关口防蔓延,严管通道防输入,严格管控防反弹,切实筑牢疫情防输入、防外溢、防反弹、防扩散堤坝,较短时间内实现社会面清零和动态清零。树牢抗疫“一盘棋”思想,第一时间对接援昌省市派出抗疫医疗队支援昌都,出色完成驰援日喀则市、拉萨市抗疫医疗任务。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及临时性政策措施,增值税留抵退税8.76亿元,全市国企减免房租5265.5万元,为市场主体延期还本付息2.1亿元、降低用电成本1586.9万元,大力推进各行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市政府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60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贯彻“作风建设年”具体要求,扎实开展“学习二十大,政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学习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区党委、市委有关规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市政府及办公室发文数量减少8%、会议数量减少30%。坚定不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监察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强化统计监督、审计监督,办理代表建议94件、委员提案176件,办复率100%。树牢“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思想,开源节流、节用裕民,规范外出学习考察、公务接待等活动,“三公”经费下降5.6%。 同时,我们全面加强档案、人防、消防、地震、气象、邮政管理、藏语言文字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工作,凝聚了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对口援昌省市企业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对口援昌省市企业,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昌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昌都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影响和新冠疫情接连冲击,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持续放缓,消费增长后劲不足,产业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不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担当不足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总体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政府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三个务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广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昌都各项事业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的部署,特别是《中共昌都市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昌都的实施意见》《中共昌都市委员会 昌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昌都市着力创建“三区一高地”规划(2022—2026年)》相关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与公平、保护传统与促进文明进步的关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持续深化“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3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可比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上述目标的设定,与宏观经济环境、中央政策取向、自治区发展战略和全市实际相适应,符合社会预期和群众期待。其中,确定经济增长8.5%左右的目标,主要是考虑保持经济合理运行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支撑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目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环保指标约束,旨在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这些指标经过综合考量和多方论证,既实事求是,又积极进取,若不发生重大条件改变,通过努力就完全能够实现。 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紧紧围绕在“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中走在前、做表率,增强忧患意识,借机借势借力,从“国之大者、区之要情、市之重点”谋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们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稳字为先,顶压前行、跳起摸高,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积极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形成稳定预期。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落实效率,聚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我们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扩大投资,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G318提质改造、川藏铁路配套公路、夏贡拉山隧道、觉巴山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G318重点路段整治改建(然乌过境段)、澜沧江沿江公路(如美至曲孜卡段)。实施55个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项目。加快茶马公路规划报批。加快推进S204洛隆至波密断头路规划建设。争取G0613线昌都至邦达机场新改建工程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中期调整规划。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昂曲宗通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弄利措水库和洛隆县马利镇、芒康县盐井乡灌区(扎西永顶片区)建设。开工建设洛隆县硕督镇山洪沟治理项目。持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认真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扎实抓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和改造升级。 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220千伏昌都西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通夏输变电工程和尺牍输变电工程,扩建洛隆110千伏变电站,新建芒康索多西35千伏输变电工程,增容改造35千伏丁青塔西、那通变电站,完成11项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工程,持续推动电网改造升级,力争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97.46%。 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牧区通信消盲,实施好电信普遍服务(八批、九批)及川藏铁路(昌都段)通信保障(三期)项目,提升国省道沿线通信覆盖率,推动4G信号向2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促进城镇通信技术演进升级,启动低频5G“打底网”建设,加快老旧小区千兆光纤接入能力建设。 (二)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打造金上、澜上、藏东南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叶巴滩、拉哇、扎拉等水电站建设,力争巴塘水电站年内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确保如美、昌波水电站按期完成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加快芒康昂多、贡觉拉妥水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科学谋划金上水光互补一体化70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力争金上清洁能源基地送出工程早日开工建设。筹备召开全市清洁能源大会。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加快推进玉龙铜矿、卡玛多菱镁矿、海通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等续建项目,启动实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线)配套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4亿元。完善建材产业体系,加快水泥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天然饮用水品牌做大做响。推进藏医药传承发展,做大做强藏医药产业。加强工业企业运行调度,全年生产水泥265万吨、氧化镁26万吨、铜金属11.9万吨、啤酒2.5万吨、天然饮用水1.65万吨、藏药60吨。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创昌都”品牌建设。推动唐卡、藏香等手工艺和昌都锅庄、丁青热巴、芒康弦子、香堆藏戏、边坝格萨尔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昌都段)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加强“旅游+”“+旅游”旅游产品开发,努力拓展旅游产业链,全年完成旅游接待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亿元。 大力发展高原生物产业。围绕“五大养殖、七大种植”基地建设,统筹发展牦牛、阿旺绵羊、藏猪、葡萄、芫根等优势主导产业,开展葡萄、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申报,推动芒康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加快青稞白酒产业项目落地。青稞播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6.62万吨以上。阿旺绵羊、牦牛、藏猪存栏量分别保持在36万只、159万头、16万头以上,并加大出栏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力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0家。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启动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推进偏远乡(镇)加油站、果蔬配送网点建设,完善县域商贸流通体系。抓好消费扩容提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全面提升安全消费水平。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系统部分)实施,推动行业部门业务系统逐步迁移上云,统筹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整合全社会各领域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智慧昌都”覆盖广度和深度。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拓展“5G+数字矿山”应用,培育全区产业数字化转型骨干企业。 (三)坚持统筹融合,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融入全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格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科学开展“三线划定”及“一张图”编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编制昌都市老旧小区保护和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排水、城市节水等4项规划,积极申报海绵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类乌齐县城供暖、四川桥改扩建工程,推进江达县新城区等4个城镇供水和左贡县等4个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谋划推进县城、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公共租赁住房660套、棚户区改造6704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精细化开展城市管理,努力打造“让本地人喜欢、外地人向往”的高原特色城市。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切实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措施,不断补齐“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短板弱项,积极稳妥推进三岩片区跨市搬迁。持续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加快推进类乌齐县扶贫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先行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农房质量提升,力争全年建成40个美丽宜居村庄,农村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分别保持在92%、95%、87%以上,改造户厕1.5万座,健全树立农牧民新风貌长效机制,推进农牧民文明素质提升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和“以工代训”,推动农牧民施工企业承建政府投资项目,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四)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承接能力,扩大“一件事一次办”覆盖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创优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增长6.5%以上。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做到“应进必进”,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建立健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常态化开展跨省异地评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企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深入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不断提高“建、管、养、运”水平。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社属企业,培育供销基层社。深化绩效预算、零基预算、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综合改革。加强政银企合作,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科技协作、科技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双创”载体提质增效,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力争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大力发展以昌都新区为龙头的园区经济,推动昌都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力争全年新区新增企业80家,实现税收6.5亿元。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多渠道多层次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多措施多方式培养乡土科技人才。继续配合做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推进昌都市高山峡谷野外综合观测站建设。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依托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带和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建设,加强与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等毗邻地区开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灵活运用线上“云招商”“屏对屏”招商、展会平台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精准招商、定向发力,全力推动华润雪花啤酒厂、中国水电四局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渝昌工人文化宫、闽昌双创综合体等重点招商项目落地,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创新援藏方式,丰富援藏内涵,健全援藏机制,拓宽援藏领域,扎实推进智力援藏、产业援藏、就业援藏、民生援藏等,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立足共建“友好城市”,推动与尼泊尔吉日市深层次务实交流合作。 (五)坚持绿色理念,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严格生态保护。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营造林15万亩以上,草原修复7万亩。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持续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推进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扎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构建安全生物链。有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县(区)、乡(镇)、村(居)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全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高地项目建设和指标达标。 强化污染防治。紧紧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积极实施水源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和江河源保护“三大行动九大工程”,持续打好“七大标志性战役”。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保持“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引进、零审批。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智慧环保建设,优化监测监管机构,科学开展环境监测,确保藏东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推进绿色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研究碳汇经济、生态经济,探索发展生态产业。全面落实草原、自然保护区、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稳定提高群众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的直接收益。统筹“绿起来”和“富起来”,引导和组织群众通过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务工就业、资源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引导群众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六)坚持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突出就业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更加普惠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方位搭建供需平台,推动各类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劳务增收10亿元以上。 推动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政教育,建强教师队伍,继续推动教育组团式援藏,持续巩固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整治成果。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发展特殊教育。持续推进全市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加快拉萨昌都完全中学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 提高健康水平。深入实施健康昌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市藏医院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两癌”、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幼健康项目,巩固提升“两降一升”成果。充分发挥组团式医疗援藏优势,建强市人民医院“五大中心”。深化“三医”改革,建好医联体、医共体。持续做好大骨节病、儿童先心病救治。扎实开展13-14岁在校女生HPV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免费自愿接种。加强疫情期间干部群众心理疏导,切实维护干部群众身心健康。 繁荣公共文化。启动实施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国家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开展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加快推动《昌都市红色遗址保护条例》立法。提档升级市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编撰完成《昌都红色故事口述史》《昌都红色遗迹文物资料汇编》。推动平安文化市场创建。推进广电、融媒体等事业发展。筹办好昌都市第九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 兜实社保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低保和特困人员认定、低收入人口动态管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建立农村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众定期探访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推动慈善社工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医保报销“不见面办理”模式,持续做好五大保险征缴,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抓牢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压实“四方责任”,抓实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和医疗机构管理,因时因势优化完善调整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精准性。规范设置昌都市疫情防控定点救治医院。加强一线抗疫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巩固好疫情防控成果。 (七)坚持创新治理,着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持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以“五个有利于”为标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广泛开展“三个意识”教育,常态化推进“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树牢大边疆、大边防意识,加快推进青川滇三省经昌都边防大通道项目申报建设,积极动员有意愿搬迁的群众抵边搬迁。全力支持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护种质资源,稳定粮食产量。严防严控金融风险,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有效应对企业债务违约、工资拖欠等风险,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强化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15条硬措施,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抓好自然灾害防范,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推动藏东应急救援中心尽早开工。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森林草原、建筑、消防、寄递物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大项目施工建设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强化校园安全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深化平安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织密城乡社会治理网络。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回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依法有序推进昌都城区拆迁群众临时过渡安置住房清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重点领域专项排查,形成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合力。 (八)坚持从严从实,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自治区重大部署和市委各项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加强法治建设。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落实好人大的决定决议,加大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力度,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法治昌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法律顾问、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扬“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精文简会,规范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挂图作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优化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加强廉政建设。坚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强化制度建设,防控廉政风险,严惩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画卷气吞山河,新征程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昌都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以文中出现先后为序)
1.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三类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3.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一江两河:澜沧江和昂曲河、扎曲河。 5.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就业增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安居保障、增进扶老育幼、完善帮扶救助、强化安全生产、兜牢民生底线。 6.五大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7.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 8.“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9.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0.“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11.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12.四件大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 13.四个确保: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14.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15.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6.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7.政治“三力”: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18.两个大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9.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所有的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管理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 21.五大养殖:牦牛育肥、黄牛改良、阿旺绵羊扩繁、商品猪养殖、禽类养殖。 22.七大种植:粮食作物(青稞、小麦、荞麦)、经济作物(油菜、藏药材)、饲草料作物(优质牧草、青贮玉米、芫根、构树)、蔬菜、葡萄、生态林、经济林(核桃、桃子、苹果、石榴、康巴蜜桔、桑树)。 23.全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格局:拉萨核心增长极;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边境沿线发展带、铁路经济带;藏中南重点开发区、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藏西北生态涵养区。 24.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25.一张图:以一张底图为基础,涵盖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规划体系成果,形成可层层叠加打开的“一张图”,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依据和支撑。 26.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7.“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8.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29.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0.江河源保护“三大行动九大工程”:为全面加强江河源保护,开展管护行动、强基行动、提能行动,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工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工程、科考调查基础工程、宣传教育基础工程、政策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监测分析能力提升工程、监督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31.七大标志性战役: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江河源保护攻坚战、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攻坚战。 32.三高: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 33.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4.健康昌都“三大工程”:健康昌都保障工程、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工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35.两癌:针对危害女性健康的宫颈癌和乳腺癌开展的检查手段,以期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36.两降一升: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 37.市人民医院“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38.“三医”改革:医疗、医药、医保改革。 39.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40.五个有利于: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五个认同”,有利于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有利于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有利于减轻信教群众负担。 41.三个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42.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43.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4.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5.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6.一岗双责: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