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28|回复: 0

[广东] 2023年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80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087
    发表于 2023-8-8 1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4月13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黄埔区区长 冼银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踔厉奋发、意义非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有力彰显“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团结、激励、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当广州疫情防控先锋队、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推动全区改革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准发力、专班攻坚,经济发展实现企稳恢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超预期因素影响,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稳定恢复,获评2022年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坚持事项清单化、工作专班化、调度精准化,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168条、接续政策88条,落实减税降费近150亿元。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4亿元、增长1.5%,29项区级经济核算指标中24项实现正增长,其中17项指标两位数增长,7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产业建设扎实推进。克服物流不畅、供应断链等重重困难,保持规上工业增加值正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1%,位居全省区县工业百强第一,连续5年排名中国工业百强区前三。新型显示产业实现华星光电T9、创维智能2大百亿级项目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双路线”突进,小鹏整车项目投产,现代氢能项目竣工。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48.3%。集成电路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新锐光掩模等3个项目建成,粤芯三期启动建设。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数字经济综合创新水平位列全市第一。有效投资高位增长。成立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2个工作专班,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72%、14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21亿元、增长2.7%。发行政府专项债145亿元、增长97%,获批政策性金融工具总额62.2亿元,有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4%。举办3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试产活动,105个产业项目动工建设,82个项目年度投资超1亿元,60个项目建成投试产,工业投资增长25.7%、总量占全市44.5%。引进赛默飞华南制造基地、广本新能源等项目275个,其中百亿级项目9个,连续4年荣获国家级“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奖”。
      (二)做强引擎、优化生态,科技创新动能加速释放。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能级显著提升。战略科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创中心入轨运作,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慧眼预研项目一期、广纳院总部园区建成运营,人类细胞谱系一期、西电广州研究院封顶,广州实验室P3实验室、黄埔材料院总部园区等项目启动建设,琶洲实验室(黄埔)、广州光电存算芯片融合创新中心黄埔基地等6个重大科技项目落户。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FDSOI、印刷OLED等领域一批“卡脖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14%。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营造支持全面创新的浓厚氛围,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中国纳米25人”院士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中心,揭牌成立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全区风投创投机构累计达728家、总规模超180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8家、累计达到77家。成功创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全年专利授权2424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956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设立区级人才工作局,建成大湾区海归之家,新增高层次人才171名,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0个,新引进博士、博士后240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1家、总数突破2500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单项冠军”企业6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累计总数分别占全市50%、75%、58%,5家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建设湾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中心,“黄埔轮胎”、卫浦医学成果转化谷等6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50亿元。
      (三)扎实整改、系统提升,城乡发展掀开崭新篇章。推动专项整改工作全员全域全覆盖,加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高站位推进整改落实。如期完成109项整改任务,87项长期整改事项扎实推进,建立完善区城乡规划委员会等城市治理制度45项。挖掘保护、活化利用“十古遗存”701处,开发“黄埔古迹通”,打造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电子地图和24小时监控系统。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打造“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在全省率先完成自然村村史编修,获评“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高质量实施城市建设。构建立体化快速化交通体系,创新大道北、钟太快速等28个道路项目建成通车,打通6条断头路,隔墙路通车破解西区“一口出入”瓶颈。开展“智慧+”车城网体系建设,知识城CIM平台融合示范区启动运行,拓展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餐车等多场景应用,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批复实施旧村改造项目9个、旧厂改造项目1个,加快安置区、公建配套“首开先建”,全年新开工400万平方米、竣工217万平方米,104万平方米安置房封顶,启动实施1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城市更新年度考核实现全市“五连冠”。高标准深化城乡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完成文明村(社)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违法建设388.2万平方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成收地2.4万亩。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新龙镇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连续两年考核“优秀”。构建“一港两园三院”农业科技布局,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登记),连续两年实现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
      (四)对标先进、主动作为,改革开放迈出铿锵步伐。积极对接落实国家战略,用改革“关键一招”打开更大发展空间。重大平台战略牵引。对接协同《南沙方案》,主动谋划构建广州东部发展轴,推动设立广州临港经济区黄埔片区专责小组,启动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加快知识城《总规》落地落实,《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通过施行,制定实施决战决胜广州科学城“五年大变化”最后一年冲刺工作方案,知识城、鱼珠片区纳入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生物岛入选全国首批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三城一岛”战略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营商改革迭代升级。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唯一单列区级清单,推出“工业快批2.0”“用电2.0”等125项改革举措,全链条构建订制式审批服务体系,电水气热网联办、知识产权多层次融资等改革举措获全国推广,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全省营商环境现场会在黄埔召开,我区39项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全省标杆大厅”。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区属国企营收增长29%,完成产业投资194.2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36.1%。开放合作走深走实。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黄埔综保区全国排名上升21位。推进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建设,港澳居民(广州)健康服务中心落地。广清“一区三园”建设提速,广德园荣获广东省“年度经济功能区优秀奖”。深化中新高水平全面合作,与新加坡签署产业发展与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建成运营中新智慧园一期、恩士迅大湾区新技术交付中心等项目。拓展中欧、中沙、中以等国际合作,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9.5亿美元、增长11.3%,总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五)用心服务、用力保障,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提升。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开办湖南师大附属黄埔实验学校等中小学12所、幼儿园11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3万个、幼儿园学位3600个。黄埔少年科学院实现镇街全覆盖。广医妇儿医院、龙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营,联创明医医院揭牌,新增医疗床位500张。新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服务点)10个,黄埔图书馆获评全国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举办华峰寺首届禅宗文化艺术节,广州海事博物馆《七海扬帆》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推介项目,获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示范案例(区)”。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加大就业、稳岗、培训补贴补助力度,新增城镇就业4.3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9267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7万套,批复旧楼加装电梯111台。新增管道燃气2.7万户。超额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任务,建成村居颐康服务站109个,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到100%,东荟城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成心理咨询服务安心驿站10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镇街全覆盖,文冲街获评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街。生态环境优美宜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等主要空气指标稳定达标,重点流域一级支流水质持续提升,成为全省唯一再生水利用配置区级试点,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实现“四连优”。知识城南起步区获批华南首个国家绿色三星生态城区。新建改造公厕31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6%,城市环境、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立体绿化,建成文冲榕溪谷等21个口袋公园,新建碧道超20公里,南岗河成为全省唯一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六)保障安全、维护稳定,平安黄埔建设再上台阶。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疫情防控有力有序。三年来,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的身影。过去一年,面对本土疫情“短兵相接”,黄埔铁军振衣而起、冲锋在前,“三人小组”、流调中心、转运专班不眠不休、连夜追阳,迅速“围住、捞干、扑灭”23起聚集性疫情,牢牢守护住黄埔这片安全净土。面对迅猛汹涌的外地疫情,各职能部门靠前服务,派出专班进驻华东等疫情前线城市,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牢牢守护住黄埔这片发展沃土。面对10月份以来陡然严峻的兄弟区疫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主动请战、披挂上阵,先后组织7批6238名冲锋队员,连夜集结、驰援一线,充分展现黄埔铁军的“硬核”担当。面对上级下达“双清零”紧急艰巨任务,上万名“建设铁军”闻令而动、一夜成军,连续奋战十天十夜,建成万张床位的知识城方舱医院,与全市一道筑起了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调整,我们聚焦保健康、防重症,落实第十版防控方案和“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提前完成发热门诊、重症救治、儿童健康保护、转运等四个倍增计划,实现极速转段、平稳渡峰,取得了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三年疫情带来的是冲击更是奋起,三年抗疫赢得的是过去更是未来。“天使白”、“黄埔红”不仅擦亮了英雄黄埔的底色,更彰显了黄埔铁军坚韧不拔、斗志昂扬的本色。黄埔人民风雨同舟,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注入了不竭动力!城市安全全面提升。全省率先开展地质灾害双控试点,构建全区“防灾减灾一张图”,建设“三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成立水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成功应对多轮台风、强降雨,实现安全度汛“零伤亡”。持续开展自建房、建筑工地等专项安全整治,排查整治危化品和重大危险源企业隐患,全面完成油气输送管道外部隐患整改,加强交通、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生产安全事故数及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立全国首家“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设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黄埔工作站,加快实现纠纷调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有效化解重点信访案件。专班应对处置房地产、涉众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以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强化社会治安重点整治,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实现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双下降”,破案率稳步提升。
      (七)党建引领、实干担当,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体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模范机关创建,党员干部全面下沉社区“第一方阵”,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狠抓作风强担当。推动“审批大提速、效能大提升”,强化绩效考评,优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三公”经费压减27%。构建“巡审结合”监督机制,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依法行政优服务。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承诺制信任审批制度”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持续打造“阳光政府”,获批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区,“三资智慧云”获评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优秀应用案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421件。
      此外,人民武装、退役军人、双拥、工商联、民防、海防、物价、保密、打私、对台、宗教、外事等工作取得新进展,青年、妇女、残疾人、慈善、侨务、工会、档案、气象等事业加快发展。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自团结。黄埔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全区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党工委正确领导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黄埔区政府,向奋力投身黄埔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全区人民、广大建设者和驻区部队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黄埔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一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二是科技创新活力仍需进一步释放,产学研金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有待提速增效。三是改革创新系统性、引领性相对弱化,政策精准性、竞争力对比先进地区存在差距,制度型开放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四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有待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城中村治理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五是个别政府单位及干部职工大局意识、担当精神、攻坚能力有所弱化,“四风”问题、腐败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职尽责,尽心竭力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科学城“五年大变化”的答卷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区二届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决战决胜“五年大变化”,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加快实现老园区新动能、老城区新蝶变、新城区新优势,把“三城一岛”建设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当尖兵,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做好今年工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扛起广州高质量发展“主抓黄埔”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发展责任,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州路径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牢记初心使命,决战决胜“五年大变化”,奋力交出一份高站位高质量的黄埔答卷。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对我们实现“五年大变化”赋予了丰富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系统学习、全面把握、指导实践,把实现“五年大变化”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格局中再认识再谋划再落实。要拿出对标顶尖、比拼一流的勇气和魄力,扎实推动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空间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现代产业、开放合作、城市建设、民生福祉、历史文化等十个领域取得突出成效,实现发展空间大优化、科技创新大突破、产业集群大提质、城市品质大提升,以实际行动和实干成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把握历史机遇,构建“三城一岛”新格局,加快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州特别是黄埔亲切关怀、厚望重托,从知识城《总规》到《南沙方案》,重大政策利好前所未有。我们要紧紧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抢抓广州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历史机遇,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主动引领,以更加有为的奋斗姿态率先发力,把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打造成为广州支撑极点、湾区联动枢纽,统筹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锻造引领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三要振奋创业激情,牢牢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抓紧抓实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黄埔是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是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有责任、有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作示范。我们要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在高质量发展中竞标争先、赛龙夺锦。坚持效率至上、速度第一,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现代服务业强区、数字经济引领区,统筹推进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建设,奋力推动黄埔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要发扬斗争精神,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当前,国际环境动荡不安,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对照现代化目标、先进地区坐标、人民群众幸福指标找差距,持之以恒深化专项整改,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补短板、固底板,用干部“放心不下”换取群众放得下心、过得舒心。
      三、2023年工作计划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三城一岛”战略,推进构建现代化城市格局
      强化“三城一岛”联动发展,提升轴线枢纽功能,促进平衡协调发展,重塑现代化城市空间格局。
      强化战略平台引领支撑。中新广州知识城加快“一核两心多园”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九龙湖核心区加快建设知识塔、文化塔等标志性项目,全面启动中新合作二期、墟镇商业街区开发,掀起塔吊林立、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强化新龙副中心知识研发服务布局,提升枫下副中心生产服务配套。加快打造GPU产业园,拓展建设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推动“三集群两高地”提速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广州科学城聚焦实现“五年大变化”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创智造新城。集中力量建设2-3个具有较大产业承载量、承载力的战新产业园区,加快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推进宏仁地块升级改造,打造以战略科技、战新产业为主导的升级版科技产业示范园。协同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建设国创中心研发及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科学大道-开创大道总部经济带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推动广州海丝城由战略构想走向实体化运作,构建广州“一廊一带”交汇中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有利契机,高站位推进广州临港经济区黄埔片区规划建设,力争在重大平台政策支持上取得突破。全面推进西区振兴发展,加快黄埔综保区等用地转型升级,构建内联外通交通新格局。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打造外贸博物馆、“海丝汇”等文旅品牌,提升核心区功能配套。协同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建设,加快岸线转型升级,打造护林路十里数字产业长廊,创建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广州国际生物岛推进扩容升级,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研究制定新一轮建设发展方案,提升生活配套、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动设立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器械、药品及医用材料通关“白名单制度”,高规格办好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创建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
      深化重大机遇叠加赋能。抢抓广州东部发展轴建设机遇。向南联动南沙番禺,携手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构建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向北引领北部增长极,推进“五区联动”建设知识城创新拓展区。向西链接天河海珠,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高端要素资源。向东融入东部枢纽规划建设,加快新龙、永和、南岗、夏港等片区提质升级,做实做强东部枢纽“产业集聚区”。在大湾区建设中担当作为。携手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东莞松山湖等关键节点,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编制穗港智造合作区产业规划,推进穗港产业深度融合,依托穗澳创新园打造美妆大健康产业合作高地,推动“港式医疗服务”、检验检测互认等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拓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空间。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主动开拓。全面深化中新高水平合作,提升双边机制会议规格,推进共同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探索构建大湾区-新加坡创新型药械产品互联互通机制,争创互联网数据跨境传输国家级试点。推进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外事+”行动,推动与友好国家设立工贸合作园区。高起点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知识城综保区,努力在开放合作中积蓄和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加快枢纽交通跨越提升。坚持大交通引领大发展,建成运营地铁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新白广城际铁路,开通机场第二高速、从埔高速、永九快速等高快速路,动工建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加快启动黄埔高铁站、西区-麻涌通道、知识城与市中心快速联络通道等跨市跨区交通工程,全面融入湾区“1小时交通圈”。专班推进临江大道东延线、开放大道、科知通道三大“交通主动脉”和“十大门户”立交工程,加快建设货运外绕线(东轴线)、黄埔东路庙头隧道、港前路、东鹏大道南延线等骨干路网,加大力度打通断头路,全年建成道路项目30个,构建纵贯南北、山海相连、横跨东西、互联互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二)坚持“万亿制造”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定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以“万亿制造”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筑牢先进制造“顶梁柱”。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支持电子、石化、食品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加快建设捷普电子增资扩产、广石化绿色技改、百事产能扩建等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80亿元。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实施“双链制”,打造10家龙头企业、50家重点企业、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争取200家企业升规纳统。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开展国家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区域试点。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深化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中国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横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增工业软件企业10家以上、应用项目20个以上。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出台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设立专项产业基金,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新型储能产业园,推动孚能科技、TCL中环两大百亿级项目落地动工,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入创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壮大战新产业“新引擎”。加快广本新能源、小鹏汽车等龙头项目建设发展,引进培育智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支持氢能源车辆规模化应用,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推进新型显示制造设备、关键原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华星光电T9项目产能爬坡,支持乐金、创维、视源等企业产品推广,做强新型显示之都。布局FDSOI技术和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领域,加快粤芯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日月新封测等项目动工,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深化省区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推动国家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广州办事处常态化运作,引进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探索建设临床转化医学中心,重点发展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推进百济神州四期、康方药业三期等项目建设,实现百奥泰、昭衍新药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迈向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前瞻布局纳米科技、基因技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开拓高端服务“新赛道”。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悦榕庄等高端酒店落地建设,建成大悦汇等商业综合体,推进超级邻里中心建设,开展市内免税店经营业务试点,补齐住宿、文体、家政等高端服务短板,打造广州东部消费新高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大宗商品数字化交易平台,引进新能源品类电商总部平台,推进打造华南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区。大力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中心,新增风投创投机构90家,争取实现企业上市10家。发展知识产权、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高规格举办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创建国家纳米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进法律领域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数实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将军山数创园、状元谷软件园,依托南网数研院、琶洲实验室(黄埔)等平台,推进算法算力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游戏软件、网红经纪、动漫文创等数字娱乐,建设黄埔线上美妆馆,培育壮大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强化大招商大营商,掀起新一轮招商筹建高潮
      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没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把抓产业、促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尤其是大项目上。
      创新招商倍增“硬招数”。全面加强招商工作领导,每位区领导牵头联系1个以上大项目,组建招商突击队,强化项目引进、落地、建设专班服务,形成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组建产业链招商专责小组,绘制产业地图、追踪产业动态、建立招商企业库,强化与链主企业、投资基金联合招商,实施国企“招投联动”,加快导入产业牵引性好、配套性强的优质项目,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引进10个以上项目,全年签约产业项目超400个。紧密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引进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新增百亿级项目10个以上。
      跑出项目筹建“加速度”。坚持审批领着项目跑,用好用足“工业快批2.0”“信任筹建”等政策措施,专班解决项目动工、建设、验收难题,企业审批不同意的要“上报一级”、不通过的要倒查,保障项目“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全年实现180个项目开工、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盘活生物安全园、福山福洞、“三条围”等土地资源,全年收地1.8万亩,完成工业用地收储8630亩。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持续深化工业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审批改革,推进盘活云埔、西区、永和等片区低效用地,加快临港片区高压架空线下地,切实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迭代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创建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点,推动一批省级、市级行政管理权限下放知识城。深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市区共建政企沟通服务中心,探索市场准入“极简审批”,全力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万户以上。推进国企向产投转型,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30%以上新增投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主业突出的产业集团。以“高质量发展30条”为引领,创新“1+N”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升级“用电3.0”“免申即享”等惠企举措,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打造大湾区科创核心枢纽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强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功能。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整体提升,加快广州市艺术中学等重点学校建设,实现知识城华师附中初中开学,建成运营区青少年宫(南岗宫),全年新开办中小学4所、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超1万个。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推进数字与智能化教育装备创新应用,创建中外人文交流(黄埔)教育创新区,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大力引进培育“名校长”“名教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软实力。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建成西电、广大研究院,实现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开办运营,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构建面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多类型高等院校布局。
      锻造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2+3+N”战略科创平台集群建设。协同构建重点实验室,做好广州实验室服务保障,建成P3实验室;力争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落户。强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驱动作用,加快工业软件、智能产业等研发中心入驻大湾区国创中心,支持新型显示、先进高分子材料国创中心建设,争创纳米智造、集成电路零部件国创中心。推进大科学设施建设,实现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全面投用;力争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国家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慧眼大设施对接蛋白质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构建智慧医学新范式。建好广纳院、黄埔材料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成立颠覆性创新基金,打造颠覆性技术产业园,加快广州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提升财政科技投入效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全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等机制,申报中科院STS黄埔专项20项,努力在落实“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中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开展重大科技平台成果转化“大比武”,成立一批产学研金用创新联盟,建设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10个中试验证和产业化平台,全年落地成果转化项目50个,实现20个项目投产。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高标准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推出“企业创新积分贷”等金融产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遴选瞪羚(含培育)企业400家以上。
      强化高端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支点建设,打造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四大方阵,探索建立“黄埔人才蓄水池”。实施全球引才“六个一”行动,充分发挥广州海创院、离岸孵化器等机构引智功能,推动尖端电磁装备等5个院士项目落地,新增国家级人才1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超100名。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园拓展园区建设,推动“10万大学生进黄埔”计划取得更大进展。扎实推进“万名工匠”培养工程,建设黄埔人才指数系统二期,提升人才职称评审便利度。升级打造三个“一盏茶”人才服务品牌,研究出台“海归小镇”专项政策,建成凤凰谷海归中心一期、国际人才会客厅,创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人才自由港。
      (五)坚守为民服务宗旨,深化建设高品质幸福黄埔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真抓实干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创造更美好生活。提升医疗服务供给,建成知识城南方医院、长岭街佳大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加快中山一院脑科学中心落地步伐,推动区中医医院、区疾控中心等选址新建,新增医疗床位1000张。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镇就业超3万人;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住房)不少于9000套;实现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黄埔国际乒乓球培训中心,打造黄埔马拉松、“锦绣黄埔任我行”徒步大会等品牌赛事。
      建设高品质城市。推进城市更新提速增效,强化“拆、治、兴”并举,统筹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在更新改造中延续城脉、文脉、商脉。进一步发挥市区联动审批专班作用,全力完成超20个项目方案审批,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信任筹建,确保项目“批复即开工”。统筹实施38个项目建设,加快安置区、公建配套“首开先建”,新开工40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交付安置房80万平方米。做好临迁费发放、安置房分房等民生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行动,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实现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
      擦亮文化新品牌。弘扬东纵精神等红色文化,持续挖掘波罗诞、香雪节等民俗文化,加快扶胥古运河连通工程建设,精心组织“品阅黄埔·全民点亮”、黄埔户外音乐季等文化活动,打造“一街一品”文化品牌。以2024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为契机,加快长洲岛整体环境整治提升,推进深井等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利用,打造珠江国际慢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广州海事博物馆数字化提升,推动“广州幸福里”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搭建文化创意产业链专项招商活动平台,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文化“IP化”,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六)推动绿美黄埔建设,深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高标准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实施“百个公园行动”。优化“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探索推动贤江古荔枝公园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专类园建设,推进长洲古荔涌公园、全龄智能体育公园建设,建成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各20个。重点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计划,完善分级分区保护管控体系,加快建设塘口、大凼2个古树公园。实施“百里路网行动”。建设环线支撑、支线可达、覆盖全域的慢行系统,全面铺开知识城徒步道等百公里徒步道、“连城森邻道”建设,构建“三脉一湾”碧道网络,新建碧道18公里,将南岗河打造成为“幸福河湖”示范样本。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典范。深入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乡村振兴“百大项目”,推动新龙镇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推进“九佛五村七片”统筹改造,创建黄麻社区、大坦村二个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水长岭秀”“金坑碧水”等新乡村示范带。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建成“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浪漫谷·中法永续创意农业产业公园等项目。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建成黄田古村“九龙坊”,打造凤凰商务会客厅和莲塘、麦村、迳下等“网红打卡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新龙科学之光走廊,建成运营隆平院士港,打造大吉沙国家水稻公园和国家荔枝种质资源示范基地。深入推进广清“一区三园”建设,强化中西部、老区苏区、粤东西北等地区对口帮扶合作。
      高起点推进生态治理提升。持续做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全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空气环境全域实时监控、精准治理,实现PM2.5、PM10等关键指标全面达标。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凤凰河支流整治、科学城水环境综合提升等51个水务工程。做好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打造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加快知识城恒运、黄埔电厂等重点电源项目建设投产步伐,深化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争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
      (七)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扎实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夯实社会安全稳定基础。
      推动社会治理效能大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加大力度化解涉众金融、涉问题楼盘、涉旧改等领域风险隐患。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深化综合网格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化群防共治工作,推广村规民约促基层治理经验,促进多方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创建“五好”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措施,统筹做好重大传染病多病同防,切实加强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等脆弱群体保护。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再发力。发挥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作用,构建CIM平台数据中枢系统,建设市政数字可视化平台,拓展智慧城管、智慧水务等应用场景。推广红棉码、粤居码,提升12345热线赋能基层治理效能。编制实施“低空方案”,开工建设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全力争取纳入国家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建成“智慧+”车城网体系,提升大沙地等区域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建设生物岛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支持文远知行、百度阿波罗等智能驾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让城市更智慧、更便捷、更美好。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不松劲。坚决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统筹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稳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建立健全国资国企监管体系,确保国企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加强大型民营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深入构建“四个一”体系,深化“网络安全110”二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整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扎实开展村(社)禁毒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加强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
      大力弘扬开发区精神和新黄埔铁军精神,把高站位和真落实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持续锻造黄埔铁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组织政府上下大兴调查研究,实施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计划,落实“全周期全员”激励机制、“嵌入式”干部考察机制,持续优化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容错纠错政策体系,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和省、市、区部署安排,调整完善政府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修订,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深化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八五”普法工作,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上。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审计监督。建设大数据智能廉政监督平台,贯通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加强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围绕城市更新、国资国企、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三不腐”,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交出“五年大变化”优异答卷,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当尖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名词解释
      【7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上市企业数量、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等7项指标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
      【新能源汽车“双路线”】电动、氢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
      【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
      【FDSOI】在硅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体物质,大幅度降低寄生电容,是区别于传统芯片制程工艺的热门技术之一。
      【印刷OLED】区别于真空蒸镀技术制备OLED显示屏的新技术,是实现大面积、低成本OLED面板制造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
      【十古遗存】古村、古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
      【“黄埔古迹通”】将“十古遗存”按照地理位置、所属镇街、所属类别、管理单位等信息在电子地图上分级分类标注,实行“一处一档”信息化管理。
      【首开先建】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选取规划和用地条件完善的安置区及公建配套地块先行动工建设。
      【“智慧+”车城网体系】整合区内现有智慧交通动态数字孪生数据,建立1套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研发“智车精管”“智行便民”“智城联动”等3类城市级车城网生态应用系统,新建1套“车城网城市中枢”运营平台,并对现有的智能巡检、运营管理、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商用车管理、后装智能网联应用等五大应用进行升级。
      【CIM平台】以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一港两园三院】一港,即隆平院士港;两园,即现代种业(农作物)、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院,即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
      【广清“一区三园”】一区,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即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
      【地质灾害双控试点】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形成风险识别“一张图”、监测预警“一张网”、防御响应“一方案”、风险消减“一台账”的风险区“四个一”管控模式。
      【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为发挥全国劳模、中国好人韩木海买典型示范作用打造的工作室,旨在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协作交流、促进黄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资智慧云】对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服务和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知识城“一核两心多园”】一核,即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两心,即枫下、新龙两个片区中心;多园,即四大价值创新园、大科学装置区、科教创新园等。
      【GPU】图形处理器(英语:Graphic Processing Unit,缩写:GPU),是一种专门做图像和图形相关运算的微处理器。
      【知识城“三集群两高地”】打造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全国保护和运用要素最集中的知识产权高地。
      【广州“一廊一带”】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高质量发展带。
      【“五区联动”建设知识城创新拓展区】黄埔区知识城与白云区钟落潭镇、花都区花东镇、从化区太平镇、增城区中新镇共建知识城创新拓展区。
      【港式医疗服务】引进港澳地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为在穗生活的港澳居民及本地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十大门户”立交】广深高速科珠出入口、火村立交(加速器出入口)、萝岗立交(开创大道出入口),沿江高速开发大道出入口、南岗出入口,花莞高速永九立交,广惠高速永和出入口,增天高速黄登出入口、永龙出入口,从埔高速长平立交出入口。
      【双链制】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由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链主”。
      【招商筹建“123”行动】在招商筹建工作中,努力做到“一天谈成一个、两天动工一个、三天建成一个”。
      【市场准入“极简审批”】推行开办企业“一网通、零成本、半日办”,推出承诺制信任审批、审前服务、视频核查等特色服务,推动准入准营同步大提速。
      【全球引才“六个一”行动】在人才招引工作中构建一个全球引才网络、一批产才交流中心、一批智慧大使、一个“智交会”平台、一个紧缺人才目录和一批高端岗位、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的行动计划。
      【三个“一盏茶”人才服务】把“温暖茶”送到人才及其父母、孩子身边,把“创业茶”送到人才身边,把“舒心茶”送到人才生活之中,进一步提升“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
      【文化“IP化”】对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形成独立IP。IP(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在互联网界被引申为文创作品。
      【连城森邻道】结合森林防火道、城市道路、滨水碧道等,连通帽峰山、福和山、尖峰山、油麻山、萝峰山、龙头山、刘村大山、暹岗大山等山体,形成贯通8大自然山体公园、全长82.3公里的森林步道。
      【“三脉一湾”碧道网络】三脉,即科城绿脉、河谷花脉、凤凰智脉;一湾,即碧湾古港。
      【靠埔哨兵】由活跃在基层平安建设一线的专业、半专业力量组成的群防共治黄埔特色品牌队伍。
      【社会治安“四个一”体系】夯实“任务一张表”工作基础,发挥“指挥一张图”实战效能,深化“管控一张网”实际运用,建立完善“勤务一套机制”,推动治安巡逻管控勤务科学化精准化。
      【“嵌入式”干部考察机制】深入改革发展、征地拆迁、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考察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工作作风等多方面担当作为表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