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01|回复: 0

[湖北] 2023年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31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237
    发表于 2023-7-28 1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汉阳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努力在困境中寻突破,在逆境中蓄势能,全力以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亿元(可比口径),在承压中实现正增长,全区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变化。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顶压前行、奋力拼搏,经济质效在转型升级中不断优化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集群蓄势聚能,趣链科技等独角兽企业成功落户,安恒信息等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企业突破200家,其中规上企业增加至3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43家,实现跨越式增长。地理信息、元宇宙等新产业赛道不断拓展,“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汉阳)上线运营,“北斗七星”引领地信产业突破发展,长江鲲鹏卫星应用实验室揭牌运行,武汉市元宇宙产业联盟在汉阳成立,数字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供链融通等3个应用入选全省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智慧道路管养系统等16个项目获评全市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智慧国博正式运行,产业数字化浪潮在汉阳大地奔涌向前。

    重点产业提质增效。“1+6”产业根基更加牢固,“一街一品”产业布局初见成效,全区经济发展底盘不断夯实。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聚成医疗等3个大健康产业项目落地运营,九州通健康城建成投用,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新能源汽车博览城加快建设,理想、蔚来等21个品牌汇聚汉阳,盟盛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成为华中地区品牌最全的交付交易中心。金融活水加快汇聚,浦发银行、渤海银行入驻鹦鹉大道金融一条街,成功引进200亿元太保长航母基金和全省最大的私募证券机构昭融汇利,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基金管理规模超1400亿元。商贸文旅提质扩容,武汉西部消费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鹦鹉巷子迭代升级,华中最大裸眼3D屏“三镇之眼”点亮汉阳古城,“百威啤酒节”引爆消费热潮,“汉阳喊你”“汉阳造物”等品牌享誉三镇,月湖“最美结婚登记点”牵起浪漫经济产业链。智能制造焕发新活力,金牛二期、5G智能检测等优质工业项目顺利开工,联东U谷产业园建成开园,西高电器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显捷电子等16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招商引资再结硕果。始终以“第一力度”抓好“一号工程”,深化链长制招商、股权招商,纵深推进驻点和“走出去”招商,与杭州上城区缔结友好城区,汉阳招商“朋友圈”不断扩大。新引进俊领科技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5个,容百集团华中总部及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项目成功签约,中国电建、永辉彩食鲜等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注册落户,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90亿元,新引进企业实缴注册资本金占产业到资比重突破70%,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更加稳固。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成功创建省级产业园、纳入湖北武汉“一园多区”建设管理,在全市率先成立楼宇经济促进会,楼宇招商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地理信息、工程咨询服务“三园齐开”彰显发展特色,甲级写字楼数量增至10栋,亿元税收楼宇达到4栋,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二)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发展动能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活力迸发,“高宗余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省智慧交通研究院布局汉阳,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健民新药成果转化、百威啤酒等中试平台建成运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个院士专家项目落地汉阳,科技成果转化112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5.1亿元,高新技术产值310亿元。创新人才加速集聚,重磅推出知音人才谷“黄金十条”,新筹建人才公寓近千套,服务“学子留汉”近2万名,湖北青创园(汉阳)一期开园即满园,汉阳人才“磁吸效应”不断增强。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创新实施“项目策划年”,谋划四台工业园等优质项目140个,总投资突破1000亿元。城市更新改造蹄疾步稳,在全市率先建立覆盖全区的城市更新单元库,成立中心城区首个区级城市更新公司;人保大楼等3个征收项目实现当年启动、当年清零,中维烟草等15个项目累计供地1200亩;城中村产业用地破冰发展,向阳教育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高铁汉阳站站城一体化设计方案正式出炉,汉阳西部产城融合发展阔步前行。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汉阳市政科研中心等3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金茂方岛等7个百亿级项目稳步推进,发展支撑更加坚实有力。

    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拓展“一事联办”,109个主题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在全市首创“企业开办+银行预约开户”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地籍图可视化查询”等4个项目成为省级示范,企业群众办事更加舒心。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实施“金牌管家助企”工程,开展区领导走访百家企业行动,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出台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等系列惠企政策,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49.5亿元,兑现扶持资金2.3亿元,营商环境考核连续领跑全市,“服务最好”成为汉阳“金字招牌”。国企改革专项行动顺利完成,区属国企营业收入、税收排名中心城区第一,发展质效全面提升。

    (三)强基塑形、建管并举,城区品质在内外兼修中不断提升

    城区功能持续完善。规划先行引领城区建设,“三区三线”划定取得新成果,城区开发边界增加至77平方公里,有效保障未来区域发展空间。区级城建投资突破120亿元、增长31.5%,江汉十桥等市级重点工程启动建设,知音大道先行示范段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车友路等6条断头路实现贯通,鹦鹉小道等4条道路改造提升,10公里慢行系统提质升级,群众出行更加顺畅。高标准建成朝阳路一流电网项目,新增停车位1.2万个、充电桩6400个,11所学校2400个停车位全面向公众开放,“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一点一策”改造易渍水点12处,疏浚排水管网1300余公里,月湖等汇水区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全区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累计投入2.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升级改造19个、惠及居民1.4万户,改造工作走在中心城区前列,让更多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得好”。

    城市管理出新出彩。将打造赏心悦目的市容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创新推出“双路长”制,“一网统管”市级试点平台启动建设,143个“阳小驿”亮相全区,环卫网格化微治理实现全覆盖、报事解决率100%,“大城管”考核稳居中心城区第一。创新实施空置地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将85处闲置空地“变废为宝”,因地制宜打造知音人才公园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实现城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宜居环境日益彰显。杨泗港都市T台、南岸嘴景观矩阵惊艳亮相,历经17年长江江滩汉阳段实现全线贯通,墨水湖、龙阳湖水质稳步提升,琴断口小河入选全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绘就两江靓、六湖美的生态盛景。龙阳湖公园一期(龙阳半岛)、江欣园共同缔造园、米粮城市低线公园“三园齐开”,张之洞体育公园成为全省唯一的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新建绿地16万平方米、花田花海10万平方米、口袋公园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居中心城区第一,“路在绿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画卷徐徐展现。

    (四)用心用情、实事惠民,幸福指数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攀升

    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整全面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折不扣执行“新十条”,超前决策、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成功应对多轮疫情考验。强化底线思维,核酸日混检能力提升至8.9万管,基本实现当天采样、当天出结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奋战一线,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冲锋在前,用辛劳付出守护万家灯火;爱心企业、居民群众同心同德,凝聚了团结抗疫的磅礴力量。

    民生保障扩面提质。顶住财政收支紧张压力,将超70%的财政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新增就业2万人,江欣苑社区荣获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兜底保障尽力有为,精准发放各类救助金5644.9万元,低保总人数减少8.9%,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435套,建成棚改住房1700套。社保扩面净增1.5万人次。养老服务不断优化,全市首个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星级评定全市第一,徐湾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立未成年保护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倾情用力,守牢山坡街“零致贫零返贫”底线,对口援建来凤金盆水库等项目、惠及村民4.5万人,首届“凉交会”来凤专场在汉阳成功举办。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投入17.8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7所中小学校、11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500余个;“双减”成果持续巩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新增省特级教师4名,高考重本率、中考普高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医疗资源供给增量提质,市五医院西院一期竣工,市中医院汉阳院区平疫结合大楼和汉阳医院医疗综合楼封顶,省妇幼保健院汉阳院区项目成功签约,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文体事业亮点纷呈,中心城区配置最优、功能最强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启用,成为全省城区融媒示范样板;推进“知小音”“汉小阳”双生虚拟IP创造,在全市率先推出城区虚拟形象代言人;琴台音乐节、琴台艺术节好戏连台,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盛大开馆,武汉戏曲艺术中心开工建设,知音文化研究院挂牌成立,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成功举办,汉阳入选全省体教融合示范区。

    社会治理谱写新篇。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根工程”,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把服务送到最基层,把困难解决到家门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星空大楼、律所大楼、平安大楼“三楼齐开”夯实治理堡垒,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在全省交流,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走深走实,建港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民生事项下放持续推进,创新开展“红色驿站+流动服务队”办证模式,建成基层政务网点436个、数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实现26项民生类事项下放街道社区、21个事项“免申即享”,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圆满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稳妥推进“保交楼”,推动“无盗小区”比例提升至80%,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

    同时,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取得新进步,征兵、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台办、民宗、侨务、残联、慈善、科普、档案史志等工作积极推进,工会、妇女、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

    (五)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政府建设在同心聚力中不断加强

    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政府自身建设,严格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完成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

    法治建设持续深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1件、大会及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85件,政协建议案1件、提案115件,各类议提案办结率、满意率100%。制定和完善新一届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常务会议事决策等系列制度,政府运行更加规范。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区行政复议中心揭牌成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区司法局荣获全国“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先进单位称号。“八五”普法有序推进,区关工委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作风建设持续从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六项治理”和清廉建设。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小区遍访行动,解决企业困难364个、圆梦群众心愿400余个,为民初心在躬身实干中不断诠释。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等20%以上。落实“无会日”制度,干部职工脚步向下、沉到一线,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干出了精气神、干出了新业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汉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汉阳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产业转型仍处在阵痛期,优势产业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新动能释放不足;民生保障优势还不够突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极少数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克难攻坚抓落实的成效不够明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武汉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的时代征程,聚力打造“三城一中心”,着力构建“1+6”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奋力开创新时代汉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剔除一次性因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打造“三城一中心”,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城。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创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强化科创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8万平方米,着力提升“两院四中心”运营质效,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服务健民、百威等中试平台运营,建成成果转化中心2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7亿元。坚持以才兴业,发挥汉阳人才集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用,力争引进培养战略科技、产业领军等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

    全力打造文化创意城。高标准打造四大文创片区。加快创建4A级知音文化旅游区,依托汉阳文化研究院深挖历史文脉,持续推进龟山公园改造提升,加快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提档升级、重新开馆,打造“景景通”“古琴号两江游轮”等精品旅游专线,推动古琴台、晴川阁等景点串珠成链。重振汉阳古城风貌区,以远洋、中海等重大项目为引领,串联打造古城文化主轴,彰显古城发展新图景。打造一流国博会展数字文创区,加快国博功能配套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品国际博览商场项目落地,打造月湖婚庆产业园,形成“会展+数字文创”发展高地。建强工程设计建造集聚区,加快中南科研设计中心、湖北交投实业总部等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周边配套设施,以中铁大桥局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进工程设计与文化、数字融合发展,持续拓展汉阳工程设计品牌影响力。

    全力打造青年创业城。聚焦四新片区,全域布局创新创业载体,全面提升青年创业城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扩容提质湖北青创园(汉阳),增强配套服务,打造四新“漫生活街区”,新增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4个。实施“学子留汉”工程,持续办好“知音云上”青创大赛,加快集聚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引进一批青年优秀人才、高水平青创团队。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推动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点入驻湖北青创园(汉阳),强化安居、教育、医疗等全方位支持,提档升级知音人才谷,推动汉阳人才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新增人才公寓1000套,为青创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全力打造武汉西部消费中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融入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筑牢大汉阳地区消费合作“铁三角”,整体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聚集区,不断增强汉阳“西”引力。支持做强“四大商圈”,优化提升龙阳新能源汽车、鹦鹉巷子、十升路美食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业态,服务国博山姆旗舰店、武汉远洋里、祁遇商业体开业运营,招引高端品牌旗舰店36家以上,打造汉阳消费新名片。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假日经济,高标准办好“百威啤酒节”,不断擦亮“汉阳喊你”“三全”等品牌。营造消费新环境,推进消费基础设施改造,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二)聚焦能级跃升,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强数字“新基建”,强化省级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国家超算中心长江分中心市场化应用,服务中铁大桥局建成桥联网平台;加快数字产业集聚,支持领军企业快速发展,新引进5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重大项目4个,成立元宇宙创新联合体,建成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举办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力争形成元宇宙示范项目2个以上。促进大健康产业提质增效,聚焦健康服务、药械生产等领域,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3个,推动龙阳湖健康谷、知音茶城提档升级,力争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800亿元。错位发展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加快建设龙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湖北交投汽车产业园,高标准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博览城,主动融入长江左岸智联汽车大走廊。实施工业提升三年行动,加快银合温控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黄金口工业园腾笼换鸟,滚动实施健民、黄鹤楼、金牛等3个工业技改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持续壮大金融业,启动建设人保武汉金融中心,优化基金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发展基金30家,推动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基金管理规模增长10%以上;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新培育“金种子”“银种子”企业6家。

    着力培育多元发展动能。深化产业链招商、股权招商和以商招商,统筹协调、整合共享招商资源和信息,持续完善“大招商”格局。瞄准500强企业,结合“一街一品”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地图、产业链招商清单,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500强投资项目2个。深挖楼宇潜力,推进老旧楼宇升级、税收亿元楼宇培育,聚焦会计咨询、规划设计、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领域,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新打造特色楼宇13栋,激发楼宇经济新活力。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推动容百集团华中总部等36个项目开工,加快金茂览秀城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投资稳增长“压舱石”作用。

    持续争创最优营商环境。坚持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加强全区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做优做实“五减五通”,不断拓展汉阳“云政务”特色服务模式,最大程度让群众“少跑腿”、服务“多跑路”。着力打造“政企云沟通畅联”平台,完善“一企一册”,对企业诉求“即接即办”;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以真招实招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强信用汉阳平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区属国企现代公司治理,探索推进金融赋能国企发展,降低区属国企综合融资成本,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探索国有资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聚焦颜值提升,打造城区靓丽新名片

    推动城区功能品质提升。服务地铁3号线二期、6号线三期、11号线四期、12号线汉阳段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实施汉阳古城片区地下空间项目,加快百灵路、徐家湾路片区路网改造,推动知音大道基本贯通,推动青石桥路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构建路成网、网织密、立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谋划智慧停车项目建设,高水平推动芳草变电站、国博大道电力通道等16个一流电网项目。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启动汉阳树广场建设,启动实施环墨水湖东片等城市更新试点单元,加快桥梁学校片等新项目征收,推进高森片等项目征收清零,谋划实施武汉卷烟厂等项目,力争全年供地1000亩以上;继续推进西部三村改造,有序推进西部七村改造,服务汉阳站高铁4.0示范新城规划建设,推动黄金口物流园等城中村产业用地项目开工,加速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拓面提质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知音东苑等2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桃花岛城市花园完整社区试点建设,让群众切身感受变化、得到实惠。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完成“一网统管”市级试点平台建设,加快“双路长”进“阳小驿”,构建主体明确、协同治理的大城管格局。强化建筑高度、第五立面等管控,持续深化乱停车、裸土暴露等问题专项整治,对违法建设零容忍,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健全闲置土地管理机制,推动闲置空地环境提档升级,实现无处不精细、无街不美景。深入推进智慧环卫平台建设,全面完成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主次干道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加快垃圾分类“撤桶并点”,新增生活垃圾收集屋10个,努力打造精致汉阳、精美汉阳、精彩汉阳。

    打造绿色低碳人居环境。强化水环境保护,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动河湖港渠水生态修复、市政管网混错接改造,加快汉江南岸综合治理,实现汉水碧道全线完工,构建人水相亲、城水相映的湿地景观。守护蓝天白云,强化机动车路检抽查,严格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确保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推进全域增绿增景,加快龙阳湖公园二期、汉阳树公园、玫瑰低碳公园、四新篮球公园建设,服务武汉动物园精彩亮相,“量体裁衣”新建花田花海10万平方米、绿地15万平方米、口袋公园5个,打造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大美汉阳。严格落实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持续巩固整改成效。

    (四)聚焦美好生活,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高质量推进民生保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1.9万人。深化全民参保,推进社保扩面净增1.5万人次。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筑牢基本保障底线。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竣工保障性住房1000套,落实解决从事公共服务人员住房问题工作,完成燕归园保障房试点建设。关爱“一老一小”,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建成太保家园国际颐养社区。积极对口来凤县、山坡街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高标准优化公共服务。持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启动燎原初中等4所学校建设,确保国博四小等2所学校建成投用;多渠道扩容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深化“双减”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科学、精准、高效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强化医疗物资储备供应,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疫苗接种,不断提升医疗救治和服务保障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速推进泰康(同济)医院二期建设,完成市五医院本院改扩建、汉阳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汉阳医院医疗综合楼投入使用,服务省妇幼保健院汉阳院区、康健医院新院区开业运营,提升妇幼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建成惠民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创建全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百强特色科室。充分发掘“汉阳造”工业文化底蕴,串联黄鹤楼酒业、中铁大桥局等汉阳特色工业资源,推动“文旅+工业”深度融合。加速发展文体事业,融合区域特色资源,启动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打造足球友好城,持续办好知音汉阳女子半马、琴台音乐节“古琴系列”等特色品牌活动,服务武汉戏曲艺术中心建设,推动新绿文旅滑雪场投入运营,用心用力托举人民群众多彩生活。

    高水平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枫桥经验”汉阳实践,巩固市域社会治理试点成果,拓展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战化运作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深入开展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加强特定利益诉求群体矛盾问题源头化解,推动“事要解决”。探索建设智慧城区,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上线,统筹开放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场景应用,持续推进平台、资源、服务下沉,把政务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深化“平安建设示范小区”创建,进一步提升“无盗小区”比例,守护全区居民的岁月静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持续抓好金融领域风险防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阳。

    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民防、征兵、科普、民宗、侨务、统计、残联、退役军人、档案史志、机关事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聚焦自身建设,树立政府效能新标杆

    始终铸牢政治忠诚。坚持把政府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汉阳落地生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做好政务公开和“八五”普法,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始终保持“拼抢实”工作状态,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督查的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进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扎实做好“三保”工作,持续加大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把宝贵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惠企利民上。

    各位代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成宜居宜业新汉阳,为全市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