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3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9.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1亿元,增长3.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6%、41.5%和54.9%。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全部上涨,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类、其他服务和服务类分别上涨3.0%、0.6%、1.2%、1.3%、3.2%、1.7%、3.1%、1.7%。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产量23.7万吨,同比下降7.3%;油料产量1.7万吨,下降10.9%;蔬菜产量16.4万吨,下降9.6%;水果产量7.1万吨,下降14.4%;生猪出栏15.71万头,增长20.8%,牛出栏0.52万头,增长4%;羊出栏4.04万头,下降19.2%;家禽出栏331.75万只,下降20.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5.1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分别为7688台、180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达13305台。全市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7.37千公顷、43.1千公顷和42.67千公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水平达87.36%。
全年农村用电量43237万千瓦时,增长0.24%。化肥使用量(折纯)28046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9.4%,重工业增长3.3%。按行业分,食品加工业增长6.4%,生物医药业增长3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9%,钢铁及金属制品业下降6%,设备制造业增长35.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2.9%,纺织服装业下降90.6%。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9%;每百元资产实现的年营业收入为94.8元,同比提高30.3元;利润总额20.0亿元,增同比下降6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微观杠杆率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9%,同比减少6.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全年方便面产量8.0万吨,下降5.2%;乳制品产量7.6万吨,增长9.3%;塑料制品产量6.1万吨,下降15.2%;钢材产量47.0万吨,下降27.6%。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总产值94.1亿元,增长71.1%,利润总额0.4亿元,下降42.9%,营业收入74.5亿元,增长4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0.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8%;第二产业(工业)投资增长70.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9%。
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1%,其中住宅投资同期持平。房屋施工面积1959.8万平方米,增长7.8%,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321.8万平方米,下降15.7%。房屋施工面积中,住宅施工面积1530.2万平方米,增长5.3%;住宅新开工面积321.8万平方米,下降15.7%。竣工面积152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8.5万平方米,增长30.1%。商品房销售面积232.9万平方米,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15.6万平方米,下降18%;商品房销售额174.8亿元,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额215.6亿元,下降15.6%。
五、内外贸易、旅游
消费品零售: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5.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亿元,增长9.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0.7亿元,增长18.3%。按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9.5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增长11.5%。按行业分,批发业74.0亿元,增长6.6%;零售业220.8亿元,增长10.5%;餐饮业35.7亿元,增长7.2%;住宿业1.7亿元,增长2.9%。
对外贸易:全年共签订协议项目30个,签约金额303亿元,引进省外资金9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3988万美元,增长4.2%。进出口总值5.9亿元,增长9.6%。
旅游:全年各景区接待游客约501.11万人次,增长13.05%;旅游总收入约20.04亿元,增长13.22%。全年共受理旅游投诉6起,处结率100%,游客满意率100%。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7亿元,下降6.8%。其中税收收入43.1亿元,下降24.3%,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57.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1.0亿元,下降1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4亿元,下降67.0%。
金融: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47.8亿元,比年初增长1.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2.0亿元, 比年初增长8.0%。
七、科技、教育和卫生
科技:全年新增郑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6家,国家网技术合同成交额10.09亿元;专利授权3155件,其中:发明379件,实用新型2474件,外观设计302件。
教育: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初等教育学校363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所、普通高(完)中7所、普通初(九年一贯制)中30所、小学1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06所,在校学生255834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9823人(不含省、市属中职学校)、普通高(完)19566人、普通初(九年一贯制)中45163人、小学110337人、特殊教育学校157人、幼儿园50788人。
卫生: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86个;床位6103张。卫生技术人员696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92人,注册护士3133人;免费婚检率达到75.43%;基本药物制度持续完善,全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金额7037.6万元,让利金额1625.5万元;市直公立医院销售金额5973.2万元,让利金额1373.8万元。
八、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9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13元,下降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50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52元,下降13.76%。
九、劳动和社会保障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8424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4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31人,公益性岗位就业469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10万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08人,职业技能培训233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043人,创业培训780人。
新增参保企业1050家,新增参保职工6082人,养老、工伤、失业三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 63.7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9.983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累计参保职工2.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缴费居民达到33.3703万人,参保率达到99%以上;工伤保险正常参保人数达到10.2938万人(其中建筑业项目累计参加工伤保险278家,参保农民工29369人);失业保险正常参保人数达到7.3562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607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参保7.4212万人人,退休人员参保1.83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620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514万人。
按照科学管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的原则,累计将4320户8049人城乡困难家庭纳入低保范围,4694.38万元。全年共为1333名特困人员落实供养资金1723.4万元。
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27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可吸入颗粒物 PM10年平均浓度为76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4微克每立方米。
生态文明:全年造林绿化面积0.43万亩(含0.11万亩种苗花卉),森林抚育1.25万亩,新建提升生态廊道2条。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部门数据来自于相关部门。
附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同期价格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