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05|回复: 0

[山东] 2021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9-15 18: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三四五”思路举措和目标任务,以坚定的思想自觉、务实的推进措施、实干的工作作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906元,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59.7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22.1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45.99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3:42.1:4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7.1%;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9.3%。
    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7.52万户,比上年增长14.1%;从业人员达到23.46万人,增长13.4%;注册资本700.78亿元,增长19.5%。其中,私营企业1.37万户,增长21.2%;从业人员7.25万人,增长17%;注册资本571.49亿元,增长18.4%。个体工商户5.93万户,增长12.9%;从业人员13.89万人,增长13.6%;注册资本88.97亿元,增长18.4%。农民专业合作社2155户,增长5.4%;成员数2.33万人,增长2.5%;出资总额40.32亿元,增长3.3%。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高技术企业增长迅猛,国家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6家,增长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57%。新型动能加速布局,“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3.5%;“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3%;高技术投资占比达14.2%。总投资830亿元的120个市级重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全省机械制造业转型提供“昌邑方案”;三峡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完成开工准备;优然牧业奶牛高产示范牧场开工建设并顺利推进;浩信工业设计中心建成运营;广东海大现代海洋生态养殖示范园建成投产;永富弹簧获批第一批省级绿色工厂;同大海岛、龙港硅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瞪羚企业2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5家,市级隐形冠军企业16家;有6家企业纳税过亿元,52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上云企业达到182家。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突破10亿斤。投资76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1万亩,累计达75.08万亩。青阜农业公社10.2万多亩盐碱地改良农田平均亩产粮食1.1吨以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年内实施农村通户道路硬化行政村202个,累计672个;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180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50公里。412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1万多户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2.5万个农村改厕问题完成整改。建成美丽庭院示范镇4个、示范村48个、美丽庭院1.2万户。深入实施“众村飞地”、土地资产收益、社会化服务收益等模式,各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统筹各级衔接资金1119万元,新建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3个,已建成的38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年度收益298万元。成功承办全国棉花提质增效现场会、潍坊市中国农民丰收节。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创新建立一个专班、九个分领域专组、十一个微信服务群“1—9—11”问题解决体系,建立完善一日转办、两日核实、七日办结“127” 服务企业专员工作机制,问题办结率达100%。推行“拿地即开工”“简易注销”审批模式,服务提速60%以上。搭建“邑办理”政务服务体系,电子证照共享平台、电子印章、政务服务大篷车等创新做法走在全省前列,不动产登记电子产权码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090户,增长27.5%;其中,新登记企业3126户,增长25.7%。
    三、农业、水利建设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2亿元,增长8.4%;其中,实现农业产值40.77亿元,增长7.6%;实现林业产值0.68亿元,下降5.7%;实现牧业产值28.3亿元,增长25.9%;实现渔业产值31.53亿元,增长13.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93亿元,增长8.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8.14万亩,比上年增长2.6%;产量54.06万吨,增长2.9%。其中,夏粮产量31.26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22.8万吨,增长1.8%。棉花种植面积2.65万亩,产量0.23万吨。花生种植面积2.29万亩,产量0.9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6.24万亩,产量74.82万吨。瓜果种植面积1.42万亩,产量3.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91万亩,产量7.39万吨。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9家,其中省级6家,潍坊市级53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个,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数117个。“昌邑大姜”被农业农村部收集到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国家级荣誉。
    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1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新建和提升绿色通道长度59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阜瑞生态林场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认定为2020年度山东省规模化生态林场,林木绿化率达86.76%。加大苗木新品种的选育,2个海棠新品种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组实地审查鉴定。
    全年肉类总产量9.83万吨,增长9%;禽蛋产量1.45万吨,增长2.8%;奶类产量0.42万吨,增长31.3%。猪年末存栏32.88万头,增长24.1%;牛年末存栏0.37万头;羊年末存栏1.79万只,增长5.3%;家禽年末存栏1125万只,增长15.8%。猪年末出栏45.74万头,增长40.1%;牛年末出栏0.4万头,增长90.5%;羊年末出栏4.1万只,增长1.2%;家禽年末出栏4277万只。昌邑鸡蛋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6家企业被评为潍坊市美丽牧场,10家企业被评为潍坊市智慧牧场。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0.61万吨,增长3.4%;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20.44万吨,增长3.4%。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半滑舌鳎苗种2亿单位。渔技推广扎实开展,打造渔业新技术创新性试验建设基地3处,集中培训基层渔技人员20名,培育渔业科技示范主体22个,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200户。1个渔业项目荣获2021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获奖的县级单位。打破南美白对虾种虾国外垄断,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格局,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01.0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037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306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422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14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281台。播种机5086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709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086台。小麦、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马铃薯耕作、播种、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花生耕作、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姜耕作、开沟实现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96.76%。农林牧渔业用电量达3.21亿千瓦时,增长6.2%。
    我市创建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达标建设县(区),2条河流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年内完成潍河、北胶莱河、虞河及河东、河西灌区1处水毁,11座穿堤建筑物,11座水闸,5座交通桥的修复、加固或拆除重建。推进河流“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清理整治各类涉河问题超过2300处。完成34座小型水闸的安全鉴定和维修加固工作。2处水利工程纳入全省推进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名录。全年春灌放水225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460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20余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675。
    四、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9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2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44.94亿元,增长32.9%;实现营业收入663.59亿元,增长30.3%;实现利润总额7.51亿元,下降65.3%。全市工业用电量48.68亿千瓦时,增长6.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1.9%。全市统计的26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8.5%。56种主要产品中,有31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其中,合成橡胶增长81.8%,面粉增长36%,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35.4%,塑料制品增长30.4%,家具增长22.7%,食盐增长19.8%,铁铸件增长12.8%,棉纱增长14.6%,棉布增长9.6%,纯碱增长3.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25.2亿元,增长31.1%,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94.2%。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见下表)。
    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企业
    个数(个)
    总产值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总量
    (万元)
    增幅
    (%)
    总量
    (万元)
    增幅
    (%)
    总量
    (万元)
    增幅
    (%)
    食品加工业

    30

    410361

    16.9

    460767

    36.5

    1231

    -91.9

    纺织印染业

    72

    891817

    41.0

    780001

    26.5

    412

    -88.7

    机械制造业

    43

    772137

    8.4

    716663

    -1.5

    14975

    -51.7

    石油化工业

    1

    3310612

    40.0

    2842782

    48.2

    -55902

    (63546)

    盐及盐化工业

    92

    1650969

    34.6

    1451784

    24.0

    84251

    1.0

    合  计

    238

    7035895

    33.1

    6251997

    31.1

    44967

    -77.1

    注:括号内为去年同期总量

    五、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2%,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6%。“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3%;高技术投资占比达14.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21亿元,下降22.6%;其中,住宅投资16.44亿元,增长20.8%。商品房销售面积35.96万平方米,下降14.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0.43万平方米,下降15.7%。
    全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9.43亿元,增长6.8%。其中,实现建筑工程产值16.55亿元;实现安装工程产值2.15亿元;实现其他建筑业产值0.74亿元。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4亿元,增长33.3%。其中,实现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0.61亿元,增长6.7%;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3.53亿元,增长34.8%。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销售额46.74亿元,增长28%。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实现进口额4.9亿元,下降80.8%;实现出口额77.8亿元,增长48.5%。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7家,实际使用外资6329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399公里,其中国省道(含高速公路)203公里,农村公路2196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6712辆。其中,营业性货运车辆5923辆;营运性客运车辆408辆(其中出租车211辆);教练车381辆。当年新增营业性货运汽车1361辆,新增动力1.91万吨。完成客运量305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505万吨。货运周转量5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0.2亿人公里。全市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267辆,清洁能源(CNG)车辆12辆。城乡公交线总里程达440公里。灶朱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标志着昌邑城区南出口正式打通。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实现1.11亿元,增长0.5%。其中,寄递业务收入实现1722万元;渠道平台业务收入实现1272万元;集邮和文化传媒业务收入实现1264万元,其中,函件业务收入410万元,集邮业务收入436万元,报刊业务收入418万元。邮政储蓄余额规模达到48亿元。全市达标有效数字化站点138处。
    全年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2128万元。本地电话用户达69.49万户,增长0.9%。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7.78万户,增长3.1%;固定电话用户6.93万户,增长12.8%,其中住宅电话用户5.03万户,增长2%。互联网用户达76.82万户,增长10.7%。其中,固定宽带用户23.13万户,增长3.1%;手机上网用户53.69万户,增长14.4%。年末数字电视用户达20.05万户。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34.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26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 3A级景区2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5家。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入选15个山东红色旅游亮点产品。
    八、财税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税收占比达65.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3亿元,增长40.9%,民生支出达47.91亿元,占比85%;各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6亿元,增长39.3%;教育支出11.27亿元,增长11.3%;城乡社区支出17.75亿元,增长620.5%;农林水支出5.08亿元,增长5%。实现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90.4亿元,增长109.4%;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1.96亿元,增长19.9%;第二产业实现税收78.02亿元,增长135.3%;其中,工业提供税收74.92亿元,增长146.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5.3亿元,较年初增加48.8亿元,增长9.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8.8亿元,较年初增加47亿元,增长11.2%;贷款余额391.9亿元,较年初增加51.7亿元,增长15.2%,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17亿元,较年初增加5.82亿元,授信户数343家,增73家。
    加强不良贷款处置,年末全市清收处置不良贷款8.55亿元。推进公司挂牌上市,储备“十四五”期间上市后备企业20家,已启动上市程序的5家,目前,全市有1家上市公司,有235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挂牌改制,56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九、科技创新、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36家;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3处;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处(其中省级5处);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7处;引进联合建立科研院所54处。当年成功申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8项;完成到期项目验收13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6项;成功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4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处;新增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处;完成招院引所6处。
    全年获专利授权1041项,增长114.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4项,比上年增长82.9%;目前,发明专利累计授权296项。
    年末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件;马德里国际商标10件;山东名牌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18件。
    全年共有3774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1256人取得技能人才等级证书,2138人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管理期内“齐鲁首席技师”1名,“潍坊市首席技师”12名,“昌邑市首席技师”14名,“潍坊市技术能手”2名;昌邑市技工学校和潍坊北海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907人。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8006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6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1964人、中级职称609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昌邑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5人。
    十、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4743人;高中2所,在校生10606人;初级中学14所,小学4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幼儿园119所;初中在校生15829人,小学在校生30548人,幼儿园在校生1714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9人(含特教学前班2人,特教高中班21人)。年内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处、运动场地51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处,推动3处民办园转办为公办园,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全面实施强课提质,28项成果荣获潍坊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4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本科上线率超出省均16个百分点。在潍坊市率先推行课后服务向初中学段延伸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被确定为潍坊市唯一一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被评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先进市。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一级馆2座,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35项,其中省级6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柳疃镇获评省文化生态名镇;龙池镇获评潍坊市第三批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入选山东省百部优秀剧目。
    成功举办第1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趣味运动会,15支代表队,307名运动员在趣味运动比赛中欢庆丰收;连续举办各项健身活动42项,参与群众达3.2万人。年内重建农民健身广场146处,配套健身设施1098件(套),维修维护健身设施171处;建成3处智能健身驿站;完成三处综合休闲运动场所建设。3名昌邑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东京奥运会;1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医疗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年末全市共590处卫生机构,其中综合医院5处(人民医院、中医院、昌城医院、华康医院、昌邑厚德英杰医院),专科医院2处(昌邑昌大口腔医院、昌邑康宁中医医院),保健院1处,皮防站1处,乡镇卫生院8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处,疾控中心1处,执法大队1处,护理站2处,村卫生室453处,诊所及各类门诊部105处。实有开放床位2737张,卫生技术人员3421人(包括门诊部、诊所465人,村卫生室403人),其中执业医师986人,执业助理医师470人,注册护士1557人。全年诊疗人次281.76万人次,其中村卫生室141.31万人次,诊所及门诊部17万人次。出院人员6.46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总收入7.27亿元,其中业务收入5.81亿元,门诊收入2.56亿元,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35.2%。
    新冠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力展开,全年累计接种114.67万剂次,其中首剂51.88万剂次,49.3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第三剂接种13.48万人。
    十一、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22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46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6元,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1.81:1缩小到2021年的1.76:1。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14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2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85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297人;接收高校毕业生38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9%。组织开展3场线下招聘会,发布线上招聘信息46期,提供岗位26048个次,帮助345家企业解决用工9200余人。新增参与创业活动924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3亿元,带动就业2472人;卜庄镇、石埠经济发展区成功通过潍坊市级创业型镇(街)复审;首家“零工客栈”建成启用,柳疃镇柳疃中心社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组织各类事业单位考试11次,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0名;招录“三支一扶”17人;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3次。
    全年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17亿元;各项保险基金支出22.64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10.52万人,实现基金收入13.4亿元,增长31.7%,基金支出17.52亿元,增长13.6%;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1.45万人,实现基金收入2046万元,增长88.3%,基金支出3282万元,增长47.1%;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32.86万人,实现基金收入6.43亿元,增长79.1%,发放养老金2.67亿元,增长16.5%;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28万人,实现基金收入5305万元,增长5.5%,基金支出5427万元,下降14.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08万人,实现基金收入4.6亿元,支出1.9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76万人,实现基金收入1.59亿元,支出1.87亿元。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内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816元和640元,分别比2020年提高了97元和103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6542.58万元。医保扶贫落实落地,年内共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8155人,申请补助资金232万元;医疗救助7731人次,支出340万元。接收捐款480.53万元用于扶持贫困青少年、户户通工程和帮扶救助因病因灾致贫困难群众。1人获评全国“基层慈善人物”。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47%。推动城市路网建设,城区道路实现“井字+外环”的转变,雨污分流比例达到95%。投入5000多万元新改建道路排水工程5项,同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成海绵城市面积0.0882平方公里。累计投资1.62亿元,文山森林公园和博物馆工程稳步推进。城西、城北两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投资1.2亿元,完成进水调试。对11个老旧小区(片区)进行供暖改造,面积达到29.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100余户。
    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镇1个(柳疃镇),省级中心镇数量2个(柳疃镇、饮马镇)。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2亿元。年内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0593户,其中集中改造1844户,电代煤改造8749户;完成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改造50户。整改农村风险房屋435户。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8天,比上年增加14天;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39微克/立方米(未剔除沙尘),同比改善15.2%。国控河流潍河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标准,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居潍坊市第1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下水三类标准;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十三、人口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61万人,乡村人口24.36万人;户籍人口57.97万人,户数19.4万户。全年出生人口3362人,出生率为5.83‰;死亡人口3651人,死亡率为6.32‰;全年人口净减711人,自然增长率-0.497‰。
    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9201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55753项。建立安全生产督战督导工作机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7.8%。
    注:1.本公报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2021年昌邑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GDP)、各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局;卫生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卫生健康局;财政数据来源于财政局;税收数据来源于税务局;市场主体、质量监督、专利数据来源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田水利数据来源于水利局;农产品品牌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局;林业数据来源于林业发展中心;牧业部分数据来源于畜牧业发展中心;渔业数据来源于海洋发展中心;农业机械化数据来源于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城镇建设数据来源于住建局;对外贸易数据来源于商务局;公路交通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源于邮政公司;电信数据来源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和广播影视中心;文化、旅游数据来源于文化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和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科技创新数据来源于科技局;人才工作、就业数据来源于人社局;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人社局和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和体育局;体育数据来源于体育发展中心;社会救助数据来源于民政局和医疗保障局;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潍坊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应急管理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