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瑞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致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次中心城市,获评2020年度赣州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突破1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一、综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2348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2534万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742560万元,增长10.8%,其中工业增加值631141万元,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54万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比14.5:38:4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35.7%、54.7%。人均生产总值31800 元,增长11.8%。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08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9700亩、增长0.4%,产量190000吨、增长2.5%;油料播种面积65130亩、增长14.7%,产量11495吨、增长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3240亩、增长5.2%,产量240090吨、增长15.6%;烟叶种植面积12500亩、增长5.9%,产量1486吨、下降12.4%;水果产量131492吨、增长11.2%,其中脐橙124658 吨、增长13.6%。年末全市耕地面积2256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8055.6公顷。 全市育种育苗545公顷,造林面积1173.1公顷,幼林、成林抚育管理3330.3公顷。林产品产量:原木27747立方米,竹材456万根,油茶籽6300吨。年末森林蓄积量122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74%。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如下: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户,实现总产值272.8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加值增长11.3%;实现营业务收入274.4亿元,增长29.5%;利润总额22.9亿元,增长44%;实现税金17.5亿元,增长22%。主导产业铜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53.5%;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6家,其中超50亿元的1家,纳税超千万的企业10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6.68%,较上年提高18.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36.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4.1%,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一区五园”(瑞金经开区,石城、兴国、于都、宁都)平台作用和集聚效应凸显。园区实际开发面积26.08平方公里,投产企业623户;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9.3亿元,同比增长5.1%;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83.5亿元、增长18.5%,其中省外资金133.9亿元、增长25.4%;实现营业务收入820.2亿元、增长25.6%,利润总额66.7亿元、增长30.2%;吸纳就业人员76427人。 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94.01万吨,其中工业能源消费60.34万吨,占总能源消耗的64.2%。单位GDP能耗0.497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5%,超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余热余压能源回收利用120.7万百万千焦,折算电力产出1.17亿千瓦时,折算标煤1.44万吨。全社会用电1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工业用电6.53亿千瓦时、增长14.6%。全年发电合计2.18亿千瓦时,其中水力发电1.01亿千瓦时,光伏发电1.07亿千瓦时,垃圾发电0.1亿千瓦时。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6家,签订合同282770万元,同比下降6%,其中新签订合同 194022 万元、下降14.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7087元、下降8.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8.0%、-24.8%、38.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去年的1.0:46.5:52.5调整为为1.4:31.9:66.7,得益于农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带动,第一、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4、14.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非国有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7.5%,高于国有投资增速2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同比下降5.6%。民生短板领域投资大,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高于总投资增速34.6个百分点,对总投资的贡献率达80%。其中,瑞金机场全速建设,瑞梅铁路正式获批,西气东输天然气向瑞金开阀供气,梅江引调水项目开工建设。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4亿元,增长2.8%;施工面积103.6万㎡,增长1.3%,其中新开工面积55.6万㎡,下降15.5%;竣工面积90.5万㎡,增长31.6%。销售总面积60.7㎡,同比增长18.4%,其中销售住宅4531套,增长42.5%,面积56.8万㎡,增长40%,销售金额38.2亿元,增长40.5%;非住宅630间、下降51.7%,销售面积3.8万㎡、下降63.6%,销售金额3.1亿元,下降44.5%。批准预售面积51.2万㎡,下降19.7%。住房均价保持稳定,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6726元/㎡,同比增长0.7%。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分地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增长11.7%;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8亿元,增长2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4.5亿元,增长6.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亿元,增长26.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5亿元,增长35.1%。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5.7%。 全年出口创汇45.5亿元,增长37.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43万美元,增长8.5%;全年引进内资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1.1亿元,增长8.7%。 六、交通和物流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448公里,公交车路数11路,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102辆,实有出租汽车90辆。 全市拥有物流企业89 家,其中货运企业67家,仓储企业6家,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9.3%。 七、财政、金融 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279万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8.1%,其中税收收入126398 万元,增长0.1%,税占比79.9%,税占比在赣州排名第3。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8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长3.2%。全市财政支出639675 万元,同比持平,其中民生支出530646万元,下降4.1%,占财政总支出的83%。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63783万元,比年初增加10802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21699万元,比年初增加26270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72592万元,比年初增加36984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其中:中长期贷款1280528万元,比年初增加95092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 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 40家,省级研发中心10家,赣州市级研发中心11 家。发明专利授权量276 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其中有效发明拥有137项,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5件。 全市基础教育校园数456所,其中幼儿园298所,义务教育153所(小学123所、初中30所),高中4所(民办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6935人,其中:学前教育招生 7467人,在校学生24137人;小学招生8369人,在校学生53591人;初中招生10560人,在校学生32345人;高中招生6015人,在校学生16704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56人,在校学生6110人。全市参加高考5887人,其中二本以上录取 2767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职业教育)毛入学率93.2%。 全市共有专业表演团体1个,全年开展公共文化活动320余场。图书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藏书691.3万册(其中图书馆17.4万册)。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 99.3%,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 23家,实现营业务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26.2%。 全年旅游人次达181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1亿元,分别增长50.4%、60.3%;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8家,三星级及以上客房床位3927张。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97家,拥有病床356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5.8张;卫生技术人员33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26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16人;乡村医生441人。 全年体育赛事获得赣州市级金牌5块、银牌7块、铜牌11块;省级金牌3块、银牌3块、铜牌10块,国家级铜牌1块,整体水平列赣州市第一方阵。体育场地面积累计达14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设施面积2.3平方米。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对外开放率达到100%。全市17个行政乡(镇)238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覆盖率达双一百。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707188人,其中城镇人口198725人,乡村人口508463人;常住人口613920人,其中城镇人口313715人,乡村人口300205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88元,增长7.5%,收入总量列赣州第5位,比上年增收25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0元,增长12.5%,收入总量列赣州第5位,比上年增收1705元。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9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784人。全市89827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0000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27070人参保缴费)。18786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636432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其中31064人参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市共有26573人被确定为农村低保对象,有321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全年森林覆盖率75.74%,森林蓄积量1225.2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5359.3公顷。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5%,PM2.5平均浓度19微克每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3.5%,农村、城镇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 十、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 目前,全市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9928户81613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95个(其中省定重点帮扶村30个,赣州市定重点帮扶村8个,瑞金市定重点帮扶村57个),累计纳入监测“三类人员”1139户459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94户1544人,边缘易致贫户505户210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40户946人,已消除致贫返贫风险639户2501人。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1年,累计新增监测对象421户182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6户473人,边缘易致贫户126户54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99户808人。实施防贫保险政策,出资260万元购买精准防贫保险。精准实施衔接资金项目,全年上级共下达衔接资金25113万元,市本级配套资金2650万元,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437个27065万元,已开工项目1410个,开工率98.12%,已完工项目1143个,完工率79.54%。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积极开展搬迁户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工作,19个集中安置点629户和分散安置户805户共计1434户不动产登记已全部完成;组织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共计133人次分别参加了育婴员、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积极落实雨露计划政策,拨付2021年春秋学期雨露计划资金补助878.8万元5180人次;认真做好“产业扶贫信贷通”“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的审核,累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1002笔4831万元,办理“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452户,发放贷款2205.79万元,个人贷款贴息发放7193笔308.9万元;定期对全市74家就业帮扶车间开展监测,对7家运行不正常的扶贫车间实施监测缓冲期,对5家不达标的扶贫车间进行撤销,对所有就业扶贫车间更新换牌为就业帮扶车间并进行公示;大力促进消费帮扶,认定消费帮扶产品538款。 附注: 1、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 2、商品房销售、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交通、旅游、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户籍人口、人民生活、环保、脱贫成效巩固等数据来自相关主管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