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86|回复: 0

[江苏] 2021年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2-8-24 1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综合实力再攀新台阶,结构转型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幸福海陵”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13亿元,迈上7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90.72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95.44亿元,增长10.1%。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41.5:5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837元/人,比上年增长7.7%。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07人,比上年增长6.0%。年末全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1.75%,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通过就业举措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达97.6%,新开发一般性公益性岗位255个,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00个,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7名。实施“集成式”创业政策精准扶持行动,推进“创响江苏”泰州海陵站系列活动,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740万元,发放创业类补贴114万元,创业倍增效应持续释放。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年末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2.06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0.45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5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个体经营户5.66万户,全年新登记个体经营户0.65万户;个体经营户注册资本10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2.73万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0.08万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87万亩,比上年增加600亩;实现粮食总产量8.9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3.07万吨,秋粮产量5.88万吨。粮食亩产474.3公斤,下降0.3%。生猪养殖势头良好。年末生猪存栏3.71万头,比上年增长4.8%;全年生猪出栏量达3.75万头,比上年增长7.7%。家禽养殖实现增长。年末全区活家禽存栏32.38万只,比上年增长28.3%;活家禽出栏49.69万只,其中活鸡出栏31.48万只。全年蔬菜产量22.08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全年造林面积0.1245万亩,年末林木覆盖率27.88%。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设施农业面积1373.2公顷,其中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6公顷。年末设施渔业面积348.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2.9公顷,节水灌溉面积6.75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9.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水稻机插率93.8%,秸秆还田率9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工业用电量23.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5%;征收期工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73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规上工业营业收入60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全区26个主要行业中,20个行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76.9%。支柱产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34.3%、24.5%、25.1%、11.0%、18.2%和21.3 %。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71%,比上年占比提高1.96个百分点。

    建筑业规模壮大。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行业大类看,房屋建筑业产值270.42亿元,增长 8.3 %;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28.22亿元,增长14.8%;建筑安装业产值1.94亿元,下降1.5%;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14.65亿元,下降6.9%。竣工产值169.9亿元,比上年下降6.9%。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44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2.7%,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1%。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6.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4.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7.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9.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39.9%;建安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41.4 %。  

    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9.64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其中住宅投资44.29亿元,比上年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额140.25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1.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6.0%。商品房销售面积12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9%。商品房待售面积15.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0.6 %。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复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从限额以上单位看,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四大行业方面,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79.59亿元,同比增长38.7%;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21.96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48亿元,同比增长16.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1.75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增长102.3 %、烟酒类增长52.6%、金银珠宝类增长2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1%。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出口总额21.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进口总额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15家,新增进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2家。

    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8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7.2%。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19个;新签1亿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7个,新签5亿元以上(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8个。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0.41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95万美元。当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个。

    七、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达到4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3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0%,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支出结构持续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教育支出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节能环保支出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卫生健康支出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住房保障支出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城乡社区支出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年末全区专利授权量2510件,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62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73件。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0家。新认定民营科技型企业26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8项,市级科技获奖成果5项。全年技术市场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80项,比上年增长55.6%;技术市场成交额达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区有学校70所,全年招生数1.25万人,在校学生数5.35万人,毕业生数1.2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数1.12万人;小学9所,在校生数2.87万人;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数1.36万人。有专任教师3881人,其中普通中学1219人,小学1646人,幼儿园1010人。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区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60千册。全区居民综合阅读率为78.66%。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海陵撂石锁入选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3个,其中医院22个,卫生院1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816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7401张,卫生院拥有病床415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7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28人,注册护士374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第二十届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全民迎省运”氛围浓厚。扎实推进“体育为民突破行动”,建成环城河10.4公里的凤城河塑胶彩色健身步道,代表泰州城市形象在央视展播。全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改造升级。建成笼式灯光球场10片和健身路径20套,不断优化“5分钟健身圈”,打造全民健身网络升级版。

    旅游宣传力度加大。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1个、全域旅游咨询中心2个,编制海陵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创成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戍边英烈孙龙珍纪念馆,打造海陵红色旅游线路。整合凤城河景区、稻河古街区及泰州早茶、非遗类项目等文旅资源,推动海陵文旅融合发展。

    十、环境保护、城市治理、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5.5%,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 %;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连续五年全市排名第一。启动城市生态水环境PPP项目,建成海陵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控系统,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市治理成效明显。全区共有污水处理厂3家,污水处理率91.2%,其中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96%。深化科学治理土壤合作,顺利启动中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减污与降碳协同治理,抢抓“30·60”碳达峰碳中和窗口机遇,引进隆基、一道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首个零能耗低碳建筑群—“太阳里”城市客厅。全区21处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水系连通关键节点全部贯通,大寨河3m顶管项目工程在全省率先竣工验收发挥作用。完成新通扬运河、泰东河等6条河道排污口“队列式”管理排查,持续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三城同创”发展战略、“三大门”建设焕新城市门户,城市功能持续完善。

    节能降耗持续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2.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0.9%。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0%。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比上年下降14.29%,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人,下降2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13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17.01万户,户籍人口46.51万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增长0.55%。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6.97万人,15-59岁人口37.9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3.23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0.4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4.83‰,比上年下降0.8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35‰,比上年下降1.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52‰,比上年上升0.58个千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2.76%,比上年末提高0.3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根据住户调查显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辖区口径)为47328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980元,比上年增长9.6%。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34577元,比上年增长8.2%;经营净收入7443元,比上年增长11.1%;财产净收入6648元,比上年增长13.5%;转移净收入7313元,比上年增长12.0%。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3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5.17万人、14.13万人。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1059人、585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9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每人740元,比上年增加30元。社会服务日臻完善。年末全区共有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数28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52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2.64张,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达100%。城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别为93家、20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家。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最终数据以《海陵统计年鉴-2021》为准。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