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潭市雨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刺破作战方略,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强商兴工、城乡一体”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46.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9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89.6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339.20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44.8:52.4。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 18.34亿元,比上年下降9.3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2亿元。 二、农业 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0.98亿元,增长4.5%;林业0.86亿元,增长10.1%;牧业18.55亿元,下降1.2%;渔业0.97亿元,增长11.5%;农林牧渔服务业2.14亿元,增长10.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9万亩,粮食总产量9.6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63万亩,蔬菜总产量24.88万吨,增长2.3%。猪肉产量2.58万吨,下降14.0%。禽蛋产量0.07万吨,增长75.0%。全年出栏生猪35.45万头,下降10.4%。 组织开展10座水库汛限水位的复核工作,完成3.5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6.5公里堤防扫障工作。组织12处水毁水损工程有序修复,科学调水3次。争取水利项目到位资金6000万元。巩固和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8452人。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完成24.81公里,完成93.95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新增美丽乡村4个,美丽屋场15个。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000座。60个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94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04.70亿元,增长3.2%;九华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174.10亿元,九华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85.0%。 全区实现区域建筑业总产值14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区级建筑业总产值107.74亿元,增长12.4%。全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9.41亿元,增长7.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1.6万平方米,增长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1万平方米,增长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8.4%。其中,区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7%。区级技改投资83.9亿元,增长86.7%;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长21.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5%;其中,区级房地产开发投资28.0亿元,下降2.1%。全年施工项目个数415个,下降44.4%,其中本年新开工323个,下降52.4%,本年投产项目259个,下降59.3%。 完成13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二纺路、风车坪开发楼、长园里检察院宿舍等9处下水改造;对云塘、昭潭、广场街道等6个片区下水堵塞、管道塌陷等基础设施抢修45处。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780户,推进住宅电梯加装33台。新(改)建农村集贸市场(乡村集市)14个。完成3126户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办理扫尾工作。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20亿元,比上年下降2.8%。 全区到位外资152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外贸进出口额9010万美元,增长32.2%。全年引进内资64.99亿元,增长11.9%。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区级)现有中小学52所,在校学生25748人,在职教师1568人。全区有公办园 47 所,幼儿 6629 名;普惠性民办园 47 所,幼儿 4844名;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为 88.7%。新建公办园 2 所,增加学位 240 个;将 31 所利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园转为公办园,增加学位 4114 个。完成150间中小学教室灯光照明提质改造。投入资金 2306.60万元对云塘学校、风车坪学校等18个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相关的维修改造。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6.2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33.4%。全年举办各类推介会和对接活动为解决企业融资17.26亿元。全年争取中小微扶持资金229万元,制造强省专项资金255.3万元,自创区建设专项项目241万元、市县创新驱动发展奖补163万元、“科技助力经济2020”100万元、引导支持市县创新驱动发展奖励200万元。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投入资金120万元打造区级图书馆,新建白石社区、烟竹社区、姜畲村等8家社区(村)图书馆分馆。解决特殊群体有线电视费用8071户,完成“演艺惠民送戏下乡”30场,完成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设备配送12处,完成旅游厕所建设7座、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建设小区养老驿站4个。完成湖南省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14场,“非遗进乡村”展示及演出5场。 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4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968张,卫生技术人员7354人,其中各类执业(助理)医师2542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8.9%,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5.5%以上,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8%,早孕建册率95.8%,产后访视率95.7%,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3.2%,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1.0%,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3.26%,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0%,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0%,疫情报告及时率100.0%。实现免费为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全覆盖,全年免费为2448名符合生育政策的孕妇提供产前筛查、为2444名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为1340名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为87名0—6岁解决儿童康复救助。推进12家单位进行乡级预防接种门诊与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在建制乡镇医院新增22名全科医生,新增村卫生室运行经费36万元。新改扩建集中供养机构1所,新增特困人员护理床位15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80%以上。 对全区44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年度校验资料审查及医院感染管理自查整改工作。对群众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52家,其中简易程序19起,一般程序33起,罚款12万余元,没收药品、器械36箱,责令停止执业活动5家。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7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40元,增长7.1%。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6000元/年;残疾人“两补”不低于70元/月;救助水平不低于348元/月;为符合代缴条件的39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边缘户)全部落实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3914个残疾人员、低保人员、特困人员落实政府全部代缴和部分代缴。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817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3711人;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2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8%;完成职业技能培训9927人。发放转移就业交通补贴607人,共12.67万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536人,共16.08万元。开发180个扶贫公益性保洁员岗位,开发并安置贫困劳动力404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961人,基金征缴收入3238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5.2%。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0034人,覆盖率100.0%。年末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384085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190859人,参保率达95.0%。 全年全区城乡居民享受“两病”保障待遇15442人次,统筹基金支出91.31万元。全年对全区19526名低保、特困、重残、孤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行政府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参保率100.0%,政府资助参保率100.0%。全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2900人次,医疗总费用1741.5万元,综合报销1587.84万元,综合报销比例达91.2%,“一站式”结算率达100%。 九、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4.2%,地表水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100.0%。环评执行率100.0%,达到立案条件的立案率100.0%,累计受理群众各类环境投诉举报与信访件500件,调处率100.0%。组织开展“清废行动”,清理一般固废2万余吨。全年开展危废规范化检查企业185家,限期整改39家。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0%以上。 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3人,火灾事故死亡0人,无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年报告发生数。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