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12-15 19:00 编辑
2020年高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十 三五”实现圆满收官。 一、 综合 经济运行速度趋快,结构趋于优化。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151.24 亿元,同比增长4.8%。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6.5%,二季度增长5.3%,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12.7%,季度增速呈上升趋势。分产业 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21 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 增加值为53.05 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72.98 亿元,同比增长 3.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8.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人口保持平稳。年末全县总人口51.33万人,比上年末减 少0.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96 万人,乡村人口33.37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118 人,出生率为8‰;死亡人口3348人,死亡率为6.5‰;自然增长率为 1.5‰。(公安局) 就业保持良好态势。城镇失业人员年末数(登记数)为534 人,比上年末减少115人。(人社局)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3.48 万户,投资总额28.61 亿元,分别增长7.5%和26.2%;私营企业0.93万户, 注册资本371.89 亿元,分别增长13.8%和21.5%。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受伤6人,死亡4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开展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并于2020 年12月9日,顺利通过省减灾委评估验收。共检查企业9050 家次,查出隐患问题并整改12451项。 二、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现代农业稳步推进。2020年以来,全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迈进的同时,全县农林牧渔业整体延续了稳中略增态势。粮食产量较上年略增,蔬菜和经济作物品种进一步丰富,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畜牧业逐步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林业生产持续走高;渔业生产稳定。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8.11亿元,同比增长3.1%;增加值26.8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比为12.6%,比上年提升1.8 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3.87万亩, 比上年增长0.1%;总产量65.72万吨,增长 1.9%。蔬菜种植面积6.1万亩,增长5%;总产量25.02万吨,增长17.4%。果园 面积0.49万亩,增长6.5%;水果总产量1.23万吨,增长7.9%。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逐步向好, 质量稳步提升。2020 年,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9 家,完成总产值 215.15 亿元, 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9.9%。分行业看,24 个行业大类中,累计产值保持增长的有12 个行业,增长面为50%。其中,产值前 10 的行业有5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分别是:汽车制造业增长6.5%,农副食品加工业 增长4.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3%,食品制造业增长 1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为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运 行起了有力支撑。工业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1.95%,较年初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41 亿元,同比下降0.1%;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86.1%;实现利税8.18亿元,同比增长39.5%。 建筑业逐渐回暖。受疫情影响,尽管建筑业企业开工时间 较往年晚,随着市场的回暖,全县建筑业也呈现出快速回暖趋 势。全县26 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19 亿元,同 比增长1.4%,与上半年相比,增速提升了22.9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稳定。2020 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2.98 亿元, 是2015年的1.39 倍,年均增长6.3%。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 其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提高。2020年,现代服务业 增加值为36.91 亿元,是 2015 年的1.6倍,年均增长8.5%;现 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比 2015年提升了6.7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3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服务业逐渐复苏。随着企业的复工和复产,服务 业逐步恢复正常运转。全年全县1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 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交通运输企业增长3.7%,其他营利性服务企业增长0.3%;非营利性服务企业增长3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质量双提高。全年全县共有投资项目225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8.6%。三次产业投资比为 9.9:19.3: 70.8。其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3.3%;第三产业(服 务业)投资额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拉动了全县投资的增长。投资质量大幅提升。投资中,四新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9.7%,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 78.9%。投资质量的大幅提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96 亿元,其中住宅16.3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7.88 万平方 米,其中住宅48.3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为30.73亿元, 其中住宅27.74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较快恢复,消费升级加快。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47.3亿元,与上年持平,增速比全市增速高3.2 个百分点。从季度数据看,一季度同比下降16.9%,上半年下降14%,前三季度下降5.7%,全年持平,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的消费市场整体趋于好转,到年底基本恢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 5.14 亿元,同比增长6.3%。从零售商品看,生 活必需品和药品等保持增长,成为全县消费的重要支撑;通讯 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呈加快趋势。 进出口平稳,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2020年,全县实现进 出口总额17.2 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额为14.74亿元,同比增长9.1%;进口额为2.46 亿元,同比下降5.3%。 贸易顺差为12.28 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税收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全部税收14.26 亿元,同比 增长8.6%。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为8.32亿元,同比增长 8.7%,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7%。 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存贷款均呈上升趋势。202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5.93 亿元,比年初增加45.77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6.01亿元,比年初增加11.77 亿元。“十三五”时期存贷款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2015年年末的1.7倍,年均增长11%;贷款余额是2015年年末的1.2 倍,年均增长3.9%。 八、教育、卫生 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全县有各类学校186 个,专任教师5722 人,在校学生9.13万人。其中,学前教育学校117个,专任教 师1127人,在校学生1.91 万人;义务教育学校64个,专任教师3595 人,在校学生 5.89 万人;高中学校3个,专任教师 652 人,在校学生 0.9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个,专任教师33人,在校学生70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个,专任教师315人,在校学生0.4万人。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和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8个,基层医疗机构15个。全县各级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人员293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1185人。医院卫生院开放2162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150214人次。 九、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2 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5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2 元,增长6.1%。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参保人数为6.5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9.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6.04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62 万人。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7 个(采取 1+N 模式),提供床位1200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9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631人。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