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279|回复: 0

[湖南] 2019年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692
    发表于 2021-10-13 1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六县”战略,全力推进“五化”同步,致力打造“四个局面”,努力实现“三量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1782853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6830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11078万元,增长6.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46113万元,同比增长7.5%,建筑业增加值165161万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4945万元,增长8.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883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2019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417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17.4:64.8。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为93.5%。
    劳动力就业优先保障。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1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0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342人,实现零就业家庭成员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00人,城镇从业人员40386人,登记失业人员50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四个不摘”,做到“四个只增不减”,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年度减贫任务圆满完成,脱贫质量全面提高,脱贫成果稳步提升。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700元的标准计算,2019年脱贫1740户468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4095户85500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895户1957人,六年累计完成脱贫23200户83543人,贫困发生率由16%降至0.31%,贫困人口错退率漏评率为零,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98%以上。全县整体达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
    二、农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1802万元,增加值3267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5%。其中:种植业产值288979万元,实现增加值208708万元,增长4.2%;林业产值44322万元,增加值35324万元,增长3.8%;畜牧业产值162108万元,增加值67646万元,增长1.1%;渔业产值16093万元,增加值10014万元,增长0.4%;农林牧渔专业辅助性活动产值10300万元,增加值5048万元,增长8.1%。
    全县耕地资源面积80.65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65.3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87.5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1.66万吨,同比增长3.6%;油料种植面积34.26万亩,增长0.5%,油料产量3.82万吨,减少8.4%;蔬菜种植面积16.4万亩,增长1.5%,产量28.33万吨,增长1.6%,商品蔬菜基地9.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92万亩,产量4966吨。年末茶园面积2.22万亩,茶叶产量2088吨,增长9.3%,果园面积20.29万亩,水果产量19.68万吨,增长1.7%。全年出栏肉猪38.37万头,出笼家禽228.13万羽,出栏牛2.21万头,出栏羊16.62万只,肉类总产量3.77万吨,禽蛋产量0.92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3.41万亩,总产量0.61万吨。
    现代农业产业生机勃发。以“硒有慈利”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富硒大米”、“石缝柑橘”、“洞溪辣椒”等特色产品凸显慈利品牌效应。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30.93亿元,利润2.56亿元,上交税金306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642个,家庭农场442个,专业大户385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4个,四星级以上休闲农庄8家。加强农产品身份管理。拥有绿色食品产品认证28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地理标志认证1个。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权登记 15.99万户61.54万人,确权登记率达100%,确权登记面积77.53万亩;全面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6.5万亩。
    农业机械化稳步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1.09万千瓦,拥有农机16万台套。农村用电量6796万千瓦时,化肥施用实物量9.12万吨,农药使用量985吨,达到化肥农药使用双下降目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2154批次,其中农残速测1970批次,合格率为100%。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78处,完成水利工程投资1.19亿元,完成土石方28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4千公顷。年平均降雨量113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31.72亿立方米,用水总量1.98亿立方米,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2.0091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019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46113万元,同比增长7.5%。全县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96436万元,同比增长7.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24236万元,同比增长7.9%,上缴税收0.68亿元,增长3.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39.11亿元,增长7.2%,产销率为98.6%,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26亿元。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23亿元,同比下降17.4%;利润总额1.55亿元,同比下降24.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1家,亏损面11.9%。工业集中区引擎作用不断显现,入园企业达91家,园区工业总产值27.4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53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10.0%。
    2019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52亿元,增长6.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不含农户投资同比增长2.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0.4亿元,增长60.7%。年内房屋施工面积157.6万平方米,增长6.1%。商品房销售面积46.6万平方米,增长31.6%;商品房销售额23.5亿元,增长53.5%。全年销售商品房3037套,同比增加913套,增长42.9%。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全县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68亿元,已开工项目62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7个,开工13个,完成投资16.61亿元;产业发展项目51个,开工39个,完成投资33.4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4个,开工4个,完成投资2.53亿元;生态民生项目8个,开工6个,完成投资3.06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5915万元,增长10.0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9085万元,增长9.9%。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50842万元,增长6.6%,零售业553518万元,增长10.3%;住宿业31846万元,增长13.9%,餐饮收入98795万元,增长9.1%。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74194万元,增长8.4%,限额以下660806万元,增长10.2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27445万元,增长1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7926万元,增长9.7%,日用品类2828万元,增长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9323万元,增长4.2%,化妆品类1205万元,增长2.9%,金银珠宝类4049万元,下降7.5%,汽车类11983万元,下降2.1%。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实际利用内资3127万元,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1686万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8795万美元,增长9.1%,其中出口总额1699万美元,增长18.8%。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250万元,增长6.5%。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83910万元,增长6.9%,税收收入完成56093万元,增长9.9%。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21亿元,增长2.9%。积极应对政策性减收和刚性支出增加双重压力,制定“优先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政策,牢树“紧日子”思想,财政资金更多投入到民生和扶贫领域,民生温度持续提升,完成民生支出40.16亿元,增长7.7%,占财政总支出的76.9%。其中医疗卫生支出5.56亿元,增长12.6%,农林水事务支出11.34亿元,下降9.9%,教育支出8.5亿元,增长1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1亿元,增长24.8%,住房保障支出2.32亿元,增长73.3%,城乡社区支出1.93亿元,增长72.4%。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著,全年减免税费1.2亿元,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压减行政成本支出,全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957万元,下降18.3%。多措并举化解债务风险,全年化解隐性债务9.81亿元,防范金融风险指数100%。
    金融信贷走势稳健。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45.92亿元,较年初增长4.7%,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97.59亿元,较年初增长10.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86.69亿元,较年初增长16.7%。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发挥货币工具精准滴灌功能,累计发放扶贫明白折2.47万个,下调县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释放流动资金2.6亿元服务“三农”发展,2019年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381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470万元,发放扶贫再贷款余额6.01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亿元。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58.57亿元,增长28.5%,短期贷款31.75亿元,增长17.7%。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全年发放个人住房消费贷款34.34亿元,增长29.4%,房地产开发贷款10.85亿元,增长0.3%,中小微企业贷款11.25亿元,增长14.3%,农林牧渔业贷款13.63亿元。全金融机构盈利5.61亿元,增长14.0%,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12
    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13%,下降0.04个百分点。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全县公路年末里程4150公里,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4952亿元,安慈高速和张慈一期公路已全面开工,阳和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加油站站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贫困村道路建设1159.63公里,县乡路网完善项目77.2公里,新建自然村通水泥路26公里,窄路加宽20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1个,农村招呼站13个,实施安保工程465公里,改造危桥1座。优化农村客运班线103条,全县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群众出行更便捷更通畅更实惠。
      全年火车旅客发送量38万人次,公路旅客运输量1510万人次,公路货物运输量1080万吨,水路旅客运输量21万人次。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55998辆;私人汽车保有量49832辆,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5026辆;私人轿车保有量45717辆,其中新注册轿车2435辆。
    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大峡谷玻璃桥、龙王洞、江垭温泉、万福温泉4A级景区和五雷山、朝阳地缝等景点设施不断完善,红岩岭、禾田山谷、美丽南山、四十八寨等15条精品户外旅游线路持续升温。建成大水泉、龙峰山庄等生态农庄10个,创建省级旅游名村6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点4家,罗潭村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建旅游厕所26座,生态停车场4个,汽车露营地3个,游步道11.6公里。以“峡谷”“温泉”“仙山”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和“一中心一龙头两走廊四板块”的新格局基本成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6.76万人次,增长17.9%,接待过夜游客68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3亿元,增长24.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效果明显。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2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27亿元,增长20.0%,增加值5.48亿元,增长20.2%,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4.77亿元,增长24.6%,实现利润总额6904万元,税金总额1525万元。全年申请专利25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7件,增长18.9%;授权专利99件,发明专利授权39件。年末全县拥有检验检测机构7个,法定计量鉴定机构2个,特种设备1065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380台件,重点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6%。全年商标注册638件,年末注册商标有效存量1925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779户,其中个体2758户,企业1021户,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6904户,增长13.6%,其中个体工商户21598户,企业5306户。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资源布局优化,银澧国际和芙蓉学校动工开建。全县拥有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初级中学33所,普通小学199所,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1.58万人。拥有各类民办学校32所,在校学生6947人。师德师风建设和培训培养体系持续深化,师资队伍全面提质。全县拥有各类教师5484人,专任教师4879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970人,初中专任教师1528人,职高专任教师275人,普高专任教师692人。本学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6852人,初中在校学生18130人,高中在校学生9699人,中职在校生455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7%。教学质量稳中有升,高考一本录取900人,北大录取1人,飞行员10人,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考核指标稳居全市第一。基础建设顺利推进,完成薄弱学校改造8所和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消除129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办学品质全面提升,被认定为湖南省第五批教育强县。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美术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和99%,有线电视用户7.8万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延伸,文化器材和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644场次,送戏下乡186场。拥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2项,市级名录23项,省级3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64人。所有文化场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体育场馆1903个,游泳池8个,体育运动场60个,各种训练房45个,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14万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8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60项次。新建农民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6个。竞技体育再获佳绩。我县代表队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1金3银2铜、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4金3银5铜;在省传统体育学校田径赛上荣获6金7银7铜、团体总分第一名。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县第八届运动会,参加市六运会获金牌数第一,完成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
    卫生事业焕发活力。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93个,其中医院13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32个,诊所、医务室7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37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994人,全科医生193人,注册护士1180人,实有床位4239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做到应保尽保。“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落实到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均达85%以上。全年支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助41815人次11994.38万元。实现慢病签约随访服务全覆盖,对29 种大病进行定点医院专项救治率达到97.5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生工作亮点纷呈,人口总量稳中有降。2019年末全县总户数240637户,户籍总人口690390人,其中男性353916人,女性336474人,男女性别比约为105:100,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正常。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转市民步伐加快,年末城镇户籍人口154470人,增长8.8%,农村人口535920人。从人口年龄段的分布看,0-17岁121566人,占总人口17.61%,18-34岁136726人,占总人口19.8%,35-59岁274534人,占总人口39.77%,60岁及以上157564人,占总人口22.82%。年末常住人口61.9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9.31万人,城镇化率47.3%。全年出生人口6453人,人口出生率为9.3‰,死亡人口6629人,死亡率为9.6‰,迁入人口1297人,迁出人口3524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00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5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0元,增长9.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6%,衣着下降0.8%,居住上涨1.8%,交通和通信下降0.6%,医疗保健上涨0.2%,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2019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42.6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4.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7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96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化发放率100%。全年发放城市低保67069人次229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117855人次2476万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91万人次3100万元,办理临时生活救助2.3万人次1800万元。年末养老机构31所,床位数5906张,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100%。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045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643万元。
    保障性住房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1168套,2014年至2019年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370户23178万元,其中当年完成危房改造796户,实现危房存量清零,2018年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十三五”期间共完成4045户1441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铁腕治理环境污染。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设立乡镇环卫所25个,建成垃圾压缩站39座,污水处理厂9个,整治入河排污口52个,完成64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升级改造,完成“四网”退库上岸,拆除网箱47.5万平米,退养搬迁养殖场325家,国太桥砷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完成验收。涉大鲵保护区水电站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停电解网32座,拆除大坝11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为87.4%;全县地表水质达标率100%。积极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2710公顷,绿化覆盖率41.2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53%,森林资源蓄积量达813万立方米,完成工程造林面积2.5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低效林改造4万亩、中幼林抚育5.5万亩,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17.25万亩。县城污水处理率95.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9.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91.2%。
    全县已发现矿种42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1种。基本农田面积61万亩。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实现矿山类安全事故零发生、零死亡,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0起,死亡11人,同比分别下降16.7%和15.4%。万人刑事犯罪率4.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57起,死亡7人,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0.113,火灾事故死亡1人,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6,公众安全感90.8%,社会安全指数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