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518|回复: 0

[山东] 2019年济南市天桥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934
    发表于 2020-1-19 0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济南市天桥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9日在天桥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桥区人民政府区长 窦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天桥加快赶超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抢抓机遇、携手共进,圆满完成区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5亿元、增长10.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7亿元、可比增长10.15%。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实际到账外资445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8亿元人民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稳中求进[url=],[/url]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调整优化布局,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强化项目带动,积蓄发展动能,在全市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工业实力持续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家,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通信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势头强劲。新增中南高科·济南智能制造小镇等高端平台载体50万平方米,立邦新型建材、德晟机器人等项目竣工投产;东珩·氧化铝陶瓷纤维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聚焦总部经济发展,精心打造黄台商业综合体,与四建集团签约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总部基地”。凤凰山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获“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称号;全区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450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各县(市、区)第一。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家,完成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10家。传化泉胜公路港产业集聚区主体完工,巴夫洛等高端物流项目落户园区,桑梓店物流枢纽中心地位日益凸显。[url=]全区服务业呈现活力迸发、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url]。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4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165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133个村(居)完成资产股权量化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新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url=]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汇集[/url]天桥。山东中科科技园、中关村海创园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等一批高端项目落户我区,荷美乐贵金属、澳新源融资租赁等一批外资项目相继落地,全年新增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额358.4亿元。创新实施“凤栖天桥”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建立全市首家“诺奖工作站”,新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3家,全区高层次人才达到4659人,为天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主体实现新突破,历史性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科创要素加速集聚[url=]。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到14家,研发机构增至66家[/url][url=]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url],同比增长67.7%,创历史新高。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立齐鲁轨交路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发挥1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2697项,位居全市第一[url=]。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url]

    (二)坚持环境提升,城市魅力持续显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推进城市更新、环境治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蓝翔路、魏新路、蓝翔中路、徐李路等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85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改造,路网建设迈出新步伐。省市棚改安置房开工2047套,征收拆迁完成签约3775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北湖片区即将全面投入开发建设,药山片区具备供地条件,小清河两岸重点区域再掀发展热潮。加快征迁进度,全力保障轨道交通、跨河桥隧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山化宿舍、三圣街南片区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期竣工,惠及居民1万余户;海尔云世界、锦绣华府等一批高品质楼盘拔地而起,昔日老城焕发新貌、展现新姿。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url=]深入实施城管综合考评,[/url]以考促管、以考促改、以考促靓。持续整治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城市顽疾,[url=]长效巩固创城成果。[/url]全年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设1371处、287.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违规广告和标识牌匾2655处,城市变得更加敞亮、通透。[url=]扎实开展“三高”沿线、城市出入口、夜景亮化提升工程,济南火车站特色街区、北园大街璀璨夜景成为天桥靓丽新名片。新建、改造公厕19座,安装智能“垃圾分类”设施10处。改建、维修农村公路30公里,新增美丽乡村9个。[/url]

    生态治理卓有成效。强化各级责任,加大监管力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办结,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辖区河道环境质量,再现天桥“水清岸绿”景观。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打造“口袋公园”11处,完成裸土覆绿26.1万平方米、建绿透绿10.2万平方米。对经一路、历山北路、济泺路等11条道路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与黄河冠世花园交相辉映,形成北有“万亩花海”、南有“百里花廊”的生态景观格局。

    (三)坚持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好办实,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累计投入29.16亿元、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7.2%。

    社会保障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持续向好,新增城镇就业2.11万人,通过公益岗位安置退役士兵18批1938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7839万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八连涨”;公租房配租1608户;发放城乡低保保障金2949万元,惠及6.6万人次;筹集专项资金2751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9.9万人次。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17处,我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宝华街、制锦市、天桥东街入选示范街道。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区扶贫产业项目持续发展,[url=]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新增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url][url=]。投入协作扶贫资金3000万元,[/url][url=]全面深化与凤凰县、平阴县对口协作帮扶,[/url]援助援建成果持续扩大。

    社会事业深入发展。新建学校、幼儿园8所,8100余名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免费配发校服。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优质学校全市排名持续提升,我区入选“全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加快推广“两院一体”医养服务新模式,顺利通过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中期评估;为1万余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特殊人群全覆盖。加快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档案馆规划建设,区图书馆复评保持“国家一级馆”荣誉称号。“一村一年一场戏”连续五年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40场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非遗社区行”展演活动,我区获评“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行区”。深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积极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成一批[url=]亲民、便民、利民的公益性体育设施[/url]

    [url=]社会治理扎实推进。[/url]“象霞社区群众工作法”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推广的100个优秀社区群众工作法之一。我区获评“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圆满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核验收。以中央专项督导为契机,深入开展村居、专业市场、主要站点扫黑除恶“三大行动”,有力打击涉黑涉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实施“雪亮工程”,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巡逻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公开接访和信访包案机制,全力做好“两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全年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6件,进京访和非访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7.7%、61.5%。

    (四)坚持改进作风,政府效能不断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倡导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全区能作为、敢担当、勇出彩的氛围日益浓厚。

    法治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7件、政协提案162件,办结率、面复率均达100%。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街道、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上运行,行政执法更加规范透明。完成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及时调整公布权责清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明显增强。创新实行首接负责、协同办理、督办考核“三位一体”工作机制,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开通“天桥政务”掌上服务大厅,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挂牌成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一次办成”改革,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url=]有效落实[/url][url=]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办理[/url],先行先试“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即时办结。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梳理一次办成事项840项,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能力在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下辖区县中位列榜首。

    作风建设明显加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全区干部队伍作风大整顿”活动,以建章立制促长效监管,以作风改进促全面发展,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办公用房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坚定决心、更大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此外,积极支持工青妇组织开展工作,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作用有效发挥,民族宗教、史志、台侨、国防动员、双拥、人防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标志着我们在赶超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面对发展重任,我们始终“心无旁骛干事业”,不畏难、不惧苦,敢于啃硬骨头,咬定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把任务落到实处,把追求变成现实。

    一年来,面对转型机遇,我们始终“主动作为抢先机”,不等待、不懈怠,敢于革旧鼎新,勇挑“高质量发展”重担,以夙兴夜寐的状态和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一年来,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始终“苦干实干加油干”,不松劲、不退缩,敢于直面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干劲,朝着既定目标前行,破解了一项项难题,办成了一件件实事。

    一年来,面对激烈竞争,我们始终“奋勇争先创一流”,不满足、不停步,敢于打破常规,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以挖潜力、闯新路、优机制作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天桥实现了一次次自我突破。

    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部队、公安干警,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偏低,产业集聚度不高,资源优势亟需转化为发展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需要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任重道远,行政效能还不够高。我们一定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坚决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天桥”的攻坚突破年。当前,山东正在加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朝着“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济南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让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的要求加速崛起,努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更需我们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在百舸争流的发展竞速中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心任务,全面聚焦“1+474”工作体系,深入落实全区“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坚持“三区引领”、重点突破,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的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温度,[url=]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url]加美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左右,出口创汇完成29亿元人民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不断拓展新空间,全力以赴打造现代天桥。坚持开放包容理念,统筹黄河两岸发展,突出品质提升和产城融合,打造携河发展主城区。

    黄河南突出功能品质提升。强力推进棚改旧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启动实施一批、高效策划一批,力争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供地1500亩。依托既有资源禀赋,积极对接“风华济南”“泉城印象”景观打造,沿小清河谋划建设一批集总部办公、现代商业等为一体的战略支点,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打造滨水生态发展带和人文商贸轴。突出北湖片区带动作用,尽快形成特色风貌,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片区,加大功能性项目和产业载体建设力度,增强城市转型的新支撑。

    黄河北突出产城融合。全面融入携河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力争全年供地1500亩。在资源配置、功能定位等方面,加快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优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通信、现代物流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实施村庄整合,拓展北部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将区域短板变为地缘优势,[url=]当好“先行区”腾飞的“翅膀”,[/url]努力实现黄河南北“两岸齐飞”。

    (二)加速培育新动能,全力以赴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质量优势,打造动能转换样板区。

    加快构建经济新体系。提升新型工业化竞争优势。对标全市十大千亿产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大力发展鑫茂光纤预制棒、东珩胶体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骨干企业,扶持壮大芯合科技、德晟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项目,努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机器人研发和维修服务基地。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等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全面带动智能制造行业升级。突出天鹅棉机等上市企业的带动作用,挖掘绿洲清洗、三星灯饰等传统企业的创新潜力,提升药山科技园品牌价值。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积极推进北园、泺口、药山等商圈建设,提升传统产业,布局新兴业态。依托四大电商产业园,着力孵化、培育和壮大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全省电子商务产业高地,力争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00亿元。依托济南传化、巴夫洛等高端物流载体,加速物流企业整合提升、跨河集聚。加速楼宇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吸引优质资本和品牌企业入驻,发展壮大黄台商业综合体、滨河商务中心等楼宇载体,积极推动“四建·新旧动能转换总部基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特色优势。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积极融入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依托沃尔富斯番茄文化产业园、耿庄农业生态园等项目,重点打造一批样板村和示范村。

    强化驱动发展主动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发挥辖区科创资源优势,建立完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共管机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学研互动发展平台。深化区校合作,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的专业创新平台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汇聚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在天桥落地转化。依托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关村海创园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等,着力在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研发机构,为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核心竞争力。依托五三研究所、六三七研究所、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军转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水平。

    (三)持续释放新活力,全力以赴加快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营造金牌营商环境,努力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持续增强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升引资引智成效。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瞄准世界500强、全国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实施精准招商,积极推动北邮通讯研究院项目和龙湖文创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20亿元,新引进投资类和注册类亿元以上项目30个,持续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制定全区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高地。围绕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发展,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依托海外华人社团、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风投机构等,探索建立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

    优化营商发展环境。[url=]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一网办、就近办、一次办”,争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单位”。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url]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共治,[url=]推动市场秩序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url]。依法保障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营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

    (四)精心打造新环境,全力以赴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共生,建管结合、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

    致力完善设施功能。实施创业路、新沙北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争取启动二环北路西段改造提升;对北园高架、建邦大桥等出入口进行渠化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跨河桥隧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对天成路西辅道、二环北路与无影山北路路口、大明湖北门等5个路段实施积水点改造,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启动前后引河片区、山化片区管网改造,实施万盛大沟综合整治,切实解决重点区域雨污混流问题。

    致力加强精细管理。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构建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以城市提升“十大行动”为抓手,继续保持拆违拆临高压态势,深化“无违建”创建活动。突出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城市顽疾的常态化管控治理,加大城乡道路保洁力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城市环境。聚焦重点区域、重要“窗口”,深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打造精品街区、特色城区。深化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五化”成果,让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

    致力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坚持不懈推进治霾攻坚。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合力攻坚,精准施策,全面做好减排、抑尘等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落实“河长制”。做足天桥“水文章”,加快升级工商河等沿河风光带,进一步呈现“水清、岸绿、景美”。扎实开展全域绿化行动。结合棚改旧改、片区开发、拆违拆临,高标准实施建绿透绿工作,打造集景观休闲于一体的街头游园。重点实施蓝翔中路、徐李路等17条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和提升工作,尽快形成“推窗见绿、出门游园”的新环境。

    (五)积极回应新期盼,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办好18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提高保障水平。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积极培树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推动“互联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应保尽保、托住底线,做好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统筹推进公益慈善和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事业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N+扶贫”为路径,巩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果;[url=]完善对口扶贫协作机制,重点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url],提高协作水平。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落实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年度建设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名校发展战略,深化实施“智慧教育”工程,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健康天桥。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依托医联体完善推广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打造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实现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嵌入式”发展;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繁荣文体事业。加快推进“四馆”建设,积极开展“一村一居一年一场戏”“全民健身日”等多元化、多形式的文体惠民活动;加大“文化惠民消费季”投入,打造“天桥非遗”等特色品牌,提升文体事业发展质量。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始终保持扫黑除恶的高压态势,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和营商环境的黑恶势力,坚持露头就打、快侦快破,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大调解、大信访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危化品、食品药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完善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坚决守住“四条底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有为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行政事务,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和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共谋天桥发展大计。

    (二)坚持自我革新,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蹄疾步稳推进机构改革,分类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扎实做好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动机制,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着力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区、街道、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大力倡导“马上办”的作风,推行“保姆式”的服务,让最优服务成为天桥发展的金字招牌。扎实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坚持奋发进取,努力建设有为政府。大力弘扬勤政有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着力打造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工作落实的责任机制、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督查问责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全程跟踪督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在全面加快赶超发展中顺应民生期盼,释放民生红利,努力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四)坚持从严治政,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及省委、市委、区委相关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奋力谱写“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天桥”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