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聚力创新快转型、聚焦富民奔小康、争当苏中排头兵”目标追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转型升级获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小康进程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4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3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499.29亿元,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697元,增长7.2%,比上年增加8241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9:46.8:47.3调整为5.8:46.7:47.5。服务业较快发展,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0.8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连续18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第29位,比上年前移5位。
图1: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总体呈现“八升”态势。其中:衣着上涨6.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3.9%,居住上涨3.5%,医疗保健上涨2.4%,食品烟酒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2%。在食品中,粮食下降0.3%,畜肉类下降4.5%,水产品上涨1.7%,食用油下降0.7%,蛋类上涨10.9%。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私营企业2.35万户,增长11.4%;注册资本2151.32 亿元,增长38.7%;私营从业人员25.32万人,同比增长4.0%。个体工商户8.29万户,比上年增长14.7%;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1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6.76万人,增长14.6%。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生态环保领域仍存在短板,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民生领域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1.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3.17万吨,比上年下降6.1%,其中夏粮24.47万吨、秋粮38.7万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28.64万亩,粮食单产为491公斤,比上年增加8公斤。全年上市生猪96.31万头,比上年下降2.6%;家禽507.31万羽,增长14.2%;山羊6.52万只,下降5.1%;禽蛋1.95万吨,下降14.8%;水产品2.44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28%。
农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8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6.5万亩。全市现有规模养殖场(户)2856家,其中,万头猪场11家、万羽禽场147家、千只羊场11家、50头以上奶牛场6家,生猪、蛋禽、肉禽、奶牛、山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2.9%、99%、100%、100%和65.2%;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79.4%,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农业基础装备不断加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62.95万千瓦,全市各式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1892台,插秧机保有量达标准4266台(其中高速乘座式插秧机1039台),75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2110台套,粮食烘干机710台。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8%,其中,轻工业增长19.5%,重工业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利润总额增长10.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5家,获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工商税收过亿元企业5家,济川药业、扬子鑫福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
重点产业和园区发展良好。重点产业增长较快。机电、化工、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同比增长13.1%,其中,机电、化工、医药行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8%、7.7%、22.1%。开发园区提档升级,泰兴经济开发区全国化工园区排名上升至第6位,创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黄桥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泰兴高新区创成省生产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虹桥工业园区通过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农产品加工园区获评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城区工业园区入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推荐名单。
建筑经济持续向好。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44亿元,同比增长9.9%;建筑业完成税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47.3%。创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资质晋升泰州领先。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6家。全市共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17家,拥有一级建造师611名,二级建造师3106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其中,规模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0.8%。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规模上工业投资增长9.0%,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25.0%。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94.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3.24万平方米,增长5.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75.08万平方米,增长32.4%,其中住宅641.78万平方米,增长39.4%;房屋竣工面积28.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4%。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九纵九横”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长征路、张陈路等9条道路已顺利竣工。污水截流加快推进。完成镇海北路东侧区间路、银杏路北侧区间路、长征路等污水管网6处污水截流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958条庄河实现畅流活水,新创美丽宜居乡村22个,祁巷村、蒋堡村创成全国文明村,黄桥镇、虹桥镇、姚王镇创成全国文明镇。改建、大中修市道51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37公里,实施道路安全防护工程330公里,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9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年规模以上项目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市公路总里程2236.1公里,净增1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0公里,一级公路187.3公里。年末实有公交车322辆,出租车375辆;民用汽车拥有量19.5万辆。行政村双车道覆盖率100%,全市开通10路公交线路,2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常泰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属地工作扎实开展,完成京沪高速江广段扩容工程、355省道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
邮政电信业发展平稳。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98亿元,增长9.6%;电信业务收入3.10亿元,下降2.5%;移动业务收入4.67亿元,增长4.6%;联通业务收入0.41亿元,下降7.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4.09万户,比上年增长6.2%;固定电话用户数17.37万户。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实现旅游收入39.65亿元,同比增长15.2%。旅游项目推进取得成效。宣堡银杏养生风情小镇获批省第二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小南湖获批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凤栖小镇获批省工业旅游示范区。黄桥烧饼、济川药业蒲地蓝系列成功入选江苏“百佳”特色旅游商品。成功举办宣堡桃花美食节、姚王江沙蟹丰收节等节事活动。
六、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0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1.22亿元,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83亿元,增长5.4%。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187.96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49.09亿元,增长5.7%。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图3:2014-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9.90亿元,增长1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73亿元,增长34.6%;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1.03亿元,增长40.6%;家具类零售额0.63亿元,增长162.3%。刚性需求稳定增长,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3.15亿元,增长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57亿元,增长10.0%;日用品类零售额2.02亿元,增长9.4%;中西药品类零售额2.69亿元,增长6.7%。
开放型经济形势较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2.06亿美元,增长36.1%。其中,进口总额20.71亿美元,增长14.3%;出口总额31.35亿美元,增长55.7%。利用外资平稳发展。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69亿美元,增长2.5%;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0.64亿美元,下降27.7%。全年共批准外资项目43个,其中新批外资项目28个,外资增资项目15个,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1个。
图4:2014-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及增长速度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51亿元,增长18.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2.69亿元,增长1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4.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6.34亿元,增长17.7%。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80.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住房保障支出7.15亿元,增长31.4%;医疗卫生支出9.01亿元,增长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1亿元,增长33.8%;农林水事务支出15.71亿元,增长15.3%。
图5:2014-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金融规模持续扩张。全市现有金融机构 22家。全年各项存款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91.14亿元,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18.81亿元,增长5.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40.93亿元,同比增长20.6%。从贷款期限看,全市短期类贷款余额为315.29亿元,增长11.3%;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00.73亿元,增长24.5%。
图6:2014-201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本币)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赔付额8.57亿元,比上年下降8.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企业培育显现新成效,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45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8%。全年专利申请830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42件;专利授权1666件,其中发明专利281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3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0.56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627人,毕业生1143人;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42368人,毕业生14040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48260人,毕业生8677人;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数23636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5%、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4.9%、100%。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育红幼儿园文江校区、泰师附小教育集团东阳校区、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澄江校区开工建设,黄桥新城学校建成投入使用。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推进。年末共有文化馆(站)17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数6个,剧场影剧院1个,图书总藏量345千册。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全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扎实开展“文化四送”工程,全年完成420场惠民演出。全年建成6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个文化馆分馆、12个星级农家书屋。声乐作品《中国狂草》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泰兴文庙、朱东润故居等3处成功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新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封顶,市二院新院建成使用,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55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31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571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400人,比上年净增3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87人,注册护士2484人,卫生防疫人员15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日”等系列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100余次,承办中国泰兴黄桥双人大鱼赛、江苏省健身气功联赛等国家和省级赛事。创新举办泰兴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长跑运动员和爱好者参赛。全年新增健身网点80个,篮球场40个,室外乒乓球场20个,羽毛球场10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5平方米。
十、资源和环境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向环境污染宣战行动全面启动,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5.9%。大力开展区域水环境治理,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达100%。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古溪镇、广陵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整改。园林城市创建提速,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42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36.85%。
减排防控顺利推进。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综合整治长江干流一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削减规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6.3万吨。固废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整改完成39个固废环境隐患点风险防控。实施大气污染减排工程6个,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2家。单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3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年末全市家庭总户数39.29万户,年末户籍总人口117.88万人,比上年减少0.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836人,出生率7.5‰,比上年下降2.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276人,死亡率8.7‰,比上年下降3.7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107.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64万人,比上年增加0.95万人。在常住人口中,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比13.4%、68.7%、17.9%。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20元,增长9.2%;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8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04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16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059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46元,比上年增长6.3%。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就业创业稳中有进。新增创业19370人,带动就业24880人;新增城镇就业183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18.83万人、25.67万人、15.7万人、13.7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6.97万人,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7.71万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建设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逐年增长。
注:1、公报中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