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671|回复: 0

[北京]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27 10:12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203

    主题

    247

    帖子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37
    发表于 2021-6-29 09: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6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度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经济运行稳定向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措施,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压实“四方”责任,全面加强社区、医院、楼宇、工地、学校、宾馆、餐饮、商超、市场、养老院、看守所、公共交通、窗口单位等疫情防控,创新“双楼长”“一米线”“无接触配送”等措施,发动驻区单位参与“创建零感染、守护石景山”行动,1.6万名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机关干部、在职党员、“老街坊”志愿者坚守防控一线,筑牢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实施精准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疫情,圆满完成全国“两会”、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期间防疫和服务保障。建立防疫物资应急采购管理机制,快速审批投产口罩生产线,多措并举确保全区防疫和生活物资保障有力、价格平稳。制定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全区确诊病例19人全部流调溯源,集中医学观察1533人,居家观察15万人,累计核酸检测47.15万人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
      有力惠企纾困推动复工达产。在全市率先出台“石惠15条”,完善制定“石惠16条”及系列专项惠企政策,为企业减免房租1.3亿元,发放就业补助、创新扶持资金等8.2亿元,减免、缓缴社保基金34亿元,融资贷款78亿元,精准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复工达产率84.3%,排名全市前列。召开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发布“2+N”政策体系,签约30个项目503亿元,有力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深化企业“服务包”制度,开展点对点服务,为158家企业精准落实服务措施283项。
      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0亿元,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67亿元,同比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建安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8.7%;市场总消费同比下降11%左右,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00元,同比增长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5%,达到市级要求。
      (二)聚焦重点持续用力,中心城区功能明显优化
      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石景山分区规划,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指引和五里坨、广宁试点单元编制,启动“四道融合”研究、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和城市体检工作。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规划纲要及15个前期课题基本完成,45个专项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
      冬奥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加强与冬奥组委机关沟通对接,落实“双进入”机制,组建场馆运行和外围保障团队,完善赛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68项重点任务,完成北京冬奥会技术运行中心及附属通信枢纽(TOC)、注册中心及制服发放中心(UAC)项目,启动建设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全力推进轨道交通M11冬奥支线、S1线金苹区间、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滑雪大跳台中心酒店、冬奥广场、冬奥主运行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冬奥场馆周边及阜石路沿线等区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提高全要素服务保障水平。出台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若干措施,积极推动中国冰雪大会总部基地和冰雪俱乐部联盟落户。广泛开展冬奥“六进”工作,新增健身场地7个、健身步道5公里,举办冬奥主题活动100余场,启动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加快建设。深入落实市领导“双调研”要求,加快实施新首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攻坚工程,开展区企高层对接8次,研究解决48项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推进27项重点任务和69个重大项目,我区连续第三次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表彰。深化“体育+”“科技+”产业布局,强化“首店”“首发”品牌集聚效应,新首钢园区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智慧园区大脑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北京国际云转播等35家企业入驻。成功举办中国科幻大会、电竞北京2020等重大活动40余场,国际创忆馆主题展、首钢极限公园等集中亮相。首钢园获评“北京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全面迸发,工业锈带正在快速蝶变为活力秀场。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有序推进。落实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出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办法,完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开展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工程,完成4个重点院落改造,建成燕京八绝博物馆、石刻文物园,举办模式口文化嘉年华、慈善寺古香道文化展陈系列活动。实施八大处公园5A标准导向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公园基础设施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街道公共文化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实体书店达到90家,首创郎园Park全民畅读书店、石景山游乐园摩天轮和首钢园(三高炉、滑雪大跳台、星巴克)获评2020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举办清明诗会、动漫北京等各类文化活动5000余场,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获评全国“书香城市”。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开展“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冬奥”活动,推动常态化创城与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民生改善等工作紧密结合、一体推动。
      (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五新”政策加快落地。紧抓新基建机遇,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建5G基站142个,新首钢等重点地区和城市主干道实现5G信号全覆盖。拓展新场景应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首钢AI园智慧物流机器人投用,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纳入市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挖掘新消费潜力,举办“北京消费季•爱尚石景山”“京西消费节”等特色消费活动,推进今鼎时代广场商圈升级改造,古城南路商业街开街。实施新开放举措,制定落实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参加服贸会、中关村论坛和金融街论坛,充分利用“两区”“三平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推出83项告知承诺政务服务事项,开展政务服务大厅延时服务,“石时办”APP上线运行,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网通办、一站式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彰。
      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长安金轴高品质提升,北辛安棚改A区等载体交付使用,邮储银行信用卡中心、阳光消费金融公司、中铁建发展集团等优质企业落户,高端产业实现集聚发展。新首钢园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北区全面开工,东南区15个地块启动建设,南区控规正式发布。银保园主园区基本建成,54万平方米商务办公载体投用,华夏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38家现代金融机构入驻。中关村石景山园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虚拟动点、枭龙科技等百余家虚拟现实企业落户,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协同创新平台启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园开园,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实现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14.8%。文创园建设积极推进,北重科技文创园、石热文创园纳入市级老旧厂房改造试点,首创郎园Park、首钢文化产业园获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1+3+1”高精尖产业实现收入1907亿元,同比增长9.2%。现代金融产业主导优势明显,启动运营30亿元现代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现代金融占高精尖产业总收入超过40%。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出台“科幻16条”等产业政策,实施36个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邦维高科医用防护服等新技术新产品在防疫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创意产业优质发展,制定促进游戏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品牌中心”和“北京市游戏创新体验区”挂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5G、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商务服务业高端发展,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21+N”重点项目,夜间经济和品牌消费活动不断提质。
      (四)疏促结合建管并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疏整促工作深入开展。完成11项市级任务,拆除违法建设15.1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36公顷。实施16项社区治理和7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工程,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调控,全区常住人口预计在55.3万人以内。坚决实施征收拆迁收尾行动,完成93个点位搬迁拆除,有力保障棚改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施留白增绿15.96公顷,新建生活性服务业功能网点66个,网点连锁化率达55%,便民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实施112个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启动高井规划一路、北辛安路南段和锅炉厂南路建设,永引渠南路建成通车。推动鲁谷北重供热厂供热调峰及配套热网改造和向阳、北辛安110kV输变电工程,苹果园110kV输变电工程实现开工,石景山水厂主体结构按期完工。加快土地开发节奏,刘娘府663地块等4个项目入市交易,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地块实现挂牌出让。
      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实施7项交通疏堵工程,新增停车位5000余个,建成银保园和鲁谷路慢行系统。完成4个重点区域、30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24条道路通信架空线实现入地。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升级改造密闭式清洁站45座、垃圾运输车86辆,在全市率先实现居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老山东里北等5个小区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汇聚工程和精治工程,积极推动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和经济运行平台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落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前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改造麻峪滨河森林公园、炮山城市森林公园、群明湖公园等公园绿地27处158公顷,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基本建成,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排名全市第一。全力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服务保障,全面推进裸地治理,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严格落实河长制,推动莲石湖公园景观提升等5项水务工程,国控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有序推进污染地块治理,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开展。
      (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办好36件民生实事和68项济困工程,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开工,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年度考评排名全市第一。加强就业帮扶,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592人,登记失业率2.46%。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和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项目加快推动,金顶街小学实现开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中小学、幼儿园全部达到平安校园建设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带量采购工作,成功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出台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十大专项行动,加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三边十有”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开国家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提高重度失能人员护理服务质量。推动1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16个有机更新项目,鲁谷五芳园、古城十万平等一批改造项目积极稳妥实施。衙门口西区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广宁村棚改征收实现100%签约,北辛安回迁安置房、4个共有产权房和3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加快施工,政策性住房开工7540套,竣工5144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构建。深化吹哨报到改革和新时代街道工作,落实46项重点任务,5类430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沉街道。加强接诉即办工作,建成区级“网上12345”平台,出台考核办法,落实首办责任制、三见面、双派双考等工作机制,推进高频难点事项专班常态化调度和长效化解决,平均考核成绩大幅提升,市民服务热线已成为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平台,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的重要纽带。深入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小区物业“三率”超过80%。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87个市区级项目,落实191项指标,助力顺平、称多、宁城、莫旗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平安石景山建设持续深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建成91个智慧平安小区,实现公共区域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全覆盖。加强矛盾纠纷和安全风险排查化解,“石时解纷”形成品牌,信访机构和责任单位的群众满意率排名全市第一。强化食品药品、消防、交通、金融、网络、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监管,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六)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压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依法行政不断深化。坚决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全年办复人大建议122件、政协提案200件,办成率82.6%,同比提高7%。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55次,集体研究重大问题300个。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审理行政复议100件,依法处理行政应诉40件,公开政务信息8009条。
      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加强与驻区部队服务对接,圆满完成2020年度征兵任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高质量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普法、统计、档案、人防、保密、外事和对台等工作,民族、宗教和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区域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直接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向关心支持参与石景山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疫情反弹和持续风险客观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稳增长、防风险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区域经济总量偏低,高精尖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转型亟须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三是城市更新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方式方法创新还有不足,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城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四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破解“四老四少”问题还需持续用力;五是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还有薄弱环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冬奥筹办冲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会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石景山工作的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两大机遇”,加快推进“三区建设”,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重点,以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为关键,以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到精致细致极致、实现“一枝独秀”,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周年。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市场总消费增长4.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PM2.5年均浓度下降指标达到北京市要求。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全力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
      全部完成冬奥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冬奥主运行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配套设施及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M11冬奥支线、北辛安路南段、锅炉厂南路等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冬奥场馆周边及阜石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整合莲石湖公园、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首钢遗址公园等资源,注入马拉松等体育元素,建成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展现“双奥之区”靓丽形象。
      全面做好赛会保障。落实属地责任,发挥冬奥专班作用,深化“双进入”机制,健全冬奥组委及场馆周边综合防灾减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方位做好冬奥会系列测试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提高涉外、涉冬奥等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设置和窗口行业外语服务水平,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
      加快发展冰雪产业。深化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战略合作,举办数字冰雪运动会总决赛、中国冰雪大会、冰雪产业论坛等赛事活动,吸引冰雪体育组织、企业、人才落户,推动冬奥园区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具有冬奥特色的经济增长点。
      营造浓厚冬奥氛围。加强冰雪设施建设,策划系列冰雪项目,为市民参与冰雪活动创造条件。深化冬奥“六进”工作,开展“一街一品”冰雪品牌活动,建成冬奥社区,创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二)聚焦“四个复兴”,高标准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积极推进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制定我区专项建设规划,明确重点项目、时间节点、责任清单,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加强与门头沟区协同发展,推动重大设施两区共建。做好“三区一厂”协调联动,提升北京西部地区城市整体功能。
      加快推进新首钢地区建设发展。全面落实新首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发展共同体理念,加强区企协作,全力推动奥运博物馆等49项重点任务,建成冬奥广场等项目,高质量推进首钢北区、东南区建设项目,启动南区基础性开发工作,带动区域环境面貌、重大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推动新首钢全面复兴。推进高炉、车间等建(构)筑物织补更新、加固修缮、改造提升,发展以工业遗产为特色的会展经济和文化活动,促进文化融合传承,实现文化复兴。加强首钢主厂区土壤污染治理,落实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实施首钢水系与永定河流域连通工程,打造大尺度滨水绿色空间,注重生态治理,实现生态复兴。着力培育“科技+”“体育+”产业,推进城市织补创新工场、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开展科技冬奥项目示范和产品试点,加快5G示范园、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建设,筹办重大体育赛事及品牌活动,促进体育、科技与高端商务、文化创意、数字传媒融合发展,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业复兴。完善高端酒店、高品质住宅等现代化生活服务设施,培育时尚消费、精品运动体验、休闲娱乐业态,搭建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消费升级新空间,实现活力复兴。
      (三)用好“两区”建设机遇,全力推动产业转型
      大力抓好“两区”建设。抢抓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全面落实“两区”建设实施方案,细化政策、空间资源、目标企业三个清单,项目化推进90项重点任务。坚持“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并行突破,突出冬奥、新首钢、银保园、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铁矿石交易等石景山特色重点,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强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扩大开放。积极参加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办好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论坛,用好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侨梦苑”等开放平台,提高区域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
      推进重点功能区创新发展。发挥长安街西延线区位优势和轴线效应,建设中海科技金融城,提升银河商务区、京西商务中心等载体品质和效益,集聚高端要素,承载一批重大龙头企业。加快银保园产业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项目招商、企业服务、园区运营、品牌宣传,集聚一批现代金融保险企业,建设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中关村石景山园在科技创新上发挥更大作用,引育一批高精尖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服务体系,围绕企业需求,补齐短板弱项,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高品质建设文创园,利用首创郎园Park、北重科技文创园、石热文创园集聚文创企业,打造特色品牌,营造文化创意发展氛围。
      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按照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要求,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用好“五新”政策机遇,培育壮大“1+3+1”高精尖产业体系。深化同重点金融企业战略合作,着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推动现代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科创28条”,加强应用场景建设,发展工程技术、科技应用、检验检测、研发和创业孵化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精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京西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基地和网络游戏精品研发基地,做大做强动漫游戏、数字媒体、设计创意、内容创作等优势产业,建设产业创新策源地,推进数字创意产业特色发展。出台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研究推动卫星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培育,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深入研究我区在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定位和机遇,努力培育新消费,建设苹果园大悦城、新首钢六工汇,完成今鼎时代广场等商圈升级改造,打造特色品牌商业街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商务服务业高品质发展。
      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举办全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用好“2+N”政策体系优势,发挥产业基金和中介机构作用,积极引入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企业总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端环节、高端业态,有影响力的平台类企业、功能性机构,深化与央企合作,发展“三龙”经济,形成“落地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局面。加强载体资源管理,搭建楼宇载体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全区产业空间资源库和重点楼宇数据监测系统,盘活低效空间资源,提高人均产出、地均产出。做好驻区企业服务,支持企业持续扩大发展,做到“进得来、长得大、留得住”。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版,做好2021年世界银行及中国营商环境迎评工作。搭建政企互动交流平台,建立企业线上联系服务机制,落实“服务包”“服务管家”等制度,办好企业服务热线诉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推进全程网办、全网通办、全时服务,加强信用监管,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全面实施景贤计划,汇聚高端英才,围绕企业需求,广纳各类人才。
      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企业定位及主营业务,深度参与区域更新转型发展。加快集体经济改革,完成农工商总公司改制,建立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积极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化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财源建设,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建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石景山分区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推进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化责任规划师制度和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供应计划,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平衡。运用织补手段,修补缝合城市空间,试点推进“四道融合”,研究推动阜石路沿线、永定河左岸和西部浅山区高压走廊入地改造,让山水与城市相得益彰。
      加速西部地区规划建设。落实街区规划,编制实施广宁和五里坨地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西部地区整体规划、整体开发。建成高井规划一路,推进永引渠南路西延,开展高井沟、石府沟等沟渠治理和西山绿道建设,谋划西部医院方案。依托五里坨建设组团商业载体,完善西部地区商业配套。深化与重点企业战略合作,谋划特色产业园区,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活力。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创新政策,推动老旧厂房、老旧小区、平房区、低效楼宇等存量空间资源更新增效。用好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通报表彰和政策激励机遇,以“首钢经验”示范带动其他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和改造提升,研究引入智能制造、科技、文化等产业,实现更好效用,促进京西八大厂整体复兴。制定落实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创新体制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深入推进街区保护更新,实施3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项目,完成10个老楼加装电梯工程,滚动推进新一批项目,打造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石景山样本”。谋划平房区改造方案,加快西黄村、北辛安、衙门口棚改进度,做好广宁村棚改征收拆迁收尾工作,研究推动麻峪村改造。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城市功能与产业需求,推动闲置土地、腾退空间、低效楼宇提升效能。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S1线金苹区间等轨道交通工程,加快新首钢、衙门口、北辛安、西黄村等区域城市路网建设。建成石景山水厂,推进苹果园、向阳、北辛安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鲁谷北重和首钢配套热网改造工程,实施6项老旧管线改造项目。加快推动首钢设备处地块等4个项目入市。
      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制定实施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计划,巩固基本无违法建设城区成果,开展优化提升、疏解提质、精细化治理等项目,实施留白增绿6.33公顷,新建生活性服务业功能网点10个。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人口结构调整。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助力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新建一批密闭式清洁站,加强宣传动员和习惯养成,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体系。落实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整治39条背街小巷环境。实施5项交通疏堵工程,增加停车位6000个。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推动首钢北区慢行系统改造。研究推动城市管理智慧化,加强基础设施、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深化智慧政务应用,用好区级大数据平台、政务云计算平台,建成城市大脑并投入运行。
      (五)坚持山水文化融城,大力彰显文化生态魅力
      积极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落实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举办西山永定河文化节、西山永定河发展论坛,实施八大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精心打磨模式口文保区,完成模式口大街东口等3项景观提升和11个重点院落修缮改造,统筹抓好法海寺、承恩寺等文保单位修缮保护。研究布局会议会展、文化娱乐、教育医疗、高端酒店、商业配套等服务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支持实体书店、图书馆创新发展。高标准运营区文化中心和街道、社区文化设施,开展六聚石景山、北京清明诗会、古城之春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石龙路匝道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提升绿化精细化品质,在中心城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永引渠水系景观二期等工程。在节能减排上创新实践,实施二氧化碳控制专项行动,研究推进碳中和试点,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深化“一微克”行动,加强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做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推动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加强土壤污染、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制定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首善标准,凝聚思想共识,严格对照测评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形成攻坚合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更实作风,高起点起步、全力以赴做好新一轮创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擦亮城市西大门”专项行动,全方位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深化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改革。推动吹哨报到向社区治理深化,全面落实街道职责规定,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协管员队伍整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落实接诉即办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双派双考制度,严格执行首办责任制、三见面等工作机制,用好“热线+网格”大数据分析,重点解决好高频事项和难点问题,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商议事联动机制,推进协商议事向楼门院延伸,擦亮“石景山老街坊”品牌,打造“品质社区”,扎实做好“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工作。加强物业管理,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提高“三率”实效,推进物管会向业委会转变,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精心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加强环境整治,做好环境布置,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推出一批反映我区发展成就、贴近市民群众生活的宣传报道,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深化平安石景山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依法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网络安全,发挥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作用,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建筑施工、城市运行、消防安全、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危化品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七)聚焦“七有”“五性”,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办好38件重要民生实事和67项济困工程。做好就业帮扶、创业引导、技能培训,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00人。加快北辛安、衙门口回迁安置房建设,实施东下庄等3个共有产权房项目,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政策性住房1816套,竣工4918套。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持续加强无障碍设施改造,完成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主体结构建设,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建成投用。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工建设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完成金顶街小学主体结构施工,接收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增加学位540个,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步提高。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进智慧教育升级,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北京市幼小初高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示范区”建设。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实行“人员额度”管理,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激发干部教师队伍活力。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颐养工程”,新建3个养老服务驿站,完成27处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增加家庭照护床位300张。推进康复辅助器具园区和社区租赁试点,建设覆盖60%社区的“店中店”。全面推行国家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建设老年友好城区。
      (八)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建设健康石景山
      精准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把防控之弦绷得紧而又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要求。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增强核酸检测能力,确保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筛查全覆盖。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完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保供稳价等各项工作。
      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全面深入推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五里坨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提高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人才支撑等工作水平,加快构建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市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级医共体试点、北京市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推动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五里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提升石景山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慢性疾病防治、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推进“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区体育中心改扩建工程,新建10处体育活动场所,打造“一刻钟健身圈”,举办阳春社区体育节、金秋体育盛会、石景山区冰雪节等特色体育活动,持续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九)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始终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层层压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聚焦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健全权责清单制度,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做好市委巡视、市政府绩效考核及各类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落实、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向善向上,带动促进政府工作全面提升。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主动加强与区政协的沟通协商,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支持区监委、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普法、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区政府会议制度,继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加强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更加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切实强化担当作为。树立一流标准,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在服务首都发展中,做深做足石景山文章,把“一枝独秀”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切实为基层减负,更好发挥基层职责作用。坚持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强化绩效考核,健全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完善定期报告、情况通报、专项督查、约谈问责等制度,促进履职尽责。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的直接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