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473|回复: 0

[甘肃] 2019年兰州市红古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 08:5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40

    主题

    1042

    帖子

    7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0
    发表于 2019-12-25 17: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兰州市红古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6日在兰州市红古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薛  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区委“1374”总体发展思路和“532”奋斗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主动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前行,圆满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财政收入实现大幅攀升。方大炭素效益持续提升,窑煤集团生产不断好转,园区企业效益逐步显现,带动全区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地区财政收入达到38.05亿元,增长114.37%,连续两年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9亿元大关,达到8.93亿元,增长70.43%,在2017年翻番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稳居全省第一。

    ——合作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在省市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促成了钢铁行业世界第二的宝武集团和炭素行业亚洲第一的方大集团强强联合,引进了世界500强房地产领军企业碧桂园集团,开工建设了总投资42亿元的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玖珑湾综合体项目;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集团、中信戴卡公司、腾达西铁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对接,就总投资46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园、中信戴卡产业园、腾达西铁窑街分公司搬迁改造等重大项目达成了战略合作。合作层次之高、开放程度之广、取得成果之大实现历史性突破。

    ——政策争取再获重大突破。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接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政策的基础上,成功争取到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重大利好政策,近三年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4.96亿元;争取到国开行政策贷款、一般债券、项目配套等发展性资金13.8亿元,成为近年来获得资金最多、落实政策最实、取得效果最好的一年。

    ——营商环境得到大力优化。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充分释放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政策红利,组建项目代办帮办办公室和项目管理团队,推行“保姆式”服务,项目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落地周期缩短40%以上,全年引进项目开工率达到70%以上,1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引进、当年开工建设,创造了项目落地的“红古速度”,打造了亲商安商的“红古名片”。

    ——抢险救灾夺取全面胜”7·22”“8·02”百年一遇的持续性强降雨灾害过程中,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不等不靠、科学应对,安全转移群众1600余人,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的基础上实现“零伤亡”;举全区之力迅速启动灾后重建,积极筹措资金2700万元有序实施危房加固、农田恢复、道路抢修、渠道疏浚、洪道治理等重建项目19个。战胜自然灾害的生动实践中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砥砺了不畏艰险、克难奋进的强大意志。

    各位代表,红古一年来的变化是全方位、深层次、历史性的,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后劲增强、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产业兴区,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转型发展。园区开发加快推进。经济区红古园区实施了总投资2.9亿元的“三路三场(厂)两工程”,东四路、东七路南延建成通车,自来水厂改扩建一期、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完成涩宁兰天然气管道改移工程,110千伏电力线路纳入全省改造计划。编制完成连海开发区红古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启动新版规划环评编制。“三大园区”实施总投资42.4亿元的瀚盈40万吨洁净钢、方大高温气冷堆核石墨、阿敏生物医药健康等项目16个,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特色农业不断壮大。编制完成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发展规划,打造了鸿翔食药同源、罗金台现代农业观光示范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万亩精细蔬菜、千亩设施农业、千亩优质果品等8个特色种植基地,改扩建中植10万头生猪养殖、鑫源10万只肉羊等规模化养殖场5个。新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0公里,硬化衬砌田间渠道36.3公里,建成高效节水灌溉5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3300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海城嘉苑、国芳百合城等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顺利建成,新运营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实施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设苏宁易购河湟红古馆,新发展电商服务站点29个,农迈特等本土电商平台交易额达到8200万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中农生态旅游、八虎台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园等9个项目,成功举办山地马拉松、登高采菊庆丰收等品牌旅游赛事活动,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09.6万人次。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城建靓区,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坚持基础先行,大力推进现代卫星城区建设。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累计投资14.2亿元,高标准启动了供销联社、客运中心、凤凰城西侧等重点片区综合开发工程,实施了滨河中路和东路建设及民门公路窑街段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海石大沟、枣儿沟、窑街南出口三大整治工程。尤其是对城市细微之处精雕细琢,完成了6条城区主干道路沥青罩面改造,3条主干道人行道花岗岩铺装亮化,新增城市地标性雕塑5处,改造老旧楼院9个,结合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楼体立面亮化10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城区设施陈旧、小区环境脏乱、文化底蕴不足等突出问题。交通建设大步迈进。总投资15.23亿元的川海大桥连接线和团结大桥工程加快建设,京藏高速公路海石湾收费站连接道路改扩建工程和坪台地道路连接工程启动实施,北环路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为加快融入兰西城市群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城乡融合快速推进。编制完成平安镇、红古镇多规合一总体规划,启动红古镇旋子-王家口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工程。实施农村路网改造、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及109国道沿线风貌整治景观提升行动,新建省市级“美丽乡村”5个,完成“三改”2228户,解决4149人饮水不稳定问题,新建小游园、休闲广场12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革活区,创新突破扎实推进。以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带动全局突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8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办”,83%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盘活存量资金1.4亿元,完成国地税合并,累计减税5500多万元。深化交通客运行业“两权归企、公车公营、承租经营”改革,优化更新城市公交,开通运营城乡公交、兰海城际公交和全省首条连接青海的民海省际公交线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和“三变”改革,打造了薛家和青土坡2个“三变”改革样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过10万元的达到17个。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启动川海民族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城市矿产”联盟工作会议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工作座谈会等招商推介活动。扎实推进“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攻坚行动,开展赴外精准招商考察35次,凝练储备项目41个,新引进项目32个,落实到位资金72.7亿元。大力推进品牌红古建设,申报红古黑陶、刺绣等5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红古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生态宜区,环境建设持续加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整改环境问题。完成11个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任务,兰铝大修渣环境问题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核查验收,彻底清理整治洗煤厂12家、河洪道非法砂石加工点13家,一大批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14.5蒸吨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实施兰铝超净排放、方大环保改造等6个大气治理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4天。深入推进河长制,编制完成6条重点洪道“一河一策”和2个县级以上水源地“一源一策”实施方案,完成湟水河流域红古段防洪治理19.4公里。系统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投入7200万元,建成启用川区三镇3个陈腐尾菜填埋场,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全域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新增各类环卫设施设备406台(套)、农村共管共享和环卫保洁员512名,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农村垃圾“出口”问题,实现了环卫保洁覆盖全域的历史性突破。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完成海石湾北山公园改造提升、北山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启动湟水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窑街沉陷区生态治理三期、四期项目完成土地平整66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造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25%,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和谐建区,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破解民生难题。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产业脱贫、政策兜底等措施,676户2125名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07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城区学校扩容三大攻坚战,建成南区、花庄和水车湾3所幼儿园,完成二十四中教学楼、水车湾小学、七十一中运动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海石湾第三小学,“入园难、大班额”问题加快解决;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574人。推进“健康红古”建设。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区妇幼疾控业务综合楼投入使用,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3所,省人民医院托管区医院期限延长三年,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3%以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区文体中心、矿区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活动600余场次,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区运动会和首届残运会。加强就业创业。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清算和城乡低保、特困救助等8类补助提标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区。顺利通过“七五”普法中期验收,完成窑街、海石湾、花庄3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建成区、镇街、村社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法妥善处置下海石福利炭素厂、非公局城市综合体等疑难信访案件38件。全力开展低保规范清理攻坚行动,清理矿区街道违规低保对象787户2915人,低保覆盖面由84%大幅下降至48%,彻底解决多年来省市高度关注的矿区四村低保平均发放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平安红古建设,反恐特警大队基地、拘留所主体竣工,华龙派出所及业务技术用房主体完工。成功打掉恶势力团伙及村霸4个,建成区毒品预防教育基地,破获毒品案件20起,毒情发展得到有效遏制。获得2018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优秀县区称号。妥善处置海矿滑坡地质灾害等应急突发事件22起,智慧安监体系延伸到村社,“遏重”双防机制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实干立区,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扎实推进“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落实“十不准”规定,大力整饬作风顽疾,解决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突出问题296个,压减“三公”经费14.68%,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政府系统作风明显转变。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83件。配合完成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工作任务,整改即知即改问题26个、信访问题46个。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经济责任、财政资金、项目建设等审计40项,问责处理13人。开展精准督查、专项督查35次,推动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廉洁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应急管理、双拥工作、军民融合、地震人防、质量发展等工作不断加强;统计、档案、保密、区志、物价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老龄、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红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精神来之不易,社会各界对红古未来的良好预期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受到,红古的发展进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航定向、伟大实践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15万红古人民负重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企事业单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红古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在我区创业的企业家、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对传统产业、三大企业依赖仍然较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力还不明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集体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城市建设基础弱、底子薄,尤其是中心城与窑街旧城、海石湾南区与北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卫星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用于发展的财力仍然不足,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不够活跃,与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五是部分干部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的主动性有待加强,作风不实、担当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建设效能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等。对此,我们必须近远结合、标本兼治,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红古转型升级、赶超跨越的关键一年。从外部政策环境看,经济大环境持续回暖、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央提出“五个坚持”和“六个稳”的要求,国家批复《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省市加快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这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我们争取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从内部发展基础看,经过长期努力,我区在经济转型升级、园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等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攀升,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培育,改革效益逐步释放,民生水平持续提升,具备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益发展迈进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四个国家级重大政策平台,为我们加快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撑。综合研判,我区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攻坚决胜期。我们坚信,只要顺应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乘势而上、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红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抢抓兰西城市群建设重大机遇,按照区委“1374”总体发展思路,持续释放“四大”国家级政策平台红利,大力实施“一城五支撑”战略,更加注重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生态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成果拓展,更加注重共建共治共享,为完成“十三五”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在建设更高层次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全力打造兰西城市群黄金节点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5%,节能减排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更大力度推进园区开发,在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上力求新突破

    工业是红古的支柱产业。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十大生态产业培育壮大,全力打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版。

    强化园区承载功能。大力完善水、气、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经济区红古园区投资3亿元,重点建成南三路西延、污水处理中心、自来水厂改造提升二期,加快固废处理中心、西部城市矿产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实施夹滩一路、夹滩二路、滨河中路、滨河西路等4条道路建设,持续推动园区优化空间、拓展布局。连海开发区红古园区编制完成新版规划环评,着力破解体制、用地等瓶颈问题,力争把园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实施“六大产业链”延伸拓展工程。高端炭素新材料产业链,重点确保宝方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一期投产达效,争取落地振源人造石墨生产线项目,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番,达到100亿元,实现再造一艘“炭素航母”。冶金产业链,重点加快兰亚新型铝型材二期、兴盛源35万吨洁净钢、腾达西铁窑街分公司搬迁改造、兴元铁合金改造提升等项目,争取落地华兴石油储罐生产线、中信戴卡汽车铝轮毂生产基地等项目,推动铝产业向精深加工和先进装备制造转型,年产值达到100亿元。煤基循环产业链,重点实施窑煤500万吨高效洗煤和金辉160万吨洗煤项目,争取窑煤新型矿井开发项目年内开工,年产值达到110亿元。“城市矿产”节能环保产业链,重点建成100万台废家电拆解、5万吨废电线电缆拆解、6.5万吨废橡胶加工再利用等7个项目,加快推进废黄板纸再制造二期、资源循环利用开发等项目,争取落地兰州电力修造公司出城入园、年处理6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等项目,“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国家终期验收,年产值达到30亿元。新型建材产业链,重点加快70万立方米透水砖及30万立方米加气块、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启动蓝天新型绿色建材二期建设,年产值达到20亿元。生物科技产业链,重点加快300吨咸味香精、明胶产能扩增项目,争取落地爱普食用香料生产线项目,年产值达到10亿元。“六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370亿元。

    提升企地共建水平。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实全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8条措施,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支持甘肃阿敏在“主板”上市,支持筹备鑫源现代农业在“新三板”上市。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直供电交易、电价补贴、天然气用量争取等工作,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增规上企业4家。

    (二)坚持乡村振兴不动摇,更大力度培育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新进步

    农业是基础产业。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壮大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紧扣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综合运用“经营主体+集体+农户”“三变+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合作模式,实施一批“三变”项目,再打造15个“三变”改革示范村,参与农户达到2500户以上。发展培育可示范、带动强的集体经济经营主体20个以上,打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10个。新建乡村加油站5个。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精品种植业,将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新增设施农业500亩,新发展樱桃、草莓、果品等优质特色种植面积2000亩,新改扩建鑫源绿色蔬菜、鸿翔食药同源等种植基地10个。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做大做强鑫源肉羊、鸿翔青根貂等特色畜牧产品,建成海康百万只优质鸡、中植10万头生猪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力争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统筹规划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三园一体”建设。投资4.2亿元,建成运营罗金台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二期,实施阳光花卉产业园、兰州农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红古、花庄省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庄优美的田园示范村。整合盘活坪台地、水利设施、经济林等农业资产资源,组建运营河湟农业发展公司,新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5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建设平安农贸市场等3个农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集散基地,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延伸。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谷丰渠、湟惠渠干渠险段5公里,建成末级渠系改造及计量设施安装项目,改造末级渠系110公里。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加大坪台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6亿元开工建设坪台地道路连接工程,从根本上解决34个坪台地交通阻隔问题,助推坪台地综合开发进入“快车道”。

    (三)坚持商贸富区不动摇,更大力度丰富发展业态,在力促三产扩容增量上打开新局面

    三产是富区产业。要坚持扩大规模、丰富业态、提升水平,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效益提升。

    提升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连接甘青、辐射西藏的区位优势,实施总投资30多亿元的中国供销红古农副产品物流园、天津物产集团现代商贸物流港等5个物流项目,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中转站。加快重点商业片区开发,建成总投资16亿元的碧桂园玖珑湾综合体一期,招商运营海城嘉苑、金辉恒通汽车贸易城等6个重点商贸项目,新运营商业面积6万平方米。完成纳限入库4家以上。

    繁荣活跃新兴服务业态。大力促进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推动“批零住餐”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力争镇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村级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发展电商经营网点30个。深度挖掘电商网销产品,不断提高特色蔬菜、优质畜禽、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知名度,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亿元大关。

    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乡村田园游、生态观光游和工农业研学游,推动全域、全季、全产业链旅游。启动古生物化石遗迹地质调查工作,加快马门溪龙主题生态公园、窑煤工矿旅游等项目。扩大乡村文化旅游节、越野汽车拉力赛等节会赛事品牌效应,创建旅游示范镇村3个。

    (四)坚持城乡融合不动摇,更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在打造兰西节点城市上展现新面貌

    城乡是生活家园,也是对外名片。要坚持全域统筹、建管并重,使城乡更有内涵、更具魅力。

    打造精致中心城。投资32亿元,启动编制海石湾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加快供销联社、凤凰城西侧“两大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一批新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金融商务及生活服务中心;实施区域交通突破工程,建成川海大桥连接线和团结大桥,开工建设京藏高速公路海石湾收费站连接道路改扩建工程、兰西客货运综合枢纽站,打造兰西城市群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实施市政道路提升工程,建成海石湾滨河中路、滨河东路,完成复兴南路延伸工程,改造提升龙源路,优化提升金海湾、古兰等6个什字路口,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框架;实施基础设施补短工程,推进企业移交住宅小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启动海石湾北山公园改造提升二期和滨河公园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度。

    改造提升旧城区。投资6800万元,实施以生态绿化、沿街风貌整治、路网改造为重点的窑街城区提升改造工程。启动海窑隧道复线、民门公路窑街段沿线风貌整治、门头牌匾改造提升等项目,新建民门路北段,改造提升阳光小区,拆除整治老旧楼院11个。下决心清理搬迁沉陷区企业9家,完成沉陷区生态治理三期、四期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200亩。谋划实施体育中心、幼儿园、小游园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打造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的样板。

    加快建设特色镇。加快平安资源循环利用特色小镇建设,争取红古镇、花庄镇进入省市级特色小镇行列。平安镇实施凤凰路、心一路、永宁路等6条道路建设工程,完善城镇路网体系。红古镇完成旋子-王家口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和稳定饮水改造工程,逐步完善天然气、给排水等公共服务功能,形成特色小镇梯次建设格局,全力打造有发展活力、有文化内涵、有经济实力、有产业基础的“四有”特色小镇。

    (五)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更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在加快美丽红古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重点领域治理,建设天蓝地绿、空气清新、环境整洁的美丽红古。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污染、扬尘污染、面源污染和烟煤污染“四大”污染源治理,完成兰铝自备电厂超低排放等5个节能减排项目。加强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争取实施1-2条洪道治理工程,推进河洪道划界确权,加快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扎实开展危废监管处置、生态恢复治理、环境风险防控等领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下重拳再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湟水河流域红古段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23条支沟污染物及陈腐尾菜治理项目,争取实施大通河流域红古段防洪治理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试点村1个。加快湟水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实施海石湾北山绿化、面山绿化项目,完成森林抚育2000亩,生态修复8000亩。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餐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落实网格化环卫保洁机制,规范城区车辆停放,加大流浪犬收容管控力度。持续推进农村“三改”、垃圾分类收集、破旧房屋整治,实施109国道沿线风貌整治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改造绿色小游园6个、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0条,打造农村全域无垃圾示范村10个,实现全域之内无垃圾的目标。

    (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更大力度释放发展活力,在夯实创新驱动基础上再创新成效

    用改革的举措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方式驱动发展,用开放的办法拓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帮办代办制,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多证合一,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主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推进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整合出让矿产、旅游等资源资产补充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实施农村公路PPP项目。启动窑街地区行政区划和华龙街道社区划分优化调整工作。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任务。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坚定不移“招大引强”,落实奖励激励政策,强化供地、税收等要素保障,项目落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在园区开发建设、产业链延伸拓展、文化旅游等领域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力争500强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达到30%以上。

    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抢抓兰西城市群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立足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涵养区、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交通物流基地、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旅游黄金驿站,高起点编制《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红古区)发展规划》。争取实施花庄-兰州新区高等级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张家寺出入口和“飞地”产业园及形象提升等一批基础互通、经济互联、产业互融的重大项目,推动红古区与兰州新区、经济区红古园区与兰州国际港务区“区区融合”发展;加快川海民族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红古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七)坚持人民中心不动摇,更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上践行新使命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强化脱贫人口跟踪帮扶,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政策兜底等扶贫力度,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全面落实创业贷款、技能提升补贴等优惠政策,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完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参保政策,逐步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全覆盖。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个。完善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坚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建设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才梯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海石湾第三小学,实施十八中教学楼异地搬迁扩建和区技工学校异地搬迁改造项目,推动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优化,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扎实推进健康红古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新建区中医院,改扩建省人民医院红古分院,引导市第五医院转型发展,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使城乡群众享有普惠优质的健康服务。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建成使用区档案馆、党史馆,搬迁改造区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全民健身场地2个。

    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建成规范化司法所2个、安置帮教基地2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基层警力配备,投入使用反恐特警大队基地、华龙派出所和拘留所,始终保持打击吸毒贩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成区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不断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各位代表,2019年,区政府将继续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建海石湾北区幼儿园、平安幼儿园;二是解决927名完全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4个;四是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公里;五是实施农村“三改”工程,完成改炕1000户、改厕500户、改灶100户;六是改造提升老旧楼院10个,完成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七是开通海石湾-连城、永登、兰州新区3条城际公交线路;八是实施矿区街道滩子社区棚户区生态治理项目;九是实施平安镇夹滩村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十是实施平安路夜景亮化和华龙南广场改造提升工程。

    三、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切实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区政府党组工作,自觉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坚持把党领导一切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当好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的忠实执行者。着眼红古长远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型政府创建、“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增强政府系统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始终把依法行政抓在手中。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动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始终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弘扬“钉钉子”“马上办”精神,建立“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工作推进机制,实行重点任务清单管理、销号认定,强化督促检查、履职问责,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激励政府工作人员担当实干,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

    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资源资产等重点领域廉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全覆盖,严防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坚持无禁区、重遏制、长震慑,严肃查处侵害群众权益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案件,扎牢不能腐、不想腐的笼子,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打造兰西城市群黄金节点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活力、生态、幸福、美丽新红古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