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369|回复: 0

[安徽] 2018年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1 08:5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75

    主题

    158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632
    发表于 2019-12-18 1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市统计局
    (2019年3月30日)

    201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做好“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预期”各项工作,滁州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1801.7亿元,比上年增长9.1%,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30.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650.9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12.3:51.6:36.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0%。人均GDP达43999元(折合6649美元),比上年增加4400元。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3.7万人,常住人口411.4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城镇化率53.42%,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201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口出生率11.32‰,比上年下降1.23个千分点;死亡率5.56‰,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76‰,下降1.46个千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0%,涨幅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从构成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现“七涨一平”态势。按涨幅由高到低排列,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0%,居住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0%,衣着价格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持平。

    全年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上年同期为上涨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9%,上年同期为上涨8.3%。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0.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071公顷,减少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蔬菜播种面积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

    全年粮食总产量459.9万吨,比上年增产0.4%。经济作物增长平稳,其中,全年棉花产量1065吨,比上年增产3.4%;蔬菜产量91.6万吨,比上年增产4.6%;水果产量71.7万吨,比上年增产2.3%;油料产量11.2万吨,比上年增产1.1%。

    全年肉类总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4.6%;禽蛋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长2.0%;牛奶产量2193吨,比上年增长13.2%;水产品产量34.8万吨,比上年增长4.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1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1%;拖拉机42万台,其中大中型2.9万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4.5万吨,比上年下降2.3%。农村用电量1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90.99千公顷,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53项,完成投资32.24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比上年增长11.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中,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3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3.0%,汽车制造业增长21.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9%,金属制品业增长12%,烟草制品业增长10.4%,纺织业增长9.4%,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增长8.9%。

    年末,全市共有692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目录,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43.4%,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4%;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为290家,产值累计增长17.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7.8%。

    年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2家,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21.8%,比全市平均增速高7.1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117%,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7.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1家,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7.1%,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8%,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卷烟127.7亿支,增长8.5%;水泥1237.9万吨,增长1.7%;家用电冰箱457.8万台,增长11.9%;房间空气调节器234.9万台,增长57.1%;彩色电视机502.1万台,增长1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利税总额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其中利润408.2亿元,比上年增长67.7%。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9.9亿元,可比价口径增长10.1%。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8户,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实现利润总额1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39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房屋竣工面积132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比上年增长15.4%。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4.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7%。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长45.6%;批发零售业投资下降19.3%;房地产业投资增长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6.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下降79.4%;教育投资增长29.8%。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236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88个,下降14.5%;亿元以上项目487个,同比下降4.7%;当年已投产项目423个。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1.6亿元,增长3.4%;房屋施工面积3328.7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新开工面积982.9万平方米,下降18.8%;房屋竣工面积295.9万平方米,增长17.4%。商品住宅销售面积994.4万平方米,增长19.4%;商品住宅销售额591.0亿元,增长24.3%。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安排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27个,比上年增加21个,当年完成投资1009亿元,比上年增加11.8%,完成投资居全省第5位,投资完成率146.79%,居全省第2位。其中,续建项目241个,实际完成投资629.4亿元;新开工项目206个,开工数居全省第3位,完成投资272.6亿元,开工率100.98%;储备项目182个,提前开工33个,完成投资107.4亿元;竣工项目141个,居全省第3位,竣工率136.89%,居全省第3位。

    计划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32亿元的江巷水库、20.87亿元的年产90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项目、20.4亿元的达亮LED一条龙新厂投资项目、15.2亿元的天鼎丰年产10万吨非织造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42亿元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一期工程、60亿元的国能汽车锂电池生产、30亿元的年产7.8亿米仿真丝面料项目、15亿元的新能源锂电池隔膜及超级电容器等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6.1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14.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47.1亿元,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2.0亿元,增长15.9%。分构成看,商品零售额548.7亿元,增长13.3%;餐饮收入90.4亿元,增长14.5%。分经营规模看,限上单位零售额317.8亿元,增长14.2%;限下单位零售额321.3亿元,增长12.8%。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完成情况看,吃类商品零售额55.1亿元,增长13.1%;穿类商品零售额20.3亿元,增长16.4%;用类商品零售额213.7亿元,增长14.5%,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23.0%,五金电料类增长1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5%,中西药品类增长22.1%,家具类增长10.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3102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出口总额231144万美元,增长22%,进口总额79110万美元,下降10.2%。从进出口经营主体看,内资生产企业完成244927万美元,增长8.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65327万美元,增长28.2%。出口国别及地区达176个。

    全年招商引资境内省外974.6亿元,增长15.1%,来自长三角区域资金466.5亿元,占境内省外引资总量的47.9%,同比下降9.1%。

    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57.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17.0%,全市旅游业发展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36个、星级饭店11家、星级旅游餐馆17家、星级农家乐179家、旅行社63家、旅行社分社20个、旅行社服务网点79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449.8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92.2亿吨公里;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57.6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21.4亿人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2.3万辆,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6.2万辆,增长19.5%;私人轿车拥有量32.8万辆,增长20.1%。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7]87.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5.8亿元,增长29.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26.1%。邮政寄递服务累计完成7152.3万件,同比增长10.2%。快递业务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5.4%;快递业务累计完成4577.7万件,同比增长26.4%,年末,全市拥有电话435.1万户,同比增长10.3%,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35.0万户,同比减少9.3%;移动电话用户数400.1万户,同比增长12.4%。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07.5万户,同比增长23.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9.3亿元,增长9.2%。从收入来源结构看,各项税收完成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财政总收入的78.1%,占比增长1.8个百分点。从实现主体看,市本级财政收入104.8亿元,增长11.5%;县级财政收入219.7亿元,增长12.5%。全年财政支出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教育支出71.6亿元,增长15.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0亿元,增长8%;农林水事务支出42.7亿元,下降1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7亿元,增长6%;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6.8亿元,增长4.5%;交通运输支出11.3亿元,下降6.6%;住房保障支出11.6亿元,增长12.6%。用于民生方面支出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总支出的85.4%,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33项省级民生工程投入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56.7亿元,比年初增加284.5亿元,增长12.5%。其中,境内单位存款余额1118.1亿元,比年初增加100.9亿元;境内个人存款余额1327.9亿元,比年初增加151.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45.3亿元,比年初增加346.1亿元,增长20.4%。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余额738.3亿元,比年初增加38.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236.2亿元,比年初增加289.2亿元。

    2018年新增境外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1家。2018年末,全市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省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05家。

    年末,全市共有产、寿险市级公司3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8家、人身险公司19家;保险公司干部员工3351人、保险代理人18088人,其中财产险公司干部员工2573人、保险代理人2354人,人身险公司干部员工778人、保险代理人15734人。全年保费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5.7%;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9.3%。支付赔款(给付)16.9亿元;缴纳各项税款1.2亿元;代扣代缴各项税款1.8亿元;保单借款7.0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1.5亿元,较上年增长25.5%,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96%,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2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1家,比上年增加55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市级众创空间9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2家,较上年增加1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5%,增加值增长12.3%。全年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3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

    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522所,比上年增加12所,在园幼儿数11.0万人,比上年增加0.9%;小学226所,比上年减少6所,专任教师1.4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生24.0万人,增加1.3%;普通中学268所,增加1所,专任教师1.58万人,减少0.6%,在校生18.75万人,减少1.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专任教师1816人,在校生4.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8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86.85万册,电子图书442.96万册。全市广播电视台8个,网络分公司7家。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9.82%,电视综合覆盖率99.73%。广播全年播放时间4.23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2.95万小时;电视全年播放时间5.50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72万小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453.22万。

    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9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0个,疾病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9159张,比上年增长4.81%,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8370张,比上年增加856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4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8万人,执业医生6840人,注册护士8059人,防疫人员194人。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732场次。成功承办了23项国家级、省级赛事,组织千人以上群体活动24场次。建成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10个、街道或社区全民健身苑20个、街道或社区体育俱乐部6个、晨晚练点86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和行政村农体工程维护更新58个;新成立体育社团7个,目前共有体育协会数144个、俱乐部23个,总数167个。

    2018年全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国家级特色学校25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5所,市级特色学校93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4所。全年输送后备人才48人。举办中小学体育比赛7个项目10次比赛。全年省级比赛共获得金牌105.1枚、银牌25枚、铜牌32枚。体育彩票销售4.3亿元。

    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10月24日在蚌埠顺利闭幕。滁州市共566名运动员参加了青少部手球等20个大项的比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运动员、教练员的顽强拼搏和代表团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共获得金牌105.1枚、银牌25枚、铜牌32枚,总分3124.6分,金牌总数历史性突破百枚大关,位居全省第五,一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圆满实现了“保7争6冲5”的预定目标,同时获得了竞技体育贡献奖、体育人才输送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全年共承建重点项目62个,投资51.7亿元。续建项目29个。市政道桥14个,园林景观、水环境5个,房建项目10个,投资29.7亿元。其中明湖的昌盛路和滨湖东路、图书馆、南谯北路桥(沥青待桥接线部分完工后摊铺)、镜园一期等16个项目已完工。新建项目33个。市政道桥26个,环境治理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2个,投资22亿元。其中内城河三期截污、安置小区提升改造等3个项目已完工。

    在市政建设方面,2018年,三水厂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开工建设四水厂三期工程并基本完成,新增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天;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天;完成城南湿地公园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北湖景观改造省级示范项目;完成金山路、铜陵路、规划支路、银山路北沿、安庆路、昌盛路、滨湖东路、仁和路、新安江路、西方寺路、永康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开工建设独山湖路、康泰路、文华路、文瑞路、永兴路、明德路、汪郢大道、柯湖路等城市道路。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262.53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89.79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85平方公里;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3.27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7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7.12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9平方公里;当年新增道路121.09公里,其中市辖区40.44公里;年末城区绿地总面积109.83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9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46.0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79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排水管总长度5711.5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82.31公里,其中市辖区2169.3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54.59公里。年末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到93.13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59.08万人,比去年增加5.34万人;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44569.81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1759.88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10.82万人,其中市辖区用气人口47.20万人,增加1.72万人。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10公里。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107条,比上年增加3条。实有公交车辆1354辆,比上年增加145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12831.5万人次。全市出租汽车3252辆。

    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403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4220公顷。年末森林面积4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9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5%。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和监察大(支)队17个,环保专项资金1.55亿元。年末,共有污水处理厂18座。城市污水处理率96.64%。全市年单位生产总值耗能比上年下降6.08%。

    全年,滁州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属于良好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天数为51天,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为199天,一、二级标准的天数总计为250天,占68.5%。全年轻度污染84天,中度污染23天,重度污染8天。

    十二、人民生活及其他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30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消费性支出20919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食品支出6453元,增长2.1%;衣着支出1513元,增长3.3%;居住支出5146元,增长18.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530元,增长10.3%;交通通信支出2362元,增长18.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313元,增长9.4%;医疗保健支出1152元,增长12.3%;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450元,增长13.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8]为30.8%。

    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9]拥有家用汽车35.3辆,摩托车29.0辆,电冰箱101.6台,洗衣机100.9台,热水器93.3台;空调174.4台,彩电142.3台,照相机9.2台,计算机77.3台,中高档乐器1.9架,固定电话38.3部,移动电话278.3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6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58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642元,增长5.0%;衣着支出419元,增长17.3%;居住支出1974元,增长17.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80元,增长20.5%;交通通信支出1417元,增长16.0%;教育文化娱乐支出801元,下降11.7%;医疗保健支出1291元,增长12.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34元,增长20.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2%。

    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4.4辆,摩托车44.3辆,电冰箱107.9台,洗衣机84.7台,热水器81.0台,空调96.9台,彩电126.0台,照相机1.8台,计算机15.6台,固定电话23.7部,移动电话253.4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5.0平方米。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62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1.78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6.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96万人。

    2018年城市低保人数3.2万人,累计救助41.4万人,发放救助金1.9亿元,人均救助456元;农村低保人数11.2万人,累计救助136.9万人,发放救助金4.2亿元,人均救助304元。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

    2018年末,全市已建工会组织数4343个,覆盖职工30.81万,发展会员近30万人。

    2018年“两节”期间,全市工会筹集送温暖资金851.16万元,共帮扶慰问困难职工3255户,发放款物656.26万元;其中帮扶慰问困难农民工1223户,发放款物62.26万元; 帮扶慰问困难劳模115人,发放款物31.97万元;慰问一线职工1404人。开展医疗帮扶活动,扶困难职工792人,帮扶金额371.48万元。开展助学帮扶活动,共资助331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发放助学资金133.2万元。年末,县级以上妇联组织9个,县级以上春蕾工程全年筹资100.7万元,资助大学、大专和中小学生600余人。

    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42个,床位21670张。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5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3.8%。年末,城镇社区各种服务设施1078个,比上年增长0.2%。全年福利彩票累计销量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44起,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发生立案道路交通事故315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69人。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2014年及以前年份GDP总量不含R&D支出。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

      [7]2018年电信业务量按照2015年不变价计算。

      [8]恩格尔系数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

      [9]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部分指标总量和分项之和有微小的差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