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886|回复: 0

[江苏] 2019年镇江市润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2-28 1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镇江市润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徐心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润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润州区全面发展城市经济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一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困难挑战显著增多的不利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开拓奋进,城市经济发展成效初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更加优化、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润州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回顾这一年,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城市经济在开篇布局中迸发活力。始终坚持“产业强区”理念,转型升级成效持续显现、城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主要指标稳中有进。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亿元、增长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元,增长20.5%,增幅全市领先;完成现代服务业应税营业收入105亿元,规上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3.7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增长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4.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39元,增长7.8%,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省“双创计划”完成率100%,为全市唯一完成指标的辖市(区);入选市“金山英才”计划7人,指标完成率175%,列全市第一。项目招引全力推进。25个重点产业项目基本达到年度序时进度,大西路商业广场、长江金融产业园、鸿鑫商业广场3个亿元产业项目开工入库[1],“联想之星?星云加速器”项目成功落户、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宁卫医药销售咨询服务平台项目落户官塘并吸引90余家小微市场主体注册;华润燃气、恒信集团等总部企业,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成功引进树实科技、慧灵科技等高科技企业;盘活商务A区、国投商务广场、常发广场、朱方大厦、金山东街等存量楼宇约9.4万平方米,去化率14.9%。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税收6.76亿元,增长46%,对税收贡献份额由去年末的14.7%提升至28.4%;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200%;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397户、注册资本总额165.14亿元,分别增长40.7%、23.8%。

    二是城市运营在精耕细作中全面提升。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城市形象不断优化、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镇江农批市场被评为农业部蔬菜定点批发市场,桃园菜市场开业,远洋菜市场、南山路菜市场按序时顺利推进,万科倍全邻里中心布点16家社区店;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垃圾分类设施投入小区28个,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试点小区3个,实现党政机关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完成城区范围内15座公厕改造升级工作;太古山路建成通车。城市面貌更新全面提速。实施恒顺北地块征收、太平圩、山巷路东西两侧棚户区改造等新老项目13个,完成签约1895户,45.4万平方米;完成同德里和朱方路两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共21万平方米,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危房解危239户,1.67万平方米,超计划完成年度解危任务。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绣花”功夫破解城市管理“顽疾难症”,全面开展露天烧烤、废品回收、路边洗车、主次干道沿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设5.5万平方米,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得到省整治办高度肯定;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成绩优异,被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三是生态环境在攻坚克难中得到优化。以“压倒性思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求让城市既有绿色形象又有生态内涵。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区PM2.5年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为全市最低,同比下降8.2%,降幅全市最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0%,同比上升5%,增幅全市最高;运粮河新河桥国控断面总体水质均值达Ⅲ类,污染物减排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污染防治纵深推进。大气治理方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750家,实施完成工业类整治项目7个,完成城区259家餐饮店油烟净化系统及5家重点餐饮单位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工作;水环境治理方面: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高质量建成运粮河国控监测站点,有效清理征润洲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设施,完成周家河、御桥港中段、下段、西团结河中段4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土壤治理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采样工作,原江南化工厂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试点项目已正式启动;综合整治方面:西南片区(韦岗区域)阶段性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地块复绿工作全面收尾。在全市率先完成重点货运源头企业监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创新治超治限方式。督办问题全力解决。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第三环保督察组交办的73件信访工作任务,全力推进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扎实开展“263”、“116”专项行动[3],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持之以恒加快社会民生事业改善。富民举措抓得更实。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城镇新增就业11780人,扶持自主创业23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5%。创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省级创业型街道3家、省级创业型社区(村)21家,创成率全市最高。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镇江创业大学润州分院,打通培训—创业有效途径。惠民实事办得更好。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全省领先,教育重点工程深入推进,苏州外国语学校落户官塘新城项目正式签约,2所幼儿园完成“公办委托幼儿园”改革试点工作;实施11个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任务,7个街道文化馆分馆全部挂牌正常运行,建成体育公园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专联合门诊等工作获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刘素萍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七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卫健委列为首批社区医院建设试点,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为省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创新建设单位;新增2个标准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老年人助餐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老人999名,发放尊老金8992人、651.85万元,迎江路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全市首家综合性康养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安民环境做得更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荣获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区”称号。创新网格化治理机制,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选齐配强网格管理员队伍。深入开展“清风行动”[4]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落实维稳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金融风险防控等安全体系建设,严守安全底线。

    五是重点改革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深化。继续在深化改革创新上亮实招、出硬招、谋新招,以改革强化制度供给、以创新永葆发展活力。召开城市经济发展大会,出台《润州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润州区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构筑起润州产业发展“1+4”政策文件体系[5],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基础性工作;e办事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37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占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总量的97%,区驻市政务中心窗口考评成绩位居前列;“3550”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企业注册登记压减至1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当场办结;创新政银合作,在银行网点设立受理企业登记的“注册e线通”,办理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688件、占全市比例34%;农村“三资”[6]管理持续深化,街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10个村(涉农社区)顺利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调整区对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分配格局,促进财权事权匹配;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出台《润州区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规定》《区属场圃、工贸总公司绩效管理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企业规范经营、做优做强。

    六是自身建设在砥砺奋进中切实加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政府各项政策文件,先后出台《润州区人民政府“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强化了制度建设,优化了管理流程。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责,出台了《润州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润州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文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全年为全区各单位提供法律建议、处理各类法律事务91件/次。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70件。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活动,共开展2轮大走访,走访企业283家/次,办结问题和建议249条,及时了解并呼应企业诉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11家政府组成部门接受区委常规巡察和省区联动巡察。加强审计全覆盖监管,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监控,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7000余件,“书记、市长信箱”124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这一年里,各街道也抢抓机遇、创出特色,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七里甸街道获批省级创业型街道,引进多家总部企业,金融集聚初具规模;官塘桥街道全力打造小微企业集聚区,民营经济绽放新活力;宝塔路街道高效服务重点产业项目,经济总量稳居全区第一;和平路街道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服务业投资领跑全区;金山街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津渡景区已成为沪宁线旅游新地标;韦岗街道率先完成西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民生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南山街道南入口、东入口整治全面启动,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税务、公安、审计、规划、国土、人民武装等相关单位倾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民族宗教、外事侨台、史志档案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共同推动了政府工作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思想解放破解现实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发展全局,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这是全区人民在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润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产业层次还不够高,项目支撑明显不足,招引力度有待加强。二是城市品质仍需提升,基础设施配套、生态治理等方面还需持续用力。三是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还有欠账,与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四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依然较多,征地拆迁、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还需进一步化解。此外,少数同志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状况仍然存在,改革意识、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锤炼。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润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提升之年。放眼新的一年,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领域的风险仍在集聚。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从全国看,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对华东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从全省看,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更高程度聚合优质资源提供了重要契机;从全市看,交通区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红利、政策红利加快释放,为我们有效利用各种发展机遇创造了条件;从润州自身看,经过一年探索,润州产业定位更加准确,产业思路愈加明晰,为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决心,抓住有利机遇,全力推动润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区八届三次党代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这两项全局性任务,以“深耕城市经济”、“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目标,推动城市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奋力开创润州“强富美高”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规上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10%;现代服务业应税营业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产业强区,提升发展能级

    坚持项目引领、产城融合导向,全力构建与润州主城区特点相适应、资源环境相协调、区位优势相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能级。

    推动产业升级。坚定不移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培育上进一步理清方向、精准发力。一是丰富传统服务业。以旅游业发展为抓手,全力推动环金山、西津渡片区服务业向多业态、高端化升级,利用南山森林公园资源优势发展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产业,倾力服务魔幻海洋世界、韦岗温泉康养项目建设。继续强化城际商圈作为全市核心商圈的地位,重点服务好体育馆北地块商业综合体建设,利用东方伟业整体资产着力打造教育综合体。二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楼宇社区建设为试点,聚焦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重点打造以长江金融产业园为龙头、南徐大道和檀山路为中心的镇江金融服务集聚区,全力推进以市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市产业研究院建设为重点、商务A区为核心的镇江科技服务集聚区。三是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发力点。以孵化器建设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动产城、产研融合,加快推进以城市制造型机器人产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招引数字经济、中介服务、检测机构、培训认证等更加高端的服务型业态。

    强化项目招引。进一步强化产业招商,抓紧推进目前在手在谈的阿里体育、爱尔威机器人等招商项目。通过慧灵科技和树实科技开展“1+N”招商,引进上下游企业;进一步盘活载体资源,以协信太古城商业中心开业和大西路商业中心建设为发力点,抓好西津渡片区闲置资产去化和产业提升。坚持以发展规划指导招商,用好鸿鑫商业广场、金山东街等楼宇资源;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1+4”政策体系和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主推“和润之州”品牌,实现润州招商向“投资推广”阶段逐步过渡。支持“风投+科技”发展模式,注重采用基金招商、网络媒介招商、中介合作招商等方式。

    实现高效产出。将有效投入、高效产出放在项目建设的核心位置,提高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围绕长江金融产业园、树实科技等产业项目,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促开工、提进度、解难题,加快推动项目投产达效。进一步强化“马上办、帮助办、上门办、办成功”,加快推进“多评合一”[7]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落实项目建设五项制度,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全力推动一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真正以一批重大项目的开花结果,为润州长期稳增长、长远增后劲注入强劲动力。

    二、坚持创新引领,激活发展潜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市场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培育壮大创新阵营。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初创期、种子期的科技型企业发展,着力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在地转化。以镇江市技术交易中心吸引多家高校和技术交易公司进驻,建成镇江市技术交易市场,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以镇江低碳产业研究院落户、实体化运作为契机,建成符合全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多个专业研究所,做成镇江产业强市的技术支撑。大力支持联想星云创新中心、启迪协信众创工社、易沃客创意空间建设与运营,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强磁场”作用,共建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大力集聚创新人才。充分利用“金山英才”、“润州英才”计划,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吸引各类人才来润州发展。强化市场主导作用,鼓励企业通过高薪聘用、股权激励、特聘顾问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猎头、培训、咨询、测评等各类中高端人才中介机构入驻我区,发挥他们在引才、融资、资源整合方面独到作用。借助“引才大使”人脉资源,帮助引才荐才,拉长人才招引线路,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的对接,努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继续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进驻,持续降低创新创业制度性成本。优化升级“润州英才”计划,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创业人才和全职创新人才,并对引进紧缺人才的企业给予补贴。依托联想星云创新中心及中德职业教育中心等培训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充分用好各类资源,优先扶持优秀的人才创业项目,全面支持高科技小微企业发展。坚持以“质量强区”推动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促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三、坚持绿色理念,擦亮发展底色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让天蓝、山青、水秀、城美成为润州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品牌。

    铁腕抓治理。持之以恒推进“263”、“116”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围绕治水、治气、治土三项重点,完成凤凰河、四圩老铁路河两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建立健全大气管控体制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抓好环保突出问题的整改。严格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依法坚决查处逾越生态红线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源头抓管控。持续保持污染防治高压态势,确保全区PM2.5年平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运粮河新河桥国控断面总体水质均值等重点指标达到市级要求。针对西南片区综合整治、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征润州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作,经常性开展拉网式排查,避免问题反弹。严把项目准入关,避免引进“两高一低”企业[8],常态化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健全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权重。

    严格抓督察。全面落实“三线一单”[9]管理要求,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控,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实行环保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和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健全网格化巡查监管制度。强化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促使环境守法成为常态,让环境保护真正进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环保责任意识,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踊跃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污染防治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快速反应、迅速处置。

    四、坚持优质运营,提高发展品位

    更大力度做好城市运营这一最直观、最可感的民生,统筹推进配套提档、治理提质、管理提效,高品质优化城市功能,高水平建设宜居润州。

    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对接市相关部门和平台,加快弥补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欠账。继续开展“厕所革命”,新建和改造升级10座公厕。加强垃圾分类推广,新建垃圾分类中心以及农贸市场易腐易烂处置中心,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水平。进一步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启动实施太古山一号地块三期、山巷东西杨家门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结转项目征收扫尾。继续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危房解危年度任务。

    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化环卫公司进入垃圾分类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城市管理专业化水平。坚持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专项整治和长效监管有机结合,严厉打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随意排污等行为。加快出台《关于深化违法建设长效防控和查处机制的实施意见》,严厉查处新增违建,分步处置存量违建,确保完成“建成区范围内违法建设三年清理行动”任务。严格落实《润州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构建“条块结合、重心下移、属地管理、行业监督”的物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物业矛盾调处中心作用,加快消除物业监管盲点。

    强化城市长效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综合运用系统化、精细化、法制化手段加强市容管理;深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大城管”格局,强化综合执法。继续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把问题更多解决在基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按照“一个数字化平台、多个数字化终端”的思路,整合公共设施和基础服务信息,打造“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突出全民参与,通过聘请市民监督员、壮大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红利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实民生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普惠于民,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方位完善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好《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实施意见》等各类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创业实训基地实体化运作,力争今年实训人数500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积极拓展公益性岗位,保持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完善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机制,切实提高农业户籍人口财产性收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功能,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对全区222户精准扶贫对象实施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结对帮困。创新帮扶救困形式,全力推动社会救助云平台上线工作。

    普惠性优化公共服务。继续保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全省领先,总体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级示范区要求。继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力度,引导其合法合规开展培训。高质量推进文化建设,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年度目标。积极争创省级健康促进区,不断加强“一中心一特色”健康服务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持续做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养老医疗壁垒,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融合机构,护理型床位达50%以上。引导待建和有条件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融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功能,打造全域公益性康养服务品牌。

    大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全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各类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打造具有润州特色、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全力保障公众安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持续深化“扫黑除恶”、“清风行动”等专项斗争,不断优化安全监管措施,整治社会关注的治安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今年,将努力办好涉及民生福祉的十件实事。

    1.优化教育事业布局。完成红星桃花源幼儿园装修、实施李家大山小学改扩建工程、启动金西中学新建和孔家巷小学迁建工程。

    2.优化养老服务保障。新建南山街道、韦岗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12家老年人助餐点。实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全区60周岁以上低保户家庭、失独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分散供养的三无人员提供服务。

    3.优化文化惠民供给。深入推进“书香润州”建设,实现区图书馆与社区书屋通借通还率达100%,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阅读服务。

    4.优化食品监管模式。实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10]项目,提升辖区内食品安全指数。

    5.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润州旗舰店增设各街道服务频道,在部分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布局自助服务终端,提供便民服务。

    6.优化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征润州堤防能力提升工程,对征润州段1.6公里长江堤防进行加固改造。

    7.优化社区公共服务。完成银山门社区、远洋社区、琴园巷社区、李家大山社区升级改造任务。

    8.优化群众居住环境。继续实施张家湾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龚家湾片区和张家湾片区安置房项目。

    9.优化菜市场布点运营。建成南山路菜市场主体工程,远洋菜市场建成开业,万科倍全邻里中心新增社区店5至6家。

    10.优化就业创业扶持。投入资金100万元,实现省级创业型街道覆盖率100%,省级创业型社区(村)覆盖率95%以上。扶持创业1200人,创业带动就业4800人,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0人。完成远洋产业楼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加快润州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政府系统必须自觉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持续用力、深处着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真正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问题意识,在深入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大力排查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逐个寻求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聚焦环境保护、征收安置等领域突出问题,以创造性的思路和举措打赢攻坚战、啃下硬骨头;树立创新意识,自觉摒弃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转变理念思路,努力推动经济工作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城市运营转向内涵提升、社会建设转向共建共享;树立精品意识,进一步提高发展站位,努力在区域竞争中扬长补短、借力发力,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法治化水平。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更大力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监督体系,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强化履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区政府门户网站、“润州发布”等平台作用,规范实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强化务实担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加强能力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用新思维、新观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培养具备专业思维和素养的干部队伍;强化责任意识,以对工作负责、对润州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道德操守,切实做到忠实履责、尽心尽责,担起改革发展的重任,干成群众认可的事业;提升工作效率,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建立清晰明确可追溯的责任体系,健全重点工作督查机制,明确督查重点,盯住关键环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及时高效落实。

    树牢廉洁意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坚持挺纪在前,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全体公务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制约的环境中工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既是奋斗出来的,更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扛起责任、勇于担当、不畏艰难、不负时代,共同创造润州更加美好的明天,用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附:《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开工入库:指新建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后开工建设,同时列入统计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库登记管理。

    (2)“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不具备治理价值的企业。

    (3)“116”专项行动:指“一江一河六行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4)“清风行动”:指防范化解涉稳和金融风险,整治非法集资和传销的专项行动。

    (5)润州产业发展“1+4”政策文件体系:指润州区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要素,编制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扶持文件,其中“1”是指《润州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4”是指《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润州区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润州区招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润州英才”计划的意见》。

    (6)农村“三资”: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

    (7)“多评合一”:指将投资项目报批阶段所涉及到的各类评估评价程序,由一个窗口统一受理项目建设的基本资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企业评估清单和工作要求,并配合项目单位与评估中介机构对接,通过“一表式”对清单内容进行并联评估、审批。

    (8)“两高一低”企业:指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企业。

    (9)“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10)“你点我检”:指针对上级抽检任务、社会关注高的食品、投诉举报涉及的食品开展抽检工作,同时完善检测装备,确保辖区内食品消费安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