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67|回复: 0

[江苏] 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2-26 1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uyushuju 于 2019-2-26 10:56 编辑

    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区长  许立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梁溪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建设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现代都市区”的总体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解放思想为动力,深入实施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全力推进“四个提标提质”,坚决打好“六大攻坚战役”,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8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8.96亿元,分别增长18.5%和20.7%,增幅分列全市第一和第二;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9%(不含一汽锡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0亿元(1-11月份),同比增长6.8%,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4.2%;进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其中出口23.6亿美元,分别增长9.5%和10.2%;到位注册外资10204万美元,同比增长4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2%,增幅全市第二。
      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突出项目引领,发展后劲稳步增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产业强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实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31个区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7.5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的93.9%,较上年度提高12个百分点。彩旸香江、国济康复医院等10个超亿元项目顺利竣工,居然之家华东中心、华发首府、圆融广场二期等25个项目启动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增幅全市第一。项目招引卓有成效。精心组织赴北京、杭州、深圳等地招商推介,无锡古运河华侨城项目、佰倬数据安全、中云达物联网示范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落地;积高电子、金轮峰华商业广场等10个超亿元产业项目陆续启动开工;易华录数据湖产业园、巴中贸促会南美华东贸易中心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即将签约。项目蓄力实现突破。扎实推进地块招商和载体盘活,全力稳地价、稳投资、稳预期,全年完成经营性及工业地块出让19幅1038.6亩,整出产业用地28幅1047亩,“2个1000亩”目标超额完成。闲置载体实现盘活55万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载体盘活28处,原银辉中心“双子楼”实现盘活复工。
      (二)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始终把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摆在产业升级核心位置。产业质态更加优化。深入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方案,大力引育科技型、创新型产业项目,冠杰物联网总部、国盛生物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美安医药、奥夫特光学实现产出,全年完成“千企技改”开竣工项目14个,实现工业投入5.9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全市第一。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联盟挂牌成立,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6.2%,南禅寺街道获评全市首个全域旅游示范街道。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广益家艺小镇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单位,茂新面粉厂旧址作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要素保障更有效益。积极推进政策、科技、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现代金融加快发展,成立天使创投基金、上市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转贷应急基金,依托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基地为248家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授信29.4亿元,使用应急转贷资金10亿元,兑现现代产业扶持资金3277.9万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全市率先实施“梁溪英才计划”升级版2.0,制定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213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13人、海外归国人才72人。制定出台《工业用地供应管理实施细则》和《园区产业环境准入办法》,强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考评,倒逼低效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创新发展更具活力。召开全区创新大会,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聘请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等一批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和志愿者,为梁溪发展提供“最强大脑”。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培育,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雏鹰企业18家、瞪羚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入库88家,新增省市院士工作站各1家、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家、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市场)2家,新增市级众创空间2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50多个,全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5%、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
      (三)坚持建管并举,城区面貌加快更新。始终把精细化管理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能级、展示都市魅力的首要任务。棚改攻坚提速推进。探索推进八大片区棚改合作,计划总投资超1500亿元,惠及居民1.9万户,刘潭片区百亿元棚改项目已率先签约。修订完善房屋征收补偿、房源管理等程序性规定,全年实施房屋征收项目133个,完成房屋征收3600户(家)、面积163万平方米,实现清点61个。下甸桥、小天鹅以及扬名花园六期安置房源项目启动建设,全年协调筹措市级房源4700余套,落实可选期房12852套。75个小区近20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受益人口7.8万人。基础建设有序实施。全面加强道桥路网建设,全年新开工道路15条,修复社区破损道路39条,区管道路大修7条,6条道路建成通车,实现通车里程10公里。启动“百巷梁溪”一期工程9条街巷建设,上马墩、芦庄北路等7个城市疏导点整治顺利完工。塘沟河防洪排涝工程完成建设,移建新建泵站3座、应急避难场所2处。标准化菜市场达标率73.3%,列全市第二。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召开全区城市管理大会,高标准启动优美环境合格区创建工作,深入实施“七大整治行动”,24个游园和4处废弃地完成改造提升,新增绿地35.3万平方米。罗地亚临时建筑装潢垃圾处置点和大通船厂大件垃圾破拆分解中心完成建设,新增餐厨垃圾处置设备3座,清运暴露积存垃圾10.6万吨,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达45%。持续推进违法建设和共享单车整治,全年拆除违法建设563处、14.8万平方米,共享单车投放量从28万辆减至4.2万辆,首批59处共享单车停放点正加紧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155个管理单元全部落实到位。
      (四)全面深化改革,内生动力充分激活。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激活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的根本之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实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国企平台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全面推进“村改居”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与“三资”审计工作基本完成,为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全力稳控金融风险,开展处置非法集资企业排查1711家、重点监测325家;严格管控政府债务,研究制定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综合融资成本维持在合理水平,政府性债务率全市最低。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完成新一轮优化调整。持续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全年完成国有资产权证办理37宗、1.2万平方米,城投控股项目万科北门塘上实现大幅盈利,国资平台运营能力显著增强。“去降补”取得实效,预计全年实现商品住宅销售1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行政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省市两级批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正式行使。数字化平台与综合执法网格有序衔接,城管执法队伍全面下沉,实现“区管街用”。认真落实中央减税降费各项举措,工业类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实行免征。盐业体制改革全部到位。4个涉农街道环卫所实行区级统一管理。“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速推进,投资建设类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证发放实现48天办结,审批时限提速50%以上。梳理发布“不见面”和“见一次面”政府服务事项376项,探索施行“网上办、快递送、不见面”政务服务新模式,完善和推广行政审批代办服务机制,行政审批更加快捷高效。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深入推进,企业设立网上申报、预审率达100%。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提质扩容,创新建立三级管理架构,新组建8个教育集团,全区43所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集团化办学经验获省、市总结推广。
      (五)推进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始终把生态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治河治水成效明显。扎实推进河道整治工作,成立治水办和河道整治攻坚指挥部,设立“六大片区”,统筹推进河道治理“八大行动”,17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20条黑臭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启动诸家桥浜、团结西河、潘步桥河水系连通工程和白屈港调水引流试验,耕读河等26条河道实施水质提升工程,京杭大运河及梁溪河2个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全年新增2条Ⅲ类水质河道。完成排水达标区复查整改374块、新增排水达标区8块。梁溪水务公司组建成立。污染防治整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生态文明重点工程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4项市级重点“263”专项整治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控81项改善空气质量工程全面完成。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全年调查土壤污染场地19个、修复4个。扎实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全区313家“散乱污”企业取缔关闭131家、治理改造182家,整治率100%。深入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入户普查工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70个,完成率100%。督察整改高效落实。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交办信访件已全部办结。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环保审计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组织开展“绿刃2018”环保专项行动,环境信访投诉举报总量同比下降12%。
      (六)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始终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政府财力总体偏紧的情况下,坚持把公共财政支出的80%投向民生,驰而不息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扩大富民工程覆盖面。制定出台“1+5”就业创业工作意见及就业援助实施方案,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万人、扶持自主创业5563人、创业带动就业26136人,“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覆盖率100%。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全面实施“授渔计划”,开通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直通车”,阳光扶贫全年走访慰问12800户次,发放慰问金615万元。全面加强与青海循化对口扶贫协作,启动实施9大合作项目,我区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唯一的县级“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织密社会保障服务网。全力推进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养老产业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经营,4家民办养老机构完成审批许可,新增养老床位700张。居家养老服务提档升级,新增2家日间照料中心、2家区域性助餐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成率达60%。实施市区公益创投项目123个,服务群众近8万人次。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民参保登记率100%。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帮助36名转业志愿兵、士官实现再就业,退役士兵安置率100%,我区获评“江苏省双拥模范区”。提升优质服务共享度。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建新建学校4所、校舍加固6所、投入使用学校2所,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6所、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6所;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市级特殊需要儿童幼小衔接实验班在夹城里小学开班,22所小学提供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成立全省首家区县级教育培育行业协会,依法整治关停校外培训机构184家、准入109家,连元街小学荣获全国教育领域最高层次奖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健康梁溪”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出台“健康梁溪2030”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推进3家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刘潭、北大街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基本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绩效考核成绩列县(市区)第一、市级绩效考评实现五连冠,我区荣获“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区”称号。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加强,古运河环城步道初步贯通,成功举办第四届2018中国无锡商旅文产业年会和2018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二胡展演暨阿炳民乐季等活动,全年新增和更新健身路径71套、24小时自助图书馆2家,第四届“群芳奖”获奖总数位列市区第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2+X”全要素网格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四级网格”划分和2.44万名网格员全部到位,在全市率先公布182项区级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全区最后一批13个薄弱社区办公用房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全覆盖,“6811”圆满收官。“智慧警务”加快建设,骑警队和PTU作战单元投入使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成效,111个老小区技防工程全面竣工,全年化解信访积案59件,来访总量下降12%,违法犯罪警情下降13.4%、降幅全市第一,社会安全感满意度达97.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立全市首家专业律师驻点的消费纠纷调解室,“明厨亮灶”项目获全市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一等奖并在全市推广,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列全市第一。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七五”普法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智慧梁溪”建设加快推进,初步确定8个项目计划。诚信梁溪建设深入推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获评首批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工作圆满完成。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武、人防、双拥、应急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有了新发展。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
      过去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及时研究制定落实举措。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工作和事项,及时报区委研究决定,自觉维护区委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扩大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覆盖面,制定出台政府合同管理办法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集中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完成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60余件,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督体系,权力运行更加透明规范。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认真听取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按时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155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12件。三是锤炼清廉作风。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具体办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回头看”,重拳整治“文风、会风、吃喝风”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制定出台区政府及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面完成国企及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全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7个,核减金额4.69亿元。严控因公出国(出境)计划,“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梁溪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加强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的结果。四十年来,梁溪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抓住“由农到工”“由内到外”“由大到强”三个阶段的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江南传统城市到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现代都市区、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梁溪的生动实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和历史经验。在此,我代表梁溪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辛勤工作在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广大干部员工,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驻区单位、公安干警、共建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梁溪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产业能级总体偏低,服务业大而不强,工业少且不优,好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还不多,产业增量发展还不快,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占比还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亟待加快;土地、环境、资金等刚性约束日益趋紧,实施创新驱动破解中心城区发展困局、提升城区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任务艰巨而紧迫;深化改革进展不够平衡,部分改革成效还不够明显;城市治理不够精细,老城更新改造还有短板和欠账;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尚需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刚性支出增加矛盾日益突出,收支平衡与防控债务风险压力并存;民生领域投入仍显不足,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需优化提升;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担当作为意识还不够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浮于事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负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2019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发力“十三五”后半程、提标提质推进梁溪现代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面对当前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必须”要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主要矛盾,用好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朝着区委既定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梁溪的未来必将越来越精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市委“四个提标提质”,区委“抓住一个关键、两大任务、三项攻坚、四个突出、五大关系、六项重点”的要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打造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彰显无锡人文传承、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现代都市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强富美高”新梁溪建设夺取关键性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其中工业投入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其中服务贸易额增长5%;到位注册外资1亿美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公平统一、开放高效的市场环境,激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综合效应。
      着力推进经济领域改革。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立、降”上下更大功夫,注重需求侧协同发力,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注重引入新的业态,打造强大的内需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集中力量加大棚改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稳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围绕放活国企、管好国资,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坚定走国有资产证券化、市场化道路,加快国有资产权证办理,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不折不扣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体系,提高天使创投、上市引导和中小企业应急转贷等各类基金服务微观实体的作用和能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和产权交易三大平台,强化分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执纪监督四项机制建设。推进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引导股份合作社试行公司化改造,通过资产租赁、参股运营、投资项目等多种形式参与多元化市场经营,确保集体资产管理规范、保值增值。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行为,确保政府性融资成本维持在合理水平、债务率稳步压降。加大闲置载体盘活力度,年内122家重点楼宇载体出租率提高2个百分点、企业入驻率提高5个百分点、产税率提高10个百分点,盘活闲置载体30万平方米以上。全力加强上市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争到2020年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上市企业。
      着力深化行政领域改革。按照“宽放、善管、优服”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复制推广江阴集成改革试点经验,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扩大集中审批事项范围,推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并联审批,探索建立施工许可模拟审批制度,实行备案环节不再审批,最大程度提升审批效率。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落细,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实行区级层面以综合行政执法局为纽带的5支队伍联合执法、街道按网格化综合开展区域综合执法模式,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建立开办企业“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提高“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快递送达等便利化举措,推行“预约办理、智能导办、一对一专办”等创新服务,完善和规范中介服务,提高审批便利化水平。尽快启用区新政务服务大厅,抓好第二批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事项划转工作,推动政务服务网向街道、社区延伸,形成上下联动、功能完善、数据共享、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梳理出台行政监管责任清单,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优化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评价机制,更加突出导向性、有效性。扎实推进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与古运河公司相关整合工作,全面厘清各园区平台与所属街道的权责关系,提升园区平台运管效能。稳步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各项工作。
      着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全市降本减负“新33条”,围绕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研究制定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加大小微企业信贷倾斜力度,积极建立与企业生命周期各成长阶段相匹配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和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简政放权,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建立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正当好“店小二”。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做到信息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提供更加及时优质的制度供给,让市场的创新活力尽情迸发。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推动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提档升级,积极引进外资总部及功能性机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本土企业借力“一带一路”扩大海外投资。
      (二)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全面落实3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进制造业提档升级。抢抓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由先导性技术转变为普适性技术的契机,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启动实施华洋滚动、科虹标牌等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重点推进嘉森科技、铭航电液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紧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育一批适合梁溪发展的都市型工业项目、培育一批科创型制造业龙头企业,年内新建智能工厂(车间)3家,以传统产业改造催生新动能。制定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促进计划,鼓励一汽锡柴、雄伟精工等重点骨干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口,形成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的工业发展梯度格局,加快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紧扣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扎实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评价,严把产业准入门槛,落实差别化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聚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低效企业转型。积极探索“微型产业园”发展模式,在信息安全、精准测控、智慧环保等细分领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坚持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推进,立足需求侧有效增长,积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加快推进UBS瑞银无锡公司企业法人注册,对接林安物流、欧保亚洲总部等项目尽快实现落地;优化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扎实推进省级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黄金商圈”文商旅发展能级,培育新零售新业态,激活体验式消费,启动锡钢浜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文商旅实体项目建设,年内南长街三段和小娄巷历史街区实现开街运营。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整合惠山古镇—接官亭弄、崇安寺—小娄巷、南禅寺—清名桥三大片区文旅资源,以古运河为纽带,将旅游景区、名人故居、商业街区、文创园区等“串珠成线”,形成全域旅游的良好体验氛围。积极探索步行街建设,培育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体现城市风貌和历史文脉的高品位步行街。做好夜购、夜游、夜娱、夜宵、夜宿“五篇文章”,着力打造夜市经济,构建生产与生活并重、传统与现代并举的服务业发展态势。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新特点新变化,聚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促进新产业、新消费、新模式加快成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顺应“商品消费”向“品质消费”的新转变,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梁溪高端品牌。瞄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实施新消费引领计划,推进商业大厦、恒隆等实体消费与苏宁“线上线下”新型消费模式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重振梁溪商贸雄风。
      推动大项目加速落地。继续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以112个区级重大项目为龙头,完善挂钩联系制度,强化全程跟踪服务,重点对接苏宁电商产业园、合吉新材料、盛大手游、梦想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实现签约落地和启动建设;加紧推进居然之家二期、恒隆广场二期、华侨城锡钢地块等33个新开项目,尽早实现项目开工。全面提升精准招商水平,加强项目招商和地块招商,确保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超50亿元项目1个;完成土地公开出让1000亩、整出产业用地1000亩,为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加强统计协管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精准描绘梁溪产业强区“实时全景图”。
      (三)强化创新驱动支撑引领,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推进创新引领与产业强区“双轮驱动”,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支撑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全力培育创新动能。落实创新大会各项部署,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传感制造、集成电路、信息服务、科研设计等领域,加快引育一批适合梁溪发展的科技型、创新型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双提升”,年内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至少各1家。重点跟踪服务佰倬数据安全、中科君达物联网、积高电子等优质项目发展,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加大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年内力争培育雏鹰企业10家以上、瞪羚企业2家以上,提升创新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和区域竞争力。
      全力打造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高校、风投等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重点加强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的梁溪发展研究院建设,深化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实施“一街一院(系)”项目合作,拓展增值服务功能,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年内力争创成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2家、培育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推进产业园区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扬名传感园、山北光电园、食品科技园、广益家艺小镇等载体作用,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提升功能平台和服务环境,推广“孵化+创投”模式,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启动黄巷创智天地建设,加强北创科技园的精准服务,积极招引优质中小型科技企业入驻,着力打造独具梁溪特色的双创平台。依托辖区丰富楼宇资源,积极引进各类设计研发、信息咨询、科技孵化、检测平台等企业入驻,壮大区域科技服务规模,提升科技服务业集聚度,打造科技服务特色楼宇。大力鼓励将闲置载体和厂房改造成为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实现城市更新与科技创新“双赢”。
      全力营造创新环境。围绕创新链配置服务资源,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加快完善创新资金投入体系,用足用好用活各类财政性资金和政府性基金,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优化投入方式,发挥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创投;抢抓上交所设立科创板的有利机遇,鼓励支持科创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确保财政性科研投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全力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梁溪英才计划”升级版2.0以及顶级人才、顶级团队优先支持计划,持续加大经费资助和生活保障力度,不断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引导技术咨询、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向创新创业平台聚集,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周期科技孵化成长体系。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探索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的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
      (四)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彰显梁溪独特都市魅力
      提标提质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定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彰显无锡人文传承、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现代都市区。
      优化功能定位强能级。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全市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锡澄锡宜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推进区块“合纵连横”,提升梁溪在区域发展中的能级和地位。充分借力长江经济带和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契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双核联动”中明晰梁溪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强化梁溪的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和城市功能配套,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双修”,优化用地功能结构,整合辖区文旅资源,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不断增强“黄金商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高水平推进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度假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彰显老城历史文化底蕴,展示现代都市魅力。
      延续历史文脉显特色。以建设“古韵梁溪”为重点,深入挖掘梁溪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好梁溪文化脉络,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建设好传承人队伍,讲好“梁溪故事”。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北仓门、蓉运壹号、N1955、乐运体育等文化创意园区,推动文化资源向品牌资源、产业资源转化,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保持在全市的特色地位。大力开发运河文化的“世遗价值”,提升现有场馆文化内涵,全力打造“运河名城、品质梁溪”都市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打响一批国内知名的运河节庆品牌。启动原北尖湿地公园提升改造,打造集文化、旅游、创新于一体的“北尖·运河中心岛”。精心组织庆祝梁溪成立三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开展“梁溪印记”十大事件、“奋进梁溪”十大人物评选,展现梁溪新风范新气象。
      推进棚改攻坚出形象。加快推进八大片区棚改项目落地,重点攻坚夹城里、太湖北广场、威孚、民主街、1602仓库、民航等地块,以点带面推进棚改出形象。全力推进井亭新村、惠山古镇风貌补偿区等70个清点交地项目和南下塘北侧、公交三场北等43个重点推进项目。强化安置房源保障,加快下甸桥、小天鹅、太极二分厂、扬名花园等在建安置房源建设进度,加紧启动黄泥头、惠东里、梨庄小区等安置房源建设,积极筹措市级平台安置房源,全力保障棚改需要。全面拓宽棚改融资渠道,用足用好棚改专项债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持续深化与企业合作,借力社会资本资源,创新合作运营模式,助力棚改攻坚再提速。
      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力推进道桥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地铁3、4号线沿线相关征收工作以及19条市级道路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和“颈缩路”,着力推进大桥路、向毛路等10条续建道路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启动建设金星路、北滨路等12条区级道路,年内确保新建通车道路5条以上。持续改善居民区基础设施条件,年内完成70万平方米宜居小区建设任务,实施一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旧住宅电梯整治,打造一批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建设,全面落实大运河文化带保护有关要求,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全覆盖。继续加大防汛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防汛驳岸加固加高和维修养护,年内完成防汛仓库建设和2座泵站规范化改造。推进“智慧梁溪”建设,推广多领域智慧项目应用,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
      整治市容顽疾提品质。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优美环境合格区创建各项工作,启动“百巷梁溪”二期工程,推广复制上马墩疏导点整治经验,提升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打造一批特色精品人文街巷,重点推进中桥二村、金城新村疏导点整治,年内力争所有城市疏导点全部整治到位。加大城市环境和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力度,建立不文明交通曝光机制,开展“小飞龙”、共享单车专项整治,加强城市交通微循环,推进“智慧停车”系统提质扩容,增设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有效缓解中心城区行车堵、停车难问题。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年内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5%;启动建设50万方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场所,推动“公厕革命”,提标建设改造一批一类环卫公厕。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启动实施“打造一城、扮美一河、做靓一环”亮化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建绿、扩绿、补绿、透绿”工程,构建城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确保年内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合格率100%。
      (五)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把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治痛点、攻难点、疏堵点,让发展成果更具“民生含量”和“民生温度”。
      持续促进富民增收。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授渔计划”,建立健全精准就业援助机制,落实“1+5”就业援助方案,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全年确保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深入做好“阳光扶贫”工作,健全建档立卡户机制,完善帮扶救助数据库,构建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加快实施对口帮扶青海循化9大合作协议,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严格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低保对象收入可持续增长。继续实施医疗救助“直通车”,落实“三免一减”优惠政策,方便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优抚安置改革,全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着力推进“1+16+158”养老服务体系和10家智慧养老机构建设,实现日间照料中心街道全覆盖,年内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率达到80%。
      优化均衡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体制改革“1+4”文件落地实施,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续建幼儿园10所、投入使用4所,年内创成省市优质幼儿园3所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集团化改革成果,充分实现就近入学,严格控制跨区择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建设侨谊实验中学下甸桥分校、扬名实验学校等新建工程。实施区域教学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强化专项督查和挂牌督导,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和“黑白名单”制度,准入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年内力争把区教师发展中心创成江苏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扎实推进“健康梁溪”建设,全面落实“健康梁溪2030”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迎龙桥、广瑞通江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步伐,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大力开展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力争创成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全面发展文体事业,加紧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扎实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工作,完成古运河图书馆和非遗基地建设;启动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力争实现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巩固“6811”建设成果,提升社区硬件条件和供给能力,推动社区均衡发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设立社会服务项目“创投”扶持基金,强化“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推进社区邀约协商与全要素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实现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城市安全,强化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推进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加强重要产品溯源系统建设,严把食材准入关、食品加工关和销售关,集中开展婴幼儿食品、校园食品、网络配餐等领域专项整治,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加大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改进方式方法,强化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三网三机制”建设和基层基础“四项攻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有序组织社区换届选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六)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守护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要求,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坚持系统治理,让水更清。采取市场招标形式,寻求与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统筹推进“六大片区”连片整治,优化河网水系规划,实施一批断头浜水系连通和调水引流工程,打通水体“微循环”。压实片长制、河长制,启动实施“031”工程,研究制定“一河一策”“一段一策”,协同推进“八大行动”,实现水岸共治、标本兼治,确保河道水质稳定好转。扎实推进排水达标区复查整改和河岸10米线整治,加快实施管网改造,全面推进雨污分流,确保污水100%接入城市管网。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新建一批雨污处理和回收装置,修建生态驳岸和水生浮岛,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年内完成排水达标区复查整改不少于500块。
      落实最严监管,让天更蓝。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围绕PM2.5和空气质量指数等重点目标,深入实施强制减排,重点推进工业污染、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重点领域环境治理,优化协调机制,加强联动监管,细化管控措施,强化部门协作和区域协同,推进空气自动监测点建设,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推进绿色发展,让GDP更绿。严格执行园区产业环境准入规定和产业准入清单,更大力度开展“散乱污”企业和混凝土搅拌站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形成环境保护高压态势。推进清洁生产,落实差别化环境价格和信贷政策,倒逼企业加强工艺设备提升和治污减排,提高绿色循环发展水平。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落实整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推进环保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办好民生10件实事:(1)完成金星路(红星路-新盛路)、金钩桥路(永乐路-太湖大道)、梁东路(南湖大道以东)、广新路北段(天鹏西路-广南路)和全丰路(江海路-广石路)5条道路建设并通车。(2)完成70万平方米宜居小区建设;推进“百巷梁溪”建设,完成新生路、连元街、朝阳弄等5条背街小巷整治。(3)完成桐桥港、顾桥港、扬名三号河和五爱河等10条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惠勤路、惠麓苑B区、水澄路、广益路南侧和广海路等9处废弃地改造。(4)完成40个以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30座以上公厕提标升级。(5)完成朝阳锡澄路农贸市场和小木桥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6)开展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年内在城区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解放环路周边夜间提供1000个错峰停车泊位。(7)崇安中心幼儿园银仁御墅分园和商业幼儿园分园实现交付使用;通江实验小学完成主体封顶。(8)完成10个以上区级游园品质提升;新建更新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路径500件;完成全长11.8公里的环城步道环境提升工程。(9)完成扬名街道和广瑞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项目,启动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区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0)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600人以上,扶持自主创业1850人以上,实现带动就业8750人以上;为辖区10万名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免费体检;为200户高龄独居贫困老人家庭安装智慧照护系统;为200户失能失智老人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新的一年工作,关键在于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将按照区委“五心”要求,调动激发政府系统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政府的执行力、行动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市场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提升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更大力度转变工作作风。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长效,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重点检查监督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问题,在全区政府系统营造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坚决纠治“庸懒散浮躲糊”不良风气。探索差别化的考核鉴定机制,形成科学的压力传导机制,积极运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推动政府系统形成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更大力度提升运转效能。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缩短机构调整磨合期,尽快释放改革红利。强化政府目标管理,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考评机制,减员增效、赏优罚劣,充分激发内部工作活力。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推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全天候全方位零投诉的政务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三)更大力度推进依法行政。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及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督体系,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化管理,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促进依法行权、规范执法。全面加强政府“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持续增强政府工作合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
      (四)更大力度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具体办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明改革纪律,确保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如期完成。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严格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扎实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整治“微腐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梁溪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梁溪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有关名词解释:
      1.“四个提标提质”:市委李小敏书记在梁溪干部大会上对梁溪发展提出了“在打造都市产业上提标提质、在强化都市功能上提标提质、在延续都市文脉上提标提质、在展现都市新貌上提标提质”的新要求。
      2.“六大攻坚战役”:即项目建设攻坚战、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攻坚战、河道治理攻坚战、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3.“2个1000亩”目标:即整出产业用地1000亩、出让经营性用地1000亩。
      4.“七大整治行动”:即“百巷梁溪”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城市亮化建设专项提升行动、交通文明专项整治行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5.“授渔计划”:即通过项目化方式对帮扶对象给予资助,变“输血”为“造血”。
      6.医疗救助“直通车”:即变“先诊疗后救助”为“先救助后诊疗”,困难群众可在不支付费用的情况下看病住院,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7.“2+X”全要素网格化平台:即网格化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智慧警务大数据指挥中心平台和其它条线业务平台。
      8.“四级网格”:即区、街道、社区、基础单元网格。
      9.“6811”: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社区工作人员8名以上,办公活动经费每年不低于10万元,建成社区信息化综合运用平台。
      10.PTU作战单元:即警务处突单元。
      11.“抓住一个关键、两大任务、三项攻坚、四个突出、五大关系、六项重点”:区委秦咏薪书记在区委工作务虚会上提出2019年总体工作思路,即抓住“一个关键”干部队伍建设,“两大任务”项目建设和征收拆迁,“三项攻坚”棚改出形象、管理出效率、创新出效益,“四个突出”突出改革创新第一动力、突出提高机关效率第一举措、突出真抓实干第一姿态、突出敢于担当第一导向,“五大关系”处理好度假区与古运河公司、广益街道与食品科技园和原广益建设、扬名街道与华夏幸福、山北街道与启迪协信、棚改所在街道与央企(黄巷街道与中国中铁)的关系,“六项重点”压降信访积案、环境保护与整治、背街小巷整治、河道整治、盘活闲置载体、压降政府债务。
      12.“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即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经济循环。
      13.“三资”监管:即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监管。
      14.“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5.“一街一院(系)”项目合作:即每个街道至少和1个高校或院系开展政产学研项目合作。
      16.“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7.“三免一减”:即免排队挂号、免门诊诊察费、免交纳押金,减免符合医保结算规定的住院治疗个人自理费。
      18.“三网三机制”建设:即以技防网、巡防网、数据网三张网为核心,以联合指挥、合成研判、合成作战三项机制为重点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9.基层基础“四项攻坚”:即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提档升级集中攻坚、治安基础要素智慧管控集中攻坚、智慧勤务建设发展集中攻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集中攻坚。
      20.“031”工程:即到2020年,全区劣V类水体为0条,30%的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水以上,10%的河道水质达到Ⅲ类。
      21.“五心”:即出于公心、摒弃私心、凭着良心、怀着善心、拥有一颗无畏的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