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昨天 18:00 |
---|
签到天数: 8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6723
|
2019年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开化县紧扣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强县、“一带四平台”经济建设,以高水平县域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和谐稳定。近日,开化县统计局发布《2019年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下文均为与上年相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52.4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80.73亿元,增长7.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8%,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3%,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9.3:35.7:5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40553元,比上年增长6.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57512元,比上年增长5.7%。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02人,有347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28人,失业率1.9%,比上年末回落0.18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89948万千瓦时,增长14.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1935万千瓦时,增长11.2%。全行业用电量68013万千瓦时,增长15.7%,其中:工业用电量48878万千瓦时,增长18.6%。
二、农业、水利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2%。
农作物播种面积2779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46公顷、油料播种面积677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041公顷、果用瓜种植面积706公顷。
粮食总产量5.97万吨, 增长2.2%。油料产量1.12万吨,增长5.4%,其中:油菜籽产量1.02万吨,增长8.5%。蔬菜产量11.42万吨,下降2.9%。食用菌产量3.67万吨,下降15%。果用瓜产量 1.1万吨,增长3.7%。茶叶产量2177吨,增长2.3%。水果产量2.46万吨,下降16.5%。
肉类总产量1.11万吨,下降11%,其中:猪肉0.89万吨,下降21.2%。全年生猪出栏8.36万头,下降22.6%。家禽出栏 52.04万只,增长25.6%。禽蛋产量0.09万吨,增长12.6%。蜂蜜产量197吨,增长14.5%。水产品产量5057吨,增长8.9%。
全县水利建设资金总投入9.09亿元,完成河道综合治理21.72公里,建成绿道22.6公里,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17.82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75平方公里。创成国家节水示范县,建成省级美丽河湖2条、节水灌区1个。
创成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摘得首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列入全省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龙顶品牌价值达25.16亿元,清水鱼荣获中国国际博览会特色渔业优势区域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跻身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蜂养殖量持续全省领先,获“中华蜜蜂之乡”称号。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省级特色精品村3个、省级“最美田园”2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农村住户使用卫生厕所比重达100%,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3.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62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9家,中型企业3家。
全部工业增加值2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7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2.55亿元,增长13.2%,其中:重工业70.74亿元,增长15.7%;轻工业21.81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91.68亿元,增长13.5%,产销率98.85%,比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3.32亿元,下降10.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行业看:轻工纺织行业实现产值21.17亿元,增长4.4%;机械行业实现产值22.39亿元,增长151.2 %;石油化工行业30.21亿元,下降14.5%;电力行业5.18亿元,增长10.2%;冶金有色行业0.93亿元,下降14.1%;建材行业3.07亿元,增长6.4%;电子行业7.72亿元,增长11.7%;医药行业0.63亿元,增长105%;其他行业1.24亿元,下降 5.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22家,下降15.4%,亏损企业亏损额0.78亿元,下降4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4亿元,增长17.9%;利润总额6.04亿元,增长11.8%;利税总额8.24亿元,增长11.4%;税金总额2.94亿元,增长9.3%;应付职工薪酬4.17亿元,增长12.3%;应交增值税1.85亿元,增长12.5%;全部从业人员平均5652人,下降0.1%。
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环保制造业、健康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7%、90.6%、232.3%、208.6%;文化制造业、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9.2%、19.7%。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0%、23.1%、57.7%、14.4%,占比分别为9.8%、70.3%、26.1%、52.3%。
建筑业增加值24.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0.6%。全县4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5.07亿元,下降5.2%。从资质等级看:一、二级资质企业建筑总产值71.87亿元,下降3.6%,占建筑业总产值84.5%;三级资质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3.2亿元,下降13.2%。从建筑市场开放度看,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27.08亿元,下降31.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民间项目投资、交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分别增长20.4%、40.7%、20%,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下降19%,非国有投资下降4.3 %,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3 %、48.4%。
190个四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复工173个,开复工率91%,完成投资9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7.5%。政府投资项目62个,完成投资26.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9.2%,财政资金拨13.54亿元,开、复工项目58个,开工率93.5%。5个省重点项目、3个省集中开工项目、28个市重点建设项目、24个市集中开工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超100%。根缘小镇成为全省旅游类首批命名的特色小镇之一,实现了全市省级特色小镇“零突破”。智驿小镇列入第四批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
房地产开发投资16.93亿元,下降25.4%,其中:住宅投资13.79亿元,下降27.5%。房屋施工面积71.39万平方米,下降11.4%;竣工面积20.73万平方米,下降21.8%;新开工面积17.37万平方米,下降33.5%。商品房销售面积16.17万平方米,下降52.1%,其中:住宅销售14.72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额21.62亿元,下降40.4%,其中:住宅销售额20.16亿元,下降35.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5亿元,增长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51亿元,下降1.2%。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15.7亿元,增长5.3%;商品零售76.65亿元,增长8.6%。按类值分:粮油、食品类增长12.5%,中西药品类下降2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7%,书报杂志类增长6.7%。全年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9.4亿元,增长40%。
全县进出口总额(不含“一达通”)20.8亿元,下降7.2%;外贸出口额18.9亿元,下降6.6%;进口总额1.9亿元,下降13.1%。有出口实绩企业67家,出口额100万元以上企业40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17家。
出口排前三位市场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欧盟、美国、波兰。其中:全县对欧盟出口4.05亿元,增长30.4%;对美国出口2.23亿元,增长3.8%;对波兰出口2.11亿元,增长76%。
在主要商品出口中:木糖醇出口6.82亿元,增长8.3%;金属硅粉出口1.8亿元,下降54.3%;硅片出口3830万元,下降67%;绿茶出口1.15亿元,下降30.4%;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利用外资105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
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954万吨,周转量10.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6%、4.2%。公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522.5万人,周转量2.1亿人公里,分别下降2%、4.3%。
年末营运客车拥有量353辆,营运货车1190辆,其中:城乡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49辆、运送乘客556.6万人次,城市公共汽车26辆、运送乘客202.7万人次。共有出租汽车95辆,各类公路里程163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8公里、一般国道103.1公里、县道541.7公里、乡道228.1公里、村道647公里。
电信业务收入2.26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6.47万户,互联网用户9.41万户。接待旅游者1449.32万人次,增长 12.1% ;旅游收入 100.33亿元,增长 20.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448.27万人次,增长 12% ,创国内旅游收入 100.26亿元 ;接待入境旅游者 1.06万人次,增长5.6% ,创旅游外汇107.65万美元 。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5A景区、2个国家级4A景区、8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省A级景区村庄 163个。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15.45亿元,增长6.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亿元,增长6%;上划中央“四税”收入5.5亿元,增长7.3%。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7.97亿元,下降7%,其中:企业所得税1.35亿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0.44亿元,增长26.1%;非税收收入1.98亿元,增长142%。
金融业增加值8.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年末金融机构(未含农发行)人民币存款余额228.45亿元,增长7.6%;人民币贷款余额197.66亿元,增长10.1%。存贷比86.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未含农发行)本外币存款余额228.7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2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97.6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2.40亿元。
年末共有保险机构14家,全年保费收入3.92亿元,增长4.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19亿元,增长5.7%;财产险保费收入1.73亿元,增长3%。支付各类赔付额1.61亿元,增长0.8%,其中:寿险业务赔付额0.52亿元,下降22.7%;财险业务赔付额1.1亿元,增长17.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拥有中小学校5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民办)、职业高中1所、普通初中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42所、另有教学点6个。有证幼儿园5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36所。设立全市规模最大的钱江源教育基金,职教中心挂牌衢州旅游学校,公办幼儿园比例全市最高,城东小学投入使用。
2019学年,全县中小学生32322人,其中:普通高中4747人、职业高中1834人、普通初中9304人、小学16337人、培智学校100人。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98.02%。普通高校招生报名1697人,录取1604人,其中:双一流高校(学科)录取68人、含C9联盟高校录取16人、含国家专项计划录取7人、地方专项省内高校录取33人。
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省众创空间2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6家、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6家、省级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05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4家、省农业科技企业25家。全县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17亿元,增长3.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乡镇全部建成了符合省定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图书馆馆外图书流通点达255个,图书分馆总量达11家。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数量达18个、文化示范户71家、市级特色文化村17个、县级特色文化村99个。省级文保单位 17 个、县级文保单位 81个、县级文保点64个。全县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分别有1个、18个、45个。
年末拥有医疗卫生和计生机构209家,其中:县级综合性医院2家,中医院1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临检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15家,乡镇卫生院分院10家,村卫生室(站)115家,民营及个体医疗服务机构、医务室64家。实有床位1435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98张。创新推进高水平医联体与县域医共体“两体共融”,获评全省12个改革特色亮点县之一,创成国家卫生乡镇7个,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300强。
在浙江省举重锦标赛中,我县运动员共取得5金4银3铜优异成绩。圆满成功举办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赛、钱江源国家公园马拉松赛、全国嘉年华门球赛、浙江省举重锦标赛等各项重大赛事、精品赛事12场和协会赛事活动70余场,直接接待县外参赛人员1.8万人次,拉动游客近4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1亿元左右。
十、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
造林更新1.6万亩,林地面积达286.9万亩,森林面积270.8万亩,彩色健康林3600亩,森林抚育2万亩,林木蓄积量12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0.87%。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41个,打造6个“花开百村、果香万家”示范村。钱江源常绿阔叶林获评全省唯一“中国最美森林”,入选全省首批“清新空气示范区”。
全县出境水有效监测天数362天,Ⅰ类水质155天,Ⅱ类水质200天,Ⅲ类水质7天,Ⅱ类水质及以上占98.1%。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57天,其中AQI达标天数347天,空气质量为优天数191天,占53.5%;空气质量为良天数156天,占43.7%;AQI优良率为97.2%。县城PM2.5浓度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绿色发展指数进位47名,全省排名第20、全市第一。
全年自然灾害受灾人口6.19万人,倒塌房屋0间,因灾死亡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171公顷,绝收面积1016公顷。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7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直接损失1.08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包括工矿商贸企业、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农业机械、渔业船舶)28起、死亡14人、受伤32人,其中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领域共发生事故26起、死亡1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户数12.28万户,户籍总人口36.18万人,其中:男性18.63万人、女性17.5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54人,出生率为8.99‰;死亡人口2014人,死亡率为5.56‰;自然增长率为3.43‰。
根据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县常住人口达到25.55万人,与2018年末常住人口25.5万人相比,增加0.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5万人,较2018年增加0.46万人;农村人口为12.3万人,减少0.4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51.87%,与2018年比提高1.7个百分点,新型城乡关系正逐步优化。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7元,增长9.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762、19001元,分别增长9.1%、9.9%。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下降至1.99,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6078元,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1881元、11898元,分别增长9.2%、10.3%。城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58.1、90.1平方米。
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3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5.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7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2万人,共为647名失业人员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批,累计发放待遇4340人次。全年发放传统困难补助558人次。
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全市统一提高到770元/月•人。年末,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230户、9631人,其中农村6946户、9246人,城镇284户、385人。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170张、机构养老床位数2441张。建设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培训机构养老护理员120名。社会救济对象生活、就业得到妥善解决。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统计部门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即12月份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指标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范围为500万以上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