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石渠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7月16日在石渠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石渠县人民政府县长 罗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4.01”地震等突发事件,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部署安排,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抗震救灾主动战,逆行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入到抗震救灾前线,迅速筑起生命禁区的铜墙铁壁,实现了新冠疫情零感染和地震灾害零伤亡。与此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实“六稳”“六保”工作,及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激发消费潜力等政策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震情影响。省委彭清华书记来我县视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对藏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带来了巨大鼓舞、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今年上半年,我们全面抓牢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保障、城乡提升等工作。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功举办全州“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不断提高脱贫质量、提升脱贫形象、巩固减贫成效、防范扶贫风险,全县剩余96户407人已全部达到现行脱贫标准;聚焦要素保障、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新开工(续建)项目63个,涉及投资14.73亿元;坚持以“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为遵循,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注重项目落地,建成电商物流服务站点103个并投入运营,成功引进城市地热集中供暖、洛须邓玛岭卡商住小区、冷链物流保鲜库、甘眉工业园区配套工业气体等项目,计划投资达17.7亿元;全面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实施“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项目9个,涉及投资1.87亿元;坚定不移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全县165个行政村实现交通扶贫“两通”目标,g215、s457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道路功能逐步完善;坚持把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首要工作,立案34起,破获31起,打击处理48人;按时足额发放各项补助金,兑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710万元,特困人员供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救助等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劳动力就业484人,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工287人,初步建成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管理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6590万元建设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启动实施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健康石渠深入推进,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抓好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终期评估迎验工作;纵深推进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汛救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从严整治道路交通、建筑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问题,扎实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松格玛尼石经城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并荣获2019首届中国金羚奖,石渠成为全省唯一拥有5个国家4a级景区4个省级湿地公园的县;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砂石资源管理、污水垃圾处置等工作,强力推进中央、省、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累计整改各类环保问题24件,“生态”石渠底色更加夯实。1—6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6.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6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围绕“生态、文化、幸福”石渠奋斗目标,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和州委“123456”总体工作格局,大力实施县委“一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县上下蹄疾步稳、砥砺前行,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到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较好的完成了十三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75万元,同比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8126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810元,同比增长11.1%。
这一年,我们立足求真务实坚持一以贯之,脱贫攻坚成效振奋人心
紧盯“112个贫困村5717户2544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质量脱贫和县‘摘帽’”总目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发展机遇、最大的民生工程”,对标政策促落实、盯紧任务抓进度、瞄准弱项补短板、集中力量攻堡垒,实施91个已脱贫村4817户23679名已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聚焦雅砻江上游深度贫困地区,抓实脱贫成效、突出精准扶贫;强力推进交通水利、教育医疗、通讯电力等19个专项;投入1500万元新建24个党群服务中心,投入2703万元实施“以工代赈”“四小”及民族团结进步新村项目23个;完成“十三五”期间规划内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了3429户12099名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7亿元,实施21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完成880户3620名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贫困发生率从识别时的22.88%降至0.26%,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通过省州验收,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一年,我们立足提质增效促进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引擎动力十足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导向,把项目作为稳投资的“压舱石”、促转型的“牛鼻子”,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实施s457石渠至洛须段、新县中学等项目72个,总投资6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招商引资持续深化。深入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深入推进对口帮扶;举办“云端石渠·相约蓉城”农特产品暨旅游推介会系列活动,与苏宁易购、徽记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爱心企业石渠行”活动,组织上海、海南、云南、成都等地优秀企业来县考察洽谈;与深圳市、金牛区、川庆钻探、中粮集团、成都工职院等帮扶单位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制定出台《石渠县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二条措施》,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28场次,签订销售订单1000万元,农特产品销售额达400万元;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建成县乡村商务站点126个,开展培训44场次覆盖2190人次,争取商贸流通、中小企业补助资金650万元。
这一年,我们立足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有在校学生20925人,较上年增加5156人,控辍保学成效显著;发放“三免一补”、贫困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资金6830万元;选送178名学生到内地就读初高中和“9+3”,邀请金牛名师到县讲学;投入4855万元实施教育提升项目16个,投入500万元安装配备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狠抓“健康石渠”工作,投入5520万元实施医疗卫生项目23个,招录98名医技人员(含村医),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救助、免费健康体检等政策,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乙”,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疗模式日趋完善;组建23个家庭医生服务队,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兑现“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等妇幼计生补助资金148万元;健全藏医药服务体系,自制藏药45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0472人、参保率达99 %,医疗保险费用报销4740人次1769万元;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进一步加强,持续巩固包虫病综合防治“石渠模式”,“灭病犬、救病人、奔小康”已成全县共识,综合防治支持率达到98.33%。
——民生保障多维推进。投入1.1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47个;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护理等救助金9584万元,受益困难群众达4.36万人次;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4座养老院维修改造;招录专技人才14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55个;建成石渠县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培训班20期,培训1000余人次,劳务输出733人,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狠抓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7.42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追回农民工工资1120万元。
——文化底蕴精耕厚植。成功举办“青藏高原岩画石渠论坛”、庆祖国70华诞“中国·石渠—太阳部落帐篷狂欢节”等系列活动;真达乡麻达寺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完成17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安装,发放“户户通、村村响”3000套;送文化下乡132场次,受惠群众达1.8万人次;积极推进“两馆一站”工作,编辑出版《献给太阳部落的哈达(合订本)》,创作文艺作品60余件,配合央级主流媒体拍摄完成《金沙序曲·生态石渠》系列节目。
——社会治理扎实有效。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长须干玛等依托家族宗教干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黑恶势力团伙;扎实推进“平安石渠”建设,破获刑事案件77起,办理治安案件170起;持续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天网建设,维护更新“一标三实”数据7万条,治安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安保、维稳任务;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法律七进”活动400场次,矛盾纠纷调处700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件事项276件,稳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化巩固寺庙达标升级,投入313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寺庙僧尼、财务等相关制度,全面完成寺庙管理“五个全覆盖”,有序推进未成年人入寺清退“回头看”,调整佛事活动12场次,整顿“经幡乱象”186处,治理露天宗教造像10处;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严格土地报批制度,完成32宗建设用地预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建筑市场、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招聘100人组建石渠县应急救援队伍,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成功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加大全县17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治理,完成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重建项目。
这一年,我们立足城乡提升做到齐抓共管,乡村振兴基石不断夯实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高标准推进《石渠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撰工作;累计投入3.9亿元实施“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项目15个;投入5163万元完成1721户藏区新居住房改造;投入3000万元完成333户土坯房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投入1190万元完成2018—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及蒙宜镇、邓玛产业园区太阳能路灯安装;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36座;投入2400万元建设洛须污水处理厂、温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入1300万元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九子一线”整治,强力打击“违圈、违搭、违占、违建”行为,加大土地纠纷调处,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30处;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项目6个1168亩,收益3.5亿元;唐蕃风情小镇建设不断推进,洛须镇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色须红旗一村等10个行政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奔达满真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交通建设全面推进。全面推动g345、g215、s457等国省干线建设和县城市政道路、通村通畅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四横五纵”乡道基础布局和“一大五小”交通环线建设,完成交通续建项目10个,里程65.4公里;建设农村公路538公里,危桥改造12座,“云端”修路受到央视关注;投入6000万元启动虾扎、阿日扎、温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开通县城公交车、出租车及县城至玉树、甘孜、真达等客运班线5条,切实推动公共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进一步丰富外联内通公路网络“毛细血管”。
——水利基础纵深推进。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水井610口、维修加固326处,有效解决6340人安全饮水;投入6192万元实施雅砻江干流扎麦片区中心镇等6个防洪治理工程,新建防洪堤10.57公里;投入1000万元新建太阳能提灌站5处。
——生态治理卓有成效。深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从严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断筑牢川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启动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建设;投入1000万元改(扩)建垃圾填埋池4个;投入566万元实施金沙江流域洛须片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轮牧围栏、草原补播、人工饲草地建设17.1万亩,治理黑土滩、毒杂草、沙化地2.62万亩,围栏封育、绿化1300亩;栽植各类苗木49.7万株,植被盖度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发放草补资金1.41亿元,兑现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450余万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规范砂石资源开采管理,加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处罚力度,查处违规企业2家,处罚款868万元;全面落实“河(湖)长”管理责任,签订《石渠—德格流域联防联控合作共治协议》,疏浚河道13.5公里;投入99万元完成翁曲河水域岸线划定,“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工作有序推进。
——电力通信统筹兼顾。投入1332万元有效保障458户贫困户用电;投入734万元完成6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安装户表1900户。新建4g通信基站80个;完成21个贫困村光纤全覆盖,新建光缆759公里,宽带进乡村1832户;积极推进5g基站建设前期工作,开通大数据点位541个。
这一年,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拓宽增收渠道,产业发展格局逐步优化
——农牧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类牲畜存栏39.18万头(只、匹),总增1.8万头(只、匹)、出栏8.25万头(只),出售1.8万头(只),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18%、13%,肉产量0.58万吨、奶产量1.42万吨;深入推进沿s456线绿色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带和沿g215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扎溪卡游牧系统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采用“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邓玛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以青藏药谷·特色中藏药材基地为抓手,推动沙棘、人参果、大黄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全域旅游贯穿各方。大力实施“全时空、全过程、全人文、全要素”全域旅游战略,通过走“农旅、牧旅、文旅、商旅”融合发展路子,充分挖掘“世界最美湿地、千年唐蕃古道、石刻艺术王国、吉祥太阳部落”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旅游景区及基础设施打造,色须部落文化园区和巴格嘛呢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完成真达神鹿谷和太阳湖景区提升改造,长沙贡玛查格村成功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成立太阳部落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旅游企业到县考察指导,与四川民营旅游协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落地自驾服务体系,累计完成旅游人才培训475人次;制定《石渠县“吉祥太阳部落·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实施方案》,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
这一年,我们立足高质高效狠抓自身建设,政府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深入开展“放管服”“互联网+”工作,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行权事项清理,初步实现县本级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年政务公开3833条,政府信息公开3163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103件,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意见82件,办复率均达100%。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正“四风”,全面排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推进效能督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各自领域作出了不懈努力。国防、邮政、外事侨台、工青妇等工作不断进步,气象、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开创新局面,红十字会、残联、科协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税务、农行、联社对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就令人鼓舞,回顾过去一年的每一项工作、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深感来之不易,这都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航定向,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对口支援单位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方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石渠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驻县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及所有关心和参与石渠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慢、层次低,优势资源使用绩效有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不掩盖、不回避,采取有力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四五”规划承接之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2020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2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省委彭清华书记来州调研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州委“123456”总体工作格局,持续深入实施县委“一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党建统领、改革创新,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实现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更加强劲、好的势头更加明显,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奋力建设“生态、文化、幸福”石渠。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8%、10%。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20年,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务实、本领高强的政府铁军。
——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县委“一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20年,我们必须进一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进一步坚定信心、拉高标杆,坚持品质导向、调优发展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必须坚守的信念。2020年,我们必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和强大动力,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顶天大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努力为扎溪卡儿女创造美好生活家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一、突出项目支撑引领,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项目规划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立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坚持围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精心谋划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项目,突出抓好省州重点项目争取和储备力度,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州盘子。
——加快推动消费增长。持续深化消费升级行动,鼓励本地优质企业参与“川货全国行”等市场拓展活动;打造一批质量上乘、包装新颖、市场畅销、具有显著地域识别标识的石渠产品;充分挖掘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后备资源,做好清理入库工作,不断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持续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充分借助西博会、农博会、旅博会等平台,抓好重点项目包装和推介洽谈。推进精准招商,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突出环境保护整治,着力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推动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强化上游意识,主动担当担责,全力创建生态示范县,推进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建立砂石资源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切实优化环境质量;推动落实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金沙江石渠洛须段防洪堤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生态优势与生态经济良性互动。
三、突出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因地制宜产业
——优先发展农牧业。以“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品牌、品牌带产业”为导向,积极探索高寒农牧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现代家庭生态牧场、牧民专业合作社,努力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提高牲畜出栏率及商品率;做大做强“圣洁甘孜·太阳部落”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实现质量、品牌联动提升。
——有序发展文化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和综合整治力度,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培养专业文化人才,丰富“送文化下乡”活动,切实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挖掘“四张名片”资源,增强旅游文化底蕴,加快乡村旅游步伐;大力推进唐蕃风情小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统筹联动;加快引进和培养旅游管理人才,重点培养一批本地双语优秀景区讲解员,全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保障水平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防贫机制,科学制定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方案,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力度、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帮扶力度”只增不减;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动态监测、产业支撑、政策延续、保障兜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抓实民生就业、底线保障、人才资源开发、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工作;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全力做好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服务保障体系,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协调联动、整合资源,聚力就业攻坚,统筹开展技能培训;加强维权政策宣传,完善修订劳动用工实名等制度,强化重点行业巡视检查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突出教育均衡发展。紧紧围绕“创优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思路,突出“一核六重多支多点”办学理念,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启动实施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统筹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推进城乡、校际校长教师交流;进一步激发教师干事激情,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以“健康石渠2030”为统揽,健全公共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藏药传承与发展,着力推进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做好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终期评估工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
五、突出基础设施提升,着力加快城乡共融步伐
——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锁定新村建设和住房保障两个重点,集中力量做好项目实施和质量管控,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化城镇管理水平,全力推动重点乡镇市政建设和风貌改造,抓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
——完善交通路网骨架。加大交通项目建设和后续管护力度,新建温波、真达等5个农村公路养护站(客运站),新增县城至洛须、洛须至玉树客运班线,开工建设g215金沙江满真大桥,启动g345县城至安卜拉山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大外联内通公路网络密度,全力构建“一横四纵”国省道骨架、“四横五纵”乡道布局和百条呈树状村道格局。
六、突出社会综合治理,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协同”的治理方式,大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整治社会领域治安乱点;加大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有序推进“一寺一策”,进一步规范寺庙重要教职人员管理,坚决做到依法治寺管僧;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妥善处置各类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控,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水平,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食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为抓手,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食品安全“两个保障”和“四个提高”的总体目标,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七、突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增强依法执政能力
——加强政治建设,不断提升施政水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深入推动学习型政府建设,全面增强学习本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严格依法行政,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坚持和完善学法制度,严格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依法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执政为民,努力锤炼过硬作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沉到一线摸实情、扑下身子做实事,切实强化担当意识、履职意识和执行意识,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加强能力培训、严格队伍管理,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执行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任务落实。
——强化廉洁意识,深入推进廉政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审计监督,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相关要求,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当好人民满意公仆。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激励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生态、文化、幸福”石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1.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一干”指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多支”指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指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2.州委“123456”总体工作格局:指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目标,突出脱贫奔康和长治久安两个关键,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补齐基础设施滞后、民生水平不高、法治基础薄弱、人才队伍不足四大短板,夯实物质基础、民心基础、思想基础、法治基础、组织基础五大基础,实施扶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
3.县委“一一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以脱贫奔康为统揽,以生态保护、建设与利用构建生态大县为主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个重点,做好扶贫脱贫、法治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包虫病综合防治四篇文章,着力发展绿色牧农业、清洁能源业、中藏药业、民族文化产业、高寒特色旅游业五大产业。
4.“九子一线”:指房子、车子、渣子、摊子、桶子、牌子、杆子、旗子、树子及供电通信线路。
5.“四个最严”:指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6.“两个保障”:指商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7.“四个提高”:指提高消费环境的安全度、经营者的诚信度、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消费者的体验舒心度。
8.“一核六重多支多点”办学理念:“一核”指以两所中学为核心引领,打造成精品初级中学实行集中教学,建成优质均衡学校;“六重”指着力打造县城区小学、县第二完全寄宿制小学、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西区片区寄宿制学校、虾扎乡中心校、扎麦片区寄宿制小学六所片区寄宿制。所辖乡镇适龄学生实行1-6年级高段适度集中教学,建成州级示范学校;“多支”指以其余乡镇中心校为支撑建成标准化学校,实行1-3年级低段就近入学教学;“多点”指以县城区幼儿园、洛须幼儿园、尼呷镇幼儿园、西区幼儿园为学前教育重点,引领全县村级教学点逐步规范学前教育。
9.“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10.“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1.交通扶贫“两通”目标:指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12.“一标三实”: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
13.“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法律进寺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