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突出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会战”、深化“N项改革”,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资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9.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522.9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19.3:29.4:51.3,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1.2、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3.4%、29.0%和57.6%,拉动GDP分别增长0.8、1.7、3.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1%,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7%,居住类下降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1%。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GDP的比重为5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40.6亿元,下降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5.2亿元,增长8.6%。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5∶46.0∶45.5调整为8.1∶43.7∶48.2。 年末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6.5万户,比上年增长12.9%,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6%,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2.3万户,增长13.1%。 三、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1.7万亩,比上年下降1.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5.6万亩,增长5.7%;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7万亩,增长8.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99.3万亩,增长2.2%。 全年粮食产量167.8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2.8%,大春粮食产量增长3.7%。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9.7万吨,下降0.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8.8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85.8万吨,增长8.1%;中草药材产量1.1万吨,增长10.0%。 全年生猪出栏290.8万头,比上年增长1.5%;牛出栏2.0万头,增长0.6%;羊出栏130.9万只,下降0.4%;家禽出栏2404.5万只,下降1.6%。猪肉产量增长2.4%,牛肉产量增长0.4%,羊肉产量下降0.3%,禽蛋产量增长3.4%,牛奶产量增长7.3%。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2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4.2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公顷,2016年以来累计新增8.8万公顷。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4个行业大类中有13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74.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6.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65.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8.8%,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24.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0%,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5.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塑料制品比上年增长63.9%,家用洗衣机增长31.6%,饮料酒增长25.6%,纱增长25.1%,饲料增长19.8%,布增长10.1%,鞋增长9.2%,速冻食品增长7.3%,鲜、冷藏肉增长6.1%,钢材增长1.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4.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8个,实现利润总额6.8亿元,增长5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7.1万平方米,下降41.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0.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9.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2.0%。商品房施工面积781.5万平方米,下降7.1%;商品房销售面积143.6万平方米,下降4.1%;商品房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下降27.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5.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4亿元,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5亿元,增长5.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97.4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73.4亿元,增长5.3%。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看,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3.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0%。 七、对外经济 全年新签约重大投资合作项目193个,投资总额532.7亿元。其中,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新签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年末已有百威英博、上海韵达、晶科能源、韩国现代、安踏集团等66户“三类500强”企业落户资阳,投资合作项目共计117个。全市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完成201.9亿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企业11家,现有备案境外投资企业共58家,外商直接投资(FDI)口径完成3.1亿美元。 全年进出口总额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出口额40.1亿元,增长38.1%;进口额11.8亿元,增长10.2%。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6亿元,比上年下降16.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2.4%;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1.5亿元,增长5.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1.5%。 八、交通和通信 全年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5.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5.9%;公路货物周转量35.6亿吨公里,增长6.7%;公路总周转量完成36.2亿吨公里,增长7.2%。 年末共有机动车保有量52.8万辆,比上年增长3.2%。其中,载客汽车22.6万辆,载货汽车2.6万辆,摩托车27.3万辆,挂车0.1万辆,专项作业车0.1万辆。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电信业务总量21.9亿元,增长2.9%。移动电话用户260.7万户,移动电话基站1.3万个,其中4G基站0.8万个,5G基站0.4万个;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98.2%;固定宽带光纤端口占比98.8%,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86.1%。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税收收入37.3亿元,增长2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2亿元,增长1.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9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84.7亿元,增长11.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67.9亿元,增长12.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70.7亿元,增长4.3%。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33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13家、寿险公司18家、养老险公司1家、健康险公司1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32家,中外合资公司1家。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0.3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4亿元,增长10.5%;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6.8亿元,下降2.5%。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2.4亿元,增长43.0%。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8.6亿元,增长4.8%;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13.8亿元,增长84.9%。 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7家,证券开户数15.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3%。全年证券交易额1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29所,在校生35.7万人,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年末共有幼儿园383所,在园幼儿5.1万人,专任教师0.3万人;小学143所,招生2.1万人,在校生13.7万人,专任教师0.9万人;初中160所,招生2.7万人,在校生8.8万人,专任教师0.7万人;普通高中33所,招生1.9万人,在校生5.6万人,专任教师0.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校)3所,招生155人,在校生470人,专任教师87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招生0.8万人,在校生2.4万人,专任教师0.1万人。 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72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5亿元。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366户,比上年增长64.1%。全年新申请商标4226件,新注册商标2322件,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2.0万件,专利授权997件。 十一、文化和卫生 年末共有文化馆4个、文化站122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22个。全市图书馆总藏量91.9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66.0万册。图书馆中市级图书馆1个,总藏量30.0万册(件),图书藏量23.2万册。 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55.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4.0万户。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2686个,其中,医院50个(民营医院3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2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2万人,注册护士0.8万人。妇幼保健机构3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0人,注册护士364人。乡镇卫生院9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37人,注册护士1587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757.5万人次,其中,医院547.0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1172.1万人次;出院67.2万人,其中,医院38.2万人,基层医疗机构27.6万人;县域内住院率90.9%。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年主城区优良天数295天,优良天数率80.8%,PM2.5浓度35微克,比上年上升6.7%。全市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无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 全年统筹财政资金827.0万元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财政贴息。全市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70件,办结75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件;完成129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涉及投资额131.6亿元;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542余家,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1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4.5万吨/年。全年组织综合性环境应急演练4次。 全年启动应急响应3次。其中,三级防汛应急响应1次,四级防汛应急响应2次。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272.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82.1公顷。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起,比上年下降10.0%。死亡17人,下降26.1%;受伤人数14人,上升75.0%。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三、人口和就业 年末户籍登记总户数119.2万户,户籍总人口33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9万人,乡村人口275.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2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8.8万人,乡村人口126.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4.58‰,死亡率11.32‰,人口自然增长率-6.7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49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4人;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01.2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依据新的城乡属性划分,按可比口径测算: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3元,比上年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29元,增长4.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25元,增长2.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增长6.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66元,增长5.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2%。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9万人,比上年增长2.6%。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32.9万人,下降0.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2万人,增长1.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2万人,增长0.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7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0.6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1.5万人。城乡特困人员2.3万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0.3万人,集中供养率14.5%。年末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95个,其中城市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88个。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4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33元/月,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6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693元/月。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资阳统计年鉴—2024》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公报中灌溉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交通方面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电话用户数据来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文物保护单位、电视用户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资阳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和体育局;科技项目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民营企业数据、商标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人口增长率数据来自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