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桂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四大定位”、发扬“四敢”精神,打好“发展六仗”,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新动能加快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6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1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20.74亿元,增长2.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939元,增长6.2%。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77:38.75:47.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7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57亿元,增长4.2%。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8.3%。粮食种植面积72.5万亩,增长0.4%;产量29.32万吨,增长1.4%。烤烟种植面积25.11万亩,增长7.2%;产量3.58万吨,增长12.9%。油菜籽种植面积11.0万亩,增长42.8%;产量1.15万吨,增长42.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1.41万亩,增长1.0%;产量47.41万吨,增长3.3%。全年出栏生猪80.64万头,增长1.2%;出栏牛0.77万头,下降27.4%;出栏羊7.44万头,下降14%;出笼家禽280.56万羽,下降3.0%。禽蛋产量2100吨,增长10.5%。水产品产量1.37万吨,增长2.4%。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580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7家,销售收入198.44亿元,实现利润17.33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20.23亿元,增长9.4%。农民专业合作社1186个,合作社成员8.6万户。家庭农场129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21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4个、国家级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21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312.5万人次,增长13.4%。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81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0.82亿元,完成土石方8.3万立方米。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8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1%。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企业增长13.2%;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4.0%;采矿业增长8.1%,制造业增长13.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6%。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7.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增长10.7%;铅金属含量增长6.1%;锌金属含量下降1.4%;硫铁矿(折含硫35%)增长16.3%;水泥增长34.7%;铅增长3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家,其中亏损企业个数10个,同比增长11%。全县工业实缴增值税4.6亿元,比上年上升19.4%;全县29个工业中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实现盈利,比上年增加4个盈利行业;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9%,降幅收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7.39亿元,比上年增长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8.12万平方米,增长1.9%;其中新开工面积197.57万平方米,下降10.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9.19万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2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0个,新开工项目108个,已投产项目11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28.9%;非国有投资增长19%。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5%;民生投资下降52.5%;生态环境投资下降9.1%;工业投资增长26.4%;工业技改投资下降52.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2.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39亿元,同比下降43.3%。其中,住宅投资10.99亿元,下降40.2%。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33.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38万平方米,下降52.9%。商品房销售额16.60亿元,下降57.1%;其中住宅销售额15.25亿元,下降50.1%。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8.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4.20亿元,增长14.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51亿元,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9亿元,增长22.6%。按行业分,零售业34.95亿元,增长12.6%;住宿业278.8万元,下降58.8%;餐饮业9.22亿元,增长20.7%。按商品类别分,粮油、食品类增长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0%;中西药品类增长2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3%。 全县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72.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99%;实现旅游总收入59.23亿元,增长44.56%。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0.46亿元,其中出口26.67亿元,进口3.79亿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0.76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9.7亿元。 全年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数量34家。实际到位内资141.89亿元,同比增长21.7%;实际使用外资990万美元,增长405.1%。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171.3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4.4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69万辆。 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5%。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12亿元(2022年不变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5.06万户,比上年增加1.96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8.47万户。
八、财政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31.91亿元,比上年增长5.2%。按部门征管看:税务部门征收26.29亿元,增长3.9%;财政部门征收5.62亿元,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23.10亿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16.99亿元,增长5.0%;非税收入6.11亿元,增长9.7%。上划中央收入6.85亿元,下降5.3%;上划省级收入1.96亿元,增长42.9%。总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0.84%,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73.54%,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05亿元,增长4.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4.88亿元,增长9.0%。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9.17亿元,下降29.7%。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71亿元,增长10.8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7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8%。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01项,同比增长216%;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55亿元,增长1281.08%。授权专利417件,比上年增加10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件,增加4件。年末有国家基本气象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37亿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6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547人,在校生5669人,毕业生1975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11.5万元,资助中职学生1115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938.8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7800人次。普通高中招生6202人,在校生20029人,毕业生7066人。初中招生11583人,在校生36389人,毕业生12109人。普通小学招生7431人,在校生53846人,毕业生1184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848人。特殊教育招生27人,在校生329人,毕业生62人。各类民办学校106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403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个。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0个,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村卫生室432个,其他医疗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44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72人,注册护士214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8人。医院床位数4371张。乡镇卫生院37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861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69人。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2343个,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69个,游泳池12个,各种训练房69个。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9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42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4个。获得世界冠军15个,亚洲冠军4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744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8.71%。年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93.2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6平方米。 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6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28%。全社会用电量15.11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工业用电量6.78亿千瓦时,增长32.29%;居民用电量5.07亿千瓦时,下降2.26%。
全县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0.0129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9.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11万人,乡村人口30.34万人,城镇化率56.3%。全年出生人口4998人、出生率为5.4‰;死亡人口4532人、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54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工资性收入29216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3739元,转移性净收入7566元,财产性收入6133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654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918元,衣着支出1779元,居住支出5711元,家庭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41元,交通通信支出298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207元,医疗保健支出1764元,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646元。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39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资性收入13471元,家庭经营性净收入8390元,转移性净收入5589元,财产性净收入108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35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7885元,衣着支出1041元,居住支出4133元,家庭生活品及服务支出1295元,交通通信支出2552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788元,医疗保健支出1852元,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390元。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平方米。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94%;失业人员再就业4700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4.37万人,离退休人员1.0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1.51万人,离退休人员0.7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81万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66.1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2万人,其中职工2.57万人,退休人员1.0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57万人,其中女性1.14万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908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600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081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7100万元。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800张,提供住宿民政机构收养人数为400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374个,其中农村319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10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450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